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最铁石心肠的硬汉,看这部电影,都至少需要一包纸巾吧?

万万没有想到,2023年即将结束之际,还能在电影院里遇上这样一部强效催泪弹。
甚至可以说,今年院线片里让人哭得最凶的电影之一,绝对就是《再见,李可乐》。
影片最后十分钟,听到周围此起彼伏的抽泣声,自己也忍不住潸然泪下。
在这一程度上,我愿意将本片誉为“年度解压电影”。假如你此刻也因为工作和生活倍感苦闷,或许走进电影院里,痛痛快快地哭一场,会是一种好的解压方式。
话又说回来,《再见,李可乐》为什么会这么好哭呢?
这其实是一部非常温暖、非常治愈的电影,电影里有很多很多的爱,很多很多很温情、会让人微笑的时刻。
但与其同时,影片也用一种非常平实、真诚的方式,讲述了一种人生的真谛:
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就是会不断地失去,拥有。无论你的家人、朋友,你最亲密的人,都只能短暂地陪你走过一段旅程。而你能做的是,不过是珍惜你们曾拥有的每一分钟。
所以,影片最打动的地方,在于它的代入感,也在于它所讲述的,正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母题——相聚,陪伴和别离。
当然,必须承认,最开始会被这部电影所吸引,还是因为小狗李可乐太可爱了!
本人作为忠实狗党,是绝不会错过任何一部狗狗电影的!
尤其是这样英俊帅气、超有安全感的拉布拉多。呜呜呜。
全部都到我怀里来!
真正看片之后也会发现,《再见,李可乐》可能和我们想象中的狗狗电影还不太一样。
你会觉得,李可乐之所以会来到这个家庭,是带着一种宿命感的。它出现了这个家庭最需要它的时刻,就如同是父亲派来的一座守护神。
在悲剧发生以前,谭松韵所饰演的李妍,是一名热爱滑雪的运动少女。为了满足她的生日愿望,父亲在她高三的寒假,带她去阿勒泰滑雪。
谁知道滑雪场上遭遇了意外,父亲全力抢救后仍离开了她们,只剩下母亲和女儿相依为命。
这是一个横遭变故的家庭,母女俩都还没有做好与父亲告别的心理准备,但与此同时,现实的压力也重重地压在了她们的头顶。
李妍在读高三,原本成绩很优异,却因此而直线下滑;而母亲潘雁秋则因为医药费问题而负债累累,父亲留下的一家串串店,她也无力再经营。
当然,这还只是外界的压力。她们内心还有着更大的压力。
李妍会觉得,假如当时不要求父亲带自己去滑雪,是不是一切都不会发生。所以她将滑板锁进了柜子里,甚至连再听随身听都会恐惧到心有余悸。
而潘雁秋更难受,在丈夫陷入脑死亡后,是她决定拔管、放弃继续抢救。这是最理智的、完全无可厚非的选择,但她和女儿都过不去内心那个坎。是她签的字,是她先放的手。
表面上看,生活还是要继续过下去,外界的压力迫使她们伪装自己“很正常”“一切都很好”。
但实际上,这对母女的内心都是满目疮痍。她们不能与李博宇的离世和解,甚至不能与自己和解。这些痛都被压在心里,无处释放。从孱弱的溪流,变成汹涌的洪水。
其实,也就更痛了。
而正是在这个最艰难、最疼痛、最灰暗的时刻,小狗李可乐来到了她们的家庭。
所以,在这部电影里,狗狗不仅只是一只小狗,更是她们的家人。
很多时候,它就像是李妍的“神奇朋友”:当李妍和妈妈束手无策的时候,它总能想出办法,帮助她们度过难关。
当李妍和妈妈思念逝者的时候,它也总能恰如其分地出现,填补她们内心的空缺。
当然,最重要的是,当李妍和妈妈的关系,逐渐因为父亲的逝世被撕开到一道裂缝时,是它在她们之间,扮演着纽带和桥梁。
借由小狗李可乐的视角,我们其实看到了一种中国式家庭里的“爱的盲区”。
李可乐不会说话,却总是能守护在母女身边。它无法表达,但你能从它的眼神、从它跑向你的每一个瞬间,感知到它对你的爱意。
而李妍和母亲明明很爱彼此,却总是言不由衷,说着责备对方的话语,反而将距离拉得更远。
其实我们都很清楚,她们说的那些话,看似是在责备对方,其实更是在责备自己,是过去的创伤不曾愈合,是她们无法与自己和解。
但偏偏,心底里的关怀,却变成了脱口而出的一根刺,扎在了最亲密的人身上。明明伸出手是想要拥抱,最终却变成了义无反顾的推开。
但好在,李可乐还陪伴在她们的身边。
它会在你心情沮丧的时候,摇着尾巴逗你开心。
它会在你犹豫的时刻,无比坚定地奔向你。
它会拥抱你,也会向你摊开肚皮。
它是最高大的守护神,最英勇的战士,但也愿意在你面前低下头,变成一只求亲亲抱抱的软萌小狗。
它是父亲派来守护李妍和妈妈的家人,在最迷茫的时刻,在最孤立无援的时刻,走过人生的十字路口。
在影片中,我们数次看到李妍和李可乐对视。虽然小狗不会说话,但你能从它的眼睛里读懂它对你的感情。是你选择了你的小狗,也是你的小狗选择了你。人与狗之间,也有着家人般的羁绊和宿命。
而影片也正是以一种非常特别的方式,探讨了中国式家庭的隔阂、伤痛和爱。
当然,《再见,李可乐》之所以会让我们这么有代入感,也得益于几位主创的表现。
之前看《最后的真相》,我们感慨于闫妮老师表演的层次感和爆发力。她用非常多维度的表演,撑起了人物的几重反转,也使得最后的“真相”变得非常有力。
而在《再见,李可乐》里,你又会觉得闫妮很“神”。神在她的表演风格如此返璞归真,简直没有任何的技巧和痕迹,她就是在演“我妈”。
影片的前半段,她是逼我们上进的严母:在丈夫辞世后,她一手撑起了这个家庭。为了让生活继续下去,她狠心做出了许多看似不留情面的决定。
李妍会怪她,但观众不会。因为你清楚地看到,在每一次表面的强硬和冷漠之下,潘雁秋内心的颤抖和痛苦。
闫妮演出了那种矛盾、压抑,交织着爱与悔恨的、成年人理智与情感的冲突。潘雁秋比任何人都爱自己的丈夫,但为了女儿,她不得不主动向他告别。
而在影片的后半段,随着女儿的成长,潘雁秋重新变得柔软了起来。
当你看到她面带微笑,用骄傲的语气讲述自己与丈夫的爱情时,你也再一次感到了闫妮的表演里那种令人笑中带泪的魔力。
你知道,这应该是一段快乐的、美好的回忆,但你也会感到心酸和难过,因为这一切都已经离开了她,而她始终还记忆犹新。
影片中最为华彩的段落之一,则是潘雁秋用哽咽的语气,将攒了多年的嫁妆交给女儿。
短短的几句台词,之所以能够如此动人,正是因为它背后隐藏着太多:她对女儿的爱,她多年以来背负的责任,她对丈夫的思念,还有她身为人母的骄傲——
李博宇,虽然你走了,但我还是把女儿养得很好。我们都会很好地活下去。
母亲演得好,女儿演得也很好。
谭松韵所饰演的李妍,是一个性格很倔强、也有些叛逆的女孩儿。在故事的前期,她并不理解母亲,甚至多次反抗对方,但你不会觉得她“不懂事”,因为你知道,她只是很爱自己的父亲,只是还没有长大。
谭松韵很细腻地演出了那种青春期的阵痛、成长和转变。她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女孩儿,她像一只刺猬,她用这些来掩饰内心的敏感、孤独和安全感的缺失。
你看着她一步步成长,从一个固执的小女孩,变成一个成熟的大人。
成长的过程是疼痛的,因为她要接纳人生中的缺憾,要与她最爱的人一次次地告别。但成长也是带着重量的,她总要学会生命中的痛不可避免,只是爱会陪伴着她走下去。她要学会理解爱,也学会表达爱。
最后,其实扮演爸爸李博宇的吴京,也是让我挺惊喜的部分。
开始以为他在本片中的戏份不多,毕竟爸爸一开始就去世了。但往后看会发现,本片的“含京量”并不低。父亲不断地出现在回忆中,是支撑着母女继续生活下去的、非常重要的情感力量。
这暗含了本片的主题:虽然父亲已经离开了,但他将李可乐送到了母女的身边。他的爱会陪伴着她们走下去,度过难关,直到另一个人牵过她的手,他知道即使自己不在她们身边,她们也会很好地活下去。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每个人看到影片的最后,都会忍不住潸然泪下。
你知道在人生的路上,即使是最亲密的人,也只能与你走过短短的一段路。你渴望他们能永远陪在自己身边,渴望家就是家、永不分开,但相聚与别离都是人生常事。
而我们能拥有的,只有那一个拥抱,只有对视的那一瞬间。
影片将于12月1日正式上映,友情提示各位观众朋友们,务必带好纸巾再入场!!!‍‍‍‍‍‍‍‍‍‍‍‍‍‍‍‍‍‍‍
不过好消息是,在此之前,桃桃观影团也在北京和大家一起观看了这部电影哦。‍‍‍‍‍‍‍‍‍‍‍‍‍‍‍
因为知道大家都很爱小狗,所以我们准备了好多小~狗~贴~纸,还有特制的票根!‍‍‍‍‍‍‍‍‍‍‍‍‍‍‍‍‍‍
感受下,手举牌都是观众们自己家的爱宠,带着“家人”一起观影。
热情也很高啊,早早来排队,影厅都满场啦!

映后我们也请到了各位重量级主创来和我们交流。‍‍‍‍‍‍‍‍‍‍
12月1日,一起来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