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完没了的夏天,让今年各大滑雪场由于造不出雪而纷纷推迟开板。雪季或许晚到,但一定会到。抱着雪板吃饭,穿着雪服睡觉的日子,终于又要来了。
说起单板滑雪,正是这样一项“晚到”的运动。20 世纪 60 年代,代表着自由精神的冲浪和滑板运动正在兴起,单板滑雪运动从中衍生而来,在双板滑雪盛行的当下,单板滑雪被视作一项抵抗阶级的“叛逆”边缘运动。
单板滑雪运动的奠基人 Jake Burton 与很多“垮掉的一代”一样,成长在那个被称作“历史上对后世最有影响力”的年代,渴望并相信自己能改变社会。而他选择用单板滑雪完成这一场变革。在制作超过100块不同工艺的原型板后,BURTON史上第一块量产雪板——Burton Backhill 诞生。
1998年的长野冬奥会,第一次引入了单板滑雪运动作为比赛项目,但却完全由双板滑雪裁判和委员制定赛事准则。选手在比赛现场就像在杂耍,现场的屏幕连“Snowboarding”都拼成了“Snowbording”。
但滑手就是一群“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人。经过 Jake Burton 近半世纪的努力,和后期 Mark McMorris 等顶级运动员的技术与风格带动下,单板滑雪已经逐渐大众化。正热爱着这项运动的每个人,人生多少因为“那一块雪板”而变得不一样。
这一次,天猫国际全球探物带着我们,走进单板大咖们的滑雪人生,听听他们与那块传奇雪板的故事。

张嘉豪:雪板就像一起走南闯北的哥们儿

你可能在某个滑雪视频里见过他,可能在冬奥会比赛直播解说中见过他,也可能在某个综艺节目上见过他。用张嘉豪的话来说,单板滑雪不仅让他那段“普通人独自征战冬奥”的故事变得家喻户晓,还改变了他的一生:“好多事......不,其实所有事都因为滑雪。如果不滑雪,估计我不会去那么多地方。以前我连 26 个字母都不会,第一次出国、坐火车、坐飞机、看大海,都是因为滑雪。”
一起走南闯北、出国参加积分赛备战北京冬奥,雪板早就成了身边那个无话不谈的哥们儿。“这个图案是当时一位朋友帮我随手画的,后来我把它印在了雪板上。在之后的两个雪季,我踩着这块雪板,跑了瑞典、智利、荷兰、瑞士四个国家。出国比赛那段日子,算是不顾一切就去了,确实没有想太多,对着板子说‘哥们儿出发了,别给我掉链子哈’。我想的就是我必须拼到最后一口气,哪怕只有1%的可能性,要是我没去干这事,我就得窝囊死。”
平时不是在雪山上,就是在去往雪山的路上。在家的时间变少了,回家只是为了把脏的衣服拿去洗,带上新的衣服就又去滑雪了。父亲把儿子的努力看在眼里,虽然开玩笑说这儿子把家住成了宾馆,但还是在他出国比赛前,给了他最实际的支持——一张信用卡。
但相较于比赛竞技产生的压力,申请签证遇到的困难和不确定性才是最令张嘉豪头疼的。一边是比一场少一场的积分赛,一边是出不来的签证。所幸这一路遇到很多贵人,能够走到这一步,张嘉豪知道,不完全来自一个人的力量。
在很多人看来,张嘉豪作为一名滑手,没有走寻常路,另辟蹊径,还闯出另一片天。面对角色甚至立场的转换,张嘉豪说:“接得住就行。”
“以前说滑就滑,现在需要考虑的东西更多,除了完成自己的梦想,是不是能干点其他事儿。竞技运动员的寿命是有限的,比赛是为了拿成绩,从社会层面来讲,还要给更多人力量。无论是传播推广这项运动也好,对个人本身而言也好,都是要充满力量的。如果能做到,那就达到了我存在的意义。”

潘辰:滑雪就像做音乐,深究下去才知道多有魅力

有着一个辨识度高的标签,很难说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选秀节目出道的潘辰是这么介绍自己的——“长了一张好像脱离人世间的脸,但还是有一点点闲不住,喜欢运动。”就是这样一个在人前也能真性情的滑雪女孩,获得了 2018-2019 赛季的“新浪杯高山滑雪公开赛”奥地利索尔登站的第二名。
曾有过一段时间,作为歌手的潘辰发不了专辑,也上不了节目。朋友建议她一起去山里滑雪,让脑子休息一下,换换心情,开心点。“谁知第一天就摔得跟狗一样,滑完浑身痛,完全没感受到快乐。晚上回到酒店后跟自己赌气,当时觉得我都这么苦了,还要来花钱买罪受?为什么做什么都不顺?为什么做什么都找不到突破口和成就感?是不是我不行?”
第二天,好强的她开始较起劲儿来:“滑雪这事儿我一定得拿下,一定要做得漂亮。”在多巴胺分泌的催化下,潘辰渐渐喜欢上滑雪,还从中找到与音乐的相同之处,“滑雪和做音乐一样,深究之后你会发现里面有很多魅力。”
“在滑雪和做音乐时,我似乎一直有一个目标,就像寻找自我一样。音乐有流行、摇滚、爵士不同风格,一开始我想往爵士风格走,过一段时间可能又会想做主流的抒情歌,不同阶段去挖掘不一样的能力。” 
“而滑雪呢,一开始想玩普通的换刃滑行,到后面觉得自己也许可以做出更多尝试,研究刻滑、磕公园道具。尝试过后,有了一点点成就感,就会发现这个动作我也能做到。就像做音乐,感受了一圈之后,你最终才能找到自己。”
潘辰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一个专业的滑雪 pro,玩心大的她在国外比赛时,在雪板的板面上贴满的水钻,说要闪爆全场:“效果不错,但简直就是负重练习,那些钻比板子的自重还重。”
潘辰认为滑雪就像梯子,一个往上的梯子,让她爬出了曾经自我消耗的低迷状态:“当生活因为一些不太顺的事情被卡住时,滑雪能给到你一种洒脱感,眼睛一闭一睁,数个一二三,就过去了。它能跟我生活其他的板块联动,成为安慰和鼓励,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然后人的思维也能简单化,变得快乐。”

王磊:把单板文化放大一点,生活的全部都被包在里面

说起中国单板,不得不提到一个名字:王磊,中国首位职业单板滑雪选手,人称“中国单板第一人”。在搬离新疆后,与很多自由式滑雪爱好者一样,他择居于静谧的都江堰青城山下,这里山清水秀,周围都是农家乐和茶馆,更重要的是,这里离成都融创室内滑雪场非常近。在这“半隐居”的王磊,除了在城里参加品牌活动、在雪场里滑雪,其余时间就留给家里的自己。
王磊与单板滑雪的故事,就是中国单板从 0 到 1 的故事。他在青城山的家,除了滑雪装备,还有一切与单板文化相关的东西:第一块自己设计的雪板、滑雪周边、纸质出版物、15 年前录制的教学录像带、从世界各地搜集回来的电影 DVD......王磊说:“当年别人问我这是什么,就只能跟对方说这叫单板,没法解释更多了。古早的年代,资讯没有现在那么发达,人们对单板完全没概念。”
一开始玩双板,后来为了转玩单板,退役后王磊去了当时的亚布力风车山庄(亚布力阳光度假村前身,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商业滑雪场)应聘双板教练,为的就是跟前台处好关系,休息的时候能免费拿单板练习。没有录像带,那就站在板上,靠双板的知识和感觉去一点一点摸索单板。每一次都比上一次多滑一两米,下一次又多滑几米,用一两天找前刃的感觉,又用四五天找转弯的感觉,他说:“单板与双板不一样,两只脚被固定在一张板子上,说不上好不好玩,反正就是想要控制它,这种控制的欲望特别强烈。”
被问到当年是怎么想到用出版物、影像还有举办世界单板日等方式传播单板文化,王磊认为:“滑雪不单单是一项运动,它有竞技的一部分,也有玩的一部分,是一种用来体验生活的方式,雪道内外,都是生活。每种宣传形式都是一个部分,可以是滑完雪后的 party,可以是跟大家一起看电影。把想法记录下来,展示给大家,其实都是一些内在的影响力。不同的视角让大家对事态的理解、分析、辨别能力不一样,每个人能通过他人的故事、品牌的文化,被直接影响和感染到,然后找到自己喜欢的点。归根结底,把这些都放大一点,一个人生活的所有全都在里面。”
跟很多已经步入“名人堂”的 OG 一样,王磊眼中的自媒体时代节奏快,想学什么、想做什么,都比以前简单。现在做文化和以前做文化,路子差不多,只不过是快慢和粗细之分罢了。
到后来,王磊与朋友开办青训营,培养出包括苏翊鸣在内的一批年轻的顶尖单板滑手。做青训营的出发点很简单,用王磊的话说就是:“孩子太重要了!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通过青训营,学到正确的滑雪知识,等这批孩子成长起来后,他们便有更大的能力去影响更多人。但最大的收获一定是自己的,这个运动能不能成为未来的事业,我觉得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够亲身体会到一些感受,通过单板得到他们自己想要的东西,就足够了。”
有 100 块雪板,就有 100 个故事。天猫国际全球探物联合崇礼太舞滑雪小镇在这个雪季举办了“100传奇雪板故事展”,11 月 23 日正式开幕。打卡100位雪友的传奇故事展,与大pro王磊一起聊聊雪板故事。 
手淘搜索全球探物
更多大咖同款滑雪尖货一键拥有。
没有去现场的雪友
可以在留言区告诉我们你与“那一块单板”故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