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goon
TFBOYS十年之约演唱会如期举行,表演不只是在台上,表演者也不只是他们。
共通点大概是,所有人都尽力了。
尽力就有一种勉强的意思,一勉强,人与事都容易变质,一变质,尽力本身,就凸显了力不从心的虚空。
粉丝是尽力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炒至天价的门票乃至场外树顶位置,各色应援物资的置办与运送,安保系统的破解与冲击,场内战区的夺取与宣示,网络舆论大战的进攻与防备,甚或场外打架,穿婚纱应援,网上公然质问西安历代……
五花八门的狂热大戏,对比的是台上三位正主几乎零交流的淡漠演出甚或站位,直至十周年蛋糕歪歪斜斜地轰然倒地,主持人拿青春磕磕绊绊来圆场,很难说没有构成反讽。
很有意思的一个商业举措是,在线观看时,选择个人视角的版本,费用是选择团体视角的几乎三倍。再看早前彩排视频所截取到的三人同框,明显台下是有更多自然互动的。
因此也很难不存疑,整得这么泾渭分明,到底是几人之间真有什么,还是来自场外因素的干扰?
顶流组合里同龄又同质的三个人,必然构成高度紧张的竞争关系,这是一切的根源。
成军四周年的演唱会上,台下粉丝高呼解散,但只能等来他们分别成立个人工作室的公示。
后来团粉愈发式微,唯粉突飞猛进,伴随四起硝烟,TFBOYS「表演」的重心就移到了彼此或真或假的芥蒂,跟唯粉,甚至是划分成几十种派别的「帝国属性」形成了呼应。
这里有一个堪称生死攸关的问题:偶像形象与商业价值之间的锁定。
TFBOYS爆火的天时地利人和,首先在于偶像养成体系当年在内娱的空缺以及必然的新鲜。黄锐受到日本顶级娱乐公司杰尼斯的启发,2009年跟地产商李飞联手成立时代峰峻,火速开展练习生的培育,四年后才正式推出TFBOYS这个即将改变内娱态势的组合,那时他们不过十三岁左右。
他们的红火,离不开公司铺天盖地的宣传,在吸引同龄甚或更年轻的粉丝之余,又因为翻唱《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等曲目,得到原唱范玮琪等明星的宣传肯定,在成军之前已经有了超高人气。
真正出道之后,他们依然是当时内地年龄最小的偶像组合,钻的当口首先是同龄层偶像的稀缺,其次是低龄所能吸纳的「长辈」无戒备的关照,第三是以新奇、共鸣推动的粉丝沉迷。
最终粉丝群体的迅速成型与严密效忠,为组合带来令人眼红的商业收入。与此同时,年幼所折射的迷狂,难免招致外界对粉丝与偶像的双重质疑,而随着互联网与自媒体的兴旺,风向攻守、多方打投在粉丝群体中成为有组织、有策略的日常操作,乃至构成某种习惯性的信仰。
这时候偶像与粉丝的关系,也会分泌出许多并不那么单纯的异质来。
养成体系的粘度,使得偶像并不只是崇拜的对象。从素人起步,至成军组团那年,三个男孩最多是网红级别,粉丝喜爱他们,非但不需要本身业务素养的过硬,反而会因为不够精专,萌生更多我见犹怜的亲近,甚或是不由分说的保护欲。
保护欲一旦过火,就是针锋相对的分地而治。有团粉兴盛时期的一致对外,就必然会随着三位成员从网红参差不齐地走向巨星,产生对内高低不平的情感投射,直至火速分裂。
这跟其他年纪或业务更为成熟的爆热团队相比,就有了不同的处境。时至今日,粉丝对他们的保护,依然要在惯性转动中,维系数据的漂亮、口碑的划一。
TFBOYS在商业上的表现倚赖这些数据与口碑,但是这些复制粘贴式的内容不断挤占网络空间的时候,加上一些出格言行,难免在提高他们知名度之余,引来非粉丝群体更多与更高的挑剔乃至质疑。
也就是说,没有粉丝滤镜加持的话,外形特色与业务能力上的欠缺就会放大,那终究是阻隔三位偶像派走向实力派的关键,而我们已经见识过太多顶流花无百日红的遭遇,终归问题还是抛回给他们自身,究竟要在漫漫长路上做怎样的抉择。
TFBOYS很幸运,有这么一群可以把人气转化为消费力的忠实粉丝,写就了内娱前无古人甚或后无来者的流量神话。但在这样一个过程里,个别粉丝行为的过激,以及大多粉丝对固有形象的依恋,必然阻拦他们走出更宽广的路。
哪怕年纪渐长,他们三个连是和是分都有所顾忌的当下,显然很难下定决心做出一个彻底果断的决定。
王源抽烟、易烊千玺考编这些事情辐射性的影响,就在于他们偏离了外界依然要求的完美少年形象,或者说塑造得十全十美的人设。
粉丝耗费心力所要支持甚或说维系的,必然不是本人,甚至必然不是一个活人。
一定程度上,他们是耗费心力与钱财,去参与一种青春的塑造。这青春不是自己可以达成的,但是可以跟许多同道中人一起拼命地造梦,于是集体回忆不仅有参与感,还有控制权。
所以十年之约对TFBOYS的意义,恐怕没有对粉丝的大。
很多人慨叹青春一去不复返,慨叹可一不可再,并将之对接上眷恋、沉迷、疯狂、奉献等等举动,其实都不难理解,只是当一切需要投射,需要费尽力气地「要求」偶像来承载,来传递,来维系,那么在现实面前,就很脆弱。
整个十年之约演唱会前前后后的事件与事态,正好是这些矛盾与虚妄所集中炸裂的体现。
偶像如此,粉丝如此,一度元气大伤的内娱同样如此。TFBOYS十年,是一部分青春的断尾,也是包括时代峰峻在内的多家娱乐公司断档乃至没有存粮的窘迫现状,往大来说,就是很难再有那样的顺境,催生得出这样现象级别的偶像与粉丝。
TFBOYS自然清楚这样的现状,六年前的单飞已经有意解绑少年组合之于个人形象的固化,他们需要尽可能在安全范围内,试探更广泛的路。
曾经在团队中相对最弱的易烊千玺,在抉择上最决绝,也最成功。
2019年,《长安十二时辰》是他延续少年气的分水岭。神童李必借用了他的少年本相,去挖掘杀伐果断背后成人的那种犀利。
《长安十二时辰
紧接着,《少年的你》让路人都察觉到这个少年已不再那么「少年」了。他演的刘北山这个底层混子,彻底背反了自己作为「干净」偶像的各种要求,选择去做一个真正的演员。
在获取来自演员身份的肯定后,年纪最小的易烊千玺成为斩断「少年气」,斩断TFBOYS品牌束缚的第一个人。他频繁地把自己奉送到与偶像相反的台面,随后几部电影,全在紧密衔接底层与时代的悲情,他通过这样不厌其烦的复写,顺利跳到了没有安全护栏的大众审视中。
《少年的你
作为演员的被肯定,哪怕需要时间证明对更多角色的细腻驾驭,但在当下,起码成功了。
这成功又难免衬托出两位的困境。
王源有过极好的机遇。同是2019年,在柏林电影节拿下帝后双料的《地久天长》,让他被看到了,更让他稚嫩的演技被看到了。之后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依然很有传统少年气的他其实都没有太多可说的代表作,转战音乐赛道是个抉择,但未必比影视更顺畅。
《地久天长
在团队中易位的王俊凯,一定程度上也受限于对安全感的依赖。演到去年,他的热门作品,比如电视剧《重生之门》、电影《万里归途》,其实都在不断凸显他的瓶颈,愈发显出他把控生活、表达情绪上的犹豫。
《万里归途
他还是很难挣脱偶像本身的清洁与稳定,去把自己交托给生活的磕绊与泥泞,而那道沟壑,也是他与演员身份之间的壁垒。
不难看到,形象、实力与处境的勾连,愈发紧迫地横亘在他们面前,转型意味着养成体系一定程度的剥离,粉丝群体的迁移与重组,意味着娱乐法则加速优胜劣汰,甚至见利忘义。
十年期限里,他们个体起落有别,但显然更大的对手还在外头。我们见证了内娱最大的商业试验,尚算圆满地完成原本需要达成的使命,那在这片帝国级别的「遗迹」之上,张望到的还是一将成名万骨枯的圈内现状。
会有包括时代少年团在内的接班人,会有各种强化陪伴、参与的选秀明星,会有形形色色的后起之秀,在资源分配不均、孵化时长不等的当下,陪同愈发焦虑的公司与粉丝,投入一场又一场的逐鹿。
哪怕环境已经不再提供充足的红利,供养童星偶像的批量养成。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hongmomgs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