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今晚聊一部新片——
《拿破仑》
围绕这片子戏外的争吵远比戏内精彩,而且无论是国内外,对它的一大争执点也都差不多,就是片子里关于拿破仑的大量情节与史实严重不符。
针对这些指责,导演雷德利·斯科特直接回应:“(拿破仑在世的时候)你当时在场吗?不?那你是怎么知道的?”
历史和电影总是会存在这样的冲突,孰是孰非,谁对谁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有人批判这片是魔改,我不认同。
因为对着文献幕幕考据是一种拍法,借助历史中无法盖棺论定的事换个视角来服务自己的表达是另一种拍法,从创作的方法上来说,没有优劣之分,但往往选择了一方一定会让另一方不满意。
刚好,我不懂拿破仑,对他的了解也仅限于历史书上的几段字,少得可怜,所以我恰好能够脱离出争吵的漩涡,仅仅从局外人的角度审视一下这部电影,算不算得上是一部好片。
先说下我的结论吧,它有精彩的地方,但属实算不得一部佳作。
正文
它精彩的地方其实就是雷德利最擅长的地方,回顾一下导演拍过的电影,《末路狂花》《银翼杀手》等等,前一部可谓是女性主义的先锋作,后一部的思考深度以及在大场面中传达情绪和内容的把握度都非常强。
《拿破仑》继承了导演一贯的长处。
它讲拿破仑,并非全是从拿破仑的视角去讲的,还加入了在历史中一直不被重视的拿破仑的妻子约瑟芬的视角。
在斯科特的设定里,约瑟芬是一个智慧、通透的女性,她可以一眼看穿拿破仑的野心,也是唯一一个能制约住不让他走向毁灭的人。
她有自己的骄傲,因为无法为拿破仑生育继承人而被离婚,她用嘲讽的态度念着离婚誓言,讥笑生不出孩子竟然可以成为阻挠国家政治的理由。
这种清醒的态度更是把拿破仑的虚伪不加掩饰地对比出来,可以说,在一个叫《拿破仑》的片子里,导演是试图用拿破仑来反衬约瑟芬的。
这算是电影的一处亮点,我还有一个比较喜欢的画面,是开头的法国大革命中,玛丽王后被审判后走向断头台的一幕。
即便被围观的群众咒骂扔臭鸡蛋和烂菜叶,她也始终目不斜视昂着头走向断头台,即便是脖子被放在凹槽里等待刀片落下,她也没有因恐惧而产生的流泪和颤抖。
玛丽王后在历史中的评价褒贬掺杂,她有极致恶劣的部分,但同时也有坚强、在一众贵族倒戈中捍卫尊严这样的美名。
斯科特选择了后者去拍她死去的这一幕,把她的处变不惊与当时民众对断头台的狂热态度做了对比,也服务了导演对这一段历史的态度。
抛开这两处对女性角色的呈现,剩下的让我觉得还不错的就是两处战役的大场面,尤其是和俄奥联军的那一场。
这场是拿破仑的标志性胜利,他带领士兵一举击溃联军,几乎没有人突破炮火的封锁线,炮火落在冰面上,砸出一个又一个冰洞,无数的联军整个人或者是残肢碎体掉进去,冰水瞬间被染成血红。
在士兵们恐惧的呐喊声和冰面下一具具的尸体中,穿插的是拿破仑运筹帷幄站在后方指挥战场的镜头,这是这部“传记片”中为数不多让我动容的一幕。
无数人的叫喊和尸骨葬在了冰河下,无数条生命只为成全一个人的伟名,这种冲击和对比只是陈列,就已经有足够的反战色彩。
只是很可惜,反战虽然是这片子的主题,但类似这样好的戏却寥寥无几。
归根结底,是因为导演自己对待历史的态度就是模糊的。
从成片看,他似乎抛弃了历史,只是把拿破仑当作一个角色去进行艺术创作,借助他传递自己的反战思想。
这当然好,因为这是从把他作为一个人的角度去拍,电影也就抓住他遗言中的三个关键词:法国、军队、约瑟芬。前两者是他施展抱负的战场,约瑟芬是他内心情感的投射。
但这三者加起来,在电影里都构不成一个具体的拿破仑。
对法国和军队的情感太流于表面,整个剧本创作的方式就是节选了拿破仑生命中重要的几场战役和政变,彼此之间也提不上什么串联,像是一部流水账,匆匆掠过了一个人辽阔的一生。
而他在这一生里对法国的爱更是具体到只有几句台词“我很爱法国,他们让我退位,好,那我就退位。”
流水账的后果就是这个人的形象特别散,可以说拿破仑在情感之外展示给民众和观众的外在形象,几乎是没有的。
约瑟芬那条线倒是好不容易让他变得具象,因为他在此有了非常鲜明的性格。
情感关系里的性爱和暴力控制了他,他无法控制住自己对约瑟芬的爱,某种意义上与他无法控制自己出征的暴力冲动是相符的,所以这二者始终在片中交替出现,他每一次走上战场都会给约瑟芬写信。
而约瑟芬也是唯一一个真正看透他的人——
“你盲目的野心牵动着你的一举一动,未来也将如此。”
“我放你自由,也放你走向了毁灭,下次换我做皇帝吧。”
约瑟芬就像一个神圣的幽灵,她构成了拿破仑的另一面,是一个圣母一样的指引人物,但二人的关系也就到这一层为止了。
再往下延,我们知道约瑟芬对拿破仑很重要,但她到底重要在什么地方?拿破仑被情感制约的点到底体现在何处?甚至约瑟芬这个人的能力和魅力体现在哪里,为什么她一直对拿破仑说“没有我,你什么都不是”?
她在里面唯一的体现似乎就是凭借性爱俘虏了拿破仑这个人物,而性爱,我们甚至都是在电影院看不到的。
这些信息的省略让这段关系变得很模糊,对约瑟芬看似很多的塑造也丝毫无助于丰富她的形象,它顶多算是拍出了一个枭雄内心的一面,对反战的主题起不到什么帮助。
在抛弃历史的同时,导演又不自觉地去借助历史,比如拿破仑这个人在法国受到的狂热崇拜。
导演直接借助历史事实(有很多历史故事讲述了拿破仑被法国人民热爱)预设了这种情绪,接着直接把这种情绪安排进电影。
开头只在两处给拿破仑为法国和法国人民带来了什么做了一个简单的交代。
一处是最开始的“苦难使他们走向(法国)大革命,革命又把他们带回了苦难”,交代了人民的苦难背景,于是我们可以想象到拿破仑通过一系列举措带领法国人民走出苦难;
另一处是拿破仑的崛起之战,夺回了被英军占领的海港,这一站也让他的军衔从上尉升到了准将。
但即便是这两处拍得也很省略,它们无法支撑起每次拿破仑回到法国,在下车下船的时候都会引来众人信徒一般的欢呼。
也无法解释为什么拿破仑因战争失败被迫退位后从岛上回到法国想夺回皇帝身份时,三言两语毫无感染力的演讲就让对面持枪阻拦他的士兵们主动放下武器,高呼拿破仑的名字。
我当然不会去否认这些情绪的存在,但导演在丝毫没有拍出他个人魅力的前提下,想当然地认为我们都能理解为何这些人都对拿破仑一呼百应,这不是电影的逻辑。
更何况,导演还把这种狂热的情绪,当作他反战主题中着重去“反”的对象。
连这种狂热情绪的根源都没有拍出来,最后应该去反的是什么?有没有一个明确的落点?
没有,于是只能借助片尾打出字幕卡“拿破仑一生领导了六十多场战役,共造成了超过三百万人死亡”。
但数字无法打动人,打动人的是具体的人。
战争中死去的人,远征圣彼得堡途中被冻死在冰雪中的人,炮弹落在冰面上掉进冰窟里挣扎的人,宁愿焚烧整座城也不愿留给法军的莫斯科居民,滑铁卢战场上镜头俯视之下虫蚁一般挪动须臾失去生命的士兵。
这些人无论在电影中,还是在历史中,都只能草草化为结尾黑屏时那一笔庞大的数字:超过三百万人死亡。
可惜了,这一部本可以浩瀚的反战史诗。
配图/《拿破仑》预告
音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