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叨叨:前阵子去上海书城参加了《看见孩子》的新书发布会,这本书中有几个点,读起来蛮有共鸣的,所以跟这本书的出版社:中信出版社申请了部分内容的转载,希望对大家也有启发。
“我只要孩子快乐就好”
标题的这句话,可能大家都从不同的渠道看到或听到过无数次。
不得不说,这是为人父母的朴素心声,但是我们也难免会有很多时刻,心生疑惑:只要快乐就够了吗?快乐能一直持续吗?如果不能实现的时候,又该怎么办呢?
关于这个问题《看见孩子》的作者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博士贝基·肯尼迪女士,在书中是这样阐述的(以下内容均转载自这本书):
心理韧性 > 快乐
01
调节在先,快乐在后:
快乐远没有心理韧性重要
我想让我的孩子们快乐吗?当然想了!不过在我看来,这些父母所说的并不能称之为快乐。我认为,这里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需要讨论。
什么才能真正让人快乐?帮孩子祛除孤独和忧虑,确保他们每时每刻都感觉良好,这样他们就能靠自己来获得快乐了吗?
我们说“我只想让我的孩子们快乐”的时候,我们真正的意思是什么?
当我们对孩子说“高兴起来!”“值得高兴的事情不是挺多的吗?”“你怎么就不能高兴一点呢?”的时候,我们到底又是在表达什么?
在我看来,我们说的与其说是追求快乐,不如说是逃避恐惧和痛苦
因为,如果我们过分关注快乐,我们就会忽视孩子在生活中注定会产生的其他所有情绪。也就是说,我们没有教给孩子应对那些情绪的方法。而且,我们如何透过亲子互动教孩子看待痛苦和烦恼,也会影响孩子将来如何看待自己和自己所遭遇的困难。
所有的父母都想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我也是如此!但我不确定孩子眼里“最好的东西”就是“只要快乐就好”。在我看来,快乐远没有心理韧性重要。毕竟,追求快乐需要建立在调节压力的基础上
我们必须首先感到安全,然后才能拥有快乐
为什么我们必须首先学会应对困难?为什么快乐无法“打败”其他所有情绪?要真是那样的话,生活肯定会更加轻松!可遗憾的是,养育孩子跟生活里的其他事情一样,最重要的事往往需要我们付出更多时间和努力。帮助孩子培养心理韧性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我保证,它值得你去做。
把你的身体想象成一个大玻璃罐,里面飘浮着你可能感觉得到的所有情绪。为了方便说明,我们把这些情绪归为两类,一类是痛苦的情绪,一类是快乐的情绪。于是,这个情绪罐里就存放了天底下所有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一种情绪的强烈程度(即它的体积)都在不断变化。现在,请记住这一点:我们的身体天生有一套警报系统,它会不停地扫描危险因素。一旦我们无法应对失望、沮丧、嫉妒或悲伤等情绪,情绪罐就会被它们填满。这时,我们的身体就会启动应激反应。
而且,引发我们不安的并非仅仅是负面情绪本身,我们还会因为自己的悲伤而悲伤,或是因为自己的恐惧而恐惧。换句话说(假设我们的身体并未遭受实际的威胁,只是遇到了某种汹涌的负面情绪的“威胁”),倘若我们脑中的想法是:“我要让这种情绪马上消失!”那么痛苦反而会愈演愈烈。
这种痛苦已经不再出自原先的负面情绪,而是因为我们认为,这种负面情绪是错的、不好的、可怕的,必须除之而后快。于是最终,我们的身心都被焦虑所占据。焦虑就是无法忍受不适,就是拒绝接受身体的感受,就是固执地认为在特定时刻不该有某种情绪。焦虑不是消极和悲观的产物,而是进化的产物。如果我们认为那种情绪太可怕、无法接受,我们的身体就不会让我们放松下来。那么这时,快乐该从何谈起?是的,快乐被挤走了。它根本无处容身。
当然,我们并非只能如此。我们能够调节的情绪越多,例如沮丧、失望、嫉妒和悲伤,我们就越有可能为快乐腾出空间
情绪调节能力像一个保护垫,它能让上面那些情绪失去威力,还能防止它们独霸情绪罐
调节在先,快乐在后如果把这一点运用于养育孩子,那就是,我们能在孩子身上识别出来并报以宽容的情绪(注意不是行为)越多,孩子所能掌控的情绪也就会越多,他们也就越是感到自在。
我想让我的孩子体验快乐吗?当然想。我不仅想让他们成为快乐的小孩,我还想让他们将来成为快乐的成年人,所以我才如此注重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是我们在体验各种情绪的同时保持自我的能力。心理韧性能帮助我们从压力、失败、错误和逆境中走出来。
有了心理韧性,快乐才能得以存在。
02
心理韧性的力量:
心理韧性强的人,能更好地应对压力
拥有心理韧性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不受压力和痛苦的侵袭。
显然,只要人活着就无法逃避这些情绪,但心理韧性能决定我们受情绪影响的程度,以及我们如何看待情绪。
心理韧性强的人能更好地应对压力。下面这个等式可以帮助你理解这一点(虽然有些简化):压力 + 应对方式 = 内心感受
好消息是,心理韧性不是稳定存在的性格特征,而是可以培养的技能,也是我希望父母们能够帮助孩子从小培养的技能。因为,我们并非总能消除环境中的压力源,但我们却总是可以努力提升心理韧性。
你可能会惊讶于孩子有多么需要心理韧性。积木倒了再搭需要心理韧性,拼图遇到困难需要心理韧性,学习单词需要心理韧性,遭遇同伴孤立也需要心理韧性。遇到这类情形,心理韧性强的孩子能调整心态,鼓励自己,然后继续尝试,哪怕过程艰难,哪怕最终也并非总能成功。
成年人常常会把心理韧性看作克服困难获取成功的能力,例如成功搭好积木,成功完成拼图,成功读出单词,或在被孤立后能对自己说“无所谓”。但实际上,心理韧性与结果成功与否毫无关联。如果我们都知道自己会成功,那就没必要给自己拼命打气去坚持了。
心理韧性是忍受痛苦的能力,是迎难而上的能力,也是哪怕暂时没有结果仍旧气定神闲、不失自信的能力。心理韧性只能在获得成功之前培养,所以才如此之难。而正因为它难以培养,所以才如此重要。我们要学着忍受这种困难,我们坚持得越久就越有可能达到目标。
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呢?
《儿童抗压手册》(The Handbook of Resilience in Children)的作者、心理学家罗伯特·布鲁克斯和山姆·戈尔茨坦发现,在提升心理韧性方面,儿童最需要父母做的事情有:共情,倾听,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通过稳定的陪伴给予孩子安全感,找出孩子的优势,允许孩子犯错,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以及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提供了许多应对策略和沟通方法来帮助孩子直面困难,寻找解决方案,看着自己在困局中坚持不懈,而非逃之夭夭。但是就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知道在孩子遇到困难时说什么话,而是牢记大的目标或原则。因此,如果我们的大目标是鼓励孩子而非解决问题是忍受困难而非逃避痛苦,进而提升孩子的心理韧性,那么我们就要时时提醒自己:我是在鼓励孩子忍受和克服困难,还是在唆使孩子从中逃离?我们要做的是前者,而非后者。
我提供的每一条实用策略都是为了帮助孩子提升心理韧性。身为父母,我要求自己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陪伴他,让他知道自己并不孤单,而非直接代替他解决困难,以防他再次遇到困难时仍旧束手无策
例如,如果我的孩子说:“哎呀,积木老是倒!你来帮我搭吧!”那么我不会为了帮他摆脱困难而这样说:“来,我帮你搭一个结实的底座。”
我可能会说:“嗯,确实很讨厌!”
然后,我会整理一下思绪,接着说:“嗯,我们怎么做才能把它搭得更结实呢?”同时摆出一副好奇的模样。
我这些做法都是在与孩子共情,同时继续让他面对困难。
如果我的孩子说:“班里的其他小朋友都开始掉牙了,只有我还没有!”
那么我不会对他说:“宝贝儿,很快就轮到你了,别忘了你都能读故事书了!”以此来帮他逃避失望情绪。
我可能会这样说:“别人都开始掉牙了,是吗?我知道你也想掉牙。我记得我上幼儿园的时候也有过这种感觉。”
我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烦恼中的孩子少一些孤独和无助。
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共情!共情!共情!”以此来促使我们首先做到设身处地地走进孩子的内心,而不是带领孩子逃避感受
03
面向未来找答案:
要快乐,还是要心理韧性?
让我们回到这一章的开头,我当时提到,有位妈妈问我:“你难道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快乐吗,贝姬医生?”下面是我的回答:快乐不是我养育孩子的终极目标。当然,我也不是要让我的孩子不快乐。
但非常讽刺的是,我们越是注重让孩子高兴、快乐,我们就越是容易让他们长大后成为焦虑的人。以快乐为目标会驱使我们代替孩子做事情,而不是锻炼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生活在一个追求成功的社会,于是为了让孩子在快乐中获取成功,我们往往就会尽量少让或不让他们失望,直接出手帮他们走捷径。我们让他们远离挣扎,品尝胜利;我们让他们逃离痛苦,拥有快乐。
我们的这种冲动虽然合乎情理,但也比较短视。我们与孩子的互动方式不仅影响他们的当下,还会影响他们未来的数十年,因为他们日后用来在繁杂生活中消化情绪、掌控感受和自我对话的脑回路都是在与我们相处的过程中形成的。
如果我们对自己说,我们只想让孩子快乐,那么我们就会成为“情绪警察”,时刻帮助孩子避免不高兴,却不教孩子如何应对不高兴。如此一来,孩子就会形成这样的脑回路:“不高兴不好,不应该不高兴,也就是说,我必须立即把它赶走。我必须找到更好的感觉,因为从来没人教过我如何忍受不高兴。”
而在注重培养心理韧性的养育下,孩子形成的脑回路是这样的:“不高兴很正常,而且是学习的机会。我不怕不高兴,因为我从小就学会了忍受不高兴,而这又是因为我的父母能忍受我的不高兴。”
如果我们对孩子说“我只想让你快乐”,那么我们就是在告诉孩子,他们必须摆脱痛苦,高兴起来。当女儿说“别的孩子都比我跑得快”的时候,我们却提醒她,她数学学得很好;当儿子伤心地说“杰克过生日没有邀请我去”的时候,我们却试图说服他,杰克邀请的人肯定非常少,告诉他杰克其实很喜欢他。我们以为自己是在帮助孩子,可孩子听到的却是:“我不应该难过。一旦我感到难过,我就必须尽快开心起来。”
当生活中有大事件发生时,同样的一幕也会上演,例如亲人去世、离婚、搬家和传染病暴发。如果我们对孩子说:“你会高兴起来的。”或者:“你这么小,不用担心这些事情。”那么孩子就会认为,他们不应该有那些感受。许多父母告诉我,他们想保护孩子远离负面感受。这种想法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为大多数所谓的保护措施只不过是在让孩子独自承受已经产生的痛苦,这种做法比痛苦本身还要可怕。
与其保护孩子远离痛苦,不如锻炼孩子面对痛苦,而坦诚和带着爱的陪伴就是锻炼孩子的最佳方式。也就是说,与其对孩子说:“奶奶只是离开我们,到另一个地方去了。”不如这样告诉孩子:“我想告诉你一件事,你听了可能会难过。你的奶奶昨天去世了,你再也见不到她了。”然后陪孩子坐下来,看看孩子会有什么反应。接下来,你或许还可以加上一句:“你要是觉得特别难过,那也完全正常。”或者:“我很高兴能跟你说这件事。”我们传达给孩子的话外音是,痛苦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发生了难过的事情,我们就可以跟自己爱的人聊一聊,一起渡过难关。
追求快乐不仅无法让孩子逃离痛苦,他们成年后显然也还是会经历痛苦。我从没听说哪个成年人这样说过:“我的父母确实让我摆脱了所有的负面感受,例如失望、沮丧、嫉妒……他们让我远离了所有这些负面感受!他们成功地把我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别处,于是我现在就不会有这些感受了!我一直都很快乐!”可我却知道,很多成年人一旦无法快速摆脱失望、沮丧或嫉妒便会陷入焦虑。
小时候太过关注快乐的成年人不仅对困难准备不足,而且对同样的困难还会产生更多的痛苦。因为,他们从内心深处认为,一旦他们找不到快乐,找不到“更理想的所在”,他们就是在犯错。
如果我们成年后能拥有心理韧性,能够应对痛苦,那一定是因为,在我们幼小的时候,有人能肯定痛苦的价值,并且允许我们去体验痛苦。如果我们学到的是,只有心想事成,天天快乐,我们才能感到自在,那么迎接我们的就必将是现实的铁拳。
想象一下,假如今天的父母都能停止把快乐当作养育的终极目标,同时把孩子的心理健康放在第一位,那将会是一件多么振奋人心的事!假如养育孩子只是为了实现一个目标:“我要让我的孩子有能力应对他在生活里遭遇的一切。我要让幼时的他在遭遇困难时得到帮助,于是长大后便能自助。”那将会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象!
你是孩子的心理韧性的缔造者,这是你能送给他们的一份终极大礼。
毕竟,能够成功应对生活里的各种困难才是一个人实现快乐的最可靠的途径。
全篇完,以上内容转载自《看见孩子》,这一段内容和我长久以来的想法不谋而合,也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家有5年级和1年级两娃,之前的文章很多,大家有需要查找的可以点历史文章目录,关注我,养娃路上一起打怪升级。 
顺手点个赞,点个再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