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身边的人突然毫无预兆地站起来,目光呆滞地穿好衣服,无意识地在客厅走来走去后,又自己慢慢回到了床上。
别害怕,这不是被“脏东西”上身,而是梦游了!
梦游和鬼压床堪称睡觉中 “灵异事件”前两名。尤其是梦游,更是带有许多“玄幻色彩”,至今江湖上仍然流传着“梦游的人被叫醒,很有可能变傻变疯”这种说法。
梦游,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梦游并不罕见。
研究显示,梦游的终生患病率估计为6.9%[1],也就是说,每100个人中就有接近7个人一生中可能会经历梦游。
而且,儿童的梦游概率明显高于成年人。在2~13岁的儿童中,约有29%的人经历过梦游,梦游的发病率在10~13岁时达到巅峰[2]
甚至还有一些人,因为梦游而“一游成名”:
● 1987年,美国伊利诺州一名11岁男童在1987年梦游时搭乘火车行经160公里的距离,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3]
● 英国某女子梦游网购买下一座篮球场,差点破产[4]
● 美国一名女孩 20多年胖了120多斤,最后发现是每次梦游时悄咪咪打开冰箱偷吃导致[5]
以上虽然是极端个例,但是梦游的确并不罕见,并且存在安全隐患。
轻则在梦游过程中碰伤撞伤、白天疲惫不堪、精神萎靡等。
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失足从高楼跌落,失去生命。
所以,梦游值得我们重视起来。
梦游,又叫睡行症。顾名思义,就是指人在睡眠状态下,起床在室内或者户外行走或者做一些其他的简单动作。
先要澄清一点,梦游并不是都发生在做梦期间的行为。
人们正常的睡眠结构周期分为两个时相: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期(REM)NREM又包括刚入睡期、浅睡眠期和深睡眠期。人们平时做梦多发生在REM。而梦游通常则发生在NREM中的深度睡眠阶段。所以梦游和做梦是两码事。
梦游其实是一种睡眠障碍,通常梦游的原因可能跟以下几点有关:
1.遗传因素:有学者进行了一项长达12年的研究,追踪了1940名儿童的睡眠情况后发现,梦游可能与遗传息息相关[6]。研究结果显示:如果父母有梦游史,那么孩子梦游的概率明显更高[6]
(来源:giphy)
2.发育因素:小朋友的大脑还在发育阶段,中枢神经不够成熟,不能很好控制运动神经元。所以在儿童时期出现梦游的概率更大。
3.睡眠因素:研究表明,经常睡眠不足,梦游概率会明显增加,而且梦游的形式也会更复杂[7]
(来源:soogif)
4.精神因素:比如成年人压力太大,总是睡不好,这种负面精神因素压力也可能增加梦游的概率[8]
5.服用某些药物:比如某些镇静催眠药、抗惊厥药、抗抑郁药、抗组胺药物等也有可能和梦游相关。
其实没有那么“吓人”。
梦游者处于意识朦胧状态,发作过程中如果突然被唤醒,可能会让他们感到恐惧,下意识做出暴力反击行为。因此,尽可能不去干扰梦游者的行为。儿童和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功能逐渐成熟,梦游的情况也会逐渐减少。
(来源:soogif)
由于梦游发作时间不长,大多数情况不到10分钟即可完成,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引导他们回到床上继续睡觉,比如,轻轻转动他的肩膀,让他自己走回房间。
如果发现情况很危险,比如发现梦游的人准备在房间里尿尿(别震惊,真的有!),出门闲逛,甚至在阳台的边缘疯狂试探,那么及时叫醒他是明智的选择。
偶尔梦游不要紧,遇到小孩有梦游的情况,家长也不用紧张。但是要注意锁好门窗,把家里的尖锐东西都收起来,避免梦游的人受伤。
如果梦游发生的概率太频,或行为反常,建议及时就医。通常有一般治疗(消除诱因)、药物治疗、心理行为治疗等方法[9]
● 一般治疗:比如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疲劳;积极治疗与梦游相关的基础疾病。
● 药物治疗:如遵照医嘱服用氯硝西泮和地西泮,或者抗抑郁药物,如氟西汀、曲唑酮等[10]
● 心理行为治疗:通过心理治疗或者催眠治疗,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从而改善梦游情况。
而想要尽量避免出现梦游,我们日常中也可以做好以下几点:
● 保证充足、规律睡眠;
● 营造良好睡眠环境:睡前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冥想或做放松练习,卧室保证舒适安静;
● 心情愉悦,劳逸结合,避免每天压力过大;
● 加强体育锻炼。
你身边有人梦游吗?在评论区留下你知道的关于梦游的故事吧!
审核专家:乔颖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Stallman HM, Kohler M. Prevalence of Sleepwalking: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LoS One. 2016;11(11):e0164769. Published 2016 Nov 10. doi:10.1371/journal.pone.0164769
[2]Petit D, Pennestri MH, Paquet J, et al. Childhood Sleepwalking and Sleep Terrors: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Prevalence and Familial Aggregation. JAMA Pediatr. 2015;169(7):653-658. doi:10.1001/jamapediatrics.2015.127
[3]https://sf.epochtimes.com/2023/08/27/14181.html
[4]https://news.sina.cn/sh/2019-05-23/detail-ihvhiews3905734.d.html?vt=4
[5]https://news.cctv.com/society/20090618/101003.shtml
[6]Petit D, Pennestri MH, Paquet J, et al. Childhood Sleepwalking and Sleep Terrors: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Prevalence and Familial Aggregation. JAMA Pediatr. 2015;169(7):653-658.
[7]Zadra A, Pilon M, Montplaisir J. Polysomnographic diagnosis of sleepwalking: effects of sleep deprivation. Ann Neurol. 2008;63(4):513-519. doi:10.1002/ana.21339
[8]Szelenberger W, Niemcewicz S, Dabrowska AJ. Sleepwalking and night terrors: psychopathological and psychophysiological correlates. Int Rev Psychiatry. 2005;17(4):263-270. doi:10.1080/09540260500104573
[9]郝伟,陆林.精神病学.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10]精神障碍诊疗规范 (2020年版)
*腾讯医典内容团队出品
相关阅读
打了麻药会变笨?“全麻”会影响大脑吗?
饭菜应该趁热放冰箱?饭后立刻刷牙反而不好?揭秘15个健康真相!
一种患病率高达 12% 的慢性杀手,已悄悄找上了年轻人
杀死上亿中国人的这5件事,还在被轻视
机器人做手术、咖啡也有电子版?盘点最新医疗“黑科技”!
每天少吃1克这种调味料,竟然有这么多好处!
这种癌一发现就是中晚期!医生提醒:食欲下降可能是预警信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