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周国平、郭红与王誉
为周国平·思想空间&蓝袜子艺术馆揭幕
1124日,秋色绚烂,高仕雅集,在一片喜气洋洋气氛之中,京城首个哲学与艺术的融合空间在东城区金隅龙顺成文创园盛大开业。
(地址:蓝袜子艺术馆
哲学家周国平的工作室“周国平思想空间”和夫人郭红主理的“蓝袜子艺术馆”,在同一场馆内,形成了哲学与艺术的交相辉映。
初冬的北京,寒意初起,屋里却花团锦簇,暖意洋洋,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企业家张兰、作家李筱懿、出版人王誉等各届好友也特意来到现场道贺。
我们蓝袜子艺术馆是2021年开始做艺术推广人,这些年我们有感觉艺术家他们和艺术爱好者之间通道的这种阻碍不畅,使很多艺术家过着很清贫的生活,广大的艺术爱好者一直在赝品当中选择,我们就在想是时候让广大艺术爱好者有机会得到真正的原作。我常常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牛排,但是缺少东方甄选选择的牛排,世界上也不缺画,但缺我们蓝袜子艺术推荐的画。我们希望将来可以做成一个有品质、有高度,同时也能让大家觉得经济实惠的艺术平台。
“路虽远行则将至”,我希望我们将来能够一起创造对艺术家更友好,让梵高不那么委屈、不那么清贫的热爱艺术的世界。
——蓝袜子艺术馆创始人郭红
周国平老师与俞敏洪老师对谈精选
俞敏洪:如果说有些问题是与生俱来的,因为这是人作为一个有灵魂或者有心灵动物的必然结果,所谓人是挂在蜘蛛网上的动物,这句话是尼采说的还是谁说的。问题在于,每一个哲学家对于人从何来到何去处这样的人生问题,对于幸福、自由、快乐、友情的追求,以及从那些人角度来说,之所以世界上发生这样的问题看法都不一样。
对于我们来说,读一本西方哲学史,中国也有哲学史,中国老子、庄子、孔子他们的看法不一样,读这么一本哲学史,中间涉及到几十个优秀的哲学家,为什么从这本书中间读完这几十个哲学家的故事和思想,就能够解决我们的问题呢?会不会到最后的结果是越读越糊涂,因为每个人想法不一样,我是不是读完以后取其一,我取尼采青年奋进哲学,谈恋爱的时候是取柏氏的精神恋爱,还是取另外哲学家说爱情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你解决自己的性问题,让你内心变成不被爱情所羁绊的内心平静,到底哪一个更好。
对于一个人来说,他选择自己的哲学思想,或者用哲学思想来指导自己人生,他怎么个选择?你这辈子研究这么多哲学家你是怎么选择的,你读了这么多哲学著作还写了《西方哲学史讲义》,你觉得这辈子过得幸福吗?如果你觉得研究这么多不幸福,那我们研究哲学干什么?
周国平:你好像给我下了结论,我在读哲学家书的时候感到无比幸福。
俞敏洪:进入到现实生活感到无比痛苦。
周国平:但是你难道不认为读书思想活动,内心的感受这些东西都是真实的吗?难道这些东西都是无所谓的吗?
俞敏洪:我不这么认为,但是一定很多人都这么认为,因为我也是每天读书。
周国平:我们实际上学哲学也好,你思考问题也好,你不要抱一个特别实用的目的,我一定要达到什么样实际结果,把我生活安排的非常满意,这个目标太狭隘了。实际上人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他的生活品质并不仅仅决定于最后的结果,整个过程中是不是丰满,是不是有内涵,有一些真正精神深处的顿悟也好,这种欣喜也好,这些东西都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东西。
那你读哲学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感受,我不一定要在所有哲学家思考中选择一个作为我的答案,这样选太笨了,不需要这样来选。所有我选的这些哲学家我认为他们都是伟大的,他们都是大家。有些他们思考的问题是共同的问题,但思路是不一样的,这些思路我觉得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它会拓宽你的思想空间。从不同的角度去想同一个问题,可以这样想也可以那样想,那样的话实际上我觉得你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是多方面的。
俞敏洪:可不可以这样说,我读这些哲学家的思想和他们的故事、认识,并不是为了为我自己的人生寻找一个确定的答案,而是来拓宽我对自己人生安置的宽度和广度,让我能够从所有有智慧的思想中间对照思想寻找我自己遵循的智慧。
周国平:可以这样说,它是拓宽你的思路,丰富你的内心,这个效果是肯定有的。因为我觉得比较有收获的读书方式就是你自己是带着问题的,如果你什么问题也没有,整天无所用心的话,你读书你读不出什么东西来,一定带着问题,这些哲学家思考的问题你也思考,他们各种不同的思路都可以作为参考,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拓宽了你的思想,另一方面你也在慢慢形成你自己的答案,你自己的结论。这个答案不一定是跟某一个哲学家一样,也许就是你自己的,也许就是一个综合的东西,可能里面有些东西偏重一点,但是一个综合的东西,我是这种状态,我不会给人生某一个大问题,给他一个非常明确确定的答案,但是我会有一个方向。对这个问题回答的方向实际上是我看了很多哲学家著作以后慢慢明确起来的。
特邀主持作家李筱懿
俞敏洪:我们可以这么说,其实我个人就有这样的感觉,以中国文化为例,中国文化你只读《论语》只读一本书,其实你对中国文化不了解,当然你可以照着儒家的心性修炼自己,那是远远不够的,后来你只读老子和庄子也是远远不够的,后来佛教进入中国,你只读佛教的著作也是不够的,如果你想对自己人生有一个完整通过自己思考审查以后自己愿意过的人生,从中国文化角度来说,我必须把儒释道三家思想理解以后,我才能选择如何把儒释道三家思想融合到我人生当中使我过得一个更好的人生。
我刚才说过,中国文化是内化于我们,你有没有读过儒释道,其实我们日常行为当中,很多行为标准习俗都跟这个相关。但是西方哲学在某种意义上是外来的,我们只是在20世纪以后更多中国人才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当然西方哲学也带来了整个社会的巨大变革。我们可以说整个后来西方流行的平等、博爱、自由、公正,部分来自他们的宗教,但是更多也是来自哲学家的思考。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现代社会制度和现代人类对自己个人价值体系的认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读这些哲人的思想,我们该怎么吸纳这些人的思想?以及他们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改变?
关于周老师新书《西方哲学史讲义》
周国平:我这套书用我的方式把西方哲学历史和轮廓讲得比较清楚,我们笼统地说,西方哲学有三块,本体论、人生论和认识论,我想这套书有一个特点是什么呢?人生论这一块我这套书里面比较丰满,你看一般的西方哲学史人生论不讲,古罗马他不讲,古罗马没有本体论也没有认识论,就人生论,古罗马是很苦难的时代,那些哲学家都是大官都是宰相,充满着风险,那个时候人们面对一个问题,怎么样对待人生的困惑寻求心灵的宁静,讨论的都是这种困难,我觉得这种问题对我们来说挺有用的,所以我放到里面比较具体地讲,另外像蒙田、帕斯卡尔、爱默生一般哲学史也不谈,但是我觉得他们有独到的思考,我也给他们很大的篇幅。
这是我的一个特点,其他一般西方哲学史里没有。另外一点我看书的过程中,有些书真的太好看了,我会把那些书精彩的东西用我的语言给你讲出来,我想这个会引起你读那些原著的兴趣。我刚才讲到柏拉图的《会饮篇》讨论爱情的,还有我特别推荐你看看笛卡尔的《谈谈方法》如果说我们要在西方哲学史里面选三个重要人物,第一个是柏拉图,第二个是笛卡尔,笛卡尔被称为近代哲学之父,他把哲学思考的重点从研究外部世界转到研究人的意识,第三是康德,康德被称为实现哲学领域的哥白尼式革命,这三个人很重要,但是康德很难懂,我觉得我把他讲得很清楚。
我们往往看哲学教科书的时候,都是一些抽象的理论,但是你看经典著作的时候你会发现哲学家写的东西都是非常生动的,他不是在写教科书,他就是在写他实际的精神历程,所以特别有意思。我觉得我这本书里面能反映出这一点。
俞敏洪:非常好,谢谢周老师的推荐,其实我说几句话,第一这是一部通透的西方哲学史,它背后隐藏的不再是纯粹的学者,而隐藏对于个人生存发展及其关切的人,在这本书读不到作者的愤怒、怨恨,而读到是通透对于人生的研讨,书里面几十个哲学家各自表达了对于人生、认知水平不同的观点,但是在背后其实有一条主线,这个主线是周国平老师用非常生动、带有故事性,追踪哲学家之所以成为哲学家原点的心态写了这样一本书。
这套书不是让大家回去以后像我这样一个礼拜读完,我觉得这是没有收获的,而且脑子会乱,原因很简单,你会发现这个哲学家对于幸福快乐的观点跟那个哲学家的幸福快乐观点不一样。因为它不是按照哲学家的流派来写的,而是按照哲学家本身的生命历程和思想来写的,最好的读的方式是每天有时间的时候,有仪式感的话应该泡上一杯茶点上一柱香,如果没有仪式感应该找到晚上相对安静的时光,把某个哲学家某一段读一读,这本书可以用一年的时间读完,有些地方可以反复读。也许某个哲学家的一句话或者周国平老师的评点,就会让你自己的人生困惑就会豁然开朗。我读任何书都是这样观点,如果这本书里面有一句话或者一个观点让我豁然开朗,这本书就特别合算。
我也做个建议,出版社也在这,尽可能让这本书变成有声书,这是可以听得懂的哲学史,大家坐车的时候上班的时候听2030分钟,用一年时间把它听完会很有收获。这本书中间周国平老师没有把黑格尔说进去,原因是黑格尔的理论跟我们人生态度的关联性远远不如尼采,某种意义上周国平的着眼点就是人,如何作为个体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
好书推荐
周国平老师的西方哲学之旅开启了,欢迎你和他同行,从古希腊到近代,从泰勒斯到尼采,一同去结识两千年里西方那些最具智慧的头脑和最有趣的灵魂。
扫码进蓝袜子艺术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