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陈永龙 1971年进入外交部,先后在中国驻达卡总领馆、驻英国、乌干达大使馆、外交部办公厅信使队、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曾任外交部政研室副主任,驻美国使馆公使衔参赞、研究室主任,驻约旦、以色列大使以及外交学会副会长。
本文音频
前文链接
本文内容
护送英雄军魂回归祖国母亲怀抱
战争是残酷的,战争总是在伤害无辜善良的人民。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外交工作的宗旨之一。自从中国始派维和部队参与联合国维和工作以来,中央领导同志一直十分关心我维和人员在国外的生活和安全。
7月25日下午3时40分,我奉示与安达毅副总司长通电话,表示胡主席和中国政府、中央军委非常关注我在黎维和人员的安全,请告知以政府和以国防军北方司令部,确保我在黎人员的安全。安允一定报告。
晚上7时,在出席澳大利亚驻以大使离任招待会上,我碰到安达毅并再次表示了胡主席等中国领导人的关心。安达毅告诉我:以国防军北方司令部已知道中国领导人的关切。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几个外国驻以大使了解到,以地面部队已开始集结,战争将很快升级。岂料,当日午夜,以色列电视台播送了一条不幸的消息,称以军火箭弹击中了联合国在黎东南部基亚姆村(Khiyam)的一处哨所,四名维和人员可能遇难。
惊闻噩耗,我立刻拿起电话,与安达毅副总司长、刘向华大使通话,了解其中是否有我维和人员。当了解到我维和观察员杜照宇中校亦在四人之中后,我随即要求安达毅副总司长核实并通报结果。
大约20分钟后,安达毅副总司长回电话告诉我:19时30分左右,以火箭弹击中位于基亚姆的一处哨所,2人当即死亡,2人失踪,但愿杜照宇中校在失踪人员之中。以国防军已开始调查,并停止了对该地区的军事行动。
安对杜照宇中校可能遇难表示了深切悼念。我立刻表示,希以方务必尽快把调查结果报告中方,确认杜照宇中校的最后情况,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我其他维和人员及在黎工兵营人员的安全。
了解了上述情况后,我立即向外交部亚非司刘永凤参赞及部信息中心汇报了有关杜照宇可能牺牲的消息。
7月26日上午9时15分,我接到以色列总理的哥哥欧慕然·奥尔默特打来的电话,他对杜照宇中校的遇难表示深切哀悼和道歉。我即希其转告其当总理的弟弟,中国政府表示震惊和强烈谴责,希以方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其他维和人员的安全。
上午10时,安达毅副总司长和尼尔司长来到使馆,向我和在场的中国外交官表示:代表奥尔默特总理、利夫尼外长及以政府向中方表示诚挚道歉,向杜照宇烈士表示哀悼,向家属表示慰问。奥尔默特已向以国防军发出指示:对炮击事件进行彻查,有关结果将及时向中方通报,但请中方相信,此事件并不像媒体宣称的有意而为,而属误炸。尽管如此,以向联合国表示歉意;以将协助联合国和中方处理好善后事宜;以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再次误伤联合国维和人员。
我当即向他们表示: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表示震惊和强烈谴责,中方和联合国多次向以方要求,采取切实措施,保护维和人员的人身和后勤供应通道安全。可事件还是发生了,中方很不理解,希以方调查、道歉、赔偿和惩处肇事者,协助联合国和中方处理好一切善后事宜;希以方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包括中国工兵营在内的联合国维和人员的安全。中方呼吁立即无条件停火,回到政治谈判轨道。战争不但解决不了问题,更伤害无辜民众,加深人民相互间的仇恨。相比较,以色列是力量强的一方,以应主动先停火。
在这两天的时间里,以外交部或通过我,或通过以驻华大使海逸达博士提出奥尔默特总理希与胡主席通电话和利夫尼外长希与李肇星外长通电话的要求,表示向中国政府道歉。我按示转告以方,以方可以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表达。几个回合后,安达毅副总司长最后表示,以方暂不推动领导人通话,但奥尔默特总理对中国有特殊感情,待合适时机他还会与中国领导人通话。
两天来,我还多次与刘向华大使通电话,与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参谋长利雷少将联系,了解到惨烈的交战状况使黎巴嫩政府、联合国维和部队和我驻黎使馆都没有条件和能力找回杜照宇烈士的遗体。于是,我又与以外交部安达毅副总司长,与以国防部政治军事局长吉拉德少将等紧急联系,希以尽快将杜照宇烈士的遗体运回特拉维夫。对方开始有些迟疑,我从政治上和技术上对他们作了分析,认为以方完全有能力办成此事。他们最终答应了我的要求。
7月28日凌晨3时55分,我以极沉痛的心情去机场迎接由总参戴绍安副局长和外交部国际司陈旭副司长率领的杜照宇同志善后工作组,以及杜照宇烈士的妻子李玲玲。以外交部尼尔司长也到机场迎接,他当场代表以政府当面向李玲玲女士及工作组表示哀悼和道歉。
我派人陪同并安顿好李玲玲同志后,立即与戴绍安副局长、陈旭副司长商量下一步工作安排。工作组稍事休息后在邹吉志武官和陆京参赞陪同下,立即投入工作,与加拿大、芬兰、意大利三国代表及联合国医官、以警方及医检中心人员磋商何时、如何移交烈士遗体等相关事宜,与国内联系紧急采集杜照宇父母的DNA样本。我本人即发电请示国内,建议派专机接回烈士遗体,体现中国政府的关怀。
此前,我曾与以色列国防军作战部官员联系,希其以最快速度从黎巴嫩找到并运回杜照宇烈士遗体,作为中国大使,我需在第一时间内见到杜照宇中校。
28日下午4时,我接到通知:去以色列医检中心认看杜照宇遗体。杜照宇同志肢体完好无缺,耳、鼻、嘴角带有血迹,面部浮肿,维和军服几无破损,粘满泥土,英文胸牌尚在,“杜照宇”三字清晰可见。以色列首席医检官告诉我:根据他的判断,杜照宇中校系炸埋窒息而死,这是他遗体完好的主要原因。我随即与医检官商量相关后事,他表示:死亡证、出境证等均可在24小时内完成,化妆防腐处理等可在3小时内完成,建议化妆后由家属认看。
7月30日上午10时20分,我和夫人刘淑琴陪李玲玲同志去医检中心认见杜照宇,其悲痛欲绝之情难于言表。
下午,我陪李玲玲同志、工作组全体人员及使馆武官处同志赴耶路撒冷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总部参加联合国举行的追悼仪式,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代表首先宣读悼词,加拿大、芬兰、意大利和中国维和人员介绍遇难人员生平,停战组织参谋长利雷少将致悼词,利雷少将对烈士们表示哀悼并对李玲玲女士深表慰问,同时通过我向中国政府对不幸事件表示歉意。
追悼会结束后,加拿大大使告诉我:加拿大观察员遇难前曾发出一个电子邮件,说战争太残酷、太恐怖了,他想回家。
维和战士的英魂终于可以回家了。凤凰卫视记者曾赴战区采访,面对从他们头顶呼啸而过的火箭弹,他们感慨地说:“只有在这个时候,人的生命才显得十分脆弱。”
一切安排妥当后,杜照宇烈士可以回家了。7月31日午,我夫人刘淑琴陪同李玲玲女士到医检中心为杜照宇中校穿上崭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服。在这里,我特别为李玲玲同志的坚强所感动,甫抵以色列,她终日以泪洗面,寡言少语,从未提任何个人要求。回国前,她向我表示:照宇走了,她很悲伤,感到很孤单,但看到使馆上下在战争环境下还给她如亲人般的照料,温暖了她的心,她不觉得孤单了。
杜照宇中校遗体交接仪式的照片
8月1日,联合国停战组织4名维和观察员推着杜照宇的灵柩车徐步走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派来的专机,4名中国军人向前接过灵柩车,换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遗孀李玲玲献上了34朵百合花(杜照宇中校时年34岁)。全体中外人士向杜照宇烈士默哀、致敬。
没有胜者的结局
战争还在继续。真主党民兵走村串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以军发挥空中优势,不放过对任何可疑的地点进行狂轰滥炸;联合国和参加维和的国家不停地与以军交涉,保护维和人员的生命安全;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物资陆续借道约旦运往贝鲁特,以色列不得不暂时实行人道主义停火;美国、法国共同打出停火方案,赖斯国务卿访问中东试图斡旋;阿拉伯国家外长会议空前一致地支持黎巴嫩总理西尼乌拉提出的七点建议;我国中东问题特使孙必干大使到访中东劝和促谈,我陪他访问了海法市,半个小时之内钻了两次防空洞。
8月14日,战争结束了,各方都宣称自己取得了胜利。然而,战争的伤痕却永远留在了普通百姓的心中,久久不能抹去,鲜血还在继续流。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当我见到以色列总统佩雷斯(时任副总理)时,我总要向他介绍中国在国内建设和谐社会、在国际上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他会见我国到访的代表团时,也总不忘探讨和谐世界,以致于在别的国家国庆招待会上,他也会大讲特讲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用他的话说,和谐太珍贵了,这方土地、这个世界、这个时代太需要和谐了。
2007年4月10日,我任期已满。早上6时30分,我抵达机场时,发现我全馆人员,还有我驻巴办主任杨伟国大使夫妇、新华社耶路撒冷分社全体同志及以色列外交部安达毅副总司长等都等在候机室门口为我们夫妇送行,并且还打出一条横幅,上书“履励矢志,展功宏图”八个大字。我与大家一一握手道别,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这场战争把全馆人员的心连得更紧了,战火中的感情牢不可破。
-END-
 图文转自 |《共和国外交往事》(2012年12月出版)
作者 | 陈永龙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