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白的墙壁,洁白的地板,嘈杂的人声。
我慢慢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一张床上。准确地说,是一张医院的病床上。
“我是谁?我在哪儿?我为什么在这里?”有好几秒,我脑海中一片空白。
“啊,醒了醒了!”一边传来护士的声音。
我终于想起,好像几个小时前,自己被推入手术室,然后被打了一针(麻醉针)……
之后发生了什么,我就不记得了……
大到外科(如胸外科、神经外科、骨科等)手术,小到拔牙、点痣等,每个人的一辈子,都会经历至少一次“麻醉”。
从麻醉方式上来看,可以粗略分为全身麻醉(“全麻”)局部麻醉(“局麻”)
很多人对局麻比较熟悉——“动哪里,就麻哪里”。
一般只需在操作部位注射或外敷麻醉药物,使局部神经失去传导痛觉的功能,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比如,要拔嘴里左侧的智齿,就只要在这一侧打麻药。拔完后,麻药消散,才会感觉到“痛痛痛”……
而前者(全身麻醉),一直让不少人忧心忡忡甚至心有余悸。
全麻会不会“睡死”过去?全麻会影响大脑吗?
(局麻与全麻)
全麻,一般包括麻醉评估、麻醉诱导、麻醉维持麻醉苏醒四个阶段。
“麻醉评估”阶段,医生会对患者的身体状况(比如血压、心率、基础疾病情况等)进行评估,确定适合的麻醉方式、麻药种类及其剂量。
“麻醉诱导”阶段,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方式(注射或吸入等),让麻药进入你的体内,使你迅速(可能往往只需几秒或十几秒)进入麻醉状态。
在全麻时,你并不是简单地“睡着了”(虽然感觉是这样),而是[1]——:
痛觉缺失——你不会感知到疼痛;
意识消失——你不会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记忆缺失——你不会记得麻醉期间发生了什么;
肌肉松弛——你无法动弹。
此时,大脑各个区域之间的相互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被阻断,导致意识、感觉和记忆功能的暂时消失。
可以简单理解为——全麻是一种极其“深度”的睡着状态,手术操作、疼痛刺激都不会让你醒来。
“麻醉维持”阶段,医生会根据手术的需要,持续给予患者适量的麻药,以保持其麻醉状态。
最后,在“麻醉苏醒”阶段,医生会逐渐减少麻药的剂量,使患者逐渐恢复意识、感知、运动等功能。
由于麻药有催眠、遗忘、镇痛的作用,所以在体内留存期间,会对我们的短期记忆产生暂时性的影响。
不过,总体来说,目前手术麻醉使用的全麻药物多为新型短效剂型,代谢快,不会在体内永久存留,对3岁以上人群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是暂时的、可控的、可逆的。
相对来说,3岁以内的婴幼儿则比较“脆弱”一些。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曾发布过警告——多次或长时间(超过3小时)的麻醉,可能会对3岁以内儿童大脑发育产生不利影响[2]
不过,这个警告只是源自动物研究的结果,还没有在人的身上找到确切案例。
人类的智力以及记忆力,主要依靠的是大脑皮层。而全身麻醉只是抑制神经和神经元的传导而已,和大脑皮层的关系并不大。
截至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科学证据提示,单次的、时间相对短的全麻药物使用,会对成人或儿童的大脑产生健康损害[3-4]
有些人在做完手术后,发现自己“好像更健忘了”“好像变傻了”“无法集中注意力”等情况。
医学上,这些被称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其实并不是麻药的作用,而更可能与年龄、已有的疾病、手术本身的影响和心理因素等有关[5-6]
当然不是!
对麻醉医生来说,让你顺利“睡过去”,只是工作的一部分。
他们还要确保你“睡得安稳”——监测和维持整个手术期间你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并根据手术的需要,及时调整麻药的剂量和给药方式,保证手术安全、顺利、平稳进行。
他们可比你更担心你会出事!
一旦某个或某些指标出现波动或者异常,就要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比如调整血压、稳定心率、处理心律失常、补充液体和电解质等。
如果发生大出血、心脏停搏、室颤、过敏性休克等危急情况,麻醉医生会立即反应,和手术医生一起及时抢救。
最后,麻醉医生还要让你顺利地“醒过来”,并继续监护你的生命体征,以确保你的安全。
不打麻药的最大后果,就是——疼。
有的人可能觉得,我能忍!
但事实上,这或许只是一种“盲目的自信”
疼痛会带来短期或长期的身体负担和心理应激,导致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困难、血压升高、肌肉紧张,从而增加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有些需要精细操作,或涉及重要脏器的手术,需要身体完全保持不动。
这时如果没有麻醉,根本无法完成手术操作。
通常情况下,如果已经到了需要做手术的地步,往往是疾病本身已经比较危急,或者发展下去有较大健康危害。
这时往往由不得我们选择手术做不做,或者什么时候做,更不可能在不麻醉的情况下做手术。
当然,具体的麻醉方式和药物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的需要来确定。
如今,全麻药物和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所以,听医生的话,该麻就麻,放心地“睡过去”和“醒过来”吧!
审核专家:刘健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Xie S, Ma W, Guo Q, Liu J, Li W, McLeod HL, He Y. The pharmacogenetics of medications used in general anesthesia. Pharmacogenomics. 2018 Feb;19(3):285-298.
2.https://www.fda.gov/drugs/fda-drug-safety-podcasts/fda-drug-safety-podcast-fda-review-results-new-warnings-about-using-general-anesthetics-and-sedation
3.http://med.stanford.edu/pedsanesthesia/patients/brain-dev-faqs.html
4.Sun LS,Li G,Miller TL:Association Between a Single General Anesthesia Exposure Before Age 36 Months and Neurocognitive Outcomes in Later Childhood.JAMA 2016 Jun;315 (21):2312-20
5.Backeljauw B, Holland SK, Altaye M, Loepke AW. Cognition and Brain Structure Following Early Childhood Surgery With Anesthesia. Pediatrics. 2015 Jul;136(1):e1-12.
6.Bekker AY, Weeks EJ. Cognitive function after anaesthesia in the elderly. Best Pract Res Clin Anaesthesiol. 2003 Jun;17(2):259-72.
*腾讯医典内容团队出品
相关阅读
一种患病率高达 12% 的慢性杀手,已悄悄找上了年轻人
杀死上亿中国人的这5件事,还在被轻视
机器人做手术、咖啡也有电子版?盘点最新医疗“黑科技”!
每天少吃1克这种调味料,竟然有这么多好处!
这种癌一发现就是中晚期!医生提醒:食欲下降可能是预警信号
女医生半夜12点突然肚子剧痛!她在8小时内用这3步完成了自救
这种饮料既伤肝,又致癌!可你却每天都在喝(不是酒)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