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小包麻麻

来源|小小包麻麻(ID:xxbmm123)

前阵子,成都公交上一个一个孩子被打,看得我眉头紧皱。
视频里,一个60多岁的女子对着一个小学男生吼道:你还想举拳头,你们老师教你的吗?
男孩回骂了一句:傻X!
女子更加大声喊了一句:你再骂一句!
最让我生气的地方来了,这个女子连续扇了男孩几个耳光,还把男孩摁倒在地,一边恶狠狠地吼道:还骂不骂?
男孩顿时嚎啕大哭。
视频一出,舆论炸开了锅。
有的说小男孩活该,一定事出有因,被打活该。
也有人觉得女方太过分,一个成年人欺负小男孩。
后面有人还原事情的全部经过。
原来,他们吵起来是因为这个小孩把书包放在司机后面的平台上(不是空位)。
女方一上车,一句话不说就把小孩的书包扔在地上。
小孩上前质问:你凭什么扔我书包。
这名女子仗着自己年长,反过来凶起小孩:你什么态度,谁教的你?

后面就是视频里的内容,俩人争执起来,直到后面女子大打出手。
说真的,现在的厌童风气我也不想多说什么了。
但是这件事让我萌生了一个非常强烈的想法:


我!要!教!孩!子!吵!架!
你没看错,教孩子吵架,比我们想象中要重要。
本来孩子的书包莫名其妙被扔是件占理的事,就因为对方避重就轻,反过来被说态度有问题后成功被激怒,口不择言骂人后,有理也变成无理。

如果认清对方的策略,精准攻击对方理亏的地方,不被大人成功带偏,可能就是另外一种局面了。
教孩子吵架,尤其是跟大人吵架,我觉得是孩子最欠缺的一门功课!
01
学会吵架

是进入的社会必修课
首先,教孩子吵架绝对不是教孩子骂人,而是让孩子有直面冲突的能力。
“孩子不爱说话,会不会被欺负?”
“孩子比较内向,这种性格能和同学相处的来吗?”
“孩子如果跟同学发生冲突了,怎么办?
每隔一段时间,私信里几乎都会看到同样的问题。
大多数父母的处理方式都可总结于:
“别的小朋友如果说你了,你就忍一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谁都得吃点亏。”
忍让虽然能解决一些问题,但过度的忍让会对孩子不公平。
朋友家的孩子就是,之前很喜欢去离家近的广场找其他孩子玩。
隔了一段时间后,每次玩完回家都嘟囔着谁谁谁怎么讨厌,谁谁谁怎么烦人。
一开始朋友还以为是孩子养成了乱评价别人的坏毛病,细问才知道,原来每次玩耍时,别的孩子总抢他的东西玩。

朋友告诉他要懂得礼让其他小朋友,不要计较,自己回了家还能玩。
可时间久了,这帮孩子不但独占朋友儿子的玩具,还不让他加入,一直到他们玩够了才愿意给他。
朋友儿子非常委屈:“妈妈,我不想再让他们了!但你总不让我说。”
让孩子大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纵容欺负他的人。
后果十分可怕。
小时候有家庭挡在前面,后遗症可能不明显。
长大独立后,负面后果会影响到孩子的工作、三观或者婚姻,成为回避型人格。
小时候被小朋友欺负不敢还嘴,成年后被上司同事欺负不敢还嘴;
小时候面对矛盾选择忽视,成年后在社交上遇到问题也会持有摆烂态度;
一旦遇到什么问题,都先用回避的冷暴力去解决。
在《你生气,为什么不明说》这本书里,安德烈娅·勃兰特提出叫“容许建设性冲突”的观点。
平稳、和谐,无论在孩子还是成年人的世界,都是暂时的状态。
不仅要让孩子遵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也要让他们懂得维护自己愤怒的情绪。
表面上是吵架,实质上是培养孩子直面冲突与解决冲突的能力。
生气不是坏事,生气的人也不是坏人。
一昧的教育孩子因为忍耐所以忍耐,因为谦让所以谦让,
并非是最明智的办法。
02
善良谦让

只留给尊重自己的人
爱默生说:“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否则就等于零。”
一位妈妈就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过女儿的经历,
孩子连续好多天回家都说,自己在学校过得不开心:
“同桌把我的书包、铅笔和东西都扔了,还让我自己去捡。”
几番试探,同学发现女儿没有什么反抗的迹象,紧接着出现了更加过分的行为:
把书包扔在垃圾桶旁边,上厕所的时候把她往男厕所拉,吃饭的时候藏她的饭盒,有时还会打她屁股。
最后妈妈找到班主任,同桌才向女儿道歉。
事后妈妈非常责怪自己,把女儿教的太懦弱:
“善良也得有底线和锋利的爪牙,让别人不敢欺负。”
父母教孩子善良前,还要告诉他/她什么是人性。
人性不区别孩子和成年人,它是天生的。
纪录片《幼儿园》中,导演用长达14个月的周期,记录下了幼儿园里孩子们真实生活的场景。
连成年人都意想不到,年龄尚小的他们会有如此成熟的言行举止。
还有个小女孩,听到不喜欢的人告白自己后,第一反应是:“他长得太丑啦!”
这个类似班里小霸王的男孩欺负其他孩子时:“你莫挨着我坐,听到没有?”
旁边两个孩子不仅没有制止,还模仿他的行为。
接着,不停的拍打趴在桌子上拍打另外一个眼镜男孩的头部。
眼镜男孩没有大胆反抗,只是晃了晃脑袋,但并没有阻止了他的行为。
如果当时这个男孩站起来说“不要拍我了”,会不会让这个调皮的孩子安生点?

孩子们的世界,其实跟“成人世界的模式”趋于吻合,甚至是成人世界的缩小版。
只要求一方忍耐、谦让,是天方夜谭。

一切美好的品质都应该建立在自我保护和尊严之上。
没有边界的善良,只会被拿捏。
03
教孩子吵架

不要忘记3点
当然,告诉孩子们会“吵架”并不是让他们学会用激烈的方式和情绪去解决问题。
而是懂得维护自己的权益,保护自己的尊严。
懂得“吵架”,也绝不是蛮横无理。
反而要会见机行事,清楚何时前进何时后退。
积极的争吵,从孩子心理发育的角度来讲是有好处的,它不仅可以让孩子懂得如何为自己争取公正平等的环境,还能让他世界里的是非黑白更加清晰。
同样,如果争吵带来的结果是正面的,这种快乐感会能让孩子变得自信和独立。
如果孩子真的遇到了要吵架的情况,记得告诉他/她下面三点:
一、气势
昂首挺胸,落落大方,从身体里散发出来的那种自信劲是无形的能量,可以劝退很多人。
二、重复
如果孩子还处在嘴笨,不会吵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重复”对方骂人的话。
三、用反问句
反问,也是可以震慑住别人质疑、污蔑的好办法。
一般在了解局面和形势,以及自己和对手,才会提出问题。
从心理学上来讲,质问可以让被动方变为主动方。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会有风起云涌。
从幼儿园到大学,每个阶段,都有孩子要面临的环境和人际关系。
一昧的宽容忍让,只会让善良显得廉价。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是相互的。
不主动找事,但也不要怕事。
要把真诚留给值得自己退一步的人,而不是伤害你的人。
保护自己这件事,
不仅仅是孩子,也是成年人要面对的功课。
来源:小小包麻麻(ID:xxbmm123),800万父母关注,福布斯母婴意见领袖!介绍、用品评测,0-10岁前沿育儿知识这里都有!

推荐阅读:

做个合格的父母
长按识别二维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