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替罪”的总是羊
估计羊的祖先也弄不清楚,为什么替罪、背锅这事总能找上它们。
先看看中国古代以羊“替罪”的故事。
《孟子·梁惠王上》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王见之,曰:"牛何之?"
对曰:"将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棘,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欤?"
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大意是说,齐宣王看到作为祭品的牛恐惧战栗的样子,心生不忍,于是下令用羊来替换牛做祭品。
可怜的羊就这样替牛祭祀了!
「替罪羊」是一种踢猫效应
我们平时用“替罪羊”来比喻代人受过、背锅、躺枪的情况,这样的表达还有“出气筒”。
替罪羊是怎么发生的呢?
心理学中有个词叫踢猫效应,替罪羊就是一种典型的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也称为踢狗效应,是一种隐喻,描述在组织或是家庭中位阶较高的人可能会借由责罚位阶较低的人来转移其挫折或不满,而位阶较低的人也会以类似的方式,将挫折发泄给位阶更低的人。因此产生了连锁反应。
青春同伴社,公众号:临沂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踢猫效应 || 一只受伤的猫
踢猫效应广泛存在于社会组织系统中,公司,家庭,机关单位等,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
举个例子:
一个爸爸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在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
恶劣情绪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从爸爸到孩子,从孩子再到猫咪,猫咪就是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因此它也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警惕养育中的踢猫效应
这几年有个词很好,叫情绪价值,大人应该为孩子提供情绪价值,而不是相反。
父母不高兴了,拿孩子出气,这种迁怒的行为,孩子很容易产生替罪羊的感觉。
迁怒除了直接委屈孩子,另一种影响是把迁怒的思维模式,让孩子习得。
比如,孩子走路不小心碰到了桌子,哇哇哭,这时奶奶走过来,一边哄孩子不要哭了,一边会拍着桌子说,看看你,谁让你弄疼我们的。
这种无心之举就是一种迁怒,桌子就在那里,是孩子自己需要注意,但是大人却替孩子惩罚对方。
把迁怒当成一种解决方案,"好处“是排除了压力,一时爽了,却形成逃避情绪管理和推卸责任的恶性循环。
📸 意林官方抖音:
意林优选
🔓 直播时间:
7:00-22:00
👇
👇
👇
👇
📕意林图书官方抖音:
搜索:意林图书旗舰店
📹直播时间:
7:30-20:30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