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今晚聊最近新上的国产大哭片——
《再见,李可乐》
这片子和《你好,李焕英》是同一个类型的片子,你看片名都能直接和“你好,李焕英”组成一段对话了,还都是李字辈的。
片子的高概念也和《李焕英》有一点类似,都是家人死亡,事后发生穿越,这部的区别是父亲(吴京饰)为了救女儿李妍(谭松韵饰)丧生,穿越到了一条狗的身上,然后继续陪伴女儿长大。
当然,这应该只是巧合,这部片有原著,出版比李焕英还要早一年。
更多让我觉得它和李焕英“同型”的原因,是这部片从物料到取名,到电影里煽情的方式都试图在复制李焕英的成功,甚至连小瑕疵都一样——故事是完全片段化的。
那为什么我会推荐李焕英,却如此反感这部呢?
《李焕英》的优点是她的女性视角以及真诚,这种真诚的具体表现就是她并不预设观众什么时候落泪,整个剧本就像是贾玲在和逝去的母亲对话,观众只是在一旁接收情绪,哭成为了一种不刻意的行为。
而这部这两点是反过来的,男性视角颇重,也并不真诚,它没有“对话的人”,也没有表达,只是在时刻算计如何让观众哭,这当然是非常有效的,但这种算计越有效,这部片就越有问题。
一.男性向的泪点
这部片的导演就是原著小说的作者。
原著里有各种非常“奇怪”的剧情,诸如高中女生和大23岁的中年男人谈恋爱同居,女主高考结束脱光衣服把自己“送”给男友。
这些电影都很识趣的删去了,但一些视角依旧没有变。
比如女主李妍离家出走之后,主动去同校男同学家过夜的桥段,虽然什么都没发生,但因为没有对二者信任关系的铺垫,就显得非常“幻想”。
这里尚且能强行解释为高中上的反叛,但后面女孩长大后编剧对婚恋段落的处理,则实在是有些“过时”——
片子有一段着重煽情的片段,是在婚礼前夕,母亲拿出了父亲和她为女儿准备的嫁妆,打开装得满满一箱的金条,煽情点是过去二十多年,每年女儿生日他们都会买一块,给女儿准备。
父母在女儿刚出生,考虑的不是女儿的未来,而是开始为她嫁人做准备,女儿的未来就是嫁人。
这勉强能说符合中国家庭的事实,但已经很难在当下的社会风气里处理成泪点,当你着重煽情于此,便是对此褒扬,那必然会让观众尤其女性观众感到不适。
相比《李焕英》,这部电影在主体性表达上是相反的,《李焕英》在说我和妈妈都是独立的,弱化母亲的身份,这部各方各面都是在反过来强调身份。
爸爸穿越成狗,都病至晚期了,依然要跑到婚礼里,坐在主宾的椅子上看着女儿出嫁,因为他穿越成狗,也是“父亲”的身份。
包括在电影的许多事件节点上,也能看出这种强调。李妍叛逆说不想考大学,母亲打了李妍一耳光,说的是你答应过滑雪后就好好考大学,现在成绩下降对不起父亲。
李妍看到母亲找了新伴,第一反应不是希望母亲幸福,而是希望狗去捉弄那个男人,等于是站在父亲的立场上,去凸显母亲及妻子的所谓职责,这一点跟《李焕英》也相反,那里面女儿是真心希望母亲幸福的。
还有一个比较隐晦的男性视角设计,体现在人物塑造上。这里面衬托父爱感人的方式,是片面化女性的个性。
母女都非常情绪化,李妍经常跑到秘密基地暗自神伤,也不止一次给到母亲不被理解的背面镜头,她们都时刻处于一种脆弱的状态里。
相反,里面男性角色大多数时候都呈现出能解决问题、值得托付的面貌。
父亲就不多说了,始终以回忆状态,或以狗的实体陪伴,作为母女二人的精神支柱。
李妍喜欢的张怀军,帮李妍找到父亲原始的串串底料配方,还能提供信息找到丢失的狗。
隔壁的爷爷会帮衬母亲缓和经济危机,母亲找的那个老伴,也是以“帮母亲”来进行形象建立,会细心买来配件帮母亲换上。
或许在一些片段里还是会感动吧,但这种感动势必是脱离现实质地的。
二.片段化的故事
这部片有一个很神奇的地方,你把中间整个故事发展部分挖掉,只留头和尾,把它们直接连在一起,这个故事依旧是成立的,人物成长和故事线也依旧是完整的。
开头是父亲成为每天经历痛苦的植物人,母亲选择放弃治疗,女儿怨恨母亲。
结尾是家里的狗得了绝症,也是每天经历痛苦,女儿最终选择了安乐死。
这种身份和选择的变化,让女儿理解了母亲当年的决定,最终和母亲和解了。
这是片子核心的矛盾,也是核心的人物成长,都在开头结尾了。
那中间放了些什么呢?我给大家捋一遍,很简单的。
接着开头父亲的死,母女在街上遇到了那条父亲穿越的狗,母亲不让养狗,女儿生气,吵架,最后是狗救了她们的命,母亲同意养狗;
母亲想要关掉父亲生意不好的钵钵鸡店,开始新生活,女儿生气,吵架;母亲没办法,从教师岗位辞职回家卖串串;
店因为没有父亲的秘方,濒临倒闭,狗又突然出现提供了秘方,让店铺起死回生。
女儿成绩一落千丈,没有交代原因,母亲觉得是因为早恋,直接跑到了女儿男生朋友家里,让俩人不要见面了。
狗突然丢了,母亲飙车大战狗贩子,把狗救回来了。
女儿要去读大学了,因为母亲期待的志愿和女儿填的志愿不一样,产生矛盾。
女儿大学毕业,母亲开车带女儿去旅游,实际是送女儿去见当年被她“拆散”的那个男生。
女儿和那个男生结婚,中间的故事就结束了。
且不说这些主体故事和开头结尾有什么关联,这些桥段互相之间也根本没什么联结,像是一个一个单独的片段小品。
人穿到狗身上这一高概念,也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只是让狗有了爹味,显得神通广大,让父亲有了狗味,显得没那么讨厌。
大家的哭,也只是在于开头父亲的死亡,以及结尾狗的死亡,和中间这些片段毫无关系,也就是说,你花钱买票费劲在电影院看2小时,和直接看开头结尾20分钟所能得到的感动有可能是一样的。
中间的绝大部分内容删掉,甚至直接把人穿狗的高概念拿掉,依旧是不影响它故事的完整的。
片段化也导致了另一个问题,有些片段带出矛盾之后,编剧好像就忘了,管杀不管埋,再也没有提起过,直接开始了下一个片段。
但问题是,每个片段里,人物状态都是不一样的,观众还在好奇接下去角色怎么收场的时候,这段就没了,同一个角色以另一番状态开始了下一段。
比如上一刻母女还在吵架,下一刻母亲就去找狗了,只是因为到了狗该丢的桥段。
比如女孩刚因为音乐回想到了父亲,拒绝了男孩送的耳机,下一刻又去男孩家要那个耳机,没有任何事件显示女儿的放下,只是因为到了下一个段落,他们的感情该升温了,不然母亲没法出来“拆散”了。
整个观影过程,都会因为这种片段化显得非常跳跃和莫名。
三.对煽情的算计
这片子的煽情部分,也不见现实,只见算计。
做法说穿了很简单,就是尽可能地囊括最大众的点,将其糅杂在一起。
一个体现在狗和父亲的并行上,编剧把这两个元素塑造得无可挑剔。
在观众尚未知晓狗是父亲的灵体时,狗就是完美的,能够帮助母女俩及时避开灾险,比如避开即将掉落的风扇、接口不良的电线。
还足够善良,在被无良卖狗人牵走,又得到了解救后,第一件事是跑回自己被关过的地方,解放了所有被关起来的同类。
视听上也服务于观众对这类萌宠的喜爱,无数次给到狗的特写镜头,突出无辜的眼神,方便观众尤其爱狗的观众与它建立感情。
父亲形象也是往讨喜的全能型慈父方向去塑造的,事业上能干,靠着自己研制的串串底料配方,生意不错;爱护家庭,停电之类的都是他来解决;
关心女儿,李妍想要滑雪、要他给自己拍照全都满足,带伞这类生活细节也记得仔细。
基本是贴合了观众天然对真善美的包容性,不论哪条都有打动人的很大可能性。
这直接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无论结尾时狗狗去世这个设计本身多烂俗,多刻意,都易于让观众动情,落泪,即使并不出于同一种理由。
一个体现在议题的混杂上。
前面说了,中间有很多地方是各自独立的,这些总结起来,就是面向全龄化受众的一些生活情感类议题:青春期叛逆,孩子早恋,家庭经济困难,宠物丢失,等等。
它们并不服务于主题,但服务于煽情本身,为了囊括绝大多数人的共鸣点,东戳戳,西敲敲。
有一个很明确的设计是,这些片段甚至连视点都是不统一的,是不要逻辑和铺垫的,讲到哪一段议题就侧重哪一段议题的主角,方便对此有共鸣的观众直接代入。
最典型的就是宠物丢失那段,这段主要是为了凸显母爱和宠物情,卖狗人带着狗骑车而去,李妍无计可施,母亲开着电动车去追卖狗人。
母亲到底是什么时候学会开电动车,什么时候得知了卖狗人的地址(连李妍都是通过张怀军才知道的),又是什么时候勇敢到敢于打卖狗人,这些基础交代对于电影而言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只是母亲成功把狗救了回来。
反正就算没交代,观众也很可能代入李妍视角,为母亲如此爱自己,爱到超越了对狗原本只是普通好感而落泪,或者为宠物最终得救,被找回而落泪,怎么都不亏。
只能说,确实好哭,也确实难看。
配图/《再见,李可乐》预告
音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