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上午去看了雷公(雷德利•斯科特)的新片《拿破仑》,上了就好,毫不犹豫买票。‍‍‍‍‍‍‍‍‍‍‍‍‍‍‍‍‍‍‍‍‍‍‍‍‍‍‍‍‍‍‍‍‍‍‍‍‍‍‍‍‍‍‍‍‍‍‍‍‍‍‍‍
北美提前一星期上映,先导口碑并不算好,烂番茄上专业和观众新鲜度都不及格.....‍‍‍‍‍‍‍‍‍‍‍‍‍‍‍‍‍‍‍‍‍‍‍‍‍‍‍‍‍‍‍‍
一大争议是不尊重史实,对此雷公的回复是:我拍的是电影!你在历史现场么?噢不在啊那你特么闭嘴吧
‍‍‍‍‍‍‍‍‍‍‍‍‍‍‍‍‍‍‍‍‍‍‍‍‍‍‍‍‍‍‍‍‍‍‍‍‍‍‍‍‍‍‍‍‍‍‍‍‍‍‍‍‍‍‍‍‍‍‍‍‍‍‍‍‍‍‍‍‍‍‍‍‍‍‍‍‍‍‍‍‍‍‍‍‍‍‍‍‍‍‍‍‍‍‍‍‍‍‍
历史对他来说只是个由头,《最后的决斗》《金钱世界》《黑鹰坠落》《角斗士》,哪部完全根据史书拍了?不魔改就不是雷公!‍‍‍‍‍‍‍‍‍‍‍‍‍‍‍‍‍‍‍‍‍‍‍‍‍‍‍‍
而且我雷德利•斯科特是个英国人英法这俩国家历史上爱恨情仇一箩筐,互相喷了好几百年,法国想当大陆霸主,英国不想它一家独大,经常上演“跨过海峡去揍你”的戏码,编排你个拿破仑不是毛毛雨么?到我的片子里就得全员说英语!不知法国佬看到电影会作何感想。‍‍‍
这么说你可能感受不深,就好比一个日本导演,拍了一部左宗棠的传记片,满嘴的瓦达西瓦,你猜介时中国观众会不会骂爆微博服务器
‍‍‍‍‍‍‍‍‍‍‍‍‍‍‍‍‍‍‍‍‍‍‍‍‍‍‍‍‍‍‍‍‍‍‍‍‍‍‍‍‍‍‍‍‍‍‍‍‍‍‍‍‍‍‍‍‍‍‍‍‍‍‍‍‍‍‍‍‍‍‍‍‍‍‍‍‍‍‍‍‍‍‍‍‍‍‍‍‍‍‍
库布里克一生的大遗憾就是没拍成《拿破仑》,因预算实在太高了只能转而拍《巴里林登》,中国人对拿破仑的视觉印象大约来自著名的肖像画《穿越圣贝尔纳山》,现在就挂在卢浮宫。‍‍‍‍‍‍‍‍‍‍‍‍‍‍‍‍‍‍‍‍‍‍‍‍‍‍‍‍‍‍‍‍‍‍‍‍‍‍‍‍‍‍‍‍‍‍‍‍‍‍‍‍‍
肖像画当然是开了多重美颜滤镜,拿破仑身高168cm(也有说160的),就算按当时法国成年男子标准也比较矮,不过他说过一句特霸气的话:“谁说我矮我就砍掉他的头,那咱俩就一样高了”。‍‍‍‍‍‍‍‍‍‍‍‍‍‍‍‍‍‍‍‍‍
拿破仑是世界军事史上最伟大的天才之一,生平打了大小80多场仗鲜有败绩,最鼎盛的那几年爆锤列强,是最接近统一欧洲大陆的男银,放在咱这儿不得封他个天可汗。‍‍‍‍‍‍‍‍‍‍‍‍‍‍‍‍‍‍‍‍‍‍‍‍
电影从法国大革命讲起,路易十六的皇后玛丽被推上断头台,我擦这里尺度可以,血腥画面一点儿没删,直接就举人头。‍‍‍‍‍‍‍‍‍‍‍‍‍‍‍‍‍‍‍
接下来年轻的拿破仑•波拿巴登场,那时他只是个小小炮兵少尉,一个人的命运啊既要个人奋斗也要看历史进程,这场仗是拿破仑青云直上的起点,面对气势汹汹的反法同盟拿破仑抓住机会,身先士卒以少胜多收复土伦要塞。‍‍‍‍‍‍‍‍‍‍‍
我其实还挺期待讲讲拿破仑的童年、青年时代,虽然后来成了法兰西皇帝,但最初他是生在科西嘉岛一个彻头彻尾的“反贼”家庭,爹地卡洛曾是反抗军头头,拿破仑出生那年(1769)科西嘉岛才被迫并入法国,岛上独立运动从未消停,他从小被灌输的是法国佬坏透了。‍‍‍‍‍‍‍‍‍‍‍‍‍‍‍‍‍‍‍‍‍‍‍‍‍‍‍‍‍‍‍‍‍‍‍‍‍‍‍‍‍‍‍‍‍‍‍
法国人打起地图炮也是历史悠久,贵族连外省人都看不起,更别提这个科西嘉小子,所以土伦战役后他才会跟破落贵族寡妇约瑟芬一拍即合,一个想要身份加持一个想要咸鱼翻身,凡妮莎•柯比的扮相真太美了.....
历史上约瑟芬比拿破仑大六岁妥妥姐弟恋,但雷公改成只差一岁,这也不完全是魔改,据记载当时结婚证上两人都虚报了年龄。‍‍‍‍‍‍‍‍‍‍‍‍‍‍‍‍‍‍
说真的电影拍得确实流水账,就是顺着时间线讲,着重表现几场大的战役,以及跟约瑟芬谈恋爱,我觉得凤凰叔的表演很出彩,演出了一种军神和窝囊废混合的微妙气质。
在战场上经常做的动作是发炮时捂耳朵,有点儿萌。‍‍‍‍‍‍‍‍‍‍‍‍‍‍‍‍‍‍‍‍‍‍‍‍‍‍‍‍‍‍‍‍‍‍‍
历史上拿破仑给约瑟芬写的信确实很肉麻,堪比雍正“表白”年羹尧,片中有个段落重点渲染,1798年远征埃及期间(主要为了掐英国),突然得知约瑟芬出轨小鲜肉,扔下部队立刻赶回巴黎,像个普通绿帽侠一样跟媳妇battle,哈哈哈哈。‍‍‍‍‍‍‍‍‍‍‍‍‍‍‍‍‍‍‍‍‍‍‍‍‍‍‍‍‍‍‍‍‍‍‍‍‍‍‍‍‍‍‍‍‍‍‍‍‍‍‍‍‍‍‍‍‍‍‍‍‍‍‍‍‍‍‍‍‍‍‍‍‍‍‍‍‍‍‍
据统计拿破仑一辈子有几十个情人,两人谁也不是省油的灯,200年前的欧洲贵族圈就是睡来睡去,不乱不高尚。‍‍‍‍‍
这场戏有个很大的争议点:老雷竟然让拿破仑炮轰金字塔。
文献记载里拿破仑从未轰过金字塔,恰恰相反,他带了200多名科考学者研究埃及文化,有条著名的命令:“让学者和驴子走在队伍的最中间”,这次远征还找到人类文明史最重要的文物之一:罗赛塔石碑,它是打开古埃及文明的钥匙。‍‍‍‍‍‍‍‍‍‍‍‍‍‍‍‍‍‍
不知雷公是不是受了谣言影响,民间传闻狮身人面像的鼻子是拿破仑轰坏的(其实不是),按拿破仑对文化的研究态度不可能去轰金字塔,也没必要。‍‍‍‍‍‍‍‍‍‍‍‍‍‍‍‍‍‍‍‍‍‍‍‍‍‍‍‍‍‍‍‍‍‍‍‍‍
几个历史名场面雷公倒是照顾到了,最显眼的是皇帝加冕仪式,完全复刻雅克•大卫的油画。‍‍‍‍‍‍‍‍‍‍‍‍‍‍‍‍‍‍‍‍‍‍‍‍‍‍‍‍‍‍‍‍‍‍‍‍‍‍‍‍‍‍‍‍‍‍‍‍‍‍‍‍‍‍‍‍
欧洲王室的传统是君权神授,皇冠由教皇授予以标识合法性,可拿破仑不走寻常路,直接从庇护七世手里拿过皇冠,自己给自己加冕,拿来吧你。‍‍‍‍‍‍‍‍‍‍‍‍‍‍‍‍‍‍‍‍‍‍
《拿破仑》最值得看的还是战争戏,雷公的大场面调度确实厉害,据说全片不到两个月就拍完,经常是10多台摄像机一起Roll,他的项目执行效率已经成精了,有几场马战戏看得我热血沸腾。‍‍‍‍‍‍‍‍‍‍‍‍‍‍‍‍‍‍‍‍‍‍‍‍‍‍‍‍‍‍‍‍‍‍‍‍‍‍‍‍‍‍‍‍‍‍‍‍‍‍‍‍‍‍‍‍‍‍‍‍‍‍‍‍‍‍
远征俄国成了拿破仑的生涯拐点,老毛子确实够狠,打不过就跑让严寒搞死你,活活把莫斯科给一把火点了,看你怎么补给。‍‍‍‍‍‍‍‍‍‍‍‍‍‍‍‍‍‍‍‍‍‍‍‍‍‍‍‍‍‍‍‍‍
最浓墨重彩的两仗是三皇会战与滑铁卢战役,三皇会战用到了很多破冰元素,我喜欢;滑铁卢已经有很多电影表现过,这场仗已经被军迷盘烂了,各种段子、故事从出不穷,甚至有人认为失利重要原因是拿破仑得了痔疮
雷公还是拍出了自己的风格,骑兵对刚步兵阵列甚至带着点儿滑稽感,其实英普荷联军赢得确实有些走运,有点儿天要灭拿破仑的意思。‍‍‍‍‍‍‍‍‍‍‍‍‍‍‍‍‍‍‍‍‍‍‍‍‍‍‍‍‍‍‍‍‍‍‍‍‍‍‍‍‍‍‍‍‍‍‍‍‍‍‍‍‍‍‍‍‍‍‍‍‍‍‍‍‍‍‍‍‍‍‍‍‍‍‍‍‍‍‍‍‍‍‍‍‍‍‍‍‍‍‍‍‍‍‍‍‍‍‍‍‍‍‍‍‍‍‍‍‍‍‍‍‍‍‍‍‍‍‍‍‍‍‍‍‍‍‍‍‍‍‍‍‍‍‍‍‍‍
不过你要是对这场仗完全不了解,那就看得比较费劲,这是谁他们为什么在这里要干什么,所以买票钱最好做点功课。‍‍‍‍‍‍‍‍‍‍‍‍‍‍‍‍‍‍‍‍‍‍‍
从土伦崛起到圣赫勒拿岛郁郁而终,三十多年压缩在不到三小时的电影里,面面俱到不可能主要通过战争来分割叙事,至于《法国民法典》、改革政体结构、统一公制度量衡等基本没讲,而恰恰这些影响更加深远。

片尾字幕罗列拿破仑重大战役里的死亡人数,带着雷公一贯的反战理念,但我不喜欢这一点,有点儿硬灌价值观的意思。
如果影迷觉得不过瘾可以等下映后的导演剪辑版,4个小时10分钟让你看个爽,不过无法在大银幕上看了。‍‍‍‍‍‍‍‍‍‍‍‍‍‍‍‍‍‍‍‍‍‍‍‍‍‍‍‍‍‍‍‍‍‍‍‍‍‍‍‍‍‍‍‍‍‍‍‍‍‍‍‍‍‍‍‍‍‍‍‍
总体《拿破仑》还是值得一张票的,预期不高我竟然看完还挺喜欢,国内票房是不要想了注定滑铁卢,几千万也就到头了。
对了雷公学习库布里克用自然光,所以片子总体有些暗特别是室内戏,买票的话建议选亮度高的厅。‍‍
‍‍‍‍‍‍‍‍
收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