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注
T同学来自美国高中,参加了海狸学院的低年级项目和本科申请,在RD阶段被耶鲁录取。T同学当年在Ross数学营(线上)快结束时,直接奔赴河南洪水受灾地区参加抗洪救灾--装沙袋,堵缺口,睡大堤,整整三周。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T同学的申请历程专访。
非常感谢你抽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你现在是在参加耶鲁的Orientation (新生迎新会)是吧?你觉得怎么样?今天主要想聊一聊整个申请过程,因为现在有好多学弟学妹正在经历这个过程,希望你能分享一些经验给他们。
耶鲁把自己的Orientation叫做Camp Yale。我第一次看到介绍时被琳琅满目的选项给震撼到了。每个人都能够报名最适合自己的项目。如果这是你第一次旅美留学并且想要尽快融入美国社会,你可以选择比较生活化的OIS,在那里,高年级的留学生真的会手把手地教你一切生活上的注意事项,从买电话卡到怎么过马路(我的一个学姐朋友还开了一个教你怎么用Snapchat的爆火讲座)。还有有的项目特别艰苦,但是我个人认为却是Camp Yale里最出彩的,比如说FOOT(First-Year Outdoor Orientation Trips)。这个活动就是大家开几个小时的车去阿巴拉契亚深山里长途跋涉,12个人为一个小组,带上冲锋包、干粮、衣服,还要自己在外面搭帐篷,全程都在山里吃住,任何电子设备也要提前上交。大家跋涉好几十英里,度过整整3天4晚才回来。这12个人真的是同甘共苦,出生入死。每个小组除了有一个大二或者大三的接受过专门训练的学长学姐带着外(他们也是只有地图一张),再没有其他向导。今年好像有600 个人报名,非常壮观。还有一些难度值在“中间档”的活动,比如有聚焦在STEM领域的BUILD、或者是实践商业项目初创并且能和耶鲁耶届校友深入沟通的LUANCH,都很有意思。
Orientation最后一晚上有Bulldog Bash,算是我们学校一年一度的大音乐节,会在Old Campus搭一个大舞台,周围草坪上有一圈的小吃摊。这基本上是所有学生漫长暑假返校后的第一站,无限的青春活力弥漫在那个夜晚的每一个角落。
Students on Yale FOOT Program
参加orientation 让你对耶鲁有没有一些新的认识,或者比较惊奇的新发现? 
说实话,从小耶鲁在我的心目中就是一个文科大校,感觉大家不是在学人文历史就是在学人文历史的路上。但是从我接触到的新生朋友和我认识到的很多学长学姐里面,我可以说70%的人要么是选择医学预科、要么就是生物科学、要么就学其他的STEM学科。哪怕是人文学生,大家也一定会搭配上一个理工科类的专业。对于这个占比,我很惊讶。
你有没有问周边在耶鲁待的时间久的人,这种情况是这两年才出现的吗?还是耶鲁一直以来就是这样的?
我觉得应该是近几年出现的新情况,可能也与这一代学生们的整体学术兴趣的风向转变有关。我前两天和我的学术顾问约咖啡的时候有聊到这个现象。耶鲁每年会给新生随机分配一个学术顾问,我的顾问已经快八十岁了,每年只带两个学生(她自豪地声称抱过还在襁褓中的我校本科院长)。她是个有点守旧的人。她告诉我说她发现这两年有特别多学生来耶鲁是只想学习理科,但是她觉得“This is not what Yale is for.” 我就觉得蛮有意思的,至少说明这是一个比较新也比较突然的现象。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另一件特别奇怪也特别有趣的事情。在orientation期间新生有一个Academic Fair,不同系会在不同教室里开答疑会,学生可以进去了解选课事宜。我就发现计算机、生物科学这些理工科哪怕用了阶梯教室都可以做到人头攒动;反观文科类专业,比较文学和东亚文学共用了一个小会议室都还是门可罗雀。但根据我的观察,这样的现象可能会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有所改观。
我们说回到申请季,在整个过程中你也经历了很多起起落落,能不能大概回溯一下,给大家分享一下申请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旅程?
我想从一些难忘的场景开始谈起。最深刻的记忆,是暑假结束后的那段日子,从九月持续到十一月早申截止。暑假里,我总是有一种幻想,觉得暑假并非完成文书的唯一时机,毕竟开学后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现在回想起来,那一个多月真的是眨眼即逝。不仅要保证申请前最后一学期的GPA,学校包括社团交接在内的一切事务都要用心去琢磨、给自己和学弟学妹们一个交代。但如果你再加上写各个学校的文书的话,你会发现完全是忙不过来的。你还没反应过来,早申就结束了,还没等你喘过气来,马上又要开始忙下一轮的RD申请了。所以,我的第一点就是,暑假里写多少文书都不算多千万不要认为早申的文书写完了万事大吉了,RD文书到时候再写。实际上,不论是从心理还是时间上,这样的准备都是远远不够的。
第二点,整理自己的活动列表其实是我申请过程中的一个颇为享受的时刻。它是对过去三年半到四年经历的一个暖心而难忘的总结。回顾自己到底做成了多少事情,从中挑选出最有意义、最能讲好我的故事的活动,并甜蜜地纠结究竟怎样给他们排序。把四年的汗水和欢笑浓缩在几行字里真的很有挑战性。我经常和顾问老师为几个小词反复推敲、甚至是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增减。这个过程虽然不能说不辛苦,但也算是为自己高中生涯的努力添上完满的终章。
最后,文书创作中的头脑风暴过程也是苦乐参半。我的文书不知道究竟改了多少版。我是那种经常能突然蹦出新想法的人。说实话,就写作来讲,我觉得有时候反复无果、机械化的改版比不上五秒钟的灵光乍现。当然努力也很重要,但有的放矢才能让收益最大化。比如我耶鲁的Why Major文书,我从暑假一直写到了最后一刻。最初我想表达我对历史的热爱,但无论我怎么写都觉得体现不了我学术兴趣的多样和丰满。于是我开始考虑如何将自己对历史和天文学的兴趣在笔下结合起来。毫不夸张地说,最后定稿的那个点子是我在坐在电脑前不吃不喝了一天一夜陈思冥想终于在凌晨3:40豁然开朗的结果。有了思路,真正定稿只花了我不到十分钟。现在回想起来,子夜眉头紧蹙的沉思之于我,也许无异于酒缸之于诗仙。
对,灵光一现很重要,但我想补充一点就是首先要明确文书的大方向感。你的大方向感就是你知道自己要把历史和天文通过一个独到的角度结合起来。另外,你能够咬住它不放松,花上一天一夜去写出来,这是非常难得的。只有在这些前提下,你的灵感才能迸发出来并顺利地落到纸上。
我觉得您总结地非常到位。灵感确实既是瞬间的闪光,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这个过程有点像试错法:如果没有把一个个想法付诸笔墨,没有大方向上的一遍又一遍的排除,是不可能找到最后的成果的。
你提到早申请很快就过去了,你是觉得暑假安排是可以更加紧一些是吗?然后在等早申请结果的时候,又开始了RD申请,以及之后在 1 月份、 2 月份、 3 月份又开始了等待,是不是也是一种煎熬?有没有哪些经验分享一下呢? 
我觉得,一旦你提交了申请之后,你的日程就不再是按周一周二这样常规安排在走了。反而,各个大学的申请进程和关键时间点以一种倒计时的形式成为了你的作息:还有几天哪个大学放榜、还有几天我有某个面试。你会发现你会渐渐没精力关注学校的事情。我明白申请压力的巨大,但我认为千万不能因此而忽略了学习。如果早申出结果了当然万事大吉,但如果事与愿违,你就会发现自己RD阶段成绩单又比一切都重要了,这时候再去亡羊补牢只会平添压力。
此外,人生不仅仅是关于大学申请。如果所有时间都用来等待大学的录取结果和准备面试,你就失去了在高中最后一年跟最好的朋友们朝夕相处的机会了。我其实一开始就犯了这样的“错误”,为了申请而与世隔绝。等到猛然发现我们高中时光只剩下最后两三个月的时候,才意识到这是多么大的遗憾。
还有,哪怕早申已经递交了也不能觉得高枕无忧了,积极地跟自己的学校的counselor和你申请的大学之间的交流也至关重要。我的counselor就曾经跟我吐槽过,很多同学明明前两天还在跟counselor你侬我侬,巴不得每时每刻都泡在他办公室追着他聊申请材料,但一点完提交按钮立马找不到人了。等到发现自己要RD了,所有人都一窝蜂又冲回去找他。这样时间安排是错误的,因为你和你的同学时间表都大同小异,你焦虑大家也焦虑,所以counselor时间永远是满的,到时你就更找不到机会和相关的老师以及大学里相关的联系人沟通了。所以说应该提前早点做好规划安排。还是那句话,谁都希望早申能出成绩,但是也要放长远的规划,如果早申请不顺利的话,总是要应付RD的。
我觉得学校的counselor是一个绝佳的资源,和counselor的交流不仅限于询问有关大学申请或学校相关的问题。实际上,即使在正式申请开始之前,和counselor定期更新一下你的近况、分享一下最近的某些有意思的经历,都是非常推荐的。哪怕是每月进行一到两次的交谈,都能显著帮助你的申请过程。因为counselor是要给你写推荐信的,而这封推荐信对于大学申请是至关重要的。像我们学校的counselor一个人可能要负责二三十个甚至更多学生的推荐信,光靠群发调查问卷上的问题远远无法深入了解到你是怎样的一个人。哪怕counselor知道你参与过什么活动,他们也没办法通过问卷上的只言片语获取你的性格和你背后的故事。而这些关于软实力的内容才是真正让counselor推荐信出彩的核心。我就非常重视和我counselor的关系,和他也成了非常好的朋友。哪怕是申请结束后我也保持着和他的深厚友情
你分享的这一点很不错,就是说要学会利用这个资源,学生们不是说是非得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再去找counselor,平常也要跟counselor有紧密的联系和互动,这点很重要。
Yale Campus
我还想跟你谈谈做school research学校研究,我知道你一直都是非常有方法的,你也非常善于动脑筋。在做学校研究的时候,你觉得有哪些技巧能够分享给学弟学妹吗?
我一开始是通过浏览官网做学校研究,但是官网上的信息实在是海量,很难有效处理铺面而来的信息并从中找到跟自己相关的内容。所以后来我就去看YouTube上学生的VLOG,因为人很多时候是视觉动物,文字写得再精彩可能都比不上一帧实地的画面。我的直观感受就是,我在做学校研究时了解到的耶鲁,和我这几天从实际orientation中看到的耶鲁,可能完全是两种不同气场的学校。官网上的耶鲁可能只是一排又一排的哥特式建筑,但真正那种在学术殿堂里百家争鸣、意气风发的氛围是只有当你真正踏进礼堂和教室时才能够感受到的。我的很多同学都有这种感觉:几个月的网上学校研究能了解到的学校可能不如你在校园一小时领略得真切。你可以直观地知道每天从宿舍走到食堂要花多久、哪里有长椅我能坐下来休息、哪家咖啡店最适合忙里偷闲。因此,我也会很建议有条件的学弟学妹去自己心仪学校的校园里走走。
我还喜欢看Quora和Twitter上有一些可能毕业了二、三十年的校友,或者是在校生分享学校的一些趣闻轶事。我也会在Instagram上翻看在校生在表白墙上的吐槽,或者关注学校的账号(不只是总账号、各个学院哪怕图书馆的账号也都非常有趣)。这样一来,不仅我可以知道某校招生办最近又举办了什么活动、人文学院又推出了哪些新的茶话会,你还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出一个学校学生的整体面貌和精神状态。这对你分析如何更加契合学校的口味是有很大帮助的。
我一向是很抵触在文书里照抄学校官网上的宣传的。官网内容就那么一些,大家和你看到的都是一样的东西,这么多年来所有申请者翻来覆去可能写的都是那些东西,照本宣科对于自己、对于读你文书的招生官多少都是种折磨。
早申结束之后、包括 RD 结束之后,接踵而来的就是学校的各种面试,你永远不知道到底哪一个面试会先到来。夸张的情况有可能一下子四五个学校同时跟你约面试,甚至有的直接和你约后天。临时抱佛脚去做学校研究是绝对来不及的。所以有时间就要多了解自己申请的学校,无论对写文书或面试包括未来择校都会有帮助。
耶鲁每年举办的“Bulldog Days”为被录取学生提供参观校园的机会
我们再聊聊文书这方面,能大概分享一下你觉得头脑风暴问卷对你有什么帮助吗?写问卷的时候有没有产出对自己的新的认识,或者说找到了一些以前可能没有太关注过但是比较有意思的想法和经历?
写头脑风暴问卷(BSQ)对我的帮助绝不仅仅只是一个素材库那么简单。写问卷让我能够静下心回想,走过这么长的路、我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情给我带来的感悟。在挖掘回忆的过程中,一个很好的文书题材可能就跃然纸上了。而这种挖掘和品味的过程是你绝对独家的,没有任何人能够帮助你,哪怕是你最亲的人。当你把自己的几段经历放在一起横向观察,你很容易能够总结出一条主线。有了这条主线,你再去进一步跟海狸的老师或者是学校的counselor讨论自己的文书思路或者是申请策略时,你就会有自己的主见和声音 – 这是非常重要的。
写BSQ的时候我回忆起了初中时代研究煮泡面先放酱料还是先放面的经历。我试着将这段趣事与我的成长和自我的价值发现联系在一起,发现是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虽然我最终没有用这篇作为主文书,但是我觉得这个故事哪怕就是二十年后我再回忆起来也是温暖幽默的。如果没有BSQ,可能我这辈子都不会挖掘出记忆深处的这个小调料包。
我个人认为BSQ的另外一个作用在于补充你对活动列表的梳理。活动列表的排列大多基于你在某方面所做的成果、是可量化的。但是成果不一定能和感触成正比。比如我发现自己在历史、天文方面的活动能够在列表上占据主流,但我高中生涯感触最深、最能定义我的瞬间很可能只是我在学生会组织的某一次活动 – 而这个活动很可能都没机会进入到最终的列表里。所以我认为,BSQ对确定整个申请档案的主题、对面试,甚至对你选专业都是有帮助的。
你的主文书当时也是写了很多不同的版本,可以讲讲当时讨论和选择的过程,以及文书老师的参与吗? 
我记得在最后要提交申请之前的两个礼拜我们还在一直反复的辩论。我有3个版本的主文书,我的顾问老师、各个文书老师,甚至我们学校的英语老师都看过。在这个过程中至少有20个人参与不同版本的文书评选。其实这3个版本到最后多多少少都派上了大用场,但在当时只能选一篇的情况下就需要反复地权衡利弊。哪怕确定选择抗洪救灾这个故事之后,我也和老师们非常激烈地讨论了如何避免读起来像在宣传个人英雄主义、以及如何照顾读者的整体感受。
写文书时你会有很多不同的想法,我可能写完每一篇文书都觉得这是我这辈子写过最好的一篇。但是当你把文书和他人分享并听取反馈时,刚开始你可能会激烈地觉得别人的意见完全牛头不对马嘴,但当你在静下心思考后会发现有些建议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然后再一看自己的文章会觉得也没有之前想的那么好了。但是不管你对反馈的内容怎么看,我觉得从别人那里获取建议和意见这个事情本身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过程。因为可能 100 个人里面有 99 个人都觉得你的文书好,只有1个人觉得不好,但要是那个人恰恰就是你的招生官,你有什么办法?招生官浏览文书的速度非常快,这种情况下,没有反复推敲是写不出来有力的文书的。而且很可能她唯一记住的就是你曾经认为无关痛痒的“雷点”,这就真的有冤无路诉了。
我的每篇文书基本上都是综合了所有人的意见,平均改过不下十稿。但是我还是希望提醒学弟学妹们一点,在这个过程中,个人意见也至关重要,不要在反馈声中磨灭掉自己的思想。
对,而且你要知道别人意见的合理之处,而不能只是非常情绪化地认为别人在否定你。要看的到,听的见别人的意见,同时你要有定力。你的主文书在听取别人的意见的时候可以说是惊涛骇浪。
对!有时候可能刚好被一个老师批评完,批评得我汗毛直竖。而下一位老师在同一篇文档里就非常热情洋溢地赞扬我文书写得慷慨激昂!五分钟内冰火两重天,如果没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很快就会畏畏缩缩了
你的文书也是非常非常独特的一个经历。首先,你抗洪救灾的这个故事有太多素材可写,我们当时都筛选了不知道多少遍。其次,你的文书基本上 90% 的篇幅是在讲故事,直到最后 10% 才点题。读的过程中都不知道你的故事最终落脚点会是什么,从架构上来讲也是比较独特的而且也比较难把握的。在写这样一篇文书的过程中,你有没有什么心得体会可以分享给学弟学妹?
其实在把它写成650字文书之前,我把整个故事从头到尾写成了二十几页的文章。这篇更长的文章本质上是一个很大的素材库。因为写文书有时候写着写着你可能会忘记哪些事情是更惊心动魄的,或者哪些是更有意义的。有了这篇长文章,不管你怎么写,都离不开大素材库的框架,这对你的写作和后面对文章的反复推敲都是很重要的。
另外,我记得当时我们也讨论过在个人陈述中花这么长的篇幅讲故事究竟正不正确。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样写有很大的风险,因为好像我的整个主文书都是在讲别人的故事,并没有讲出我个人的成长,只写了我观察到的事情。
但其实,我的主文书所体现的思想,与我自己所热衷的事情是不矛盾的。因为我一直就想成为一个对历史最忠实的记录者,而且这种记录者不是只会从宏观叙事角度去记录拿破仑、凯撒、或罗斯福这些伟大的个人英雄的所作所为,我更想要去记录跟他们处在一个时间节点上,跟他们一同影响了历史进程的每一个普通的人,哪怕他们只是一个小小的注脚,他们都应该被看作这段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很可惜,这些人常常都是我们第一个忽略的。我一直以来和我未来想要去奋斗的恰恰是这样的目标。而通过讲述故事,我能够把我的思想和哲学融入到我这篇文章中所形成的写作理念,而且读到最后也有一种峰回路转的感觉。我讲了这么多,到最后再扣题,我觉得会比开篇立意,然后再从头到尾讲述自己的经历更酣畅淋漓。而且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后者反而可能会有一种个人英雄主义叙事的那种感觉。这并不是我想要的,我更想成为一支笔去客观地叙事,我就是这一切的一部分,但我绝不应该是主体。
但这只是就事论事,以上的结论很可能只对我的故事适用。无论怎么说,文章还是要为主旨服务。你想要表达的和你最后文章写出来的是两个不同的、甚至是相悖的东西。这是万万不可的。
除了文书,我还想跟你聊聊你的学术兴趣。很多情况下,如果学生既喜欢文科又喜欢理科,但又没有一项学科是特别突出的,家长就会有顾虑,觉得学生必须要在某一个专业方向上有突出表现,否则的话就不行。你的经历也是非常独特的,你从一开始研究天文,到后来又参加了很多数学夏令营和写作营,然后你又对历史感兴趣。你是如何在不同的、未知的学术兴趣中勇敢地探索并能一步步走到现在? 
我一直特别感谢的、也忘不了的就是顾问老师的一句话。我在九年级的时候被一个问题困扰,当时我不知道我应该是要花时间去研究历史,还是应该花时间去研究天文。顾问老师当时告诉我,人可以不只有一个热衷的事情、可以不只研究一个兴趣爱好。老师的话瞬间让我觉得找到了知音。
我来读美高之前,在国内读的完全是公立的初中,学校的资源说实话也很有限。所以我基本上跟国内的大家都一样,兴趣爱好的选择很少,基本上就是数学,或者计算机,最多就是再加上手机摄影。我一开始也以为自己就会在理科道路一直走下去了。其实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对讲故事和历史非常感兴趣,而我以前一直就把它当作课外兴趣爱好。但是后来我发现我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一是到美国之后,我能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资源。第二个是听了顾问老师的话之后,我意识到没有必要非要去选择死磕一条单一主线。一方面,这一条路可能走的人会很多很挤,另外一方面你可能要牺牲掉很多曾经定义了你的热情,这是得不偿失的。所以顾问老师的话给我指明了方向,我从高中一开始就有意的去让自己尝试各种不同的新东西。比如做天文学研究、历史研究,让我有机会了解真正的大学科研是一个怎么样的流程、有哪些应该做的事情、它现在最热门的研究方向是什么、要达到某种成果我需要做出什么样的努力。到后来我又尝试各种夏校,这些都是令我感悟颇多的经历,也是一个试水的过程。既然我有这些爱好,对这些东西都有热情,为什么不都去试一下呢?为什么一定要做所谓的牺牲?很多人有一种焦虑,认为一定要在一个领域做到拔尖的程度才能够有机会录取到一个优秀的学校,我觉得不尽然。耶鲁就一直宣传“And”思想,希望学生能够文理科素质兼备。我在耶鲁也的的确确发现身边都是这样的文艺复兴式人才:有的同学可能热衷于计算机和历史的结合,有的可能热爱数学和古典学,还有的人可能对国际关系和戏剧同样热衷,这种“And”的现象在耶鲁学生当中非常普遍。还是那句话,不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国际比赛的金牌或者冠军。
耶鲁大学校徽,底部校训为拉丁文“光明与真理”
你在尝试各方面兴趣的时候,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一方面是你善于利用资源,二是你有很强的执行力。我觉得时间管理上你做的也非常到位,从时间上来讲你有哪些策略性的考量? 
在时间规划方面,我习惯根据时间、空间和资源的需求程度来规划我的行动。就像在学校里封闭的几个月里,如果将全部时间都用来摄影、拍来拍去都是那些题材。因此,在这个时间和空间里全部做摄影这件事就很不科学,也没效率。在学校里,我常常和科研教授一个月聊一到两次,在周末或者是哪怕晚上放学回来,我有时间就会去帮他处理一些原始数据或者画画图,总之,在学校的这段时间可以做一些投入时间短且需求灵活的事情。暑假就是做历史研究的好时候。我对东亚历史和中国历史非常感兴趣,因此我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各地看历史原件。有一年暑假,因为要研究太平天国对江南的影响,我就跑到了浙江图书馆 – 那里有海量的网上找不到的历史原件。总而言之就是要因地制宜,你处在什么环境、有什么机会就要利用好、去安排合理的事情。虽然说没必要牺牲一个兴趣去做另外一个兴趣,但是你需要有一个先后缓急的顺序。另外,高中的三年半很快就过去了,什么时间段做什么事情,我觉得是需要一个提早的规划的。靠自己的一腔热血急匆匆扎进所有事情里会让自己手忙脚乱。
浙江图书馆
我知道你对摄影也有很浓的兴趣,也想着写摄影素材的文书,这方面你有什么想分享一下的吗?
我觉得写摄影素材的文书时,找到好的写作角度是非常关键的。本身摄影本身能够讨论的内容就不多,所以我选择了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入手。我认为摄影圈子存在着爱好者之间因为相机或者镜头等硬件配置的不同而产生的歧视现象。我在摄影的时候是否有意无意对这种不平等现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呢?我就从这一点开始思考,最终写出了颇为满意的内容。
最后你还有什么心得体会想要跟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的? 
我希望借这个机会感谢我的父母,感谢海狸,感谢四年来身边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们。没有你们,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我。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里,希望我们依旧能如新如故。如果我的分享能够给大家带来哪怕一点点启发,对我来说就已是意义非凡了。我至今依然记得站在申请季那大雾迷蒙的岔路口望向未来的那种彷徨 — 在看不到尽头的一个又一个挑战中,似乎很难相信短短三个月后就是鸟语花香。但,请大家务必相信,“阴天之后总有续命的晴空” — 这句来自林俊杰的《交换余生》的歌词,一次次在黑暗中牵住了我的手。不要害怕前方充斥的不确定、也不要担心在岔路上会反复跌倒,因为当你走到终点后会发现,一切一定都是命运最好的安排。“如果我们几经转折,结局一样不动,也才算无愧这分合”。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副我特别中意的对联 – 五年前走上中考考场前,我曾经将它写在黑板上勉励自己和同学们,今天也希望它能够给申请季的学弟学妹们带来同样的力量: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小编结语
非常感谢T同学为大家带来真诚的分享,祝T同学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能够继续带着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向未来发起挑战!
长按识别二维码报名咨询海狸美本转学项目

长按识别二维码报名咨询海狸学院独立辅导项目
请同学和家长在“感兴趣的项目”中勾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