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算上之前的点映,《我本是高山》已经上映小半个月了。
豆瓣数万人打分,票房都过了六千万了。
只不过,本片现在豆瓣仍然没有开分,处于暂无评分的状态。

当然,也不光是豆瓣了,看了眼猫眼和淘票票,也都还没有评分呢。
其实吧,这个事呢,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明明应该是一部现象级的热门黑马电影,片方也指着这片的票房能成个小爆款。
不过,随着点映的进行,事情却以一种片方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发生了新变化。最后甚至引发了蔓延各个互联网平台的大事件,以及各种争吵、批评与指责。

于是,在这种情形之下,即便几个平台都没有开分,也能想象得到,最终影片的评分如果未经各种干预,可能会挺难看的。

当然,评分只是一个参照而已。很多朋友基本也都看过了这部《我本是高山》,关于影片到底如何,相信大家也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评判。
关于这部《我本是高山》,其实也可以分两个角度来看。

首先,如果不考虑外在的各种质疑与争议。仅是从电影本身,这算是一部好电影么?
《我本是高山》是一部比较典型的人物类传记片,但其实,相比好莱坞那种强叙事的商业片方式,《我本是高山》其实戏剧性没有那么强。

这可能也与两位导演郑大圣与杨瑾有关,本身都是更擅长小艺术片的导演,他们似乎并不想把这部电影处理得非常戏剧性后者抓马。

所以,整部影片有种从散点到聚焦的感觉。尤其是前半部分的处理,是很琐碎的,是以很生活流的,非常碎片的方式来讲这个故事。
你要进入这样的电影,可能真的需要更多一些耐心,才可以一点点进入。而到影片的后半部分,才开始将各种线索汇拢,故事也有一个相对明确的主线,就是努力学习,要考上大学,最终实现那个“女孩子读书、改变三代人”的理想。

所以,仅是从电影角度,这大概就是一部很常规的传记片,没有很差,当然,也算不上特别好。
只不过,对于《我本是高山》,恐怕谁也没办法仅从电影角度来评判这部影片。无论是喜欢它,还是讨厌它,其实影片都承载了观众非常多的个人情绪,以及出于对张桂梅校长的个人情感,而衍生出远超影片的喜欢或是讨厌。
对于我们来说,张桂梅校长绝对配得上“感动中国”这四个字,关于她的事迹想必你们也都看了太多。忍着病痛与辛苦,一直践行着自己的理想,而且可以坚持这么多年……

正因为这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到的,张桂梅校长才更让人佩服和感动。

关于她的传记片,注定是很难拍的。因为在很多观众心里,她的地位实在太高了,而对于她的传记片,自然也要有更高的期待。
如今回头再看,这部《我本是高山》在创作过程中,确实有很多欠考虑的地方。

也正是这些不谨慎与欠考虑,才让影片陷入如今种种风波当中。

大就好像大家争议比较多的一些话题:比如胡歌饰演的前夫,这个角色是否必要,分配给他的戏份是否合理。

大概能明白创作者是怎么想的。
这其实是个挺套路的创作方式,就是想给这个角色一个内在的抓手。因为你要讲信仰、讲意志力这些内在的东西,确实有难度。具象化成一个已逝的丈夫、或者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其实都是《公民凯恩》“玫瑰花蕾”一样的设定。
当你把内在的动力具象化成一个人或者物体,这样在创作上才好写,也更好拍,因为更实嘛。

只是,这样的处理,也把影片引向一系列争议当中。
我看有观众吐槽说主创根本不理解,也不相信这些信仰,所以才放弃这些内容,转而去拍摄逝去丈夫的形象。实际上,是否信这些,这部分都不好拍。而现在的做法,就省事多了,角色有个内在的支撑,马上精神内动力就有了,还可以给这个角色更温柔和抒情的一面。

于是,会有观众认为这样处理很胡来,倒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简单来说,在大众心里,张桂梅校长是个有“神性”的人,她的选择与坚持,远超过了普通人太多,是一个高不可及的偶像,自然不应该从普通人的角度来塑造这个角色。
但影片的创作者显然是希望尽量还原这个角色“人性”,去赋予这个角色感情,给她更多普通人的情绪和困扰。

而对于这个角色的定位不同,其实同样是大家争吵的原因。而且,看起来是很难调和的。

不过,我倒是觉得,这部影片真正有个遗憾是,没有很好展示张桂梅校长为什么要建学校,以及为什么要帮这些学生这些事。

也就是,她一切行动的动力,这一定是有更实际的诱因的。
换谁也不会是生下来就有这些想法的,她也一定是受到了很大的触动与情感冲击,才决定要坚持这条路,且要一直走下去的,这才该是这个角色的原动力。
所以,这期间,她到底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现在看起来,影片展示得还是不太够。
现在虽然在后面讲了一些事例,也喊了一些口号。但也不是特别充足(而且还挺套路的),尤其在影片前半部分,真的没看到更多具体的原因。就只是展示她如何抓纪律、抓学习,办学如何不容易……

但她为什么要办学,其实前面讲得很少。然后,出现一个逝去前夫的角色,自然会让大家觉得前夫就是理由了,也难免会有更多争议了。
这部分,确实是有问题的。
当然,虽然很多遗憾,《我本是高山》里面还是有一个挺让人触动的地方。就是影片中对于教育方式的描述,其实之前看张桂梅校长的采访,也提到过这个问题。

虽然我们当下都强调要素质教育。但这部电影里都很明确在讲,目标就是高考,就是要提高分数,其他都不是核心问题。这个还挺让人触动的,会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是个以分数为唯一目标的时代。

而且,对于那些女校的孩子来说,可能也只能这样。影片中反复在强调抢时间,跟谁抢,为什么抢,这是个值得琢磨的问题。
就这么几年,能考上大学,就有选择的能力,就能改变三代人;考不上大学,就只能回家结婚生孩子。

正是因为这件事,分数才很重要,对应的是,其他的都没这么重要。这也就给了片中张桂梅校长的很多行为一个合理性。
因为真的就是在抢时间,好像在火场救人一样。

也确实是没办法的事情!
当然,影片还有一个核心争议点,就是关于女性话题,毕竟张贵梅校长本人就是一个女性的旗帜,而她做的各种事情,也确实帮助了太多的女孩子。

而作为本片的主要观众群体:那些女性观众自然希望可以更多从性别角度去塑造这个角色和讲好这个故事。

但从现在的情况看,显然远远不够。
网友吐槽选择男导演拍摄这部电影本就是个错误,虽然,这事倒也不能这么极端,也是有男导演可以拍好女性题材的(就好像女导演也可以拍好男性题材一样)。只不过,现有的这部电影,确实很难从性别角度提供太多话题点与支撑。
反倒是,争议点倒是提供了不少,比如酗酒的妈妈,落跑的年轻女教师等等形象……
最终,想不让人吐槽也很难了。
当然,片子已经拍完了,正式上映了,这次也就没办法改了,姑且算是一个教训吧。只是以后该如何处理这样的题材以及对应的话题,可能需要更多考量,了解更多意见才是。
毕竟,之后类似的女性题材还会总有,这样的话题与探讨也一直会有,这也只是个开始罢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