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自己提升、让学校的团队提升、让教学水平整体提升,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努力的方向。”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天津滨海塘沽第一职专”)教师翟津几乎没有休息,一直忙碌于指导全国技能大赛参赛选手。在漫长的执教和训练时间里,翟津坚信,总有年轻人正在成为最好的样子,给大家带来信心与希望。
01
“不寻常的比赛碰上不寻常的契机”
2000年,大学毕业的翟津成为一名机电专业教师。凭借对教学的严谨和热爱,一干就是23年。
翟津(左一)在学校指导学生使用工业机器人设备。
2008年,天津市首届职业技能大赛给了翟津第一次机遇。
接到参赛任务时,他们只有两个月的准备时间。翟津和学生放弃了那一年的春节休假,背水一战。白天,翟津给学生上课,晚上,他们又在实训室练习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技能。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那一年,他的学生们入围了全国首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决赛,代表学校、天津市“杀”出了重围,并最终在全国首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获得了一等奖。
02
“不寻常的比赛碰上不寻常的对手”
自那以后,翟津开始担任各大赛的教练,并连续四届担任世界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中国队技术指导专家兼教练组组长,再没有休过长假。
深耕职教23年,翟津从无到有搭建起机电一体化项目系统完备的训练体系。在他带领下,中国队在世界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
在等待采访过程中,有不少学生从录制现场路过,看到翟津,学生们立马收起好奇的眼神,向他微微点头便跑开了。“我在训练中绝对不允许学生有半点马虎,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在教学中,翟津是一位“严师”。
翟津说,相较于其他比赛来说,机电一体化项目比赛更需要技能、手艺和创新。也正因此,他在训练中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也正是这种钻研的劲头,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学生们。
翟津(右一)在学校指导学生使用机械设备。
2008年,翟津带队参加全国首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由于机电一体化项目比赛时需要使用沉重的设备,队伍中的女同学担心自己体力差,会拖后腿,心理压力很大。翟津了解到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了这位学生的家长和班主任,一次次地鼓励她不要放弃,“放下所有包袱全身心投入,尽力而为就好
翟津知道,在大赛中学生们遇到的对手都是“不寻常”的对手,凭借运气是不可能赢得比赛的,自己的学生只有努力变得更好,全身心投入才能在比赛中走得更远。
03
“不寻常的比赛促进不寻常的发展”
翟津一直在坚持做这件事情——带领中国队在世界技能大赛上拿金牌,证明中国学生的实力。
翟津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赛场。
2013年,翟津带领的中国队第一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当时只有8个月的准备时间,最终获得了第七名的成绩。
“那是个开放式赛场,我近距离观摩了他们如何配合,都带了哪些工具、如何准备设备等。”翟津说,当时甚至有外国队伍认为“中国队参加五届大赛后能拿一块铜牌就是很好的成绩了”。
翟津不服,偏要做出成绩来给他们看看。
有了第一年的经验,翟津开始大幅度改进教学方法,对学生们进行定制化指导。“2015年第二次参赛我们就拿到了银牌,当时他们觉得中国队还挺厉害的,但更愿意相信这是偶然。”翟津说。
2017年第三次参赛,翟津带领团队拿到了金牌,他追求了6年的目标也终于实现。选手们登上最高领奖台的那一刻,翟津和教练组的所有人热泪盈眶。
在不寻常的比赛中,人们看到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次次比赛中,队员和翟津虽然常常紧张得在赛场上频频凝息,却总能在获奖时“如释重负”,为备赛、参赛中的点滴成长感到欣慰。
“路在脚下,不管选择哪一条路径,只要努力都可以成功。”翟津对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前景抱有无限憧憬。他认为学生只要选择自己想走的人生之路,坚定走下去,便是成功的,便是值得期待的。
《经济参考报》版面图
我们诚挚邀您参与
“一朵小花 致敬匠师”活动
点击下方按钮
翟津老师送花
也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
为至敬至爱的老师
写下真挚的祝福
记者:李安然 许放生 天津报道
来源:新华职教
参与:李梓昂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