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s Note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PUP)出版的文学哲学书籍囊括了广泛的主题、前沿的视角,以及对社会议题的关注,其内容兼具思想性和前瞻性,致力于打破知识的壁垒,促进人文学科内部的交流与对话。
在本期年度盘点书单中,我们将从学术前沿、文学巨匠、经典议题、人生指南、趣味研究等角度出发,为读者呈现2022年PUP在文学、哲学领域最新出版的优秀作品。在学术前沿中,我们将了解全球化背景下文学研究的新挑战、重要概念的知识谱系,以及翻译背后的历史生成及身份认同问题;在文学巨匠部分,我们将跟随相关学者的研究,再次走近约翰·弥尔顿、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等经典作家;在经典议题中,我们得以重新反思资本主义、现代性,以及亚当·斯密的理论等等;人生指南和趣味研究部分,则为我们揭开了更多构建学术研究和个体生活伦理的可能性。
**2022年10月25-2023年1月8日期间,普林斯顿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全品书目均参与“学术福袋计划” 满减优惠活动,最高直减1000元,详情请点击2022年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学术福袋计划正式上线 查看。
学术前沿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Comparing the Literatures: Literary Studies in a Global Age
今天的文学研究正在经受全球化力量的深刻影响:来越多的英语作品、译作品在全界范围内流通,即使是特定的传统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跨国野中。为了容纳不断扩大的文学世界,学者和教师无疑需要增加他们的语言文化资源,重塑自身的研究方,并重新评估在世界上的地位。Comparing the Literatures 中,David Damrosch 整合了比较、后殖民和世界文学的视角,全面概述了比较文学研究及其在巨大动荡、也是重大机遇中的前景。
本书着眼于制度力量,以及比较学家生活、工作中的关键事件。作者以文学为例,展示了比较的主要研究方向长期以来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文字学、文学理论、殖民和后殖民研究以及世界文学研究。在比较文学面临的众多挑战和新的可能性中,本书为该学科的振兴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路线图,亦可以帮助文学和其他领域的比较学者对当今最重要的问题和辩论做出创造性的回应。
David Damrosch 是哈佛大学比较文学教授、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美国比较文学协会前任主席。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Translating Myself and Others
作为 Jhumpa Lahiri 的一本个人随笔集,书中反思了作者作为一名翻译家与双语作家的双重身份问题。首先,Lahiri 奥维德的 Echo 与 Narcissus(厄科与那耳喀索斯)的神话故事中汲取智慧,探讨了写作与翻译的区别。其次,她通过详细阅读亚里士多德的Poetics(《诗学》)一书,对写作与自由、理想的关系展开联想与思考。同时,她也追溯了安东尼奥·葛兰西的 Prison Notebooks(《狱中杂记》)中涉及的翻译问题,并思考卡尔维诺的翻译作品大受欢迎的原因。
以 Lahiri 的个人经验而言,将自己的作品从意大利语翻译成英语是富有独特挑战的。为什么选择意大利语写作?翻译当代和古代作家有什么样的特殊乐趣?翻译自己与翻译他人的文学体验有何不同?本书凝结了作者关于翻译艺术的沉思,抒情而富有见地展现出语言与个人成长的交互成长过程。
Jhumpa Lahiri 在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创意写作和文学翻译,是创意写作培养项目的主任。她是一名英语和意大利语作家,写作的Interpreter of Maladies 一书曾获普利策奖。
点击标题链接查看本书单本推荐:《翻译的意义:在语言的转换中探索写作与思考的无垠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Cheerfulness: A Literary and Cultural History
在这本以“快乐”(cheerfulness)为主题的书籍中,Timothy Hampton回溯了莎士比亚和蒙田、休谟、奥斯汀和爱默生、狄更斯、尼采的作品,辨别了“快乐”的多种形式和用途,从中提炼出了对“快乐”的哲学解释,并将之置于新教神学、启蒙思想、心理学与现代美学的知识谱系中。“快乐”和其他沉重的情绪一样,都是情感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它是一种个体的情绪,也可以是一种主动选择;它有着丰富的社会内涵,以及可辨别的历史和文学轨迹。
本书作者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比较文学教授 Timothy Hampton。
点击标题链接查看本书单本推荐:《小满|西方人文作品中的“快乐”主题:智慧最可靠的标志是持续的欢快与满足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The Making of Barbarians: Chinese Literature and Multilingual Asia
围绕社会准则、多元文化和世界文学的辩论常常将“欧洲中心主义”作为批判的核心目标。然而,文学叙事囊括的是一个多中心的世界,其中之一就是“中国中心”及其产生的“边缘”。在本书中,Haun Saussy 研究了中国在与西方持续接触之前,文学翻译、改编和挪用在中国社会的意义。
当学者们谈论亚洲的比较文学时,他们倾向于关注1900年以来欧洲语言与中文、韩文和日文的互译。相比之下,Saussy 关注的是1850年以前的时期,在当时,外国作品被翻译成中文的情况很少,因为中国的文学传统让人望尘莫及。本书详细研究了从外国语言翻译成中文的文学作品,或因与外来民族接触而产生的文学作品,外文文学翻译在前现代中国受到低估的原因,以及在与外国文明接触之前,严肃的中华文明是如何与他国交往的。
本书作者为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和文明系、比较文学系教授Haun Saussy。
文学巨匠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Poet of Revolution: The Making of John Milton
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1608-1674)在文学史和思想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他写过伟大的英文叙事诗《失乐园》(Paradise Lost)以及为查理一世辩护的散文,后者深深影响了法国和美国革命。本书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理解角度追溯了弥尔顿的文学、智识和政治生涯,是一本无与伦比的传记。
一直以来,弥尔顿的传记作者始终在努力解释其为何逐渐成为弑君者和其他激进思想(如新闻自由、宗教宽容和共和主义)的捍卫者。在这本开创性的知识分子传记中,Nicholas McDowell利用最近发现的档案描绘了弥尔顿的成长历程:从其最早期的伦敦学生时代,到大学生活和意大利之旅,再到他如何在英国内战期间成为一名公共作家。
Nicholas McDowell 是埃克塞特大学早期现代文学和思想教授。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Lectures on Dostoevsky
Joseph Frank(1918-2013)可能是其时最重要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传记作家、学者和批评家。他从未出版过的这部斯坦福讲座,为那些最伟大的文学杰作提供了无与伦比又平易近人的介绍。这些具有启发性的讲座首先介绍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和文学影响,然后继续描绘了他职业生涯的广度。借助结合文学分析和文化史的对话式写作风格,本书将小说及其主要人物、场景置于丰富的语境中。本书将作者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和作品的理解带给新一代读者,将吸引任何试图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他所处时代的读者。
Joseph Frank 是斯坦福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比较文学名誉教授。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The Aphorisms of Franz Kafka
1917和1918年,弗朗茨·卡夫卡写了超过100条箴言,并以“Zürau箴言”——他创作这些内容的波西米亚村庄命名。在这一卡夫卡最神秘的作品中,这些箴言探索了关于真、善与恶、精神世界和感官世界的哲学问题。本书是这些非凡箴言的第一本双语注解卷,提供了对卡夫卡思想的深刻洞察。
箴言录是卡夫卡最难懂的作品,兼具文学性和思辨性,观念激进,概念与隐喻新颖,语言凝练。本书具备卡夫卡特有的令人不安的魅力,有时它会将读者置于陌生甚至不适的境地,然后再引导他们看见希望和光明:“这个地方我还从来没有来过:呼吸与以往不同了,太阳旁闪耀着一颗星星,比太阳更加夺目。”(原文来自本书箴言第17条,译文来自《卡夫卡散文》叶廷芳、黎奇译)最重要的是,这本书揭示了这些箴言、这些包罗万象的精粹其实并未与卡夫卡的小说和故事脱钩,它嵌在卡夫卡的思想体系之中,甚至嵌在其核心之上。如今卡夫卡的读者与研究者终于可以借由此书窥见其长久被忽视的全貌。
本书由杰出的卡夫卡传记作家 Reiner Stach 编辑、介绍、评论,并由 Shelley Frisch 翻译,它在每个单独的书页上用英语和德语原版呈现了每条箴言,并在对面一页上提供了易于理解和具有启发性的注释。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Old Truths and New Clichés: Essays by Isaac Bashevis Singer
Old Truths and New Clichés 收集了 Singer 的19篇文章(大部分之前未发表过),记录了在长达60多年的文学生涯中他个人的艺术见地。本书对 Singer 所涉猎的文学主题进行了延展——文学艺术、意第绪语和犹太生活、神秘主义和哲学,以新颖的方式阐明了 Singer 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意第绪语作家,所拥有的智识、美学与宗教背景。
Isaac Bashevis Singer(1903-1991),美国犹太作家,于197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20世纪“短篇小说大师”。他的著作包括《傻瓜吉姆佩尔》、《莫斯卡特一家》、《庄园》、《撒旦在戈雷》等。
经典议题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Philosophic Pride: Stoicism and Political Thought from Lipsius to Rousseau
Philosophic Pride全面审视了斯多葛主义在现代政治思想基础中的重要地位。从1589年 Justus Lipsius 的 Politics 到1762年卢梭的 Emile(《爱弥儿》),这本书集中讨论了起源于英国、法国和荷兰的争论,考虑了这一时期的政治作家如何介入到罗马和希腊斯多葛学派的思想中。作者在历史背景下考察了许多关键文本,特别关注古典学术的历史和哲学的史学。
Brooke 深入研究了斯多葛主义和奥古斯丁反斯多葛主义批评传统之间持续存在的紧张关系,后者认为,斯多葛主义是一种为那些“否认自己堕落状况”的骄傲者提供的哲学。本书详细介绍了与罗马斯多葛主义的交往如何塑造早期现代政治哲学,并提供了相关政治思想的重要新解释。
本书作者系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研究系政治理论和政治思想史讲师。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Adam Smith Reconsidered: History, Liberty, and the Foundations of Modern Politics
亚当·斯密一直被公认为是现代经济学之父。最近,学者们又强调了他作为道德哲学家的地位——批评市场以及赞扬市场,但亚当·斯密对政治理论的贡献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甚至可以说相对被忽视。在这本大胆的、具有修正性的书中,Paul Sagar 没有将斯密视为自由市场的预言家,相反,他展示了为什么斯密更近乎一位对政治思想史做出重大贡献的思想家。作者认为,斯密将战争而非商业视为政治变革的引擎,他主要关注的是政治层面,而不是道德层面。从这一意义上,斯密对西方政治思想所作的基础性贡献,及其真实轮廓所包含的力量,均得到前所未有的展现。
本书对斯密的政治、道德和经济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新解,并试图彻底改变人们对他的解读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它恢复了亚当·斯密研究政治理论的原始方式,这种方式植根于历史的重要性,同时保持现实主义敏感的必要性。
作者 Paul Sagar 为伦敦国王学院政治理论高级讲师。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Capitalism: The Story behind the Word
资本主义到底是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主义的意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 Capitalism  一书中,作者研究了这个概念背后的历史,并罗列出与这个词相关的一系列主题。19世纪初,“资本主义”一词在法国首次出现。最初,它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理念的融合:第一个问题涉及公共债务和战争财政,第二个涉及到对劳动分工的思考。Sonenscher 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福利资金被加入到资金战争中,人们对前者的思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对于第二个问题来说,劳动分工曾经产生的讨论现在基本上已被遗忘。
本书作者是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研究员 Michael Sonenscher。
本书将于明年2月出版,敬请期待
Before Modernism: Inventing American Lyric
Before Modernism 探讨了黑人诗学(Black Poetics)以及其与白人诗学(White Poetics)的对立如何为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现代美国诗歌的发明创造了条件。通过对 Phillis Wheatley Peters, George Moses Horton, Ann Plato, James Monroe Whitfield 和 Frances Ellen Watkins Harper 等人的诗歌进行启发性阅读,以及评述那些曾经受欢迎、但如今被忽视的白人诗人,比如 William Cullen Bryant 和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等,作者展示了黑人诗人如何启发了过去两个世纪以来美国诗学的发展方向。当以歌谣、挽歌、颂诗、赞美诗、饮酒歌和书信等诗歌体裁为基础的诗歌理念让位于以人为基础的诗歌理念时——黑人、白人、男性、女性、土著——几乎所有的诗歌都变成了抒情诗。
本书是对美国诗学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探讨,它反对将美国现代主义与英国或欧洲浪漫主义直接联系起来的文学批评叙事,而是进一步阐释了早期黑人诗人通过 Wheatley 所说的“深层设计”(the deep design)概念来影响美国诗学的许多方式。
Virginia Jackson 是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修辞学讲席教授。
本书将于明年2月出版,敬请期待
Impermanent Blackness: 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Interracial Literary Culture in Modern America
在 Impermanent Blackness中,Korey Garibaldi 探讨了从1910年代到1960年代美国商业出版中的作者、代理商和出版商如何跨越种族界限建立合作关系。作者展示了有抱负的黑人作家、编辑如何与白人对话者密切合作,在挑战刻板印象的同时取得出版成功
本书探讨了跨种族出版时期的复杂性,包括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非裔美国作家在主流世界的成功、多种族儿童文学的出现、战后种族世界主义和“黑人文学”(Negro literature)支持者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民权和黑人权力运动对跨种族文学文化遗产的影响。
到20世纪60年代末,一些文学人物曾因突破了黑人写作的界限而受到赞誉,包括选集编者 W. S. Braithwaite、畅销书小说家 Frank Yerby、回忆录作家  Juanita Harrison 等人,但他们要么被遗忘,要么被批评“过于白人”。然而,作者认为,这些同为梦想家和实用主义者的人,在建设包容性社会方面可以教给我们很多东西。总之,作者从当代视角重新审视他们的作品,在美国种族文化史上开辟出了新天地。
人生指南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The Good-Enough Life
我们生活在一个崇尚追求卓越的世界中。在这个世界中,我们渴望成为最富有、最强大和最有名的人。这本书论证道,没有人真正从这种竞争性的社会秩序中受益,但另一种生活方式是可能的,即让所有人都有“足够好”(good-enough)的生活。
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对伟大(greatness)的迷恋导致了压力和焦虑、损害人与人的关系、造成广泛的政治和经济不平等,乃至对自然世界的破坏。通过减少彼此间的竞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找到新的意义和目的,使我们的物质和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并开始过上真正惬意的生活。然而, Alpert 没有做出虚假的乌托邦式的承诺——生活永远不可能足够好,因为总会有我们无法控制的意外和悲剧,这恰恰是为什么我们必须停止将世界划分为赢家和输家,并确保有充足的资源可供公平分配。
本书作者为普林斯顿大学写作课程讲师 Avram Alpert。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In Search of the Soul: A Philosophical Essay
有关“灵魂”的概念自古以来就构成了一个反复被探讨的领域。当我们谈论“找到我们的灵魂”时,我们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我们如何知道自己拥有灵魂?它与当今科学和技术主导的社会有什么关联吗?从苏格拉底和奥古斯丁到达尔文和弗洛伊德,本书给读者带来的是一次简明易懂的哲学旅程,它带领我们进入西方哲学和文化中灵魂的起源,并考察了这个想法是如何在历史上发展到现在的。谈及文学、音乐、艺术和神学,John Cottingham 阐释了灵魂在当代远非多余,而是能使我们更好地与意义、价值、经验和成长相协调。此外,更好地理解灵魂亦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意义。
Cottingham 通过里程碑式的著作深入研究了人类关于灵魂思想的演变,包括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和笛卡尔的著作等等。他考虑了意识和主观经验的本质,并讨论了精神分析的观点,即人类心理的大部分是隐藏在直接意识之外的。他还反思了对“超越性”(transcendence)神秘而普遍的渴望,这是我们人类构成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本书作者 John Cottingham 是雷丁大学哲学名誉教授,罗汉普顿大学宗教哲学教授,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荣誉院士。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Life Is Short: An Appropriately Brief Guide to Making It More Meaningful
死亡似乎使人类创造有意义生活的所有努力变得不再有意义。难道意义不需要通过来世或其他方式超越死亡吗?作者认为,没有死亡的生命就像打网球没有网。只有约束——死亡就是最终的约束——让我们的行为有意义。在 Life Is Short 中,Rickles 解释了为什么生命的有限性和短暂性正是其意义的本质,以及这种洞察力如何成为我们充分利用时间的关键。
本书探讨了死亡如何限制我们的选择,并迫使我们做出选择——塑造生命,以及赋予世界意义。但人们往往生活在一种优柔寡断的状态中,只是试图保持选择的开放性。作者认为,这种临时的生活方式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即:总是放眼其他地方,放眼未来,放眼他人,放眼其他的生存方式,从不承诺自己拥有的东西,或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实现自己想要的东西。本书试图提醒我们,还有时间活着是多么了不起。它尝试告诉读者如何避免思维陷阱,以及如何充分利用生命
本书作者是悉尼大学的历史和现代物理学哲学教授 Dean Rickles。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Losing Ourselves: Learning to Live without a Self
在 Losing Ourselves 中,佛教哲学的权威专家 Jay Garfield 提供了一个简短却极其清晰的观点,这个观点乍一看可能令人恐惧,但却有望解放并改善我们的生活,以及改善我们和这个世界的关系。作者借鉴了印度和东亚的佛教、道教、西方哲学和认知神经科学,向我们展示了为什么“自我是完全自然的”这一观点实际上毫无意义,甚至是危险的。最重要的是,他解释了为什么摆脱自我的幻想可以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本书针对自我存在这一论题,探讨了广泛的支持和反对论点。它表明,不仅有很好的哲学和科学理由来否认自我的存在,而且如果我们将自己视作无私的人,便可以过上更健康的社会及道德生活。这本书描述了为什么佛教的无我思想如此强大,它何以能够帮助我们抛弃利己主义,以及更巧妙地驾驭日常生活。本书认为,们失去自我后并不会丧失所有,反而会得到一切。
本书作者 Jay L. Garfield 是史密斯学院人文学科教授,哲学、逻辑学和佛学研究教授,也是哈佛神学院佛教哲学客座教授。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The Great Guide: What David Hume Can Teach Us about Being Human and Living Well
如何获得幸福生活?本书从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的思想中汲取灵感,讲述了这位哲人所倡导的自然的生活方式。作者巧妙地将传记、思想史和哲学糅合在一起,展示了休谟如何将他的哲学付诸实践,在生活中混合了理性和激情,学习和休闲,放松和享受,从而在人的自然生活状态中找到了宁静的幸福生活。本书包括 145 条关于美好生活的“休谟准则”,主题范围从成功的意义和旅行的价值到友谊、面对死亡、身份和休闲的重要性,展示了生活可以如何变得更加丰富。
本书作者 Julian Baggini 是一位独立学者、哲学家和作家。
趣味研究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In Praise of Good Bookstores
在21世纪,我们需要书店吗?什么才是好书店?除了零售书籍的最初目的之外,书店为社区提供了什么价值?在这本书中,Jeff Deutsch 向实体书店——这一重要却濒临灭绝的公民文化遗产表达了敬意。他考虑了空间性、时间性、丰富性和社区意识等特质如何在一个好的书店中得到体现。同时,他也大胆地预测,书店不仅会在未来继续存在,其最高的价值也能够得以完全地激发。 
Deutsch 认为,自己作为书商的毕生经验、作为东正教犹太人的成长经历,升华成为重要的精神和文化遗产。这使他形成了对阅读的敬畏,并成为他省察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构成他理解的阅读的意义和好书店存在的价值。在 Deutsch 关于书店必要性的论证中,最重要的是浏览与翻阅的乐趣与价值,因为当我们在书架间漫步时,我们在空间中移动,在思想中游走,在自我反思中陶醉。 欣赏一个好书店,是在赞美身处书海中的特殊乐趣,赞美书店提供产品的独有能力。在一键式购物的网络时代,书店成为发现、庇护和满足的个体阅读需求的重要场所,丰富了书店及其所在公民社区的价值内涵。
本书作者系芝加哥 Seminary Co-op Bookstores 负责人 Jeff Deutsch。
该书荣获Lit Hub评选的年度最值得期待的书籍之一(Most Anticipated Books of the Year) 
点击标题链接查看本书单本推荐:《书店颂歌:书店提供的不仅仅是书籍本身,还有独特的浏览体验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Lives of Houses
一栋房子可以告诉我们哪些关于住客信息?是我们塑造了我们居住的建筑,还是我们称之为“家”的地方塑造了我们?为什么我们会对名人故居特别感兴趣?在 Lives of Houses 一书中,著名传记作家、历史学家、评论家和诗人探讨了这些问题,并对许多伟大作家、艺术家、作曲家和政治家的房子进行了精彩探讨。
Lives of Houses 还关注了那些无家可归、不愿或无法建立家庭的人的感受,包括徘徊在英国小路上的诗人约翰·克莱尔、流落伦敦街头的津巴布韦作家丹布佐·马雷切拉等等。 
Lives of Houses 有40多幅插图,说明了房子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以及我们如何使用它们来连接、思考过去。这些插图为我们展现了许多新鲜、迷人房子的外观。
点击标题链接查看本书单本推荐:《房屋的生命史:对文学家和政治家们来说,房子意味着什么?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On Belonging and Not Belonging: Translation, Migration, Displacement
作为一名“局外人”生活意味着什么?迁徙和流离如何塑造了文学写作?在这本以归属感为主题的书中,作者探索了小说家、诗人、摄影师和电影制作人处理语言、身份和流亡叙事的方式。
城墙与边境、草原与高山、对远行的向往以及对家的渴望—— Jacobus 的书写跨越了时空,将这些主题编织在一起。她探究了奥维德(Ovid)的流亡经历、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的格格不入、伊丽莎白·毕肖普(Elizabeth Bishop)在新斯科舍和巴西的经历、沃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的柏林童年以及索福克勒斯(Sophocles)笔下身处荒野的安提戈涅(Antigone)。Jacobus 将目光投注在迁移、流动、离别、游历、记忆与过去上,为我们理解“包容”与“排斥”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本书作者系剑桥大学与康奈尔大学英语荣誉教授 Mary Jacobus。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What Makes an Apple? Six Conversations about Writing, Love, Guilt, and Other Pleasures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奥兹与他在最后一部小说上合作的编辑 Shira Hadad 定期交谈,这些坦率、无拘无束的对话展示了奥兹的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本书首次用英语译介了这些对话中最为精彩的内容,为这位杰出的文学家描绘了一幅具有启发性的、迷人的亲密肖像。
在坦率和开放的交流中,奥兹解释了是什么促使他开始写作,并分享了他作为一个作家的常规、习惯和挑战。他讨论了他一生中在男女关系方面所经历的构造性变化,反思了他的父母,他在基布兹的成长岁月,以及他如何处理他的批评者、他的学生和他的名声并从中汲取经验。他谈到了为什么在他后来的书中有更多的幽默感,并对死亡的恐惧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本书对奥兹的作品和个人演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并使读者能够以新的方式探索他的作品。
阿莫斯·奥兹(Amos Oz),1939年生于耶路撒冷,2018年逝世。他是当今以色列最杰出的作家、国际上最有影响的希伯来语作家之一。著有《爱与黑暗的故事》、《我的米海尔》、《了解女人》等十余部长篇小说和多种中短篇小说集,被翻译成三十余种语言并获多项重大文学奖,曾荣获2016年度“国际文学人物”。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When Animals Dream: The Hidden World of Animal Consciousness
人类是地球上唯一会做梦的生物吗?在睡觉时,动物的头脑中会发生什么?本书将动物的睡眠行为与神经科学研究和有关做梦的哲学理论结合起来,并表明,梦为我们了解非人类动物的认知和情感生活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窗口,使我们得以进入一个似乎无法触及的动物经验领域。
作者 David Peña-Guzmán 在科学文献中发现了动物做梦的证据,表明许多动物会在睡眠时进行“现实模拟”,使梦中的自我在动态、连贯的梦境中移动。他为动物作为有意识的生命建立了一个令人信服的案例,并研究了棘手的科学、哲学和伦理等相关问题。一旦我们接受了动物能够做梦的说法,我们将会产生一系列道德义务,从而重新思考动物是谁、以及它们内部的生活。
本书可被看做一场进入非人类意识领域的迷幻之旅,对当代关于动物认知、动物伦理和动物权利的辩论具有深远影响。
David M. Peña-Guzmán是旧金山州立大学的人文副教授,主要关注是动物研究、意识理论、科学史和哲学,以及当代欧洲哲学。
*实际活动内容以最终活动通知为准

**礼赠将在活动结束后2周内统一寄出
***满4000减1000优惠券将于每周三中午11点左右发出,如欲使用但多次未能领取,可联系PUP小书童,或在公众号留言
- END -
 相关热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