2023年11月29日-12月1日,“国潮起·万物生”良渚2023科技国潮产业大会在良渚洲际酒店开幕。大会盛邀专家学者、企业家、投资机构、产业服务商等百位嘉宾齐聚杭州余杭,共创科技国潮。
大会由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指导,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主办,杭州良渚新城管理委员会、中国国家品牌网、观潮新消费承办。
11月30日,良渚2023科技国潮产业大会召开“消费+AI,技术赋能全产业”平行论坛。论坛聚焦转型升级、降本增效,通过AI解放的生产红利探究消费重构的底层路径。
千行百业的“AI式未来”
今年ChatGPT的横空出世,给AI的商业化落地打了一针强心剂,大模型创业潮在国内风起云涌,从头部大厂到新锐科技,从互联网老兵到技术新秀无一不在重金下注。
于是,产业和市场关注的焦点转向大模型是否能为应用带来增量的商业化价值。
投资人朱啸虎曾提出一个结论:5年后所有的公司都是AI公司。随着AI应用的商业化落地日趋成熟,如今的AI正如当年的互联网,逐渐渗透到千行百业,成为推动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新一代基础设施。
从一个概念、一项技术到能切实推动商业化变革,AI产业化时代将推动各行业的新一轮洗牌,也牵引着投资风向的改变。华创资本创始合伙人王道平在《AI产业化时代的投资机会》主题演讲中指出,AI是消费时代最具创新力的市场,也是最活跃的市场。在数字经济的多次迭代中,AI的增速最快,尽管市场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但规模和潜力值得期待。
王道平
技术只有在商业应用中才能实现迭代,不断迭代的技术反过来也促进其应用端的完善,释放更大的产能红利,在这种互为因果的逻辑推演下,市场最关心的莫过于哪些垂直行业能率先“摘桃”,并为全行业提供可参考的模板。
达观数据首席战略官刘江贤在《AI商业化样本:垂直行业大模型迎来发展黄金期》演讲中以垂直行业为主题,聚焦AI何以实现商业化,他表示,在未来的行业生态中,如果以大模型的研制方作为核心产业,上游就是算力数据等生产资料供应商,下游是各行业落地方案开发方,“只有上中下游合作起来,才能够推动AGI、大模型的发展,一花独放不是春。”
刘江贤
科大讯飞会话智能业务部总经理张东旭则以科大讯飞的会话智能业务为案例,在《AI营销新洞察:激活每一次会话交互价值》的主题演讲中详细拆解了AI如何释放会话交互价值,他提出要沉淀优质数据资产,构建融合知识库,传承企业优秀宝藏。
张东旭
AI何以赋能大消费全产业链?
AI与消费产业链的结合不止停留于表层化的附着,而是深度内嵌于全产业链的方方面面,从后端的研发设计,到前端的商业营销,无一不显示出AI对行业的改变与重构。
奇点云合伙人、资深战略咨询专家何夕以《DT时代,数据赋能消费企业全场景运营》为主题,深度解析了数据化时代,大数据将如何让商业更智能,他指出,当市场增长见顶,存量竞争造成内卷,消费企业正在重新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生意模式。渠道趋于多元化、碎片化,用户追求高体验和性价比,为AI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何夕
近两年,数字人开始成为诸多消费企业面向C端的营销标配,IDC《中国AI数字人市场现状与机会分析,2022》报告显示,中国AI数字人市场规模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102.4亿元人民币。
如何赋予数字人丰富的文化内涵,引领国货消费新潮流成为行业面临的考验。硅基智能合伙人、直播数字人事业部总经理杨书钦在《元宇宙+数字人,缘何成为国潮品牌营销标配?》演讲中提到,AI电商分成两个不同的场景:卖家场景和买家场景。
“我们希望在卖家场景里能够让商家更好地去表达、铺货、做内容。在买家场景里面,我们希望TA能够无脑地进行商品的选择和适配,简单、更有趣地达成这个交易。”
杨书钦

艺直约创始人兼CEO辛佰蓉则聚焦艺人行业,以《艺人商业创新赋能品牌精准营销》为主题,详述了AI时代,艺人的商业化潜力如何被更大程度释放,她认为,在现在的媒体传播路径中,流量决定一切,可以瞬间改变品牌的走向。传统品牌打造方式已经失效,流量在哪里,品牌战场就应该在哪里。没有流量就要借力有流量的群体,明星就是这个有流量群体的核心用户。
辛佰蓉
除了营销,AI也逐渐应用于产品的设计与研发,为企业提供新质生产力,造物云创始人兼CEO邱懿武以AI如何“造物”为主题展开分析,在《设计大模型赋能产品创新》演讲中,他表示,当AI的技术可以赋能给这些设计师,有更多真人设计师跟数字设计师结合到一起的时候,可能能跳过原来的渠道和新的渠道合作,建立起新的产业链的模式出来。
邱懿武
在圆桌环节,嘉宾们以《AI赋能大消费全产业链,如何降本增效?》为主题,对AI何以实现降本增效展开深度对话。
零眸智能创始人兼CEO樊凌云从企业自身经验出发,深度剖析了AI如何改造线下零售,他提到,当大模型出现后,对品牌方的真正挑战是如何实现千店千策,在不同的零售场景配置不同的营销策略。
“采集数据之后,通过大模型分析,就可以让品牌商实现智能化、个性化推荐。”在他看来,商业的本质是要将商品卖好,脱离商品和技术的闭环,纯粹讲技术没有任何意义。
语忆创始人兼CEO程凯则将目光聚焦于电商品牌,在电商品牌如何借助AIGC实现新增长这个话题上,他提到,2021年至今,消费行业的流量红利下降,任何营销手段的效果都大打折扣,品牌要增强精细化管理的能力,强化对数据的深层次应用,尤其是和消费者相关的数据。
要提升转化,就要加深对消费者的理解。品牌有经营层面的消费者数据,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消费者诉求和洞察。“有了AIGC技术加持,可以更好地分析数据,以消费者为核心驱动业务的增长,而不再是以流量驱动,这是AIGC技术为消费品牌带来的提升。”
AVAR创始人兼CEO胡雅婷在对话中提到了元宇宙,在如何将元宇宙与实际的商业应用结合上,她认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一定要面向场景和消费者去创造价值,AIGC技术在推动内容商用化方面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拓元智慧联合创始人、元分身平台总经理黄伟鹏则针对大模型如何进一步完善商业化落地指出,大模型距离大规模商用还有四个关卡需要突破:成本、可控性、产品形态、安全性。
最后,银杏谷资本投资副总裁沈月波对AI赋能消费产业链还有哪些可见的空间与趋势这一话题作出总结,“202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的浪潮已经到来,AI代表新技术,消费代表大家日常接触到的所有,AI技术可以把消费产业链全链条再做一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