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的真相》[英]蒙蒂·莱曼 著 李艾琳 译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魏晞
编辑|杨杰
又到了一秒入冬的11月。就在猝不及防的某一晚,气温骤降,一阵冷空气吹得我头疼。与头疼相处了几个冬天,我已经轻车熟路地知道如何应对它:该戴帽子了。
第一次头疼时,我误以为是某种疾病的先兆,战战兢兢地挂了几个大医院的号,没找到病因,只领回来止疼药。社交网络上有许多和我症状相似的“疼友”,不明原因疼痛,在长期无解的情况下摸清了各种止疼药的利弊。
网上还有特意为头疼患者设计的小程序,用来记录头疼日记:头部哪个部位疼痛?疼痛程度如何?是搏动痛、钝痛还是刀割痛?哪些原因可能诱发疼痛?今天服用了什么药物?千万别小瞧这些简单的记录,某一个细枝末节也许就能帮助发现疼痛诱因。
从各种数据上,慢性疼痛已经逐渐流行。美国有约1亿人受慢性疼痛的折磨,约占成年人的40%。今年,《柳叶刀》发表新论文,中国122家医院26193例手术患者中,术后中度、重度疼痛的发生率是48.7%。
直到看完《疼痛的真相》这本书,我才知道,疼痛不是疾病的探测仪,而是身体的保卫者。当我们的大脑感觉哪个部位出现损伤时,就会产生疼痛的感觉,提醒我们要开始自我保护。
就像我经常在寒冷的冬天头疼,不得不戴上保护头部的帽子——大脑制造的痛觉就像警报器,促使我们做对应的保护措施,避免加重疼痛。
感觉不到疼痛未必是一件好事。先天性痛觉缺失症的患者即便踩到玻璃、烫到手,也没有痛觉,每一天都要提防自己出现组织损伤。而且,先天没有痛觉的患者很难活到成年。
但大脑偶尔也会犯错。一些截肢的人,在手术数年后,会感觉自己早已失去的手臂出现疼痛。一个背部肌肉拉伤的患者自愈后,再次做背部运动时,又会产生痛觉,但这并不是再次损伤,而是大脑保护欲过剩了。
一般来说,医学界把3个月以上没治愈的疼痛视为持续性疼痛,需要患者高度重视。持续性疼痛也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致残的第一大因素,但我们的社会却没有与之对抗的知识储备,只能边止疼边观察。
在不同国家,当地文化影响了人对疼痛的表达。巴利巴语几乎没有描述疼痛的词语,即便是女人分娩、男人在战场上受伤,也不被鼓励要喊出疼。而外向的意大利人更愿意表达疼痛。中国人向来是内敛的,于是有了女性痛经时,男生不懂得如何劝慰,只能说“多喝热水”的笑话。
大声喊出“疼”都需要勇气,更别说去关注止疼以后疼痛患者的心理创伤。
有研究表明,偏头痛与抑郁、焦虑等症状共病概率接近50%。负面情绪会刺激大脑加重痛感,比如焦虑、恐惧、孤立、羞辱、压迫、寂寞……当患者有“不公平”的感觉,或被社会伤害了,疼痛就会加重。短期疼痛变重,进而转化为持续性疼痛。
这或许也是当下疼痛流行的原因之一。解锁你的手机,首先会看到弹出的一列未读信息、营销焦虑的广告、社交媒体里负能量的评论……再加上文山会海、deadline(最后期限)、同辈压力,任何一项都足以让成年人压力山大,更别提交租金、还贷款、失业了。
这些压力源合成了疼痛,使人每时每刻处于防备状态。在压力过剩的社会里,疼痛流行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这也是慢性疼痛难以根治的原因之一,止疼容易,但生活里的压力源只要还在,随时会给疼痛“煽风点火”。
有心理专家甚至总结了特定情绪影响的疼痛部位,如焦虑引起偏头痛,内疚引起脖子疼等。有老师发现,升学压力大时,喊疼的学生越来越多。
这就像是一个难以中断的循环怪圈:压力越大,感觉越疼;感觉越疼,心理压力越大。研究表明,疼痛会打击人的活跃性,使人情绪低迷,倾向于躲在家里,与外界隔绝,而这种孤立的社会状态对健康的危害相当于一天抽15支烟,恶化了持续性疼痛。
当你感觉到疼时,迈出家门吧——社交被誉为最便宜的止疼片,当一个人的社交网络越广,对疼痛的忍耐值越高。各种实验表明,加入小团体去划船、合唱,与同伴一起大笑,互相拥抱,能有效止疼。
- END -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出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