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今年的冬天被称为暖冬,但凛冽的寒风也着实让北方人感受了一把什么叫“寒风吹我骨,严霜切我肌”。

那么,古人在没有现代科技设备的情况下该如何取暖呢?
清代 陈枚绘《月曼清游图》册(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和我们冬天必备的暖宝宝一样,古人也有手炉。
手炉出现于何时尚不明确,但它是明清时期江浙地区的重要暖手工具。
清康熙 铜透雕鹤鹿同春纹手炉
观复博物馆藏
其体型不大,也称袖炉,既可双手捧握,亦可手持,携带方便。炉内放灰,灰中埋烧红的碳,冬天捧在手里根本就放不下。

难怪清人汪东《绛都春》言:“袖炉熏透梅花,寸心自暖。”
20世纪60-70年代竹火笼
茂名市博物馆藏
除了手炉,在四川、广东等地也流行火笼。
火笼的历史很久远,其前身是“篝”,也就是熏笼。火笼外为竹编而成,里面有个内胆,在内胆上放置烧红的木炭就可以使用了。
20世纪初南方地区老照片
在老照片上可以看到火笼还可以挂在身上里,取暖效果一定非常好。
由于它物美价廉,过去几乎家家必备,大爷大妈人手一个提溜着,冬天在外面晒太阳、唠家常,惬意非常。
清代 铜汤婆子
观复博物馆藏
睡觉时也有专门的取暖用具,它还有个耐人寻味的名字——汤婆子。
元代佚名《东南纪闻》三:“锡夫人者,俚谓之汤婆。鞲锡为器,贮汤其间,霜天雪夜,置之衾席,用以暖足,因目为汤婆。竹谷、罗学温文之曰:锡夫人。”
从以上可知,汤婆子也称为“锡夫人”,是专门的供暖被窝的器物。形呈扁圆形,顶部一口可以注入热水,放进被窝,一晚上都暖烘烘的。宋代黄庭坚《戏咏暖足瓶》诗二首:“小姬暖足卧,或能起心兵。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足见汤婆子的取暖效果棒棒哒。
夏去冬来,暑往寒来,大自然的运行规律谁也无法避免。但人类可以在生活实践中去通过发明创造来改善生活质量,这也正是人类智慧的表现。
你们那里有什么取暖工具呢?
不妨分享一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