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
感知之维
——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深圳站)
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
开幕
“人文湾区”建设的有力抓手
“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第一次落地深圳,有利于涵养深圳的科学、人文、艺术精神,共同为深圳乃至大湾区打造“永不落幕”的文化盛会。
——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玲表示,希望本届
“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
成为“人文湾区”建设的有力抓手。进一步推动大湾区城市群之间的文艺交流合作,
讲好大湾区故事、中国故事。
大湾区三地持续性对话平台
“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
试图呈现

一个有着无限生机和潜能的
创新型、生长型的地域艺术生态
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深入合作的优秀案例
参观展览的观众
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迭代
艺术的载体和边界
被不断打破
从而改变了
我们对自然、生态、文化
以及艺术本身的认知
“2022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深圳站
以“艺术与科技”为核心议题
邀请了香港、澳门、内地
20多位/组艺术家共同参与
对时代背景下的
科技、艺术、个体经验、自然生态等主题
进行表达与探讨
展览看点
►富有张力的对话关系
各具特色的策展视角◄
在艺术与科技中
看见新的景象
内地板块
策展语一
感知之维——
城市创新发展的新维度
有特色的区域文化是城市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不论是法国的巴黎时装周、意大利的威尼斯双年展、德国的卡塞尔文献展、巴西的圣保罗双年展,以及国内的上海双年展、成都双年展、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等等,都作为城市的文化名片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可圈可点的贡献。威尼斯双年展曾创下单次活动超过375,000人次观众参观的记录,全球近80个国家参与到这项国际盛事中,使整个城市同期举办的近50个活动得到广泛的关注。
深圳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同时也是一个较少传统负担、充满生机与活力、开放包容的城市,声音艺术、行为艺术、独立影像、动画艺术、新媒体艺术、创客艺术、社区艺术、传播艺术…这些非传统的艺术形态都曾经或正在深圳有着活跃的群体和受众;同时深圳也是一个科技创新的城市,大疆、比亚迪、华润等企业,在无人机、新能源以及低碳环保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使深圳这座城市积蓄了浓厚的科技时尚底蕴,也吸引了一批科技创新媒体艺术家聚集在这里,创客文化应运而生。
今天的深圳,已然形成了一种以科技创新和社会文化责任为导向的当代艺术生态,同时也形成了一系列与之相匹配的常设性艺术和学术活动,对此进行记录、发酵、催生,并以此进一步激活城市的人文潜能,缔造有着湾区自身特色的区域文化。
本次展览以“感知之维”为主题,体现在数字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艺术家如何把握时代发展的文化需求,借助科技创新手段,紧扣时代脉搏,创作出既反映这个时代又与这个时代高度契合的优秀作品。本次参展的20多位(组)艺术家,均有着艺术与科技的双重学术背景,并在当代装置和新媒体互动艺术领域有着全国性的影响力,甚至在国际新媒体艺术领域获得荣誉。不仅能够体现湾区艺术的创新形态,同时更能呈现一个有着无限生机和潜能的创新型、生长型的艺术生态,彰显湾区科技型高质量发展、创新型可持续发展、结构型融合发展的城市群文化特色。
——颜为昕
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馆长
策展语二
感知之维——

人本与造物的共生之域
艺术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生产力发展引发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催生了不同的艺术形态。正如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城市化浪潮改变了人类社会秩序,让现代艺术浮出水面;第三次工业革命和互联网+使当代艺术破茧而出一样,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再一次对人类的智力、生存状态以及生活方式产生极大的冲击。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先锋艺术留给当代艺术的遗产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观念艺术,这使得艺术中被注入极强的理性主义成分,在90年代以来新的先锋艺术家看来,人和人文主义因此被挤压到边缘,因此转而强调极端的感觉和体验。这种艺术理念的对峙在依托于新媒介和新技术发展起来的艺术中尤其明显。如何在外在于人的设备与人的内在之间建立联系,并构筑有机系统,成为许多新媒体艺术家讨论的重要主题,也正是在该主题的指引下,互动、参与和分享成为艺术家热衷的新方式,“感知”成为链接着艺术与主体、客体三者之间关系的最核心力量,而艺术家对于机械和数字媒介的应用方式以及通过他们的作品所传达的人文理念则构成了当下艺术感知的多重维度。
黑一烊的作品《生命之美》从中国宋代院体花鸟秉持的格物致知精神与探索不息的科学精神中获得灵感。借助X光的感光与着色作用,以X光技术为媒介,扫描实体植物,呈现院体花鸟形式的艺术长卷影片,唤醒观者对生命的审美与思考;位形空间刘力权的作品《安迪的世界》引领观者去往一个以他自己为原型,且生命与非生命体互相交融的神秘世界,经历一场超现实的旅行;戏剧Sunny《我_深圳》以影像+舞台艺术的形式,诉诸人的感官,疗愈人的心灵。高知素人演员+生活原型创作使该作品成为数字时代人们生存和生活状态的一个缩影;邓祖云的作品《心境》取材自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与中国神话《山海经》及《齐谐》。从梦游黛玉的潇湘馆,到寻梦《山海经》的太虚幻境,以最时髦的科技手段拥抱中国传统文化。
人工智能的无限前景使得今天的人们对人机关系,尤其是基于社会学的伦理讨论极度扩展。但是,这一论题却并非是今天才有的新命题,在工业革命之后的历史中,它一直伴随着人们对未来的构想。人机伦理关系围绕基于人文主义的人与机器的仆从地位而展开,其先决条件是人与机器的自我认同和二元划分。人工智能时代,数字技术带来的绝不仅仅是艺术表现手段上的革命,更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客观物)之间深层关系上的改变。科技的发展给这个世界提供了更多表达和传播的自由,人们在享受高科技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试图反思其复杂影响,尤其是对人之“自在”的影响。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人类是否还能自我定义、自我存在、自我实现?
李燕的作品《迷途》是栖息在城市环境中的鸟群受到人造灯光的影响,在黑暗中不断煽动翅膀而产生一系列动态的互动装置。艺术家通过作品反思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人们或主动或被动地裹挟在“进化”的洪流中,在迷途、转向和顿悟中摸索前行;谭淦泉的《隐私奏鸣曲》所关注的是人工智能时代数据信息科技介入人类生活的话题。作者将尝试以自己的信息数据作为素材,以个人的位置数据作为装置的驱动力,从而把抽象的数据通过映射的方式转化为观众可切身感受的声音。
从海德格尔到本雅明、德波、鲍德里亚,“图像”不再仅仅是一种工具化的再现方式,而是深刻的与世界本质、社会结构、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复杂纠缠在一起。而且,图像与这一系列现实的关系并非是被动和单向的,而是双向互动的。在这个意义上,静态和运动“图像”之观念与实践,将我们存在的这个世界进行了一次完整的改造和重组,成为现代人认知、思考和行动的基本方法、媒介和渠道。媒介时代,艺术的核心价值也不再仅仅是观看,而成为更为本质的传播,并由此成为当下之景观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钱泓霖的《流动形态》多媒体影像作品延续了《每日创作计划》系列作品中对于自然与流动的主题,万物皆处在流动的状态,物与物、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的能量与物质之间的转换都构成形态的演变,作品通过来自于自然的不同微观数据集进行艺术性语言转换,通过数据生成与粒子系统进行结合,形成实时自我更新的动态雕塑景观;王培生的《戴森球》反映了对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新认知方式、新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接纳,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新景观和新“未来”的拥抱和期许;01小组的《爆款墨丘利》系艺术家与多位“直播网红”合作,直播带货一袋空气、一份情绪、一段与观众具有关联的代码等等,促使人们在这个貌似荒诞的直播当中,反思当下以高度商业化和过度消费化为特征的景观社会,进而唤醒精神本质的回归;王令杰和郝经芳的作品《想要做点什么,而又什么都不想做》通过一个自动机械装置生产出一个个易逝的人造景观,以此来映射当下的景观社会所带给人们的困惑、虚无和无所适从。
人工智能时代,人们利用科技、享受科技,反之也为之所束所困,那么物质和技术本身是否也可能转化为破题的关键?在人本身与作为人造物的技术之间,最终是否可以走向和谐共生,还是终将分崩离析,走向对抗?充斥着人造现实的景观社会预示的究竟是客观世界的繁荣还是精神世界的虚无?而科技和艺术又会在这场并行于虚拟和现实的旅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也许,基于人文主义的艺术思考和创造能够给出提示,而这些问题也都会在这届的双年展中找到线索和答案。
——张新英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学术总编辑
以艺术的方式回应
如何在人本与造物之间
构筑可持续的有机系统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
实现人机之间的和谐共生
想要做点什么,而又什么都不想做 
 郝经芳&王令杰 
《想要做点什么,而又什么都不想做》,郝经芳&王令杰,2020年,机电装置,尺寸可变
一个水雾的烟圈
从这里出发,上升到空中
以我们无法捕捉的方式
消散在这个宇宙中
展览从这里开始。
爆款墨丘利
01小组(陈荣彬、梁链喜)
《爆款墨丘利》,01小组(陈荣彬、梁链喜),2020年,综合艺术
艺术家与多位“直播网红”合作
带货一袋空气、一份情绪
一段与观众具有关联的代码
试图让人们在这个貌似荒诞的直播中
唤醒精神本质的回归
反思 唤醒 
流动形态
钱泓霖
《流动形态》,钱泓霖,2022年,多媒体装置,尺寸可变
万物之间都处在流动的状态
将来自于自然的数据
进行艺术性语言的转换
形成的实时动态雕塑作品
视错觉湍流
戴森球
王培生
《戴森球》,王培生,2020年,新媒体交互装置,1.5×1.5×1.8m
科技不断发展
是否会有全新的诠释方式
重构“死亡”与“永生”?
当交流变成数据
又是否会催生新的自我进化方式
……
赛博朋克
香港板块
感知之维——
万物与自我的多重探索
回顾人类历史,从原始的人类运用简单的工具,以对应自然环境的限制开始,对“科技”追求的每一次突破,不但为人类的生活与环境带来了重大的变化,亦同时为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及对自身的探索带来了新的视野。“2022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香港单元展览展出六位香港艺术家陈家俊、张瀚谦、董永康、黄智铨及组合叶韦瀚和陶芷琛作品呈现了科技发展的不同进程——从机械、电子、数码化到人工智能,在创作上的应用与拓展。同时,作品提供更多层次的感知。从自然与人,人与人的互动,到内在自我观照间,为我们张开多维度的人文思考。
张瀚谦由生成对抗网络(GANs)学习生成的沉浸式作品《Cinemorpheque》、叶韦瀚与陶芷琛的《樗树之用》,分别以数码及人工智能构造人间四季与虚拟天堂的植被世界,透过感官互动,引领观众进入另一维度的大自然。
穿插其间的是陈家俊的动态机械装置作品《候鸟》。在现今迈向电子虚拟的时代,陈家俊执着于对机械工艺的膜拜。作品精工雕琢间开启了理性感知中的诗意,又岂止是回溯人类工业革命的机械技术成就。
机械候鸟于融合过去与未来的虚拟自然生态与四季间回旋,环转出的是董永康兩組动态影像装置作品《i/i》及《一百次跳跃》与黄智铨透过机械动力及录像电子装置作品《相距》系列,进行自我的凝视,以及对人类意识感知,人与人之间微妙感应的思索。
自然观及生态学,在工业机械发展到数码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更新增益,又反馈影响着科技发展的始作俑者——人。感知之维在每一次人类科技的迈进中不断叠加。我们在今天更复杂多元的维度中,寻求时代价值,需要的是迈进,也是上下求索。
——俞俏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
香港艺术馆馆长(现代及香港艺术)
从自然与人、人与人的互动
到内在自我观照间
所带来的多维度的人文思考
Cinemorpheque
张瀚谦
《Cinemorpheque》,张瀚谦,艺术创作团队:张瀚谦、王震杰、张镭、蔡加威、冯庆瑜、黄耀升,2022年,沉浸式互动体验,尺寸可变
灵感源自经典香港电影
展现不同季节春、夏、秋、冬的标志场景
通过机器学习超过一万张季节性图像
生成虚拟季节变化的变形视觉
最终以抽象粒子呈现
挥手间变换四季
樗树之用
叶韦瀚、陶芷琛
《樗树之用》,叶韦瀚、陶芷琛,2022年,沉浸式互动体验,尺寸可变
本体以花瓣形式进入虚拟自然
空间受人的影响
不断创造更替
人在其中休憩与沉思
寻求自我接纳
一个虚拟丛林
 候鸟
陈家俊
《候鸟》,陈家俊,2020年,动态装置,293x175x218cm
用机械齿轮

模拟自然界候鸟的生息运动
探索人工智能与自然界
在未来结合的可能性
灵感来自大自然的奇迹
澳门板块
数字文本:一种文化的新认知
科技手段在当下已作为普遍的当代艺术语言,尤其在数字艺术领域,全球艺术家都在不约而同地进行着新的尝试。技术的更新,不仅仅带来的是艺术材料的变化,同时也在改变我们对传统、自然、记忆以及艺术和科技本体的认知,甚至可以说,我们的世界观正在被“艺术与科技”重塑。
2022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参展的6位澳门艺术家横跨了澳门艺术家创作群体里的中坚力量和青年新锐,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与中国的传统水墨和山水图像都有着密切的视觉联系,这可以说是一种巧合,也可以看成是澳门艺术家当下在“艺术与科技”领域创作出现的一种现象。
梁蓝波的作品通过动态的影像语言、数字化的后期处理和随机生成的画面结构有意识的去拓宽水墨艺术的表现力,同样多年致力于水墨和科技边界探索的吴少英,其作品则以时缓时急的变化节奏使自然、水墨、气息、数字科技不断融合共生,从而以当代的思维和现代媒材去阐释传统的水墨之境。陈显耀的作品从探讨传统汽车的衰退与大自然的关系衍生出对人类文明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刻追问,同时也不难看出,中国传统绘画构图对其作品的影响。洪小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去改变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观看视角,以此来体验中国古人提出的“卧游”和“澄怀观道”等美学思想。李嘉莹的作品以蝴蝶形态呈现出现代化城市,借此探讨城市与大自然、动物与植物、现实与虚拟世界的“共生”的概念。官宏滔的摄影作品《山水互联》运用数字摄影技术和抽象化的中国山水图像对中国传统哲学的世界观做出新的回应。
通过“数字”,艺术家们创造出了新的艺术载体,由此提供新的认知文本。借由“数字文本”,艺术家们观照到中国传统文化,由此反思科技力量如何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几乎是全球艺术家都在思考的共同话题。科技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时,也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新的挑战,而“艺术”无疑为迅猛的“科技”带来了人文观照的温度。
澳门展览单元作为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届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中呈现出自身的城市文化特点,既有个体多元的风格,又有一定创作上的整体性,尤其本届双年展的参展作品通过科技去观照中国传统文化,这既体现出近年来澳门与内地交流的不断深入,同时也说明中国文化正形成更为广泛的影响力。
——刘畅
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策展人
诠释数字时代对
传统、自然、记忆的文本重塑
 交替·轮回
陈显耀
《交替·轮回》,陈显耀,2022年,摄影
以时间顺序呈现
废弃汽车被自然吞没
预视和暗示着
石化时代和新能源时代的
交替和轮回
巨幅影像延伸到观者脚下
时代就在当下
 山水互联
官宏滔
《山水互联》,官宏滔,2022年,摄影、影像装置,2.6x4m
山再不只是山
水也可以是万物
是数张山水图互相转換的过程和结果
亦是观者所看到的世界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墨界 II
导演:梁蓝波、赵炎修
作曲/ 音效:杰弗里·斯托勒、赵炎修
《墨界 II》,导演:梁蓝波、赵炎修,作曲/ 音效:杰弗里·斯托勒、赵炎修,2022年,水墨影像装置,3'10"
动态的影像语言
数字化的后期处理
随机生成的画面结构
拓宽水墨艺术的表现力
体味宇宙生命的躁动
 韵律10
吴少英
《韵律10》,吴少英,2022年,生成艺术一录像版,尺寸可变,05'57"
将水墨创作转化成
由程序和处理器创造的全新意境
画面的流动激发音符
组成一段配合画面实时合成的音乐
 构成一道风景
代码绘制意境
“艺术需要发展,
而科技革命影响着艺术形式。”
艺术与科技
正在发生碰撞
感知之维
在万物与自我中
进行多重探索
从自然与人,人与人的互动
到内在自我观照间
多维度的人文思考
展览之后
未来在前
我们是否还能自我定义、自我存在、自我实现?
我们又会有怎样的新的畅想与思考?
无尽想象
带来无限可能
也许可以从展览中找到答案
“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是由文化和旅游部与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主办的重要品牌交流活动之一。自2008年举办之初即成为内地与港澳文化交流的盛事,每两年举办一次。历届双年展主题从书法绘画、摄影、平面设计,到当代艺术、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反映着时代理念的更迭演进与创意的不断涌现,也成为推进内地与港澳青年艺术家交流的重要平台。
【展览信息】
感知之维
——2022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
深圳站
 | 展览时间 |
2022/12/30 - 2023/02/19
| 展览地点 |
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
云中心3、4、5层展厅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
支持单位
紫荆文化集团
承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港澳台办公室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
场地支持
北京劝业场文化艺术中心
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
特别鸣谢
香港艺术馆
学术委员会
吴洪亮  颜为昕  张子康  张新英 
展览组委会
孔  伦  李金生  黄晓华
总协调
张颖琳
展览总监
刘振林  徐家玲 
展览统筹
刘  畅 
项目助理
李心田  杨 徕
深圳站内地单元
策展人
颜为昕  张新英
展览监制
杨  坤
助理策展人
李可淳  柯志宏  严钰岚
开幕仪式统筹
黑晨爽 
参展艺术家
01小组(陈荣彬、梁链喜)
邓祖云
郝经芳&王令杰
黑一烊
李燕
钱泓霖
生活戏剧主创(曹蕾蕾、南岛、薛扬等)
谭淦泉
王培生
位形空间 刘力权
香港单元
策展人
俞  俏
艺术科技伙伴
吴子昆 
助理策展人
刘晓珊  邓穗欣 
参展艺术家
陈家俊
张瀚谦
董永康
黄智铨
叶韦瀚&陶芷琛 
澳门单元
策展人
刘  畅
参展艺术家
陈显耀
洪小澎
官宏滔
梁蓝波
李嘉莹
吴少英
北京站内地单元
策展人
刘  畅 
参展艺术家
邓祖云
刘佳玉
位形空间 刘力权
罗  意
彭家园
齐  雯
石  英
王瑞琳
王  硕
薛  雷
阅壤小组
视觉设计
吉合舍工作室 
深圳作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展览由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
上下滑动查看
【观展方式】
深圳站线下展览
“2022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深圳站
正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

云中心展厅免费向公众开放
欢迎前来观展
扫一扫,免费预约
北京站线上展厅
“2022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北京站
线上展厅持续开放
公众可扫码进入线上展厅
免费观展
扫一扫,线上看展
线上展厅链接
https://www.720yun.com/vr/73a22uru9ni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