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开分9.2
有这样的分数Sir其实也不意外。
毕竟是打造出《权力的游戏》第一季、《傲骨贤妻》第一季、《新闻编辑室》第一季的导演,与《费城故事》《面纱》的编剧,联手推出的新作。
再加上“孔雀”马特·波莫出演。
想不爆都难。
而更重要的是,这部剧看上去实在是噱头十足:
世纪虐恋、顶级颜值、超大尺度。
每一条拿出来,都够在同类题材的维度里打上一阵的了。
更何况。
它在这样的“看点”之外,还加入了一定的历史厚度。
而这,也是Sir真正想聊这部剧的原因——
同路人
Fellow Travelers
01

世纪虐恋
没错,这是一部“同志”剧,而这样的题材,最大的“看点”往往是演员。
只有演员选对了,剧集才会成功。
《同路人》里,饰演男主角霍克的是马特·波莫,他是《妙警贼探》里的男主,蓝色的瞳孔、帅气的脸庞,《人物》杂志说他是最性感的男人。
网友称其为孔雀,他也是演艺圈里为数不多宣布“出柜”的男演员。
而与他演对手戏的呢?

饰演蒂姆的演员名叫乔纳森·贝利,是一名戏剧演员,曾经在奈飞的《布里奇顿》中饰演安东尼。
他同样是一名“出柜”的男演员。

这样的对手戏组合,无论是颜值还是身份,都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需求。

也难怪豆瓣上有人赞赏:

好久没看帅哥恋爱洗眼睛了
gay角色就该还给勇敢出柜的演员
但仅有演员是不够的。

《同路人》之所以打动人,还在于两人的关系如此复杂,如此“虐心”。

剧中,霍克是一名在国会关系局任职的公务员,蒂姆则是一名前记者,他们两人只见了两面,便坠入了爱河。
第一次。

是在麦卡锡竞选美国议员的聚会上。
当时霍克走向吧台,看到了隔壁的蒂姆点了一杯牛奶,于是误以为,这是在挑逗他(人家只是单纯喜欢喝牛奶啊喂),成功引起了他的注意
两人隔空对杯。
光线停留在霍克脸上,浮现出明媚的笑容,他是先陷入的一方。
而第二次。
是在公园的长椅上。
蒂姆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拥有政治和历史学位,参与过纽约的竞选,还在《星报》实习了三个月。
他全身散发着初入社会就想在纽约扎根,斗志昂扬的光彩。
这反而吸引了情场浪子霍克,他的一句话就撩动了纯洁的蒂姆。
我今天下午会在脑子里想象
你跪下祈祷的样子
自此,蒂姆也陷了进去。
于是,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他们偷偷递纸条交换了电话号码。
为什么要偷偷?
因为当时参议员麦卡锡施行的反共运动里就包含不允许同性恋担任政府公职,后来人们将这一时期称之为“薰衣草恐慌”(The Lavender Scare)。
不但在公园里,有随处可见巡逻的警察。
甚至监视无处不在,就像不管是霍克办公室秘书的桌子上,还是女同事玛丽和女友同居的家里,都会出现一个小电扇,仿佛是监视他们的眼睛。
怎么办?

一段超大尺度的戏份。
霍克不请自来到蒂姆住的公寓里,表面上是聊新工作,但实际上是调情。

而蒂姆呢。
表面上拒绝进一步发展,但他不安分的兰花指,又仿佛是在挑逗着霍克。
他们滚到一起了。
但是,当两人在一起后,却不敢光明正大地在一起,他们就像通缉犯一样,四处躲避。
每次蒂姆去霍克住的公寓里留宿,都要观察周围是否有人看到。
在公开场合吃饭,也要刻意向服务员说明,他们是叔侄关系。
就连去同性酒吧,也要时刻担心红光亮起。
因为那意味着有人来清查了,他们也必须逃离。
万一曝光会怎样?
个侧面的例子
霍克的上司因为同性恋儿子遭到了威胁。
所以选择家庭?还是事业?

但无论是哪一种选择,带来的结果都只能是彻底的崩坏,于是没办法,最后,他只能选择自杀。
所以你看,可以拆散他们的不是外界的纠察。
其实是对未来的恐惧
霍克无法想象和蒂姆在一起的未来,他想要拥有一个正常的家庭,就像他妈妈的选择那样,即便不够自由,但至少衣食无忧,不会被人唾弃。
于是。

最终,他与一名女性订婚,离开了蒂姆
可。
还记得Sir在开头说的“世纪虐恋”吗?

没错,《同路人》的故事不仅局限在上世纪50年代,还往后延了三十年,上世纪80年代,霍克已经成为人生赢家,儿女双全,家庭和美,还有很多亲友前来庆贺。
但此时。
却有人给他送来了蒂姆的信物,原来,蒂姆得了艾滋病。

霍克立刻买了机票飞往三千公里外找他,想请求他的原谅。
但蒂姆并不想见他,把他拒之门外。
三十年前,阻止他们相爱的障碍已经不存在,三十年后流行的艾滋,再次成为了横亘在他们之间难以跨越的鸿沟。
02
不同的自由
所以这剧说的是时代的巨轮下,两个相爱的人不得不分开的故事吗?
如果仅仅如此。
可能它也不会取得豆瓣9.2这样的高分。

剧集从一开始,就铺垫了两人的结局。

先说霍克。
霍克在剧中其实更趋向于亦正亦邪的形象,他一开始只是不带感情的约炮。
他把蒂姆安排到麦卡锡身边,也并不是出于好心给他找工作,而是把他作为自己的眼线。
霍克对自己狠到可以控制心动。
即使面对测谎仪,他也能在测试之前,练习控制脑海里闪现的情境,让自己的内心波澜不惊。
为什么?
其实霍克在成为人人羡慕的公务员之前,早已练就了如何从险境中求生,他从战争上侥幸逃脱,得到了中士地位,他背上还有一道很深的疤痕,是永远消失不了的。
在刀剑无眼的职场里,他只能步步为营,寻求自保。
那么蒂姆呢?
相反,蒂姆在正义与理想未来的选择上,总是忠于本心。
得知自己崇拜的麦卡锡不再是自己心目中的榜样,毅然选择了辞职,并揭发了他身边人的问题。
一个例子。

两人在一起后,作为天主教徒,蒂姆在神父面前忏悔时,他并没有感觉到罪恶,反而内心生出了从未有过的纯净。 
他才不会被步步紧逼的环境所束缚,他想要追求真爱,即便只能在公开场合一起吃饭,即便自己被利用。
就算被抛弃,他也要做先离开的那一个。
那么为什么这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人还能走在一起?
他们都渴望自由。
所不同的是。
霍克选择了按照社会导向的大众规划平淡过完这一生的自由,蒂姆选择了得不到真爱就远走高飞的自由。
这导致了他们最终目的地的相反。
所以。
不像《星条红和皇室蓝》创造的是美国王子和英国王子陷入爱情的童话故事,《同路人》深刻揭露了那个年代“同性恋”被追杀的全过程。
那些被纠察队公布的冰冷的数字后面,有许多对像霍克和蒂姆这样的情侣,被迫失业、自杀,最终只能选择分道扬镳,隐入人海。
《同路人》也不像《断背山》或是《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停留在对两人感情无疾而终的怀念,或悲伤遗憾,或明媚艳丽。
霍克以与露西订婚来隐藏性向,是那个时代大多数人的选择,反而那些被逼到绝境的人,像蒂姆和黑人记者马库斯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里不断为此抗争,才迎来了一次次接近平权的时刻。
而这些。
才是这部剧所拥有的,最独特的价值。

03
刻板印象
老实说,同性平权的剧集其实并不少。
为纪念英国同性恋脱罪化50周年,英剧《酷儿们》以演员独白的方式,展现了英国在近百年来的同性恋平权史上,普通同性恋群体的生活和遭遇。
《同志亦凡人》男同性恋者尝试以性来抵御枯燥的生活,重新建立新的人生秩序。
《同路人》所展现的美国同性恋平权史也有纪录片《薰衣草恐慌》讲述。
那为什么,我们还要一次又一
次地重提?

Sir想起前两天,许光汉拍摄了一组写真,因为风格大胆,穿着豹纹丝袜、高跟鞋等,呈现出一种阴柔的风格,于是被一群人骂:gay凝。
且不说摄影师是女性。
单说“gay凝”这个词,怎么,给男性拍组阴柔风的照片就“gay凝”了?
是否在我们轻易判断一件事的时候,潜藏其中的,其实是固化在我们脑海里的刻板印象?
举例来说。
《同路人》中,如前所述,主人公所处的两个时代有着两个大背景。
“薰衣草恐慌”。
以及“艾滋病恐慌”。
这二者对应的,恰恰是两种即便是到现在,也有很多人挥之不去的刻板印象。
“薰衣草恐慌”也叫“紫色恐慌”。

在真实的历史中,从1947年开始,美国公园警察在华盛顿特区开始了一项“性变态消除计划”,并在次年颁布“关于性精神变态者治疗”法案,该法律声称同性恋是一种精神疾病,下令逮捕并惩罚华盛顿的同性恋居民。
不仅同性恋酒吧隔三差五就遭到警卫的清查,光是华盛顿就有数千人被逮捕拘留,他们的信息被输入到“变态档案”里。
参议员麦卡锡还断言同性恋是一种心理失调,导致人们走向共产主义,这导致到了1953年,许多部门平均每天发生一起同性恋解雇事件。
在那个年代。

男子只要身穿紫色(薰衣草色)的衣服上街,基本上是会被认为是同性恋群体,而被抓起来的。
刻板印象吗?

显然,今天来看就是妥妥的刻板印象,可这样的刻板印象一直存在于我们对这些少数人群的偏见中。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政治氛围终于因为人们的抗争解除了。
可社会上。
又流行出了“艾滋病大恐慌
没错,80年代全球范围内出现了艾滋病大流行的趋势,由于这样的病症在男同群体之间爆发的几率相对较高,而同时,各国政府又不停渲染其得病原因为“滥交”,于是,人们对这一群体避之不及。
似乎每一个男性同性恋者。

都与“艾滋病”这个词划上了等号。
甚至于,尽管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世界上很多人对同性恋的歧视并没有消散。
就像许光汉这件事中。

当男性穿女装就等同于男同,这是不是和几十年前一样,紫色等同男同,男同等同艾滋,一样的思维方式呢?
甚至于当人们用“gay”这个词来骂摄影师,这种“不满”的背后是不是潜藏着对同性这个群体的蔑视呢?
人们下意识地,会刻板印象一个群体,并将他们视为洪水猛兽。
这也是我们需要一遍又一遍地重提那段历史的原因,因为我们在那些故事里,看到的不仅是压迫,还有反抗。

就像剧里,他们也不是无力抵抗的人,他们也握有筹码,比如麦卡锡强奸一名下士的证据。
或者霍克来家里照顾
蒂姆时
蒂姆
却做出,请求霍克帮忙让他牵线,与州办公室主任聊聊艾滋病反歧视法案这样的行动。

而正是有这样无名的人站出来发声,人们才重新注意到这些歧视的存在。
△ 《薰衣草恐慌》剧照,弗兰克·卡梅尼正在示威抗议。图片来源:PBS
所以说到底。

对于Sir来说,与其说这是一部“世纪虐恋”的故事,不如说,是一个边缘群体被社会歧视,并奋起抗争的故事。

他们
或许会被时代的齿轮绞得粉碎。

或许呼喊许久也徒劳无功。

但。

哪怕一次微弱的呼声,也总能通过一些渠道,传到可听到的人的耳朵里。
它或许不能消除这个社会上的刻板印象。

但至少。
它为我们理想中的未来,多添了一个脚印。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坂元家的小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