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音频
本文内容
在埃及西部茫茫无际的大沙漠中,坐落着一片世外桃源式的绿洲,这就是埃及人称之的锡瓦绿洲。这里居民的人种、语言、风俗与埃及其他地方都有不同。尽管该地雨量稀少,却终年泉水川流不息,芳草萋萋,乌语花香,作物茂盛,神庙耸立。一切都笼罩在神秘之中,令人心向往之。
锡瓦绿洲离最近的绿地也有300公里之遥,与外间的大千世界几乎完全隔绝。我们驱车行驰在浩瀚的沙海中,公路两旁黄沙莽莽,怪石嶙峋,除了行车时发出沙沙声以外,四周没有任何响声,也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死一般的寂静向我们包围过来,与世隔绝的感觉油然而生。孤寂、沉默引起我无限沉思和遐想。不少关于锡瓦的美丽传说和历史事件仿佛演变成一幕幕动人的故事,浮动在我的眼前。
独具一格的自然景色
锡瓦绿洲
“绿树!”“水!”同行者惊喜的喊声将我从遐思中唤醒,此时黄沙突然消失,眼前绿树蔽天,牧草如茵,泉水潺潺,从荒凉单调、酷热的沙海中瞬间跨入另一个别有天地的世界,我精神顿时为之一振,情不自禁地赞叹大自然鬼斧神工之妙。
我们一到锡瓦市,立即前往拜访地方委员会主席。他向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热情地介绍了当地情况,然后安排锡瓦最大的阿格赫尔米村的村长陪同我们参观。
从当地官员的介绍和参观中,我们得知:锡瓦是一块洼地,低于海平面24米,东西长约82公里,东部宽约28公里,西部宽约9公里。居民约1万人,信奉伊斯兰教,原系柏柏尔人,现为柏柏尔人、埃及人、贝都因人、苏丹人的混血后裔,操柏柏尔方言和阿拉伯语,分属不同部落。当地建有7所小学、3所中学。
这里雨量稀少,年均仅50毫米,主要靠泉水,足够农田和饮水之用。较大的水泉有281处,难怪锡瓦人说“锡瓦是水泉的礼物”。正是这一股股清泉浇灌出一片片沃土,使锡瓦成为马特鲁省最重要的农业区。锡瓦有耕地1万费丹(1费丹约合6.3市亩),其中8000费丹系椰枣和橄榄树,共有100多万棵,年产椰枣4.5万吨、橄榄2万吨,以品质优良、味道鲜美而闻名于全埃及,是当地人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麦。水果出产无花果、桔子、柠檬、葡萄、杏子等。此外,有几处盐湖,最大的长25公里、宽5公里。
夏季气候炎热,气温高达50℃,居民住房多用泥土和石块砌成,为减少热气进入房内,正面没有窗户。这里的饮食也很有特色,风味菜是烤全羊,有独特的烤制过程:先将整头宰好的羊羔放在铁叉上,然后用芳香草和嫩葡萄叶烧烤。这样烤熟的羊肉具有别具一格的香味。食时配以自制面包、羊乳酪或橄榄和椰枣,味道鲜美,令人胃口大开。平日饮食较简单,面包配上清凉甘甜的泉水或当地出产的柠檬汁即作一餐。当地的柠檬味如苹果,连皮带肉均可食用。人们还爱喝浓郁芬芳的甜茶和鲜椰枣叶汁。
锡瓦人的婚礼
参观途中,我们遇到一群可爱的少女。她们佩戴着各种首饰,衣着鲜艳,裙长至膝,里面穿着长裤,不戴面纱,站在路旁好奇地打量着我们这些陌生人。她们活泼大方,甚愿同我们当中的女同志交谈。
据村长介绍,婚前少女较自由,婚后则需戴面纱、裹长袍。传统的婚事由父母一手操办。女子15岁、男子25岁左右结婚。届时,女方要拿出一定的嫁资,新郎则向新娘送礼,包括衣服和金银首饰,其中40件衣服一件也不能少。为方便起见,许多新郎宁愿送女方一定数额的钱,由女方办理嫁妆。通常女方花费要比男方大。
婚礼的当天下午,男女新人都要到村外的“新郎新娘泉”沐浴。新娘要穿上最好的衣服,由家中和亲戚家的女性陪同前往,穿着长袍进入水中。当我们参观这“新郎新娘泉”时,只见是一个用石头砌成的圆池,泉水从下面冒出,但水面有树枝叶和泡沫,不十分洁净。村长解释说,现在新郎新娘已不下到水中,只是用池中水洗脸和手脚即可。他又说,新娘要在水中摘下颈部象征童贞的银项圈上的圆盘。回去的路上,陪同的妇女唱着歌到达约定的地点会见新郎家的妇女,这些妇女向新娘赠送金钱作为礼物,然后两家妇女唱着歌前往新娘家。
当晚,新娘从里到外身着白、红、黑、黄、蓝、绿7件长袍。白色、黑色长袍的胸前用各色丝线绣成阳光四射的图案,并用各色钮扣拼成图案钉在上面。最后在外面穿着特别的婚礼服,衣领周围用丝线绣得花团锦簇,头上则戴红头巾。
新郎在亲友陪同下,前往新娘家,新娘房间由女亲属守卫,双方妇女假争斗一场后,以新郎一方的妇女“取胜”告终。新娘乘驴或汽车来到新郎家,由一名妇女抱新娘至新房坐下,在此过程中千万不可使新娘脚触地,否则被认为大不吉利。然后新郎带着水果、饼干、花生、豌豆和糖果等来到新房,其他人均退出。此时,新郎首先取下新娘右肩上的宝剑并放置床下,接着用右脚尖轻轻贴紧新娘的右脚尖,劝服她同自己一起品尝水果和糖果。
一小时后,新郎应该出来同亲朋会合,同他们一起喝酒、听歌、观舞直至天明。然后,他在一位最要好的朋友陪同下到果园中和另一批朋友欢度两天。参加婚礼的客人都得送礼并品尝新娘家提供的,用小扁豆和豌豆制成的特有食品。
第三天,新娘家送来礼品、家具、衣服、饭锅、食品等。同日,新郎返回家中。
第七天,两家主要成员在新郎家进餐一次。从此,新婚夫妇开始正常生活。
欢庆婴儿降临人间
尽管锡瓦已有医院,生小孩仍主要靠接生婆。通常产妇必须在铺在地板的席子上躺7-10天。头6天静卧,只有最亲近的亲属可看望。第7天举行庆典,亲朋、邻居家的妇女携她们的小孩同来共同进餐,食品中包括特制的咸鱼。饭后举行命名仪式,如系男孩,只有父亲有权命名;如系女孩,则由母亲命名。命名完毕,每人可看一眼婴儿。然后,接生婆用“欣纳”(埃及出产的一种灌木)浆在婴儿的两颊、鼻子和腿上做上记号。接着,妇女们跑到大街和商业中心以最高的嗓音喊着婴孩及其父亲的名字。
然后,妇女们回去将一只特制陶盆放入产妇房中,陶盆盛半盆水,把她们的银首饰投入盆中,绕着陶盆走一圈后抬起陶盆。接生婆抑扬顿挫地朗诵良好祝愿并祈祷神明使小孩活泼可爱和前途幸福。朗诵毕,妇女们将陶盆抬起、放下7次后摔碎在地板上,收回自己的首饰,仪式宣告结束。据信,打碎陶盆是驱走邪恶的目光,保证小孩一生幸福。如长子出生,父亲将请理发师为小孩理发,按头发的重量付给白银或黄金。母亲喜欢在小孩的头上悬挂由清真寺教长书写装在小皮袋内的驱邪符。
所有男孩在4岁后行割礼。前一天请理发师剃去男孩大部分头发。当天傍晚亲戚来临,将钱放在男孩头上,意思是要理发师剃掉他故意留下的细发。他们将装饰过的纸悬挂在男孩头上,用“欣纳”浆将男孩的双手染上颜色。第二天将男孩抱往“新郎新娘泉”洗濯,然后抱回行割礼。第三天,每位出席男孩理发仪式的人都携带一小篮豌豆、石榴、黄瓜和西瓜,亲戚则带一对鸽子、小鸡或钱来到小孩家,小孩的父亲过去是举行宴请,如今改为请客人喝茶。
锡瓦的阿蒙神庙
锡瓦有两座关于阿蒙神的神庙:一座在岩石山上,名为“预言神庙”,系埃及第26王朝的国王阿马西斯(公元前570-526年)所建,现仅剩下一部分,墙上有古代铭刻和图画;另一座名为“阿蒙神庙”,在“预言神庙”不远的椰枣树林中,建于第26王朝(公元前663-525年)。但不知是哪位国王时期所建,而今已是一片废墟,仅一墙尚存。两庙均坐落于阿格赫尔米村,离锡瓦市中心4公里。
我凝视着那些在岁月和风雨剥蚀下色彩斑斑的象形铭文和图画,联想到古代有多少帝王将相怀着虔诚的心情来到这里祈求阿蒙神的保佑和给予称心如意的许诺,想象着亚历山大大帝是如何在这里得到“阿蒙神”的“旨意”,从“预言神庙”出发去实现他称雄世界的抱负。如今,这一切都已烟消云散,只有断壁残垣默默地屹立在石山之巅和种种神话传说流传在人间。
从寂静荒凉的神庙出来,我站在阳光灿烂、生机勃勃的世界,从古代回到现实。随着马特鲁-锡瓦公路的建成、电视广播网的覆盖,锡瓦绿洲正在向外部世界接近,逐步得到开发,古老而充满活力的绿洲逐步焕发出新的青春。
-end-
图文 |《第七大陆:外交官世界纪行》
作者 | 江淳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