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个移居日本的朋友跟我吐槽,他想在东京买套房,约了当地中介,结果拿到资料一看傻眼了: 
六本木、麻布和白金台好一点的公寓,现在每套已经涨到2000万人民币以上。
疫情之前,他就想买房,当时一套的价格才900多万,本想着疫情后房价再跌一跌,结果涨了一倍还多。
日本楼市一直都是房地产研究的重要课题,对我国楼市也有重要的影响,好奇于此,我专门把近几年日本的房价数据整理了一遍。
下图,是由日本不动产研究所公布的,近五年日本东京都会区房屋价格指数。
可以明显看到,从2020年开始,日本房价就开启了上涨模式,房价指数从最低93点,一路飙升至最高118.19点。
这是该数据有统计以来,上涨时间最长、涨幅最大的一轮。
截至今年9月,东京新建公寓平均售价已经逼近96.1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4.76万/㎡),连续7个月出现同比上涨。
也就是说,在长时间保持极低通胀,居民收入没有太大改变的情况下:
东京公寓价格,已经超越了1990年的历史峰值。
这和大部分人印象中的日本楼市不太一样,甚至连日本当地人都无法理解。
因为上一次房地产泡沫危机带来的灾难太深刻了,几乎一夜之间,房价崩溃,高杠杆的炒房客被逼至跳楼,很多人一生背债,到死都没还完。
年轻人看到老一辈的经历,再也不会相信房价还能上涨,甚至对买房这件事,非常排斥。
那么,日本楼市究竟是怎么重新站起来的呢?
五个字:
外需带内需
2020年,因为疫情,美国开启了新一轮量化宽松,印钞机马力全开,热钱涌入市场。
就像之前,我在美国那篇文章中分析的一样,热钱一部分流入了美国楼市,造成了美国房价暴涨。另一部分,则开始在海外寻找价投资产。
这波浪潮中,包括越南、柬埔寨在内的东南亚楼市,被捧上了神坛,日本也在其中。
日本一直维持低利率和超宽松货币环境,日元又相对美元持续贬值,对于美国机构来说,买入“日系房产”,成本进入历史低位。
著名机构,比如美国的黑石、高盛,新加坡的政府投资机构GIC,都在2020年后开始大规模扫货。
东京的一线写字楼和高端住宅公寓,一栋一栋地买;2022年,为了东京核心区一娱乐项目,黑石和GIC甚至撕破脸皮疯抢......
就连马云,都在日本温泉胜地箱根,整了一栋别墅定居。前段时间,还有网友在被称为“东京心脏”的高端小区里,偶遇了刘强东,疑似也购买了该小区公寓产品。
眼看外国人加仓房产,日本人也开始逐渐恐慌,就像20多年前,人们开始为了房价上涨而感到担忧。在日本的媒体上,大量充斥着,赶紧买房的信号。
外地人带动本地人,房地产预期彻底被扭转,停滞20多年的日本房产,重整旗鼓,一路狂飙。
那么日本楼市是纯靠外资拉起来的吗?
也不是。
我在看了黑石、高盛的投资研究报告后,发现他们也是以多维度去定义楼市的增长性,其中重要的参考标的有三个,分别是:
周期、经济与人口。
日本房地产在沉寂数十年后,到了一定的关口,三大因素都具备了充分的“基本面优势”。
2012年,日本开始推行“三支箭”政策,意图通过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遏制通缩。
日本央行,直接将短期利率设定为-0.1%,长期利率设定为0%左右。
什么概念呢,在极端情况下,日本短期借款不仅不需要利息,银行反而还得给你贴钱。
这也导致日本房地产市场利率非常夸张。
日本家庭买房,基本上是0首付,房贷利率只有1%-3%。
而外国人在日本买房,首付也只需3-5成,贷款利率也仅在3%-5%之间。
在全球范围内,日本房产租金回报率也不错,即便在首都东京,也能长期达到近6%左右,这对资本来说,非常诱人。
利率、房价、租金回报率……
经过时间的沉淀,市场实现了充分的自我调整,房价和政策进入一种稳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周期底”,国外资本正是看到了这样的机会。
再说经济。
日本经济虽然低迷了数十年,但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扭转,由于进出口的拉动,GDP增长表现还可以,一度被人们称作“走出阴霾的胜利”。
但第三季度表现,日本经济又开始回落,债务沉重、外需疲软、科技停滞,但事实上,二八定律下,依然不影响东京的经济指标。
一般意义上的东京,也叫东京都,包含23区、26市、5町和8村,总面积在2187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0.6%,约等于三分之一个上海。
就是这样小小一块土地,聚集了日本15.2%的企业、41.8%的银行、11%的商店、17.7%的大型研究所。
甚至日本注册资本在10亿日元以上的企业,有46.1%都在东京。
日本年轻人想找个体面的工作,基本上就得往东京跑,之前日本民间还流传着一句话叫:
3个日本人,1个在东京。
如今日本人有1亿2200万人,东京都市圈的人口已经超过3800万,占比接近30%。
关键是,在日本12年人口负增长的大背景下,东京人口依旧保持净流入,一部分是日本外地人,另一部分是海外移民。
日本海外移民特别夸张,根据日本出入国在留管理厅的最新公布数据,截至2022年底,中国以外的外国人在日本中长期居住人数首次突破了300万(即307万人),创下了历史新高。
产业带来了人口,人口带来了需求,需求决定了市场。共同决定了在沉寂30年后,东京房价的复苏趋势。
这其实告诉我们一个逻辑:
分化市场下,不看全国看城市。
一座城市,只要基本面是好的,有产业,有人口流入,经济保持增长,楼市就会出现周期,即便房价出现暴跌,也会有筑底反弹的一天。
日本房地产虽然迎来又一春,但失去的三十多年,对于大多数居民来说,是沉重的,我们也要时刻警惕。
前几天,王石在阿布扎比《财富》全球论坛上说,“日本30年前发生过的事情,中国正在发生。”
“中国应该从9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中汲取教训,一来房地产公司一定保持现金流,其次当经济陷入低迷之后,救市措施一定要非常非常迅速。“
90年代日本楼市崩盘后难以恢复,最重要原因就是:
盲目乐观。
甚至在1992年,日本政府还出台了固定资产税(房产税),进一步扼杀了楼市恢复的希望。
结果,短短3年时间,日本房价暴跌70%。
那时候日本房产占家庭财富的80%,房价崩盘后,人们不再消费、生娃,失业率和离婚率飙升,投资萎靡,甚至0利率的贷款都不愿意拿。
市场彻底被阴霾笼罩,经济失速,有房子的带着没房子的人,一起跌入沼泽。
直到2012年安倍时期,高层才后知后觉,加大力度疯狂抢救。
但那时候市场早已凉透,“缩预期”固化。人们再也不相信房价会涨,甚至经济会好起来。
直到今天,大水漫灌了10年,日本楼市才在外资的带领下,重新焕发生机,预期开始复苏。
世界各国都一样,房地产好,经济未必会好,但房地产差,经济一定会更差,所以中国接下来的政策主张,一定还会加快,否则“缩预期”一旦固化,一切都很难再做扭转。
好在中国房地产的根本动力,也就是经济预期一直在改善。
80年代日本经济达到历史巅峰,是因为日本的汽车工业、电子、芯片风靡全球,而现在的我们,已经取代日本成为全球进出口霸主。
低至小商品家电玩具,中至以tiktok、temu为首的跨境电商、手机制造、屏幕加工,高至新能源汽车工业,光电储能、5G通信、高铁、甚至已经卷入战争的芯片技术。
海关数据显示,我国1-9月汽车出口达340万辆,同比暴涨262.4%,反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一。这是汽车工业难以想象的伟大胜利。
甚至就连文化产业——微短剧都在跨境出口,席卷全球。
美国的朋友跟我说,他的同事们白天刷tiktok(海外版抖音),中午休息时候在temu(海外版拼多多),晚上回家睡前看一会儿Reelshort(海外版微短剧)。
怎么也没想到,一直被西方大爷们看不上的东方文化,竟然以侵略的方式,在全球蔓延。
他跟我说,美国企业的同事最“讨厌”的就是印度人,其次就是中国人。
本来大家工作节奏很慢,生活很舒适幸福,一旦来了中国同事,完蛋了,他们没日没夜拼命工作,搞得大家不工作也不行,工作也比不过。
真的太能“卷”了……
我跟他说,有的人出生在罗马,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去罗马的路上。如果生活很满足,谁又愿意卷呢?
中国能有现在,就是卷出来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