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可不是小编提醒哦

是国家提醒
让大家警惕「肉毒中毒」
关系到咱们平常的家庭饮食
还特别强调了“婴幼儿”!
最近,“国家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系统”识别到多例因食用即食熟肉制品、自制发酵食品引起的“肉毒毒素”中毒病例。
简单来说,酱肉熟食、香肠腊肉、臭豆腐、豆瓣酱、酸菜、泡菜、罐头、皮蛋咸鸭蛋、蜂蜜...都可能成为“肉毒毒素”的温床。
由于这种毒素的病死率很高,毒性又极强,还让不少人丢了性命,于是“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赶忙发文作出提醒:
这篇内容里还是有很多“干货”的,涉及了以下几个问题:
什么是肉毒中毒?
肉毒中毒会出现哪些反应?

日常饮食如何避免肉毒中毒?
为啥会特别提示婴幼儿?
为了家人的健康,今天的内容,你一定要看!
如果家里有喜欢自制腌菜、腌肉的老人,也建议将内容分享到家庭群,给家人都提个醒~
01
什么是肉毒中毒?
这种毒素,并不不陌生
肉毒毒素,是肉毒杆菌在厌氧环境下产生的一种神经毒素,有着“毒素之王”的称号。
没错,就是你想的那个“肉毒杆菌”。
它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主要以芽胞的形式存在于土壤和动物的粪便中,很容易污染食物。
用在脸上,它是抚平皱纹的“美貌神器”;接触到食物,它就是滋生毒素的超级杀手。
肉毒毒素之所以被称为“毒王”,是因为仅0.00000005克的肉毒毒素,就能夺走一个人的生命。
要知道,砒霜的致死量大概是14.6mg/kg,跟肉毒毒素比起来,可是说是小巫见大巫了……
被吃进去的毒素主要作用于神经末梢,它会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肌肉麻痹,轻者进ICU,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很多活生生的中毒例子都在提醒着我们,这种毒素,真的一不留神就要命:
2023年8月,一女士因食用不洁拉面、烤肉后中毒,在ICU躺了10多天;
2022年7月,一对母女吃自制老坛酸菜,在ICU躺了20天;

2019年7月,一家四口吃真空包装食物中毒,孩子死亡 ;
……
02
吃这些食物时
尤其要小心
上面我们说到,肉毒杆菌容易在厌氧、温暖、潮湿的环境中,产生致命的肉毒毒素。
国家系统识别出的病例,也都是因为食用了“即食熟肉制品、自制发酵食品”才发生了中毒反应。
所以,这2类食物是我们要重点注意的:
· 自制的腌制/发酵食品:
泡菜、酸菜、大酱、臭豆腐、咸鸭蛋、腌肉、腊肉等。
· 真空包装食品:
肉类熟食、鱼类、豆豉、腐乳、肉罐头等。
另外,蜜蜂在采集花粉酿蜜的过程中,可能会把被肉毒梭菌污染的花粉和蜜带回蜂箱,导致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杆菌及其芽孢。
一般来说,摄入肉毒芽胞对成人的危险性相对较小。
但婴幼儿肠道屏障功能发育尚不完善,不能抑制肉毒梭菌繁殖,如果进食了被污染的蜂蜜等,也可能引起中毒。
这也是为什么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FDA也均建议:1岁以内的孩子不要吃蜂蜜。
不仅如此,给娃喂奶、做辅食,也做好容器的清洁消毒,不立即食用要及时冷藏,防止环境中肉毒芽胞对这些食品的污染。

03
肉毒中毒后
会出现哪些症状?
肉毒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中毒后潜伏期一般为12~48小时。
当进入人体内后,会破坏神经系统,进而出现:
头晕、乏力、抬不起头
↓ 
舌头不听使唤,四肢开始发麻 
↓ 
声音嘶哑、吞咽困难
感到睁不开眼,看不清东西
最严重的,是呼吸麻痹引起呼吸衰竭,要是没有及时抢救,会导致死亡……
食用可疑食物后,一旦出现上述相关症状,一定要赶快去医院,千万别拖!可能的话,最好携带上剩余食物。
04
日常饮食
如何避免肉毒中毒?
上面提到的2类食物,那可都是大家伙爱吃的,没了这些,家里能做的菜都少了。
其实,想要避免肉毒中毒也不难,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给了我们4点提示:
谨慎网购熟食和发酵食品
谨慎选择网购的即食食品;
不购买、不食用来历不明或小作坊生产的真空包装散装熟肉制品、发酵类食品,特别是需要冷藏的即食熟肉制品。
储存熟肉制品注意温度和氧气
散装的即食肉制品不宜抽真空常温保存;
需要冷链运输、保存的预包装即食熟肉制品购买后应尽快冷藏,不应长时间失去冷链保护。
不要盲目自制发酵食品和肉制品
家庭制备植物性发酵食品(如臭豆腐、豆瓣酱、面酱等)和腊肉、腌肉、风干牛肉等肉制品时,应当确保原辅料的清洁。
除去泥土和杂质,尽量防止猪、牛、羊肉在屠宰、贮存、运输过程中被粪便和泥土污染。
制作过程要注意保持卫生,包括食材、容器及个人卫生。
食用前彻底加热
肉毒毒素不耐热,通常100℃加热10分钟就可将其破坏,彻底加热可有效预防肉毒中毒。
最后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
“肉毒中毒”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也正因如此
才会引发国家机构的提醒
希望大家平时做饭、买菜时
多留个心
最后,记得点赞、在看、转发
随手扩散内容
提醒更多家庭!

参考资料:
[1]《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关于预防食源性肉毒中毒的风险提示》

[2]赵思俊,李雪莲,曹旭敏,王娟,王玉东,王君玮,曲志娜.肉毒杆菌及肉毒毒素研究进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更新于2023年。文章仅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养育等方面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疗、用药问题请咨询医生。
授权转载:原创内容,欢迎转发,转载请留言。
往期推荐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育学园官方群
健康科普、24小时答疑...智慧妈妈都在这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