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这样一道人生选择题:
假设你是一名普通男性,家境、工作、外貌都很普通。
35岁那年,经朋友介绍,你终于认识了一个可以结婚的女朋友。
但,女方要求你拿出18.8万元彩礼。
你看了看账户里辛苦攒下的16.8万元,想到父母已经掏空积蓄给自己买了房,你决定跟朋友借2万。
终于,你凑齐了钱把银行卡交到女朋友手中。
你以为,这一次终于可以完成人生大事。
然而,随着婚期临近,对方又要求你再拿出3万块。
……
此时,你会如何选择?
各位读者,先别着急回答。
我们不妨把心中的答案留到最后,先看看现实中的这位小朱先生交出的答卷。
01

困住他们的,
其实不是彩礼
前些天,小朱接受了凤凰网的专访,聊起了他的那次选择。
半年前,因为3万块,他觉得压力大,他觉得膈应,他主动提出分手。
女方也没有犹豫,接受他的提议,并如数退还礼金。
事后,两人没有过多纠缠,如同一场没能谈拢的买卖。
但,小朱的焦虑日渐加深。
他自觉没出息、对不起父母,他责怪自己没钱、人到中年还没结婚……
其实,这种负面情绪不是因为彩礼事件才产生。
小朱的父母时常很“直接”地催婚:
“气死我了!”
“你把我们拖累了!”
“被外人笑话了!”
……
没结成婚,成了横在小朱心里的一道巨大的沟壑。
经历此事后,他发现自己甚至不知道如何跨过去,继续正常生活。
于是,一向规规矩矩的他做出了这辈子最大胆的决定——
瞒着家人辞职,然后开始漫无目的的旅行。
前段时间接受采访时,小朱人在成都。
半年时间,他已经穷游过40多个城市,也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
本以为此时的他会通透许多,然而他依然没能填上这道沟壑。
他困惑:
“我不低你一等,为啥平白无故要给那么多钱?”
聊起父母时,他眼里含泪愧疚地说:
“不忍心掏空父母养老金结婚。”
他依旧矛盾:
“我感觉自己没有能力支撑一个家庭,但羡慕人家结婚生子。”
此话一出,小朱被骂得不轻。
有人说,他不仅穷,还想着空手套白狼。
有人说,他不体谅女性,忽视了孩子是女人生的。
有人说,他本就没有能力结婚生子,千万别去祸害人。
这一次,益美君也觉得他该骂。
原因不在于网友们争论的彩礼、性别,更不是只针对他个人。
而是:
他明明已经认清现实,也做出了那个选择,却仍然活得十分拧巴。
看完整段采访,我甚至觉得小朱有些后悔。
一方面,他极其不认可那套传统的婚嫁体系。
另一方面,他又不自觉地向其靠近。
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勇气接受自己可能不婚不育这一现实。
与其这样,不如当初咬咬牙再给3万不是?
恐怕,这才是他痛苦的根源。
02

伤害他们的,
不只是传统婚嫁    
在了解小朱经历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
为什么他结不成婚就要如此拧巴?
不只是小朱,现实中很多人也是这样。
好像,结婚生子比天大。
不婚不育,令人抬不起头。
对此,你可能会不假思索地说:
难道迟迟结不成婚的人不该焦虑?
应该。
在单一社会评价体系之中成长起来的他,绝对应该。
首先,他应该自我否定。
因为在传统婚姻市场上,房、车、工作才是硬通货。
在这方面,小朱没有优势。
他会很自然地丧失自信,长期忽视自己的优点,甚至不断地谴责自己。
其次,他应当焦虑,应当不停地钻牛角尖。
因为他总是用一种固定的方式思考问题,从小到大都是如此。
毕竟,标准答案只有一个。
毕竟,35岁这个数字极其尴尬。
毕竟,成家立业的观念早就深深地刻在我们的基因里。
接下来,他更应当感受到社会的排斥,成为边缘人。
因为那些不符合特定标准的个体总是很难获得认同感。
毕竟,最亲近的父母都以他为耻。
最终,他会失去综合看待自己和别人的能力,彻底丧失获得幸福的能力。
性别互换,亦是如此。
还记得前段时间出现在新闻里的那些边打吊瓶边赶作业的孩子吗?
孩子病了,不能休息吗?
这么简单的道理,家长们自然都懂。
但是他们都害怕自己的孩子掉队,害怕自己的孩子将来变成小朱这样的人。
因为,路只有一条。
这种单一性导致我们忽略了个体多样性的珍贵,使得社会变得越发竞争激烈。
在为了符合狭窄标准而努力拼搏的过程中,我们或许会迷失自我,丧失对其他重要品质的关注。
竞争过度带来的焦虑和压力,早已不再是个体能够轻松承受的负担。
……
这就是单一评价体系对人格的伤害。
婚嫁,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而已。
03

能改变他们的,
永远是他们自己    
说回最开始那道选择题。
相信很多读者已经猜到我想表达的——
那道题,一开始就是错的。
小朱其实是被动地做出了选择。
尽管他主动选择放弃,尽管他开始思考很多问题,尽管他四处旅行,好像活得很自由……
但,他始终被“不婚即为失败”裹挟着。
如今很多年轻人高喊“不婚不育”,大部分也是在被动地做选择。
现实很难,大家不得不放弃些什么。
这么说很心酸、很无奈。
但当不婚不育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正在意外之中获得认同感。
很多年轻人即便有房有车,他们也可能主动拥抱单身。
因为他们越来越不喜欢自己的一生被确定。
村上春树在《舞舞舞》中写道:
“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了。
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或许“小朱们”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突然发现:
标准之外还有很多标准。
不必纠结,也不必难过。
出品 | 益美传媒
作者 | 青铜

近期微信公众号改版啦
⭐星标「益美传媒」
第一时间获取更新文章
欢迎关注益美君视频号
此刻MOMENTS
舞台剧制作人辞职当演员
遭冷眼相待
她大胆开麦:
要先赚钱,给自己造一个舞台
👇👇👇
该骂的,不只是他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