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线 | 出品 
    热点 | 栏目
边江作者
价值线导读
叹息,A股3000点又一次破了!
今天,一条消息震惊眼前,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突然宣布将中国主权债券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A股尾盘加速下跌。
一个时代的魔法消失了,一种幻灭感正在蔓延!
实体经济到资本市场,真的是疼痛感冲击到每个人!当然,冻死在这个寒冬,还是向死而生?在于选择。
又破3000,原因找到了?
今日, A股3000点保卫战又一次冲上热搜。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1.67%,收报2972点,深证成指跌1.97%,创业板指跌1.98%。两市个股跌多涨少,超4600家个股飘绿;两市成交额超8200亿元,北向资金净流出超75亿元。
这段时间,指数走势主要受大盘蓝筹股压制,今天沪深300、上证50指数盘中都创下本轮调整新低。北证今天一度大涨8%,跟主板完全反过来了,活跃的资金都跑去干北证了。
沪深300好像成了泄了气的皮球,誓死一路瘪到底,活跃的是少数热门题材股、小盘股、妖股。自美债利率大幅下行以来,沪深300指数走势与小盘股的分化愈演愈烈。
此前是炒“龙凤呈祥”,随后炒的是数字,最近竟然炒成了“麻将牌”。东安动力、南京商旅、西陇科学、北巴传媒、中广天择、惠发食品、白云电器的持续大涨。“东南西北中发白”这串神秘代码也迅速被 “破译”。
若未来市场出现炒作“五行(金木水火土)”风潮也不足为怪。
今天,一条消息震惊眼前,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突然宣布将中国主权债券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
有些人说,3000破了的原因在这找到了。
当然,穆迪此举将会影响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但要理解,评级机构的观点并非绝对,穆迪评级标准是否适用于中国也值得推敲。
行业内人士称,这种做法忽视了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国情,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与西方有所不同,因此用西方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经济,未必能准确反映其真实情况。
对此,财政部指出,尽管国际形势复杂严峻,但中国宏观经济仍在持续恢复并保持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今年三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展现出更多积极变化,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这个寒冬会有多长?
现在A股有三股支撑力量:
1、国新买央企科技ETF
2、证金买券商ETF
3、汇金买银行ETF
大家都貌似使出力气,但结果仍然是这样……
正应了那句话,炒股是发不了财的,但上市能发财。
有网友称,多年来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
其实这种道理,到了现在该懂的都懂了,一个东西若是好,它无需保卫,一个东西若是烂,它不必保卫。
是的,时代的趋势面前,一切都是苍白与无力。时代的趋势到底是什么?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经济降速。
三季度主要国家GDP增长率:印度7.9%;俄罗斯5.5%;美国5.2%;中国4.9%。相比之下中国经济的确相对落后了,而且高盛公司甚至在最近公开预计10年内的中国经济增速可能降低到3%低位,约疫情前增速的一半水平。
昨日,价值线整理付鹏最近演讲中说得非常清楚:经济增速下台阶的背后是债务,底层逻辑是人口,更是人口年龄结构,也是财富分配结构。
这个寒冬,还会持续多久?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近日在公开演讲中称,世界经济在发生根本的变化,增长的周期明年开始进入下行周期,这个很重要,金融的周期从宽松进入一个紧缩的周期,这个也很重要。
这两个周期叠加决定了明年的基本大局,通胀继续高企,通胀高企利率就下不来,所以利率也会在高位。
通胀利率双高位但又不是特别高,所以经济就好不了,经济会继续在一个中低的位置并行,这是我现在看到的明年经济金融的基本特征,但地缘政治的风险在继续上升。
总之就是,2024年停在那里,没有往上走的动力和能力,现在看来也没有特别大的爆发金融危机的情况,它就这样慢慢地过,这是一个平庸之年。
寻找寒冬中的“火苗”
收盘后,知名分析师洪灏在社交媒体发文称:
1964-1981年,道琼斯指数17年间累积上涨0.1%;
1981-1998年,道琼斯指数17年间累积上涨950%;
2006到2023也刚好17年,A股累积上涨0.1%;
所以...请留言补充结论
不少投资者回怼称:不能简单同日而语了,人家有那么多创新的发动机,而我们呢……
指数加速下跌后,也有投资者对暴跌之后反弹抱有希望。
3000点是融资盘和机构盘的恐慌平仓线,如果吓破胆了,恐慌性抛售会带来进一步的暴跌;2900点是股权质押平仓心理线,一旦跌破,那么大量的股权质押平仓也会到来。加速下跌后,很可能反弹也能随之而来。
今天,刘煜辉也分享了四个字:向死而生。
显然,冻死在这个漫长的寒冬,还是向死而生?关键在于你的选择!
90年代的日本是一本翻烂的书,总有取之不尽的启示。
安信证券总结出上世纪 90 年代日本股市仅有的4项赚钱方法:科技股看美股映射,制造业看产业全球竞争力,消费股看低欲望时代的平替,高股息策略。
映射到A股市场,或许能找到一些值得关注的方向(科技创新、出海、青年人消费偏好、低波动红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