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7日,科普中国·星空讲坛以“科普,渐入佳境”为主题,邀请5位专家、学者,从不同领域、角度索解科普,分享科普作家们在科普创作之路中的思考与挑战,促进科普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共同探讨科普工作的奥秘与价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副主任袁岚峰带来演讲《科普如何从错误中吸取力量?》 
以下是袁岚峰的演讲节选:
今天非常感谢科普中国的邀请,跟大家谈一谈“科普如何从错误中吸取营养”,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题目。
我们平常感觉到科普应该讲的全是正确的东西,可是事实上这几年的实践发现经常是在跟错误打交道。某种意义上科普也可以从错误中学到东西。那么到底有哪些错误呢?
根据我这些年的实践,至少有这么6个层面的错误,包括营销号的错误、公众的错误、媒体的错误、专家跨界的错误。往往在一个领域的专家跨到另外一个领域它不熟的又变成民科了。还有科普界的错误,我们觉得科普界的同行讲的应该都是对的,实际上有时候也是错的,最后还有自己的错误
营销号的错误:不堪其扰
第一个层面的错误,营销号的错误。
你往往看到他们有一些标志性的语言,“某某愿望成真”“某某震惊了”“某某终于出手”“大家沸腾吧”,经常有朋友转来这样的文章或者是视频来给我看,说:请问这不是真的。这时候我的内心感觉就像那个表情“我的内心是崩溃的”。我每次都跟他们说,一看这个标题就是营销号,就是胡扯,不要在上面浪费时间了。
图片来源:作者
那几个沸腾的消息,每当看到这儿我就非常吐血,尤其是关于科普的营销号,它的特点是从来不讲科学道理,只是给你一个让你沸腾的结论。所以每次告诉大家,如果一个消息没有五W,没有这个科学原理的都是胡扯,你不要在上面浪费时间,我懒得跟他多说一句话。
后来我就对营销号增加了理解,我想你没法跟他斗气,因为它可能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人。
公众的错误:耐心指正
举一个非常具体的例子,亚铁氰化钾,隔三差五就会看到这样的消息,好像发现什么新大陆似的,说“中国卖盐的都是畜生”,为什么说得这么严重?翻出那个标签,上面写着盐有一样东西叫做亚铁氰化钾,这个名字不吓人吗?
大家应该听说过氰化钾,氰化钾是一种非常著名的毒药,一般都是间谍放在牙齿里面,一旦有事就咬破以后自杀的,一点氰化钾就足以立刻毒死一个人。我们盐里面居然有这个东西,这不是吓死人吗?
每当遇到这种消息,我们应该怎么回应呢?我以前就写过一篇文章来告诉大家,说盐里有亚铁氰化钾就问你怕不怕。
其实我们要搞明白亚铁氰化钾跟氰化钾是两回事,它们是完全不同的物质,就好比说食盐的化学成分是氯化钠,它跟钠元素那个单质是两回事,它们不是同一个物质。
片来源:pixabay
亚铁氰化钾到底是什么东西?首先氰化钾有毒是因为它里面含有氰根CN负离子,氰跟血红蛋白结合能力特别强,它只要进入到人体里面,跟血红蛋白结合得很牢固,血红蛋白就没有结合氧气了。
可是亚铁氰化钾是什么?“亚铁”指二价铁离子,亚铁离子跟氰根的结合能力特别强,1个亚铁离子带了6个氰根离子,它们之间已经形成一个络合物了,整体是负4价的。假如像你想象的那样氰根是自由的,然后再加上铁加上钾,它的名字要是叫做氰化亚铁钾,而不是亚铁氰化钾。氰根已经被铁离子牢牢地结合住了,它对人体没有害。
那有人说,我看这个东西还是很膈应,即使没有毒,吃它也不行,剂量足够总会把人毒死。回答是这样的,其实我们国家对亚铁氰化钾的毒性或者说可以吃的范围有一个标准,如果你按照那个标准去吃,发现对人健康有害的程度要多少?一天至少要吃2两盐才行,你想想这是什么概念?《水浒传》里面的梁山好汉说“小二,切2斤熟牛肉”,你想象一下“小二,来2两盐,切2斤熟牛肉”。我想你在被毒死之前先会被咸死,没有人会这样吃盐。
你可能会问,我看着这东西就感觉很难受,为什么要在盐里放亚铁氰化钾呢?回答是这样的,它是一种抗结剂。盐这个东西很容易受潮,如果你什么都不加,很容易会结成一块一块的你像放食盐少许,你看我们中国的食谱都是少许,结果你放一大坨下去,菜就咸得不能吃了。国家标准里面,食盐是要放一些抗结剂的。而亚铁氰化钾以及跟它类似的亚铁氰化钠就是性能最好的抗结剂。
如果你了解了这些就会心平气和,就让我想起《肖申克的救赎》有一句话:“恐惧让你沦为囚徒,希望让你重获自由”。那么可以有类似的话:“无知让你成为囚徒,科学让你获得自由”。对于公众的错误,我们可以以非常心平气和的态度跟他讲。
媒体的错误:深入剖析
媒体的层次高一点,他会给你讲出一大堆的道理,你的层次要比他更高,要讲出你更深层面的道理。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关于“神童”的问题。我发现媒体特别喜欢讲神童的故事,又特别喜欢讲神童不成功的故事。哪个神童过得不太好或者说没有取得常规意义上成功,他就喜欢拿出来说一通。
比如你可以看到这样的标题:“昔时神童逝世,年仅38岁,大学神童班招生还有必要吗”,年仅38岁逝世的那位叫魏永康,2021年38岁的时候去世了,非常可惜。
然后说“还记得中科大少年班吗?45年后神童们的境遇颠覆想象”。举了什么例子?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科大少年班一共培养了3167人,只有18%、20%左右留在了学术界,在国内外打出名气,成为科研机构教授的人大约只有250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八九。“只有”,我看到这些的时候就很吐血,你觉得20%左右的人在学术界是非常低的比例吗?你觉得到多少比例才满意?
你想想全世界学术界的人能有多少,跟全世界人口比例相比有多少,那可能1%都不到。少年班如果说有1/5的人在学术界,那是特别高的比例,你如果找找其他班肯定没有这么高。还说成为国内外学术机构教授的人大概只有250人,是一个极高的比例,所以我看到“只有”,为了黑,什么数据都能找出来。
图片来源:pixabay
我们应该有一个正常一点的心态,你以一个完全不恰当的标准来要求少年班,然后得到一个非常奇怪的结论。
正常的思考方式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想一想,有多少少年大学生,科大少年班一年招生几十人,而在科大少年班之外还有很多,比如说我就是。
我是14岁来到科大读书的,很多人就说,你是少年班的,我每次就要纠正他们一下,我不是少年班的,我上的是化学物理系,因为少年班招收的是高三之前高考的人。我14岁的时候已经高三了,所以我不是少年班,我上的就是化学物理系。
媒体说少年班太不成功了,没有一个人成为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人,我想这样的标准怎么比,牛顿、爱因斯坦是什么人?全人类几千年就出来这么两个。我们全世界就有上千个大学生,你希望他们都成为牛顿、爱因斯坦吗?这完全是不伦不类的比较。
我对于媒体有一个建议,对于科学的宣传要高调,对于个人的宣传要低调,尤其是对那些少年大学生,对于少年成名的人,最好不要去报道人家个人,不要去打扰人家,你多去报道他的科学成果,对他个人建议要采取保护的态度。如果你真的希望这个人好好发展,你就不要去干扰人家,让他们自由的发展,这是一个道德问题。
专家跨界的错误
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是量子信息,我自己做过很多领域的科普,其中讲得最多的是量子信息,量子信息是近些年来我们国家以至于全世界发展特别蓬勃的领域,有很多人做出了非常了不起的成果。
但是网络上对量子信息的批判一直没有停过,有很多人简直是咬牙切齿,他认为这都是伪科学,你们这帮人全是骗子,其中有一些人还是非常著名的学术机构。
比如说这里有一位号称是“数学公式”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一位退休教授,他写的文章标题都是指名道姓地说:“扫谎打非,督促潘建伟院士走出误区”,还有一位号称美国加尼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位老先生,他写了50多篇文章历数量子信息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他看来这全是假的,你想一个人有多大的热情才能写50多篇文章来痛批,他投入了多大的感情。
此外还有一位老先生他的专业是太阳物理,但是在2020年光量子计算机出来之后,他也读了不少文献,他认为光量子计算机不对,你说九章是量子计算机吗?我认为它不是量子计算机,它就是一个光学试验,还在网上连续写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
但是我们首先要表明自己的态度,首先我们还是尊敬这位老先生,因为他已经80多岁了,而且他自己的领域是空间物理学、太阳风等,在这些领域贡献了很大。
我们对于他这么大年龄还在不停地关注前沿科技,还在看文献,这个精神我们是非常敬佩的。但是我们要指出,在量子计算机领域,他确实不是内行,叫隔行如隔山,从这两篇文章当中可以看出,他其实对量子计算机有不少的误解。
科普界的错误
这又是让人非常震惊的事情。对我印象最深的是2016年8月我们国家发射了“墨子”号,那是全世界第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造成了巨大的轰动。
当时有很多媒体来采访我,掀起了科普“墨子号”的热潮,有很多科普文章都众口一词地说,“墨子号”最大的成果是量子保密通信了,他说量子保密通信的原理是量子纠缠,而且说得头头是道,大家都这么说,看起来简直是常识。
可是我没有搞明白到底是怎么用量子纠缠来实现量子保密通信的,然后就问了一个真正参与了“墨子号”研究的人,然后在电话里面问他,他一句话就说出了答案,说我们没有用量子纠缠,因为每次发的是单光子。
这让我震惊了,他一句话就说明白了,因为量子纠缠至少要有2个粒子,单光子的话就意味着它没有量子纠缠。一看原来你们没有用量子纠缠,那么那些科普号说的都是错的,他说没错,他们说的是错的。
其实有时候在科普界传来传去,似乎已经成了一个常识的说法,它仍然可能是错的。这让我对于错误的阈值一下子提高了好多个程度,才发现所有人都说它对,也有可能是错的,三人成虎。
我自己的错误
最后一个层面是我自己的错误,这个又要上一个台阶。这方面我印象最深的是在2020年的时候,当时是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邀请了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跟我做一个对话,他是谁呢?是手撕石墨烯的人,他跟他的同事拿着一个胶带去粘石墨,一层一层地撕,最后就撕出来单层的石墨烯。
他因为这个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叫安德烈·盖姆,我跟他进行了对话。我事先做了不少调研,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就问他,听说中国石墨烯产业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是世界领先了,无论是专利的数目还是石墨烯的产量,可是好像石墨烯产业还是没有得到非常蓬勃的发展,有很多人说这是因为石墨烯产业还缺少一个杀手级的应用,请问您对这个怎么看?
图片来源:作者
我本来以为他会深入剖析石墨烯产业,但他的回答让我大跌眼镜。他说我对这个问题不感兴趣,你要知道我在十年前刚好得过一次诺贝尔奖不是因为什么产业,而是因为世界上存在二维材料,这个层次不一样。平常我们提到一个材料的时候,我们想至少都是三维的东西,有长宽高,可是这个石墨烯存在二维材料,没有厚度。自从有了石墨烯之后人们这个思路就打开了,就可以发现很多其他的二维材料,比如说后来又发现了很多类似的东西。所以他得诺贝尔奖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存在二维材料。
202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是发给的量子点,这个量子点有什么用?常规的说法就是量子点可以用来做显示,可以产生五颜六色各种颜色。可是诺贝尔奖委员会对量子点的解释是,它的元素周期表增加了一个维度,元素周期表本来是个平面的表,只有两个维度,可是有了量子点之后大家注意到,其实同样一个材料只要改变它颗粒大小的尺寸,性质也是可以发生变化的,所以它的元素周期表现在是三维的。
这个格局就不一样了,我们要多注重这种层面的东西,这是基础研究方面的突破。这也让我自己的认识又上了一个台阶,我发现真的是学无止境,我们作为一个科普工作者要经常去学习,要学教材、学论文,还要去联系第一线的专家,还要始终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你非常努力去学,你该做的都做到了,你还是有可能犯错,要时刻有这样的心态,要不断地改进自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虽然我对科普尽了我自己最大的努力,但其实还是有很多不懂的东西,还是经常会犯错,经常会向专家朋友们请教。
每一次直播对观众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对我自己也是个学习的机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在科普,在不断地跟错误作斗争的过程当中,我们自己也学到了很多,也不断地向观众传播正确的东西。谢谢大
策划制作
作者丨袁岚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副主任
责编丨王梦如
本文2023年11月27日发表于微信公众号 科普中国 (做科普,如何从“错误”中吸取力量?),风云之声获授权转载。

■ 扩展阅读
■ 作者简介
袁岚峰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副主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长
风云之声
科学 · 爱国 · 价值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