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药”概念上涨多日后,资本市场还能热闹多久?从近两日走势来看,随着多家上市公司澄清有关GLP-1类药物的研发进展,特别是博瑞医药董事长因“带货”而收到警示函,一些司美格鲁肽概念股应声下跌。而国产减肥药距离真正上市还需要等子弹飞一会儿。
作者 |路春

编辑 |韩忠强
运营 刘   珊
最近,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火爆出圈。
司美格鲁肽是一款新型长效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它不仅能控制食欲、治疗二型糖尿病,甚至不断有药企、学术界人士称:正在探索GLP-1类药物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阿尔茨海默病、酒精成瘾等领域的治疗效果。
在包治百病的鼓吹下,叫司美格鲁肽一句“神药”毫不过分,也难怪不少网友都调侃道:“药的尽头是GLP-1”。
如此丰富的想象空间,也注定GLP-1类药物会被资本市场玩出各种花样。9月初至今,国内外与之相关的公司股价,都经历了一轮陡峭上涨,甚至有董事长亲自分享用药体验。
不过,与资本市场浪潮相伴随的,是该药绕不开的副作用。10月5日,著名医学期刊JAMA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通过对1600万例受试者研究发现,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可能增加胃麻痹、胰腺炎和肠梗阻的风险。
热闹过后,减肥药板块下挫,减肥药指数已经自10月16日高点回调超10%。“吃药减肥”火爆背后,相关制药公司的研发实力究竟如何?该药物的副作用又是否可控?这些都需要时间来验证。

“吃药减肥”火遍全球

“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大火,特别是在不少名人、企业家亲身试验后,相关概念股就一次又一次冲高。
而它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席卷全球,最要感谢马斯克。此前,他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减重30磅的消息,称有司美格鲁肽药物的功劳。
马斯克还表示,虽然没有一种药是没有副作用的,但肥胖相关的健康隐患,几乎肯定是超过GLP-1受体激动剂的风险。
司美格鲁肽在国内的拥趸也不少。博瑞医药的董事长袁建栋,在10月12日的投资者电话会上称,他亲自体验尚在研发中的BGM0504注射液后,体重从91公斤降到76公斤。BGM0504注射液与明星减肥药司美格鲁肽一样,同属GLP-1药物。
董事长“以身试药”瘦了30斤一事,迅速点燃了投资者的热情,效果比任何广告和路演都直接。在电话会结束后的2个交易日里,博瑞医药先是收获了一个“20CM”涨停。10月16-17日,博瑞医药再度大涨,不过自10月18日以来股价持续回落。
“减肥药短期快速拔估值,还是偏主题炒作的。这类药物有市场空间,也存在消费属性,但最终还是得有好的产品和基本面去印证。”一基金业内人士对「市界」表示。
另有券商业内人犀利指出:“当董事长都开始下场,这炒作啥时候落幕?”“现在还只是二期临床,离上市还很远。即使上市了,那也是几年之后的事了。”该券商人士认为,股票的上涨,最终还是要靠公司的成长和业绩来验证。
相比于机构的理性克制,资本市场显然要超前和激进一些。
Wind数据显示,9月4日-10月17日,减肥药指数已累计上涨34.1%,成为A股市场近期收益最好的板块之一。相关个股如常山药业、翰宇药业、华润双鹤、圣诺生物、蓝晓科技等也涨幅居前。其中,常山药业累计上涨260%、翰宇药业涨超95%、华润双鹤涨幅也超过85%。
港股方面,自9月4日-10月17日,联邦制药、信达生物分别上涨超26%、27%;而距离8月的最低点,这两只股票的涨幅均超过50%。
国内减肥药板块火热异常,司美格鲁肽的两家国外厂商,丹麦药企诺和诺德和美国礼来公司,也迎来了业绩股价的“双丰收”。
截至当地时间17日收盘,诺和诺德股价升至101.15美元,最新总市值为4523亿美元,超过法国奢侈品巨头LVMH,甚至超过了丹麦2022年的GDP。
诺和诺德还在13日表示,预计该公司全年营业利润增长40%-46%,较此前公布的31%-37%的年预增幅度明显上调。这也是诺和诺德今年内第三次上调全年业绩预期。
此外,截至10月17日收盘,礼来公司收报608.31美元/股,市值突破5700亿美元峰值。这也巩固了其作为市值领先的全球制药公司的地位。
国内外相关公司的股价上涨,显示了资本市场对GLP-1的青睐。“美国地区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收入超预期,诺和诺德年内多次上调业绩指引。GLP-1多肽药物降糖、减重双适应症上的优异疗效以及新适应症实验结果不断读出,将推升国内多肽药物赛道热度,同时也将利好国内部分多肽原料药企业。”国金证券指出。

医药基金加仓

减肥药概念持续火热,也让沉寂许久的医药板块有了些起色。
Wind数据显示,9月17日-10月17日的最近一个月表现居于前十的基金中,有8只为医药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且涨幅均超8%。例如招商成长先导、招商医药健康产业、招商前沿医疗保健等,在最近一个月的涨幅都接近10%。
近1月股票型基金涨幅Top20。数据来源/天天基金)
此外,摩根中证创新药产业ETF、南方中证创新药产业ETF、易方达中证创新药产业ETF、广发中证创新药产业ETF等,到10月17日的近一个月涨幅均超8%;此外,嘉实医药健康100ETF也上涨2.41%。
细看这些基金的持仓,一些在今年2季度就已经入场。例如嘉实基金旗下嘉实瑞享定期混合、嘉实服务增值行业混合、嘉实价值丰润混合A等共12只产品在今年6月底出现在博瑞医药的股东中,合计持股856.81万股,占流通A股2.03%;广发基金旗下广发盛锦混合A、广发利鑫混合A等共4只基金也买入了博瑞医药,合计持股792.19万股,占流通A股1.88%。
个股涨幅最大的常山药业,也是基金争先建仓的标的之一。截至今年2季度末,股东中新增广发核心竞争力混合A、广发稳健回报混合A等3只广发的产品,招商成长先导股票A、招商前沿医疗保健股票A等5只招商基金的产品,合计占流通A股1.17%。
除了上述基金,不少明星基金经理也在二季度打出“埋伏”。
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创新股票、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在今年二季度,新进成为圣诺生物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分别持股326.18万股、191.89万股。
富国基金朱少醒也在今年上半年继续加仓蓝晓科技。天天数据显示,富国天惠成长混合(LOF)自2022年末,首次出现在蓝晓科技的前十大股东名单中,并位列第七;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该基金已是蓝晓科技第五大股东,持股1200万股。
此外,融通基金基金经理万民远、广发基金的王瑞冬等,也都有产品在近期加仓减肥药概念股。
“其实GLP-1减肥药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去年就有了。只是最近市场上的表现吸引眼球,大家关注度就上来。”针对近期不少医药基金回血,前述基金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医药板块已调整到历史比较低的分位,GLP-1类似于催化剂,带动了市场情绪,增加了大家对医药行业的信心。”
另一位在沪公募人士也对「市界」解释道:“这次减肥药赛道热度的快速提升,其实是源于行业内出现了新的技术——GLP-1,(该技术)能够满足安全减肥这一巨大需求。同时生物医药赛道已经调整了近两年,所以整个市场热度就迅速集中到减肥领域。”
“就像年初的TMT,也在历史低位,尤其是通信和传媒。所以当ChatGPT 一来,整个板块就被催化了。”前述基金业内人士举例道。

炒作退潮

在接连受到追捧快两个月后,减肥药的概念炒作出现退潮迹象。
10月17日-20日午间,减肥药板块热度下降,其中减肥药指数下跌超10%,百花医药、常山药业均跌超20%。
这与多家上市公司发布澄清公告脱不开关系。
「市界」注意到,此前已收获4个涨停板的百花医药,在16日晚发布风险提示公告称:因此前回复投资者提问的“公司全资子公司华威医药,可以为客户提供利拉鲁肽注射液及司美鲁肽注射液的相关药品研发服务”,可能对投资者产生误导,公司予以道歉。
同时,该公司澄清道:公司仅开展了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项目的合成路线筛选、小试试验启动前期研究工作,后续研发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并表示,在研项目中仅有奥利司他胶囊一款减肥药产品。随后,该公司也收到了上交所的监管工作函。
此外,9月11日-10月9日间,累计涨幅达261.71%的常山药业也发布公告:公司开展的艾本那肽临床试验,适应症为治疗2型糖尿病,不涉及肥胖适应症。“常山药业尚未开展艾本那肽针对肥胖或减重的临床试验,也没有涉及减肥功效产品的收入。”
10月17日晚,博瑞医药董事长袁建栋因“带货”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产品,收到了江苏证监局警示函。监管函显示:袁建栋近日关于药效的相关言论具有误导性,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相关规定。18日上午开盘,博瑞医药跌4.27%。
“概念炒作就是这样的,不可能一直炒,炒高了就自然跌下来,退潮了。”关于今日的减肥药概念下跌,该券商业内人士评价道。
不过,他也强调:“虽然减肥药炒作有退潮迹象,但行业整体没问题。医药行业长期投资,现在仍是明显的机会期。”
“投资还是得看业绩。”前述基金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医药行业估值处于历史相对较低位置,未来政策预期向好,明年在低基数下可能业绩端会有较高增长。这是因为,医药的需求是相对确定的,部分需求被压制推后,但明年如能够恢复,景气度就会显现。所以,医药行业是通过基本面精选股票的时机,应该更关注企业内在价值和未来的业绩增长潜力。”
“作为全球供应链,国内CXO企业也承接了来自全球的部分GLP-1药物研发和生产需求。总的来看,国内在GLP-1类减肥药物研发进度和技术储备方面,还是处于全球前列。”不过,前述在沪公募人士强调:“与海外企业已有相关创新药产品上市并产生销售的情况不同,国内企业的管线大部分处于在研阶段,有的处于临床,有的处于临床前,预计未来2年国产的减肥创新药也会逐步上市。”
©市界原创出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沟通建议邮箱:[email protected]
商务需求请联系:13811292543
如无特殊说明,图片均来自视觉中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