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主席 20231205
第一部分:原来他们是犹太人
第二部分:犹太人的企业与品牌
一、服装、时尚品牌与企业
二、美妆
三、餐饮及食品零售
四、玩具及游戏
玩具产业是工业革命、大规模社会生产、中产阶级出现后的产物。稍加研究会发现,在美国的阿什肯纳吉犹太人“发明”了近现当代的玩具(及后来游戏)产业。看看美国的玩具产业名人堂会发现,入选的近百人里,有小一半是犹太人(严重不成比例)。
背后其实有深层次的道理:玩具及游戏产业:
——高毛利,有利可图;
——可复制、有规模效应;
——对传统资源依赖度不高;
——玩具和游戏需要打造现实没有的世界,创造、创新非常重要
——与IP内容有很深的关系;
——依赖对供应链的管理;
——依赖渠道;
——与文创、影视娱乐等行业有密切关系;
——在知识产权比较发达的社会,需要通过投资与并购扩充产品线、IP、平台
以上很多能力都是美国犹太人特别擅长的,并将玩具、游戏产业变成了他们的生态体系。
以下介绍一些仍存续的由犹太人创立的企业。
1.Hasbro(孩之宝)
图:Hasbro(孩之宝)logo
图:Hasbro(孩之宝)logo演变史
图:Hasbro创始三兄弟的父亲Osias Hassenfeld(1860~1933)之墓
图:Hasbro创始三兄弟之一的Herman Hassenfeld(1882~1947)之墓
图:Hasbro创始三兄弟的Henry Hassenfeld(1889~1960)和Hillel Hassenfeld(1886~1943)
图:Merrill Hassenfeld(1918~1979),Henry的儿子,曾任Hasbro总裁
图:Stephen D. Hassenfeld(1942~1989),Merrill的儿子。曾任Hasbro董事长及CEO
图:Alan Hassenfeld(1948~),Stephen的弟弟。曾任Hasbro董事长及CEO
Hasbro公司成立于1923年,创立者为阿什肯纳吉犹太人三兄弟:Herman, Henry和Hillel Hassenfeld。公司名为Hassenfeld Brothers, Inc.,后改为“Hasbro”,中文“孩之宝”
三兄弟的父亲Osias Hassenfeld是一个波兰犹太人,居住在波兰乡村。1903年,为了逃避当地的反犹迫害,父亲移民至美国。最初,Hassenfeld一家做的是残余布料的加工生意,例如造抹布。生意做大后,不断外延,开始制作有装饰的铅笔盒卖给小朋友,并逐渐进入玩具行业。
早些时候,公司主要制造纸板游戏和玩具;在二战期间,Hasbro开始制造军事玩具(如模型坦克和士兵),以迎合当时的市场需求。真正让Hasbro成为全球知名的玩具企业是在六十年代:当时,Hasbro推出了全球首款可动军事人偶玩具(action figure)——G.I. Joe,大受欢迎。1970年代,Stephen Hassenfeld接位,帮助Hasbro进一步扩大产品线,一度超过Mattel(另一家犹太人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玩具公司。
经过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玩具产业的价值链形成了这样的格局:
——内容IP所有者(例如迪斯尼、《星球大战》),在价值链中处在最核心、最上游的地位(例如传统的迪士尼卡通、漫威超级英雄、《星球大战》)。玩具商是生产设计玩具起家的,通常没有IP,需要向IP/内容所有者购买设计及销售玩具的权利;
——玩具企业:负责设计、生产及营销玩具。其中的制造环节可以外包;
——渠道:零售/百货,从一般的零售百货公司,到专门的玩具百货(例如Toy R Us/玩具反斗城);
——制造商/供应商:负责具体制造玩具,处在最下游。中国最初参与全球化的重要过程就是进入国际玩具产业的下游产业链。
对于Hasbro这样的玩具企业来说,上有IP企业,下有渠道,被两头挤压,自己只能压榨制造商/供应商(即中国企业)。
要谋出路,就必须有自己的IP、自己的内容 。
Hasbro最为中国人熟知的产品线是“变形金刚”,最初由Hasbro和日本玩具公司Takara共同推出。早些时候,这家日本公司就在生产可变形的机器人玩具。Hasbro看到其潜力,遂用合作的方式将其带到西方市场。
为了更好的推广变形金刚玩具,并且真正进入价值链上游,从最一开始,Hasbro就考虑变形机器人IP化、内容化。Hasbro与Marvel Comics(另一家犹太人创办的公司)合作推出了变形金刚的漫画书及动画系列(80后的中国小朋友都看过前后四季的《变形金刚》动画片,并在1986推出了《变形金刚》电影版。这些文创作品构建了变形金刚的庞大故事世界,使其超越了一款玩具,成为一个跨媒体的娱乐品牌。
进入21世纪,Hasbro还在不断推出新的变形金刚产品,例如,从2007年开始推出实景版电影,获得票房成功,并推出多部续集,继续深化了变形金刚的故事线,吸引了新一代的粉丝群体。最终,变形金刚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越玩具本身,而成为流动文化的一部分。而Hasbro也已超越玩具,成为全球最大的娱乐公司之一,产品线涵盖了从传统玩具到电子游戏、电影、电视节目等多个领域。
仔细研究会很快发现,在内容领域,Hasbro是沿着犹太人生态圈里发展的:
  • 与Hasbro合作的Marvel(漫威)是犹太人创立、管理、彼时由犹太人控股的公司
  • Marvel参与《变形金刚》内容化的核心人物都是犹太人:包括创作主要故事线的Jim Shooter及创作主要角色的Bob Budiansky
  • 首部《变形金刚》动画电影的剧本创作者Ron Fridman、制作人Joe Bacal
  • 首部《变形金刚》真人电影的导演Michael Bay、剧本或者Alex Kurtzman都是犹太人(其中Michael Bay也是前五部《变形金刚》的导演)
  • 首部《变形金刚》真人电影的制片公司为DreamWorks(梦工厂),由犹太人Steven Spielberg(斯皮尔伯格)、Jeffrey Katzenberg、David Geffen创立
  • 《变形金刚》真人电影的发行商为Paramount(派拉蒙)。Paramount由阿什肯纳吉犹太人Adolph Zukor、Jesse Lasky(和非犹太人William Hodkinson)创立,是好莱坞五大电影公司之一。2007年出品首部《变形金刚》真人版时,Paramount的董事长与CEO为犹太人Brad Grey,Paramount是另一家犹太人(Radolph Baruch)创立的媒体集团Viacom的子公司,并且也刚刚完成了对DreamWorks的收购。今天Paramount隶属于犹太人Michael Redstone(原名Max Rothstein )创立的媒体集团National Amusements
这里提到的是漫画、电视、电影创作部分。Hasbro做了大量收购,依赖华尔街的犹太人银行家;面向终端消费者需要犹太人零售百货渠道。这就是我们说的犹太人“生态圈”的问题。在多元化的庞大社会里,人与人需要通过一些特定的共同关系、文化、社群联系来确立商业信任、拓展商业网络。在中国,比较常见的像“老乡”、校友关系就是这样的网络。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很显然的,特定的族裔身份和认同(例如犹太人身份)一定有力于帮助建立及拓展网络,并且在彼此的加持下,相互都变得更强。这种网络更多的是社会关系、商业关系,和政治、宗教等都没有必然联系。华人在东南亚的商业扩张也大抵如此,只不过华人在东南亚可能还比较顺手,在美国则因为与西方文化距离较远,很难有犹太人这么强的社会及文化基础。
最后,美国的“超级英雄”角色有许多是犹太人漫画家、文创家设计、创立的,包括最经典的四个形象,基本都由阿什肯纳吉犹太人设计创作:
——超人(Jerry Siegel 和 Joe Shuster);
——蝙蝠侠(Bob Kane和Bill Finger);
——蜘蛛侠(Stan Lee,加上非犹太人的“圈外人”Steve Ditko);
——美国队长(Joe Simon和Jack Kirby)。
变形金刚其实也是一种“超级英雄”。而如果将变形金刚与犹太人的历史、文化进行比较,会发现有许多并非偶然的“共通”或相似之处:
流亡与重生: 《变形金刚》的主线是一群机器人从另一个星球Cybertron(赛博坦)流亡到了地球,并获得再生。这种流亡(Exodus)与古代犹太人历史中从埃及流亡、在沙漠中漂泊,并最终在迦南地定居的故事有一些相似之处。
英雄式的领袖:Optimus Prime(擎天柱)与摩西有相似之处:都是致力于保护自己的族群,引导他们摆脱困境、走向自由与独立的精神领袖、道德领袖、行动领袖。与摩西一样,擎天柱也扮演着导师和引导者的角色,为追随者提供指引和智慧。
战斗与坚持: 变形金刚经常要参与激烈的战斗,捍卫自己的家园,并且被迫放弃故土(赛博坦)是经常出现的主题。这些与古代犹太人在历史上面对的战争和挑战是可以找到对应性的。
族群认同与冲突:变形金刚的一个主题是不同机器人派别和种族之间在地球上的争斗。这里有两方面的隐喻,一种是犹太人在别人的土地上的矛盾冲突(例如主张积极同化的犹太人 vs 传统派犹太人);第二是与寄居地的文明/文化族群发生的交往与冲突,特别是机器人时常会感到被人类社会排斥,毕竟他们是外来的生命体。
通过“变形”潜入人类世界,获得认可:变形金刚可以变成飞机、汽车、各种交通工具及科技产品,以及昆虫、动物等,以此混入人类社会,获得认同和接受。这和犹太人改姓、改名、积极融入本地文化风俗(甚至改信基督教),通过消除自己的身份认同印迹以获得平权和尊重是一样的。“超级英雄”一般都有这个文化主题,即主角在平时需要以某种方式潜入寻常社会而不被注意。
有人说,这些文化比喻及象征是不是有些牵强附会?恐怕不是:毕竟这些文创工作者中犹太人的比例实在太高,他们不可能不受到族裔历史与文化的影响,也完全可以从这些历史与文化中取材并找到灵感。毕竟,西方将数百万犹太人投放到毒气室发生在1940年代,距离犹太人创作者创作这些“超级英雄”的时间并不久远,尚在一两代人的记忆之内。如果你觉得这些题材/主题是很平常的,“闭上眼睛就能想出来”,那说明你已经透过美国流行文化,深受犹太人历史与文化的熏陶与影响了。
所以,下一次,当你走入电影院,观看新一集的《变形金刚》,看到Paramount(派拉蒙)的logo的时候:
记住,《变形金刚》是美国犹太人的文化产业。
下一次,当你打算到环球影城的变形金刚主题园区玩一玩,看到巨大的环球电影标记:
要记住,环球电影(Universal Studios)是由德国移民至美国的阿什肯纳吉犹太人Karl Lämmle创立的。今天,环球电影隶属于媒体巨头集团NBCUniversal——而与Universal合并的另一家巨头NBC,是由从白俄罗斯移民至美国的阿什肯纳吉犹太人David Sarnoff创立的。
而抛开《变形金刚》美国流行文化的外衣,应当发现,其实它是一个有很深犹太文化印迹的犹太人产品。
(未完待续)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