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被质疑假唱这事,承包了今天一半的热搜。

话题从周末开始发酵,原本只是网友和乐迷的讨论,到现在监管部门都已经下场。

这次风波,很可能成为娱乐圈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即——

对假唱的不满,从议论纷纷,到集中爆发,最后是监管落地和常态化。
从今往后。
将假唱习以为常的艺人和行业,都不得不重新掂量掂量了。
01

真的假唱?
目前,这件事尚未有定论。

前天五月天经纪公司发文否认。

今天阿信在生日发文“做好自己”,疑似回应此事。
但网友已经有了自己另外的判断。

最早是现场歌迷感觉到不对劲。
然后b站up主@麦田农夫 利用软件进行技术分析,发现演唱会部分的歌曲用的是以前的录音。
对比现场真唱和假唱歌曲之间的声线,阿信像是从松弛的大叔慢慢回归到了紧致少年的声音。
甚至,他将五月天在上海、北京、香港同一首歌的三个现场版本放在一起对比。

发现这三条音轨几乎一模一样。
在这场“真假美猴王”之辩里,关于专业的讨论也出现了不少。
比如演出时歌手运用了“垫唱”、“半开麦”,这算不算假唱?
网友还扒出了一条旧闻——
在16年前的厦门集美演唱会上,就有五月天的歌迷发现破绽了。
到了2023年,这个问题还是依旧出现。
更多网友放出自己的现场录制的视频,不用听也能发现其中的破绽——

人声部分还在“唱”,阿信却忘记哪个手拿麦克风了。
在舞台上,阿信与玛莎、怪兽一起又唱又跳,却声音稳得出奇。

不仅没有喘气,就在做大幅度的动作时,声音一点波动都没有。
以及,在上海演唱会与告五人的合作《知足》,阿信忘记自己唱段,在开口唱歌的时候,话筒里只有潘云安的声音。

舆论积攒到今天这么强烈,并非偶然。

02
卑微听众的爆发
事件的另一个背景——
《演出行业演艺人员从业自律管理办法》《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出台后,假唱有可能涉嫌商业欺诈,很有可能是一种违规违法的行为。
就连五月天的粉丝也很难相信,这个从小听到大的乐队,会突然陷入如此大的危机。

事实上,真唱,本是有要求、有追求的偶像所坚持的底线。
2002年,梅艳芳的《芳华绝代》,胃痛的张国荣作为特邀嘉宾出现。
开始只能坐在地板上,但当副歌结束后,他又即刻站起,眼神一变,进入了状态。
摄影机给的特写里,他们二人脖子上的青筋出现,声音随着动作有起伏。

这就是投入演唱时的真实表现。
坚持真唱,就要承担更大的压力。

以及要面对可能的意外。
但真正的粉丝,是可以接受意外,和偶像的不完美的。

大家更看重的是诚意。
孙燕姿在演唱会上演唱《逆光》时,听到了音乐里出现了自己的原声。
直接喊停,让音乐老师放没有原声的伴奏音乐,自己再唱一次
魏晨,在一次商业演出的时候,因为发现放错音乐了,马上叫停。

并且还补充了一句:专业的歌手不假唱的。
还有一些意外情况。
像是林俊杰、陈奕迅在演唱会上话筒突然掉了,萧敬腾在舞台上突然摔倒。
在那一瞬间,观众只听到伴奏音乐,而没有歌手的演唱,以此说明他们真唱。
在一场周杰伦的演唱会现场上,周杰伦又忘词开始现编,他在歌词里还吐槽自己忘词:

“这么多人来看,我是不是会很愧疚,是有一点。这真是个不好的示范,下面的艺人同学你们不要学习啊。”
但这些都不算是黑点。

因为苦假唱久矣的听众,已经被调教得相当卑微。

甚至在歌手明显发挥失常的时候,都能收获一条赞赏——

“起码是真唱。”
破音、忘词、走调,都一笑而过。
为什么呢?
哪怕今天严词声讨。

但无法否认,假唱,长久以来是业内的常态。
萨顶顶这样的歌手,也出现过社死名场面。
这种乱象由来已久。

而且很长时间内,从歌手、主办方到观众,都不当一回事。

2002年,崔健就发起了一个“真唱运动”,邀请了歌手、制片人、导演等与音乐、电视电影界相关的认识,以签名的方式加入他的“真唱运动”中。
但崔健的这个举动,立刻引发了骂战。
很多知名歌手表示不赞同,认为他
“过于激进”

其中矛盾最激烈的是崔健采访时指名道姓提到的那英:“真有才华的艺术家,就是不假唱,拼就拼这一点。那英可以说20年没变化,我认识她的时候就是这么唱歌,那是因为她老假唱。”
而那英在2003年5月接受采访时,对此态度是:“我绝对不会支持这个运动”,并认为:“崔健是对整个流行乐的不尊重,什么叫假唱?我是假唱吗?录音也是我自己唱的啊。
在当时包括那英在内的许多个歌手看来,现场放自己的录音,就不能算“假”。

直至2021年,那英在《浪姐2》上,疑似假唱,又被爆上热搜。
当然,这也不能一味地苛责歌手。
“假唱”,很多情况是主办方的指定要求。
可能因为场地的音响效果达不到要求,可能为了方便流程和避免意外,有的时候也是为了“一碗水端平”——
别人都假唱,就你真唱,这一对比不就尴尬了么?
龚琳娜回忆起改变自己生涯的一次假唱——
龚琳娜指的这种“活”,是常态。

无论是商演还是文艺晚会,都大量存在。
事实上在那次演出中,没有出现任何意外情况,龚琳娜在台上数“一二三四五”也没有观众发现,但她说他们真挚的眼神,刺透了她的心。

再这样空洞没有灵魂地唱下去,迟早会断送自己的艺术生命,龚琳娜从此决定不再假唱。

但不假唱,几乎就等于失去国内舞台,没有演出邀约。
于是龚琳娜只有出走国外,直到2010年《忐忑》爆火才让她有了打开国内市场的机会。

无论崔健还是龚琳娜,他们对于真唱的追求,无疑都是
“异类”

一个得罪了大半个圈子。
一个落到没工作可接的地步。
因为他们都过于超前了。

歌手要适应大环境,而大环境就是,大众其实不那么认真听音乐,而业内要么过于敷衍,要么过于“严谨”。
今天许多人都觉得尴尬的场面——

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歌唱祖国》台上表演的是林妙可,而这个声音却来自杨沛宜。
但当时,并没有那么大的质疑。

因为这符合了各方的需求——

在那样一个时刻,真唱会不会出岔子?
林妙可的外形,
杨沛宜的歌声,合在一起才是大众眼里的“完美”。
某种程度上。

假唱的最大来源,就是这种将表面的完美看得比音乐本身更重的集体默契。
但今天。
从有担当的歌手,到越来越较真的歌迷,大家逐渐开始正视假唱问题。
在今年7月的《十三邀》里,韩红在排练时,听到旁边的音乐人员帮自己很自然地把垫音整出来了。
她说——
因为你们这些技术人员
可以通过手段让歌手减轻他的负担
甚至唱不上去的也能唱上去
但是作为歌手本人来说非常的不应该
因为你吃的是这碗饭
你被称之为职业歌手
你不可以唱不下来
你如果唱不下来
就不要开演唱会了
就在家待着就好了
今天五月天的风波。

无疑把反假唱的运动,完全搬到了台面上了。

03
真的很重要
老实说。

被质疑假唱的人不少,为什么矛头集中到了五月天。
首先,很多被听出“假唱”、严重修音的,本不是专业歌手,而是有表演要求的演员。
这样的艺人,不真唱也就罢了。

毕竟ta要真的唱了,你的耳朵也得遭老罪。

然后,这些假唱现象,可能是出现在晚会,有直播需求,而受邀的艺人作为被动一方,没有决定权。

而五月天就不同了。

这是他们自己的演唱会,他们自己有选择权。

而且不同于电视上播的晚会,听不听都无所谓,为了听这样一场演唱会,歌迷是付出了金钱和时间的。

大家不就是为了亲眼看见偶像,现场听歌吗。
今年,五月天已经在内地各大城市共演出了39场演唱会,场场爆满。而这种开演唱会的密集程度,乐团是否有足够的休息、调整的时间?
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们身上的商业价值有多少。
虽然,票价的最高价定位为1855元,最低价为355元。
但,一票难求,开票秒售罄,黄牛票已经将第一排1855元的门票,炒到了18885元,翻了10倍之多。
就算如此,在上海体育场举办的8场演唱会里,一场演唱会人数将近8万,八场演唱入场人数共超过36万。
这样的规模,让住在体育馆附近的居民都觉得有“震感”。
当观众不再那么难以笼络。
当偶像超负荷运行。
今天发生的一切,好像也就不奇怪了。
于是歌迷感受到了“背刺”,辛苦工作换来的一张高价门票,音效还不如在家听CD,歌手糊弄敷衍的状态,连我上班摸鱼时80%的认真都没有。
是乐迷不值得被尊重么?

还是,乐迷将他们捧得太高,早就让他们看不见乐迷的存在了。
这样难看的下场,怪谁?
怪他们。
还是怪自己太惯着他们了?
在疫情结束后的这一年里,各大演唱会、音乐节也开始慢慢复苏,票价也水涨船高。
但,当乐迷们掏心掏肺地给钱时。
歌手们是否还能拥有一些本有的职业道德,认真对待歌迷,承认唱不了了,承认这一场的状态就是不行了。

这很难吗?

今年4月,张惠妹的演唱会在高雄演出第十场时,喉咙发炎,实在无法坚持下去,先是唱到《身后》时,哽咽到唱不下去,在麦克风里传来抽泣的声音,最后她向歌迷们道歉。
虽然没有马上结束演唱会,但也是在歌迷的打气中,慢慢地将演唱会进行下去。
今年9月,薛之谦在巡回演唱会的第二场时,就发烧39度。
在舞台上向观众允诺,可以无条件退票,并承担外地歌迷的路费以及酒店费用。
这种事儿其实并不少见。

2016年,郑秀文的红馆演唱会,一开始就出现声音沙哑的情况,唱到最后她忍不住对观众说:我好痛苦,我还有七场,可不可以退钱给你们?

2018年,刘德华的香港演唱会,也是因为喉咙发炎无法继续演唱,最后泪洒舞台。
承认,并不羞耻啊。
反而这种欲盖弥彰,更丢人。
Sir掏心窝子的说,写今天这篇文章时也是很难过的。
因为从中学开始Sir就听五月天,从小县城里考上大学,工作后自己赚钱,也拿出当时不多的工资去听了五月天的演唱会。
当你看到舞台上的真人,和身边的共同合唱,全场的手机屏幕亮起,你感觉整个青春,在这一刻被回响了。
今天的歌迷反对的是假唱。
但更无法接受的是。
当我们走进演唱会,台上唱的是《倔强》——如果对自己说谎,即使别人原谅,我也不能原谅”,却发现,他们可以原谅自己这样水的演出水准。
我们听到《我心中尚未崩坏的地方》——“当人心变成市场,当市场变成战场,战场埋葬多少理想”
没想到,现实中与歌词唱得一模一样。
在那一刻,就好像有什么永远残缺了一角。

不是音乐。

是我们心里坚信过的东西。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小田不让切
还不过瘾?试试它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