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字关“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奋楫者》,致敬改革,致敬奋斗,致敬伟大时代。今天讲述我国两代载人深潜科研工作者接续奋斗的故事。
 “奋斗者”号,还是青壮年
2020年11月,我国第一艘万米级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创造了我国载人潜水器的新纪录。
“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  
距离“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成功坐底,已经过去了三年时间。尽管不再频繁亮相,但它一直没有停下来。
叶聪带领“奋斗者”号探底全球海洋最深处的时候41岁;带领团队研发“奋斗者”时,他不过37岁;而成为我国第一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主任设计师时,他只有24岁。
叶聪说:“我们并不是为了打破某个纪录,扎一个猛子来做这个装备的,所以它是可以反复使用。”
叶聪接受中国之声记者采访
叶聪说,如果比照一个人的生命周期,“奋斗者”号现在相当于一个青壮年,他们对它每年的下潜次数有规划,大概在50次左右,所以,“奋斗者”号全寿命周期应有1500到2000次下潜,目前才完成了200次。在它服役的30年之间,还会经历传感、作业内容、作业手段的更新……
“奋斗者”号还是青壮年,而外界给叶聪贴得最多的一个标签,也是“年轻”。
在获得“改革先锋”称号时,叶聪被称为“载人深潜事业的实践者”。10909米,大约相当于一个珠穆朗玛峰再叠加一座西岳华山,这是中国人目前在地球上下潜的最深处。
“挑战者深渊”的最深点,位于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在一片漆黑中,叶聪看到过星星点点的微光。
3小时下潜,6小时海底作业,释放压载后再用3小时上浮,12小时为一个工作周期。突破万米,完成世界海洋最深点的测定。
叶聪描述下潜的过程,像坐电梯:“最深的那个点我们要经过六七次的下潜,每一个地方都去跑一跑,然后去测一测才能得到。确实就像一个电梯一样,有个广告词叫‘上上下下的享受’,通过三个小时的下潜就可以从水面到达万米的海底,就是10909米的海底。”
万米的海底,地震频发,陡峭的海沟常以接近90度的峭壁示人。叶聪说,他遇到的很多困难,往往是“水下有,水面无”,哪怕不是地震,也有激扬的沉积物带来的“海底风暴”——“海雪”。叶聪说,这时就要尽量选择“顶流”的方向,如果激起“海雪”,也要让“雪”往身后去,不在面前弥散。
潜水器有个小小的舷窗,舷窗外,有时候是激起的海雪,舷窗里,却是从紧张到逐渐从容的团队。
年轻的叶聪带出来很多更年轻的“潜航员”。他喜欢拿下潜中的细节问题考验后来者的“处变”能力。
叶聪说:“主要是‘处变’的时候要稳住,三思而后行。当然我们在海底面临问题的时候,可能‘三思’的时间短,但一定要有。这种短暂的思考,它应该是系统的,应该是高效的,我们要求在水下的判断,没有时间来开水面水下的研讨会,都是有所准备。”
万米海底的压力,从“试错”到“突破”
叶聪坐在“奋斗者”号里“探底”的时候,刘帅就在海面的母船上做保障。当时34岁的他,是“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总体系统主任设计师。
潜器下潜,和母船就没有了任何物理连接。掌控感的剥夺,会平添压力。万米海底的压力相当于332只非洲象踩在你的背上。重压之下,安全如何保障? 
刘帅说:“以‘奋斗者’号举例,如果设备增重100公斤,得有大概300升的浮力材料才能把100公斤的重量平衡掉。所以,控制体重对大深度潜水器来讲真是斤斤计较。”
刘帅接受中国之声记者采访
做总体,要考虑各个系统的诉求,遇到难题,刘帅总是去找叶聪,他说叶聪每次都会把责任担起来,他“擅长拍板、敢拍板”。叶聪说,敢拍板,是因为从“蛟龙”号到“深海勇士”号,再到“奋斗者”号,这么多年,有了底气。
叶聪说:“现在我们的三台载人潜水器已经是国际上载人深潜的主力军,全世界每年下潜的次数一半以上是由中国的载人潜水器执行。现在,我们有了很多底气,这些事就容易拍板,整个事情,必须要往前推进。决策的过程要快,这就可以把整个团队带入一个快速路。”
每一次6小时的海底作业,机械手都会采集大量海底样本,采样篮装满的,都是人类鲜见的东西,叶聪甚至还捡起过一个毛绒绒、黑黢黢的椰子壳。它来自哪座海岛?无人知晓。从高出地面数十米的树上,落到万米深的海底,它经历了什么?也许和中国深海载人潜水器走过的路有几分相似。
历史资料图
2002年,我国第一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正式立项,经过反复论证,目标锚定在载人深潜7000米。在那之前,我国研制过的潜水器的最大深度只有600米。这个立项启动时间,比国际同行晚10年,而这之后,团队经历的是长时间的“试错”。
叶聪说:“有可能第二天就要把方案拿出来上会讨论、评审,我们会把整个之前做的工作推翻掉。应该说,我们是在这种‘试错’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逐渐找到了一个适合于我们国内发展潜水器这样一条技术路线……”
“奋斗者”号海试40天,突破万米,举世赞叹;“蛟龙”号海试长达四年,在各方关注中,分外焦灼。在叶聪的记忆中,整整四年时间,都在“蹒跚学步”。“怎么把潜水器完善好,然后把它的作业能力体现出来……特别是像到了5000米、7000米这样的区域,有很多要自己动手,依靠船上几十个人的力量现场解决问题。”
 “蛟龙”号海试,叶聪(中)和同事们
那也成了大家成长最快的一段时间。队伍不断赓续,才有了“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才有了后来——更年轻的刘帅他们也挑起重担。
刘帅说:“尾翼的设计上,‘深海勇士’号有两个水平翼。‘蛟龙’号是有一个x型的翼,但‘奋斗者’只有一个竖直的翼,这是因为它的使命任务不一样了,它是要下到万米的,不能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路上。潜和浮的时间要尽量地压缩,把宝贵的时间用在海底作业。”
刘帅说:“‘奋斗者’号不光把这个事做成了,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很多人,让这个事能够特别好地延续。”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新的潜水器,走向新的深渊
深海之下,万籁俱寂,也能让人静下心来。叶聪说,有时在“人海”里面待久了,会想到海上到深海去工作一段时间,让人安静。“我们只要是出海,就是一个尊重环境的人,环境就是在这里,你在海洋面前很渺小。”
在海洋面前,叶聪自知人的渺小,但载人深潜,恰是人类探索深海,寻找与自然相处之道的关键一步。
叶聪说:“因为载人潜水器里有人,人直接对整个陌生环境感知、应对。将来的‘无人’也好,智能也好,大规模进入也好,它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就是已经有一个人去体验过了,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点。”
中国领海的最深处不足6000米,6000米之外的深渊,是全人类共同的舞台。地球上有30多条海沟,全球85%的海洋还没有得到详细探测。
今年年初,“奋斗者”号搭载着中国团队和新西兰科学家共同探索新的海沟,联合科考之后的数据样品,双方共享。叶聪说,全球化的深渊科考,想获得的便是对大海洋和大地球系统的更多了解。
叶聪说:“我们也可以通过全球化的这样一个深渊的科考计划,来推动整个对大海洋(非局部海洋)、大地球系统的了解,这是‘奋斗者’要承担的使命。所以,它不是仅仅突破某一个数字的记录,而是每年要走向新的深渊,走向更多的之前没有人去过,没有被探测过的海洋。”
未来的载人深潜,会怎样?
也许,我们普通人可以坐着下一代“奋斗者”号,在更宽敞的舱体里,透过更大的舷窗甚至透明的舱体,在幽暗中闪烁的星星点点中,惊呼一声“妙不可言”。叶聪这样描绘新的潜器:“将来会有新的潜器出现,不仅仅是在深度,有可能是在航程、驻留时间,还会有一些符合特殊环境的潜水器来不断地完善我们潜水器的谱系。你像我们在做那种透明壳体的潜水器,它的观察的效果会更好,大家可能以后如果对考古对沉船,对海底的珊瑚……”
也许,我们会在北极的海底,有更多突破想象的发现,甚至一些并非既定的目标,也会慢慢浮现。
刘帅:“北极我们也没去过,我们现在确实能够覆盖‘全海深’,但是‘全海域’我们还没做到,包括颠覆性的技术,这些都是新的挑战。”
叶聪:“希望载人深潜得到的这些技术的进步,有它的延伸的溢出的效益。实际上是海洋装备发展的下一步,或者是更好的场景。”
改革“声音印记”
万米深潜,探索未知。向海而行,勇往直“潜”。如果45年浓缩为45秒,载人深潜事业如何不断突破?请听改革“声音印记”。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5周年,也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决定10周年。回望改革漫漫征途,在祖国大江南北、各行各业,涌现出无数勇立时代潮头、锐意改革创新、敢于探索实践的先锋模范,他们身上鲜明的改革开放精神正被赓续传承。
“心怀天下,吾辈何辞”,改革先锋的精神正在何处开枝散叶、生生不息?“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后辈如何接好改革开放的接力棒,为新时代新征程汇聚更加强劲的力量?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奋楫者》,致敬改革,致敬奋斗,致敬伟大时代。
本文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ID:zgzs001)

监制丨高岩 赵军
统筹丨刘黎 肖源
记者丨王娴
播音丨唐子文  音频制作丨李晓东
视频导演丨马蓉  摄像丨巫俊达
视频剪辑丨王浩
视觉设计丨郭稳 叶宝岩 张彬 刘羽琪
视频包装丨樊振泽 赵柠
新媒体编辑丨秦静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