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子们看黄渤周迅的新电影《涉过愤怒的海》了吗?
女主娜娜为了祈求男友原谅自捅17刀最后失血过多而死,让人想起包丽牟林翰事件中男的逼着包丽去拿掉输卵管…
‍‍‍
娜娜包丽悲剧的核心原因在于他们遇到的是李苗苗牟林翰这样的心理变态,但除开李苗苗牟林翰这样的反社会+pua人格,娜娜包丽这样的女生本人也很可怜。
在她们的人生选择中,爱似乎总是比自己的生命和人生更重要的。
因为这份对爱的渴求和执拗,她们的尊严和爱被遇到的男人踩在脚下反复践踏。
渴望爱的同时她们又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可以说是典型缺爱女性的一生…
亲子关系的特色遗传‍‍
空心式爱无能‍‍‍‍‍‍‍
羊看到观影后有人骂愤怒的海这部电影中的娜娜和李苗苗是癫公癫婆。‍‍‍‍‍‍‍‍‍‍‍‍‍‍‍‍‍‍
这份厌恶与其说是讨厌,不如说同为女性很多女观众心疼娜娜,看她自轻自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但仔细看娜娜的一生,癫狂不是她的本色,缺爱才是她一生不幸的开端。‍‍‍‍‍‍‍‍‍‍‍‍
7岁父母离婚,小说中离婚是娜娜母亲提出的,娜娜父亲老金为了这口被老婆抛弃的恶气,让娜娜母亲在女儿和离婚之间二选一。
娜娜母亲想要离婚,就放弃娜娜的抚养权。
娜娜的母亲放弃了女儿的抚养权,坚决离了婚。但老金马上又和前妻开始赌气:女儿在这里,会比在你那里更好。
为了培养娜娜,老金带着女儿学习游泳,倾家荡产也要让女儿初中就去日本留学。‍‍‍‍‍‍‍‍‍‍‍‍‍‍‍‍‍‍
老金给娜娜的爱,就是传统东亚人家庭中父母对女儿砸锅卖铁的爱,这份爱常见的、负责的、宏大的、却很空心,不够具体。
在这段关系中,娜娜和老金之间也不存在有效交流,甚至不存在温情。
老金的爱是单方面的,是他对做父亲这件事的自我模拟,他和娜娜之间不存在双方共识的爱。
老金完全看不到,或者是不打算看到,真实的情况是娜娜害怕游泳,也不想去日本留学。‍‍‍
娜娜死后,电影中,老金把她被凌辱的视频拿给很多人看。
小说刻画的更扎心一点,在停尸房,老金发现自己认不出女儿的脸,随后又拍下女儿在停尸房的照片纹在了自己身上😓。
不管是老金还是娜娜母亲,相比爱娜娜这个具体的孩子,她们好像都更在乎在为人父母的脸面。
还有人说很多父母都是这样的,不擅长交流。
但整体来看,不管是老金还是娜娜,最根本的悲剧是他们都是被机械式的养育长大的。
没有得到过来自父母内心的理解和支持,也无法真正理解和支持自己的孩子。
之前羊在网上看到一句话,为什么很多女孩活着活着就变成东亚孤女?
活成底层的东亚孤女,是因为亲生父母都不把她们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去爱去理解。
她们被嫌弃,被随意抛弃,是不被在乎的生命。
日本电影《圣母玛利亚的女孩》里的女主,为了去欧洲旅行相约去做援交。
最后在警察查房的过程中,一个跳楼摔死,另一个被自己的父亲发现,父亲在报复了那些和女儿有交易的男人后,又亲手把女儿在去世的母亲坟墓前杀死。
看到这里也突然能理解,为啥她们宁愿去做援交也不愿意找自己的父亲要钱去旅行。
父亲并不会从她做援交这件事上自我反思,只会怪她做援交让自己丢了人。
杀死女儿和老金为女儿复仇的行为,看起来都是父亲更在乎自己的面子而已。
他们的选择解决的问题总是从他们自身出发的,而不是尝试着去理解女儿的处境。‍‍‍‍‍‍‍‍‍
所以在《涉过愤怒的海》的日语课程上,娜娜关于爱的造句是,“爱,没有”。

渴望被爱的东亚孤女
最终被爱的执拗反噬‍‍‍
在《涉过愤怒的海》这部电影中,因为缺爱,因为生活中缺乏正常爱的样本,娜娜对于爱的期待又热烈又畸形。
男人对她只是说了一句“我嫉妒你的鞋子,因为它把你从我身边带走”,她就高兴得发狂。
后来男人一次次把她的鞋子从窗户扔到楼下,她也很爱看,因为扔鞋子让她感觉到被爱被在乎。
还有更夸张的,因为男人爱怜的一句“你的手总是这么冰凉,真可怜”,娜娜就要一次次把手伸进冰箱里,让它变得更冰凉。
娜娜对他人爱的极端迷恋,甚至不惜自毁也要得到。
像娜娜这种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理解和支持,继而走向癫狂的人生的女生在影视作品和现实中都有很多。
著名日本推理小说《绝叫》中写了一个从小被重男轻女的妈妈嫌弃的女孩阳子。
因为不被爱,阳子没有读大学,被骗去卖保险,结婚,老公出轨,她被离婚。
心灰意冷的人生过了太久,遇到一个牛郎,以为牛郎是真爱。
婚后为了养活酗酒的牛郎,选择下海,但牛郎不但不感激,还对她家暴。
阳子得不到原生家庭的爱和支持,能够依靠的又只有自己的情色资本,最终她以做他人情妇为代价的方式反杀牛郎。

这样的故事在报纸上也有现实版。
前段时间,一个日本下海女试图用美工刀杀死自己的牛郎男友的新闻上了热搜。
走投无路的女孩遇到牛郎以为是真爱,和牛郎在一起后为了养活男人自己也下海,最后被牛郎家暴到住院,肋骨骨折、脸上缝了8针,尿道和膀胱损伤。
不管是死去的娜娜,还是试图挑战命运反杀牛郎的阳子,又有谁给过她们真正的关爱和支持呢?‍‍‍‍‍‍‍‍‍‍‍‍‍‍‍‍‍‍‍‍‍‍‍‍‍‍‍‍‍‍‍‍‍‍‍
缺爱又渴爱的她们,不管是试图反杀牛郎还是娜娜最终死在想要自证爱男人的刀下,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被自己对爱的渴望反噬了。
据说日本现在也有很多年轻的日本女孩,为了赚零花钱,去原味店打工。
包括女作家铃木女士,也曾经在书中提到自己把私人物品卖给一位大叔的经历。
图源:上野千鹤子《始于极限》
不管是卖原味内衣还是仅仅抓住男人求爱,不难看出,对这些女孩来说,接受陌生人的迫害和希望似乎比对亲生父母发起祈求更容易一些。
同样,对于这样的女孩来说,缺乏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在面对人生的时候没有那么多力量,因为缺乏种种条件,也无法长出属于自己的力量。
她们也很容易陷入靠情色资本谋生亦谋爱这条路。
只是选择利用情色资本进入私人关系的场域,她们自身的处境就更隐秘更孤立无援。‍‍
绝境代替了绝望,活成东亚孤女的底层女性,一旦遇到坏人,她们人生遭遇的毁灭性的打击也可想而知。
到底谁才能给娜娜们
无条件的爱‍‍
最后羊想说,渴望爱与被爱并没有错。
只是对于活成东亚孤女的底层女性,似乎更应该去思考:到底谁才能给自己这份无条件的爱和支持?
如果加上一些前缀:父母无法依靠或者已经逐年老,自己搭建的新家庭也有可能会迎来破碎,就算有情色资本可以利用,它的效能也在随着年龄的增加大打折扣…‍‍‍‍‍‍‍‍

‍‍
这个问题听起来似乎就更复杂了。‍‍‍‍‍‍
在真实的公众人物中,羊能想到的一个比较好的例子是杨幂。
杨幂的出身起点自愿财富我们不对比,只说她的某些认知方式。
关于原生家庭中的缺失,杨幂之前在采访中提到,被保护的太好的人有缺失,会在社会上重新上课。
不被保护的人也有缺失,但她们在摸爬滚打中也学到了一些本领。
对于无法改变的东西,不必耿耿于心,趁早释怀,才可以有新的开始。
而在她最近的访谈中,羊觉得有一句话说得也很好。‍‍‍‍‍‍‍‍‍‍‍‍‍‍‍
“在越来越爱自己这件事上,坚定不移”。‍‍
身为女性,如果得不到外界的爱和支持,就不如对外界的爱祛魅。
人生或许没有那么人可以依靠,也没有那么多无条件的爱。‍‍
但努力学习爱自己这件事总是可以尝试的。‍‍‍
父母不了解自己,伴侣不了解自己,但自己了解自己。
学会“在越来越爱自己这件事上坚定不移”。
羊把这句话送给所有活成东亚孤女的娜娜们,以及选择勇敢活着的娜娜们。
身为女性,学会不祈求别人的爱,就是自己变强大的开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