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好朋友酷爱猫,甚至视她与猫的连接胜于人类。有一次我们在街上,看到她被街边的猫吸引,我猜测:“你上辈子应该是一只猫吧。” 她说:“我希望我下辈子是只猫。” 这给我带来不少震撼。这时,我看到她戴的眼镜闪过一道光,变成了一只大白猫,在黑夜里闪着动眸,默默观察着人类。

在那些被工作折磨不堪的日子里,我也会好奇自己如果是一只蜷缩在家里整日晒太阳的狗会是怎样。我在众多文艺作品中都看过人类的“变形计”,它们似乎都带有某种结构性的隐喻,强迫我们站在动物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行为。可惜我们无法真的化身另一个物种去验证人类一厢情愿的想象,只能在每一个为人所累的时刻许愿:如果有来生,还是不要做人了
此时,动画成了一种这样情绪的完美出口,借这个自由的媒介,人与其他物种可以互相转换,像是动画作品《奇幻出租车》、《千与千寻》、《鹿先生》等等……近些年,这个趋势似乎表现得更加明显。
在今年的第五届费那奇动画周上,我也遇到了很多“不做人”作品,下面就是其中几个引起我们注意的故事。在和这些作品的主创聊过之后,我发现他们其实都不讨厌人,也没那么多隐喻,只是活着有的时候太苦了,所以不时地换个视角去看人间,成了活下去的一种宽慰。

《休》
 “我想变成一棵树”

“植物的生命很纯粹,天生懂得适当摄取,但人被欲望驱使得贪得无厌。”
《休》(点击标题观看)是这个作品的名字,这个字的结构,就象征了从人变成树木的过程。作者王蕊的微信、B 站名字、甚至真名都与植物有关,王蕊自己的个人介绍也袒露着一个十分坦诚的愿望:“我想变成一颗树”。在我看来,似乎人在变成动物和植物上还是更偏向动物,和植物的共情还是少了些,我很好奇这个女孩儿到底和树有什么样的渊源。
王蕊很喜欢植物,平时会不自觉地观察街边儿的树,感觉自己光是坐在树的旁边就很愉悦。她觉得植物的生命形式很纯粹,它物天生懂得适当摄取生存的能量,而人被欲望驱使得贪得无厌。所以《休》里的主角也是一个符号化的形象,它没有性别,没有颜色,也没有任何意义。它从一棵树上诞生,最终又成为了一棵树。认真地遵从生命的循环,它只是默默地在做自己。
树就此成了一个符号,折射着她的现实生活经历。 
这一帧里主角树人突然靠近屏幕,有些高能,作者其实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打破人物与屏幕外的观众的距离,但 “也不排除有一些恶趣味。”
上大学的时候,王蕊的身边有很多社交圈,她也将和每种人相处的模式用植物作比:和性格偏 e 的人在一起的时候,像在闻一朵盛开的花,ta们欢迎任何人来嗅,轻轻一碰就会开花;而性格偏 i 的人就像一只花苞,凑得越近就缩得就越紧。王蕊作为一个enfp,上学的时候觉得和偏 i 的同学们有一种格格不入的强烈的感觉:“因为当一个群体的能量足够大的时候,都是排他的。”
《休》里的树人漂泊,尝试在各种土壤里扎根和不同树上的花蕊对话,最后还是回到了原先的土壤。她觉得树也很像人,一丛树的树冠在上面包得密不透风,但下面的树根还是彼此有距离,就像人与人之间也需要有界限,一种天然的自我保护层。她认为自己是个快乐的人,但喜欢把复杂的、敏感和悲伤的东西融入自己的动画,找到合适的契机再给别人看。 
《休》截图
“我一直觉得我们和动物、植物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这个世界上的一部分。(创作是为了探究)如果能够抛弃抛弃人所谓的文明枷锁,那我和这世界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王蕊说。
在《休》里,王蕊显化自己的五官与土壤交融的感觉,“我曾无数次幻想把头埋进土壤里”,如果能够做到,她才会真正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但现实中的自己不能,只能借作品把现实里的渴望和恐惧表现出来,然后再去克服它。
她想象着埋进土里的自己,土地对于鼻子的骨骼压制还能忍受,但任何物体接近眼睛的时候就是一种危险的信号。眼睛逐渐贴近地面是直面恐惧,也是迎接新生。“我很害怕蚂蚁,我想如果我能接受蚂蚁肆意地在我的皮肤和眼睛上爬行的话,那时,我才会真的觉得我是世界上的一部分,就像一棵树和一块泥土一样。”
只要突破了这层枷锁,我将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 一个不再孤独的,可以漫游的世界。
《休》截图
画镜头时写下的想法
《休》这个标题的含义,讲的是一个人倚靠着植物,才能得到休憩。
对于王蕊来说,土壤带给她的是深深的安全感,因为她的童年就在自然中度过。那时,爸妈在外面忙,她在乡下的奶奶家长大。奶奶家里有一棵歪脖子树,后来她给歪脖子树写过一篇文章,将其比作母亲。
对树的崇拜在她的老家也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民俗信仰。王蕊的老家有一颗神树,六个人抱在一起那么粗,树中间有一个巨大的洞,据说古时候仙人会在里面喝茶。每年都有当地人给它供奉香火,对神树抱有真诚的信仰,不允许任何人捡树的树枝。有一年王蕊回老家,奶奶说那年打雷,还下了很大的暴雨,树枝断了一枝,有一家人把树枝捡回去,结果没多久就摔断了腿。
陕西老家的树
王蕊将对树的好奇继续延展:如果对树可以有同理心,那换成铁呢?同理心的边界究竟在哪里?于是,她做了一个行为艺术,在土里种一根铁,每天给它浇水,并且记录下自己当时的心情。生长和腐朽这两件事在这个根铁上奇妙的同步了。俗话说恨铁不成钢,她好奇当一个人已经知道既定结果的事情,还会不会抱着生长的期待去养育这根铁。“我养这根铁的心情,会不会和我妈养我的心情一样。不敢抱有太多期待,又忍不住有期待。
实验持续了一年,这期间 “铁树” 没有什么变化,但她的生活里发生了一些趣事。她偶然看到一个朋友在朋友圈里发:“无聊到看一个清华的同学养铁。”
我在想那些日子里,她是否将那根被浇灌的铁条当成了唯一固定的陪伴,无欲无求的铁条像一棵植物一样默默地接受她的灌溉。
铁上的锈纹很迷人
关注公众号《白开水的谈话》 查看更多养铁计划记录
谢谢你,王蕊!

《去吧鱼太郎》
一个男孩想变成鱼的都市传说

他跳入大海像一条鱼一样游向远方” 
这是一部跨国制作的动画短片,主创有6个人,分别由来自阿根廷、奥地利、以色列和中国,而他们共同创作的这个故事,却发生在日本。
《去吧鱼太郎》(点击标题观看)故事设定相对简单,讲的是在一家世代传承的寿司店里,爸爸是备受尊敬的主厨,他想教儿子如何杀鱼和做鱼,但儿子却好像更想变成鱼,两人的关系也因此逐渐产生了微妙的变化。故事的结尾,男孩义无反顾投入大海,变成了一条鱼,和自己的同类尽情畅游,留下了岸上的父亲落泪远远地望着。
这部动画的名字《去吧鱼太郎》充满了十足的日式激情,像是一句激昂的口号,而画风也像蜡笔小新一般,人物有着粗糙弯曲的线条。片中的儿子有一个单纯而直白的愿望:成为一条鱼。他潜入浴缸憋气,在积水里翻动身子,趴在鱼身旁去感受它的呼吸,但他为什么想变成鱼?没人提问,也无人作答。
我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经历促了这件作品。这次有幸采访到了6位中的两位,周澜与田震。在成员合照里,周澜平躺在大家的臂弯里,戴方块眼镜的样子很像《鱼太郎》里的主角男孩,而田震站在 C 位胸有成竹。
从左到右:denise(阿根廷)sebastian(奥地利)田震(中国大陆)andrey(以色列)周澜(中国大陆)刘珈妤(中国台湾)
这个故事的初貌并没有爸爸与儿子这些角色,只是几个人做写作游戏,先在纸上写下了鱼、海、小孩等看起来不那么相关的关键词,然后根据这些关键词去想故事接龙。田震现在还记得一开始的故事,就是一条鱼在街上被人踢来踢去,踢到哪里去哪里,觉得这样的生活挺好。有一天被踢到了一个鱼市场里,摊贩以为它是跳出来的鱼,把它捡回了鱼缸里,它挺开心,感觉在鱼市场的生活好像比街上躺着要舒服。然后陆续有人来买鱼,鱼主角比较聪明,会装死浮上去,最后别的鱼都被宰了,只有它还活着。摊贩把鱼又丢到街上了,鱼主角被踢来踢去,最后被踢到大海里,终于可以不被人打扰,过没人想要卖掉它的生活,但这时候它又开始怀念在街上被人踢来踢去的生活,但是在海里就很难回去了。故事听起来荒诞无稽,主创们在创作它的时候也确实没有想那么多。
鱼这个意象是一直都有的,几个人平时也都爱画鱼和海洋,因为代表了自由和浪漫。来自奥地利的 Sebastian 平时就酷爱钓鱼,熟悉各类的鱼。而当我把“你们也想变成鱼吗”这个问题抛给他们时,主创田震却说:“当鱼挺惨的,我最想当海鸥,可以自由地飞,还能整点儿薯条。”
奥地利同学贡献的idea 最后是由田震来完成的动画海报,“想要比较空和轻松的感觉”
创作者由六个人组成,他们的国籍和成长背景都不一样,却共同完成了这个故事。在六人分享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后,他们提取了 “父子关系” 作为创作的关键词,《鱼太郎》的故事就此诞生。虽然大家文化背景不一样,与老爸的关系却都大同小异。“我们这些人和老爸相处的很多小细节都差不多,就好像全世界的爹都那样,好像都有些情感表达障碍似的。只不过亚洲的父亲形象更加典型一些。” 负责故事和人物设定的田震说。而选择日本作为故事发生地,是因为日本人处理鱼和寿司的方式更有仪式感,并且这是不同国家背景的观众都能读懂的符号,能更把讲述重点放在人物感情上。
而片尾想表达小男孩是会游泳的,他跳入大海像一条鱼一样游向远方。但他的父亲从来没有了解过他,就连他会不会游泳都不知道。父亲流着泪眺望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释然和接受,周澜说她特别喜欢结尾后跳出标题的处理,因为《去吧鱼太郎》像是父亲从始至终没有对孩子说出口的一句心里话。
人物设定图
场景设定图
《去吧鱼太郎》里面爸爸的角色到底象征着什么?有人说是刽子手,因为他是杀害生灵的一个角色,他也可以是代表着主流力量,甚至是某种霸权。片中的儿子则代表的是弱势群体对自由的渴望。
不过作品发布后,最广为流传的一种解读,是将鱼太郎的经历看作一个典型的酷儿出柜故事,短片甚至被收录到法国短片克莱蒙费朗电影节的 LGBTQ 单元里,这让创作者们很惊讶,也是一种无心插柳的结果。
松弛的线条和故事创作,与读者们从中解读出的现实问题的严肃性,这当中的反差之大让人入戏,也满足了创作者的初心,开放性的解读能包容不同人的现实。
谢谢你们,田震和周澜!

《环形街区》
狗眼开

“动物没有善恶观念。”
《环形街区》(点击链接观看)的主角是一只狗,它一直生活在一个有人所构造的日常生活的循环里,直到有一天这条狗突然释放出野性咬下了一口人肉,在一瞬间打破了这个循环,一切都乱了,直到狗脱掉缰绳离开环形街区,街区里人们循环又重新继续。
这条狗影射了整个社区的人们在文明表象下隐藏的欲望,它的突然失控,也让人的动物性的一面展露无余。这部动画冷峻的视觉风格和怪诞的剧情让我想起了某些压抑的东欧的动画,以至于在观影后的几天,动画里的黑白线条还在脑里萦绕,好像我也成为了里面居住的一份子,被囚禁成了一个永远码字的人,在半夜里惊醒。
动画中这条狗用咬人的方式打破了这个社区表面的和平,这让我忍不住想起了前阵子很多地方狗咬人的新闻,人与动物的关系也因此变得很紧张。对此,主创王浩祺觉得这更多是爱狗和反感狗两伙人之间的矛盾,和狗本身反而并没有什么关系。
相比狗的野蛮行径,作者似乎对人们隐藏起来的 “野蛮” 更有兴趣。比如第二幕烧烤的大叔引火上身,说的是人对于毁灭有强烈的欲望;舔雪糕的人借机去吻另外一个女孩儿,是人想要偷情的欲望;骑行的人在环形道路一圈一圈骑行,甚至着了火也要骑,是吸引别人的注意力的欲望;女孩爬在地上,是对她心底里想要臣服的欲望……
如果说在狗作恶之前,每个人都是被囚禁的动物,需要遵守社区文明,而狗在脱缰那一刻就解放了所有人被压抑的欲望。如果这样想的话,其实这只狗是审判者,也是个功臣,它帮助人们宣泄了内心所想,但人发泄完了还是要回归社区,回归人的文明属性。至于为什么给狗安排这样的角色而不是人,王浩祺回答说:“或许就是因为动物没有善恶观念吧。”
没有恶,所以发泄欲望,也就不算作恶了。
“恶反而更有力量,如果把善、无聊与平静这些词语联系在一起,反而更喜欢恶这种更有力量感和活力的感觉。” 王浩祺承认,是 “恶” 的能量激发了他的创作。“每个人都具有善与恶的双重属性,但当自身的恶不被(大环境)接受,就会用外界的规训把恶强行地消除干净”。远程听他说这话的时候,我感觉他好像突然附身了那个点燃了社区欲望的脱了绳的狗。
“到底该怎么看待人类的动物性行为?” 我对他发起终极提问。他认为动物远比人更直接。遵从原始欲望去做的事情就是动物性,比如饿了就去吃饭,饥渴了就去性交;所谓的人性的、文明的做法,却是去扼杀这样的想法。王浩祺认为,很多人会把会把一些动物发自本能的行为强加一些意义,但其实动物做这些事情的本身就如同一个母亲对孩子自发的爱,其实是一种生物本能的东西,但人性会给他附加一些很伟大的意义,究其根源,就是一个物种需要延续下去的需要。
“我不厌人,一点儿都不讨厌,反而观察人类挺有意思的。但是在我的作品里,我很不希望对任何一种东西做出道德评判。” 我能想象他在电话另一边脑袋摇成拨浪鼓的样子。
谢谢你,王浩祺!
//作者:Rachel
//编辑:Rice
//设计:冬甩、咸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的 动 乐 现 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