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律师行业
“法护营商”律师服务年
工作报告
一流的营商环境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作出了全面部署。今年5月,世界银行发布了新的营商环境项目概念文件即“B-READY”项目(翻译为“营商环境供给”),提出了企业从设立到关闭全生命周期的十项指标体系,围绕法律法规框架、法治基础设施服务及其效率性三大支柱展开,内容更趋法治化与系统化。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决策部署,市司法局指导市律师协会扎实开展“法护营商”律师服务年活动,高水平发挥好律师队伍服务保障作用,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助推公平公正的“市场化”
营商环境
(一)
擦亮“千所联千会”品牌
市司法局指导市律师协会,加强与工商联、贸促会、各商会联动合作,推动全市171家律所与256家商会定向建立合作关系,累计为工商联及所属商会举办法务培训189场次,提供法律咨询3115人次,开展联合调研和情况会商178次,参与商会调解273次。大力开展市场主体法律顾问网格化全覆盖工作,全市共划定村(社区)、特色小镇等服务网格4113个,覆盖市场主体152万家。上城区成立“为企服务联盟”、拱墅区成立“营商环境法律服务中心”、西湖区打造“红盟1号法律服务团”等,为辖区企业、商户提供高效便捷法律服务。
▲ 杭州律所参与成立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科技金融服务联盟
(二)
研发优质法律服务产品
组织律所、律师创新开发优质涉企法律服务产品,强化“普惠式”法律服务供给,探索“菜单式”法律服务项目,为企业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多样化法律服务。市律协累计举办三届法律服务产品大赛,收集各类法律服务产品400余件,涵盖企业投融资、上市、破产重组等以及针对小微企业的法律体检包、法律培训包、线上服务包等产品。余杭区结合辖区企业特点,研发落地了企业合规、“僵尸企业”重生、科创企业专利保护等35项法律服务产品项目。
▲ 杭州市第三届法律服务产品(律师调解)大赛
(三)
深化律师调解市场化工作
市司法局指导市律协充分发挥律师调解专业优势,探索完善“公益+市场化”机制,推进律师调解市场化试点工作走深走实。构建“1+60”(律谐调解中心+60家律所调解工作室)的调解组织架构,培训律师调解员1000余名,招募近40名专职律师调解队伍,驻点(派驻法院、法庭、矛调中心等)专职调解点位增加至17个,覆盖主城区和部分县市。今年以来,全市律师调解市场化收案2.1万件,同比增长60%,调解成功6700余件,同比增长52%,市场化收费640余万元,大幅节省当事人时间、诉讼费等成本,助力全市法院一审民商事收案数持续下降。如杭州律谐调解中心历时9个月完成的“五洋债”证券虚假陈述案件纠纷调解,涉及持券本金达25亿元。《法治日报》今年已两次报道我市律师市场化调解工作,相关工作获部、省领导批示肯定。
▲律师调解工作入选第二届中国律师公益(社会责任)典型案例
二、助推合法合规的“法治化”
营商环境
(一)
建言献策促进科学决策
市律协入选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立法联系点,建立网上“立法建议直通车”,组建基层立法联系点专家库和评估组,充分发挥律师行业“两代表一委员”、民主党派律师和两公律师的职能作用,在服务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目前全市公职律师人数达1700余人、公司律师680人,150名律师担任各级“两代表一委员”,担任各级党政机关法律顾问893家,累计为《杭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杭州市社会信用条例》《杭州市质量促进办法》等40多部法规、规章草案提出立法建议近1000条。
▲ 2023年杭州市“两会”代表、委员律师合影
▲ 市律协两公委开展助力“一号改革工程”活动
(二)
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
市律协遴选95名资深律师组成“法护营商”律师专家团,面向全市商会、企业及员工开展法治体检、法治讲座、助企纾困、专项帮扶等活动。制作《杭州市企业“法治体检”表》,涵盖人力资源、合同管理、采购业务等6大类、52个小项,为企业“量身定制”法律意见书,增强企业风险意识。2022年以来,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专利申请、项目招投标等“法治体检”3.3万次,破解经营难点7536个、调处涉企纠纷2490件。上城区组织律所与九堡大型市场以党建共建的形式为商户提供“法治体检”做法被《人民日报》报道。
▲ 成立杭州市“法护营商”律师专家团
(三)
助力企业合规体系建设
市司法局指导市律协组织律师参与编制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涉及网络直播、医疗美容、网络文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8个重点领域,根据企业设立、运营等不同环节划分5个风险等级,有针对性地提出合规建议。滨江区建立企业刑事合规促进会,吸纳上市公司、社会机构等成员单位56家,举办首届企业合规论坛并编发《企业合规指南》,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合规体系,推动企业合法经营和稳健发展。我市律所参编的全国首个科技成果公开交易通用性省级地方标准——《科技成果公开交易规范》(DB33/T 2549-2022)于今年1月正式发布,填补了科技成果交易领域“无标可依”的空白。
▲ 滨江区举办首届企业合规论坛
三、助推开放创新的“国际化”
营商环境
(一)
提升涉外法律服务保障水平
市律协开展《杭州市涉外法律服务的现状与提升计划》课题调研并形成报告,组织涉外律师培训,构建涉外律师人才梯队,推荐27名律师入选全国律协千名涉外律师人才库、66名律师入选省级百名涉外律师人才库、237名律师入选市级涉外法律服务律师库。参与设立“一带一路”律师联盟杭州中心,组织律师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环境国别报告》调研撰写,10余家杭州律所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设立联络处,20家律所与欧美俄、港澳台等地50余家法律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杭商浙企走出国门保驾护航。西湖区、余杭区、富阳区等相继成立涉外法律服务团并发布典型案例。桐庐县建立涉侨企业“法律体检”服务机制,成功化解中欧城产权分割纠纷87起、涉及金额4500余万元。
▲ 杭州律所亮相2023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法律服务专题展
(二)
推进国际仲裁工作提质增效
市律协与杭州仲裁委签订战略合作关系框架协议,助力国际仲裁院、互联网仲裁院建设,共同加强涉外仲裁人员培养,提升仲裁队伍业务能力,在涉外民商事解纷领域进一步发挥仲裁优势,提升杭州仲裁国际化、专业化水平。自2015年杭州国际仲裁院成立,杭州仲裁委已累计办理涉外仲裁案件1200余件、涉及20个国家和地区,在全国仲裁机构中均位居前列。
▲ 杭州市律师协会与杭州仲裁委员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三)
全力做好亚运法律服务保障
围绕助力打赢“亚运攻坚仗”,市司法局指导市律协积极对接亚组委法律服务需求,协助开展选调律师挂职、外聘律所采购、赞助律所征集等服务保障工作。成立体育产业专业委员会、开展相关法域研讨,遴选20名资深律师担任亚组委法律顾问团,招募百余名律师组建“亚运服务志愿团”。自亚运筹办以来,挂职律师、驻场律师等参与服务亚运会、亚残运会开(闭)幕式、票务、赞助、特许经营、主媒体转播等各类项目数百个,审核各类合同及法律文件超过4000份,处置知识产权侵权及隐性营销行为近200起,接收审核亚运标志非商业使用授权申请近500份,为亚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法治保障。
▲ 杭州亚运会官方法律服务供应商参与“同心迎亚运,跨界一起嗨”主题活动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未来,杭州律师行业将继续坚持站稳“人民律师”立场,坚持用法治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以满腔热忱投入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伟大实践,为我市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坚强法治支撑!
杭州律协  原创发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