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提到过几次,早期的阿里,主要是指淘宝和支付宝,其实遭受的误解和今天的拼多多一样多,那些误解也如出一辙。
当时的普遍性误解(说法)是:
  1. 淘宝就是卖假货才做起来的。 
  2. 淘宝虽然免费不赚钱,但是支付宝赚翻了。
如果忍不住插嘴问为啥支付宝赚翻了?你想啊,那么多资金沉淀在支付宝账上,光靠利息,马云得赚多少钱?他们一定会提到马云而不是说公司名字。
当时这种误解极其普遍,无论是普通用户,还是媒体记者,还有包括大学教授这种层面的社会精英,都是这种说辞。
现在想起来,荒唐可笑。这是对一家公司妖魔化之后必然会出现的误解。
我曾给不少人做过耐心的解释。作为员工,可见价值观还凑合,但也没少因此被骂。因为我能看到统计层面的数据,知道那些误解是站不住脚的。前者不太容易说服人,费尽口舌也没用,因为那些精英人士张口就是「我在淘宝一单都没买过,反正那上面都是假货」,荒腔走板。后者我倒是还能说服几个,因为每个季度存款余额是多少,利息多少,我是知道具体数字的。而且,那个资金当时是托管在工行的,不能动。
对今天的拼多多,也有很多不假思索的普遍性误解,随便举两个典型的例子: 
  1. 拼多多是因为货卖得便宜才成功的。
  2. 微信封别人就不封拼多多,能不做大吗?
对于第一个问题,要给相信这个观点的人解释一个电商公司能成功,低价可能是决定性最低的一个因素,他们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也理解不了。
至于第二个问题,恰好我也了解不少具体的情况。和大家看到的恰恰相反,微信对拼多多的管控和治理可能是最严格的,盯着打,封过无数次,这也是拼多多最后不得做拼多多做单独的应用程序的一个动因。
上面这点内容也难免会引发新的偏见。我想要补充的是,偏见源自无知。这句话当然不是我的原创,而是引用。而且现在我也有了新的理解。所谓无知,并不是说一个人什么都不知道,而是知道的信息是片面的,但是人的思维会根据自己头脑里已存的信息自动补全那些他们所不知道的信息,这是我所理解的偏见的一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