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只要上网就能看到电影《我本是高山》在变着花样挨骂。
这电影以张桂梅校长为原型,讲的是她鼓励和支持华坪女高的一百多个女孩子走出大山、逆天改命的故事。原型经历是非常感人的。

结果现在很多声音骂它“魔改”。
说它扭曲事实、篡改真相,根本没拍出张校长的精神,反而感觉对她极度不尊重。
大家感到迷惑和不解,“既然是真实的故事,为什么不能真实地呈现?”
更何况,当事人还看着呢,你们就敢把内容改成这样,那面对真正的历史,这帮人难道不是更加没有敬畏之心,敢为所欲为吗?
还有人痛心疾首,觉得这电影尤其能凸显出对女性的恶意,“瞧不起女性”
指责男导演夹带私货,污名化女性
只知道把现实中的女性高光剧情都转移给男性,一味让女性成为推进剧情的负面人物。
好一手“女功男受,男罪女背”
千言万语一句话:“就不该让男导演来拍女性题材的故事”,完全是糟蹋题材。
更激烈的还认为,这是在故意割裂女性群体,刻意把伟大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关联起来。
让女性的成功都被打上男性的标签。
并借此消解女性本身的价值和能量。
另一些人看到的问题更大。
怀疑导演就是为了丑化中国,去西方拿奖,所以拍的不是“中国张桂梅”,而是“亚洲特蕾莎”。
他们认为这电影“将信仰矮化成情爱”,既是没有真正理解和欣赏张校长,也是对社会主义理想的严重践踏。是玷污,也是抹黑。
甚至有人怀疑,主创之中是不是藏着“行走的50万”,不然无法解释这样匪夷所思的改编。
。。。
本来一部电影拍出来有争议很正常。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喜好,你喜欢的别人讨厌,你讨厌的别人喜欢,能自洽就行。
但《我本是高山》很神奇,感觉它把所有雷点都踩了个遍,平等地膈应到了每一种观众。
好像无论持什么观点的人,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无法接受的内容,所以就导致现在几乎所有人都在骂它,搞得好些点映场次都取消了。
围观了一下网上的讨论,我发现虽然这电影被骂的点千奇百怪,但根源可以归纳成同一个,是因为电影剧情和真实事件出现了较大偏差。
简单罗列其中一些。
 #  酗酒的是母亲还是父亲?
现实中,张校长有个女学生,父亲酗酒,还会家暴母亲和女儿。女孩从小被打到大。

但电影里,家暴并酗酒的角色被设定成了母亲。这一改,直接把受害人和加害人互换了!
不少人担心这改编伤害到故事原型,人家看到自己妈妈被改成这样,该多伤心啊。
 # 怀孕老师被区别对待?
电影提到了另一位女学生,从大山考出去以后,又决定回到学校,成为一名老师。结果因为意外怀孕,和张桂梅起了冲突。
后来这老师为了带孩子看病找她请半天假,却被怼回来:“半天不够,你看一学期行不行。”
言下之意就是让她别干了呗。
但在电影路演现场,女老师原型直接说张校长对自己很温柔,和电影里不一样。
# 贪玩的女高学生?
或许是想表现女孩们的学习困境,有段剧情设计她们偷懒不想去上课,逃学去网吧玩。
但回归现实,这些孩子哪有钱去网吧啊?
# 崇高的男老师VS矫情的女老师 
学校环境艰苦,有对前来支教的情侣出现了矛盾,男老师甘愿付出,想要留在这里,而女老师作娇气矫情,背后骂张桂梅老巫婆。

更离谱的是,这女老师离开时,还要让男老师二选一:“你要我,还是要他们(学生)?”
活生生把乡村剧拍成了偶像剧。
# 刁钻的上级领导?
为了凸显办校的艰辛,有段剧情特意讲到张桂梅办校时被某些领导刁难,出现矛盾。
实际上,华坪女高的办学过程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是社会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张校长生病时,县里也组织过募捐,希望给她治病,“我们虽然穷但一定救活你”。
剧中领导的原型特意在路演现场“辟谣”,说这段故事不符合现实,自己从来没吼过张老师,张老师也没吼过他,并强调了党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自己根本不算什么。
# 支撑张桂梅的是信仰还是亡夫?
张校长无数次在采访中提到过,“一直支撑着我的是信仰,是我对党的承诺。”
当时学校条件艰苦,来了十七个老师,走了一半,剩下四分之三都是党员。要不是有这帮人,可能学校早就开不下去了。
所以她很坚定地依靠党员和组织来推进工作,也把这种精神传承给了自己的学生们。

“哪里最需要我们,我们就应该到哪里去。”

这是一个很典型很标准的主旋律叙事,非常适配宣传口径,但电影似乎把这些给推翻了。
主创加入了一段感情线,把张桂梅的亡夫描述成一切的源头、所有美好事情的开端。
据说电影里,几乎每一次她遇到问题,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就会出现一段和亡夫的回忆,然后得到鼓励,从而继续把学校办下去。
就连她对学生们的关爱,都被改写成对死去丈夫的移情,对现实生活的逃避。
难怪有网友吐槽说,这一改编完,电影应该直接改名《我那本是高山的丈夫》。
所以这也是整个电影最被诟病的地方。
很多人觉得,这从根本上扭曲了张校长的信仰,模糊了她的精神支柱。往小了说,是对张桂梅的严重误解;往大了说,更是消解了信仰的精神力量。
这一连串改编看下来,可能很多人都会冒出一个想法,觉得这电影被骂得不冤啊。好好一个故事,你们照着拍不就好了吗,瞎改什么。
可这里有另一个问题,有原型的故事拍成电影难道容不得任何改动,非要原封不动照搬吗?
如果拍的是纪录片,出现这么大的现实偏差无疑是致命的,活该它被骂得狗血淋头。
但它不是纪录片,而是商业片啊。
要知道,和现实不符、被改编过的商业传记片实在太多了,甚至其中很多还被奉为经典。
拿过奥斯卡的《绿皮书》,讲白人保镖托尼被聘用为一位优秀的黑人古典钢琴家唐开车。电影的暗线其实是唐一路寻求身份认同的故事。
但现实中,他早早地接纳了自己,知道“我”是谁,也知道要做什么。电影上映时,唐的家人还指责主创不尊重真实,刻画了一个白人眼中的唐,那些所谓的和解都只是被杜撰的感动。
《萨利机长》
为了凸显机长和副机长的正义和理智,把调查机构写得很咄咄逼人,仿佛刻意挑事,但现实里人家也只是正常调查罢了。

国产电影也有很多例子。
《我不是药神》改编自“陆勇案”,陆勇本人就是患者,英语好,因此才会帮助病友购药。
而电影为了增加戏剧性,安排程勇为了盈利而代购,还给他加上了家暴的属性。
陈可辛拍
《亲爱的》
,给角色设计过下跪和陪睡这类情节,也和原型的真实经历不匹配。

改编无可避免会带来争议,但并没有妨碍它们成为被公认的好电影。所以仅仅通过是否有改编去判断一部电影好不好其实是没道理的。
如果以这样的出发点去审视电影,那么几乎每一部都经不起过多的揣测。
当然,故事改编得好不好,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一般来说,创作者的改编逻辑是相似的,主要为了制造矛盾、形成冲突,这样才有情绪递进,能让故事更加跌宕起伏。
至于最终的效果,能不能让大众满意,还是要看过完整的剧情再去讨论。
但是现在呢?
虽然全网这么多人讨论,骂得真情实感,差点以为人人都看过这部“大烂片”了,但票房才一千多万,看过的人最多几十万。
更多人只是拿着放大镜、对着截图找问题,方便为他们的痛骂提供素材而已。
不是没有人意识到问题。
评论区里,有网友表示,“光截取片段有时确实会影响判断”。
还有人不解,大部分人都没有看到全片,只拿截图来评价是不是断章取义呢?
但原博主义正言辞地反对:既然“好电影都能用截图来体现经典”,为什么坏的不可以呢?
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
好电影之所以被封为经典,并不是因为一两张截图的存在,更是因为它已经经历了市场考验,得到了观众肯定,获得了公共评价。
而现在的《我本是高山》还没走到这个阶段,它面临的评价大多是不够全面、不够具体的。
包括上面说的酗酒母亲的问题。
有人说现实里酗酒的母亲本来就少,更何况山区?她们不被家暴都算好了,还家暴别人?
可电影里的这位母亲,是一个被丈夫抛弃的受害者,也是一个需要救赎的人。
这确实能解释母亲为什么酗酒。
在张桂梅的纪录片里,张桂梅也对一个妇女表示“你要喝酒,我锤你”。只能说这个形象并不是完全不存在的。
你可以说这样的改编可能伤害原型情绪,但是说它纯属虚构、别有用心就没必要了吧。
说实话,我们的创作者已经很难了,大家老说艺术创作者们戴着镣铐跳舞。
说这镣铐就是审查。
但现在看看,这镣铐真的只是审查吗?
有时候会觉得,观众们比谁都更追求“绝对的正确”。真的会有人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看电影、一句话一句话地看小说,看内容是否符合自己的三观,如果不符合,就要求加强审核。

反正就是觉得自己的三观比别人的三观更三观呗。别人的三观是被洗脑了,自己的三观就是普世价值,就是真正的“正确”。
可世界很大,每个人的三观都不同。如果冲掉所有“三观不正”的东西,还剩什么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主创希望得到观众的宽容和理解,观众也希望得到相应的尊重,而不是动不动就被骂没看懂,没审美,不会欣赏。
比如这次,电影的两个编剧跳出来反驳,说这些提出批评的人才是割裂女性、污名化张校长的人,是女性力量崛起的绊脚石。
还骂网友是平庸的沟壑、卑微的懦夫。
高呼着口号,大喊自己不会被打倒。
紧接着,《中国电影报道》跑出来发声,给差评电影的网友打上了各式各样的标签,要么是境外势力,要么是蹭热度的营销号。
最后上了价值,说不能让这些杂音破坏中国电影的复苏和发展,伤害辛苦的电影人。
一条不够,再来一条。

这次发言更直接了,把反对声都归结为“恶意的有组织的诋毁声音”,说他们反应及时,训练有素,只知道歪曲和误读,毫不公正。
你说他是行走的50万,他反击你是“境外势力”,有种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荒谬感。
以这种标签相互进行攻击,其实挺恶毒的,完全就是将对方定义成了彻头彻尾的坏蛋。
因为你和我的想法不一样,所以你说什么都是错的,都是目的不单纯的,是别有用心的。
它质疑的是当事人的动机,而动机本身却又是最难自证的东西。所以当大家相互攻击对方是境外势力的时候,反而是最不讲道理的时候。
结果就会演变成情绪宣泄般的对骂。
而以这样的方式去攻击观众,似乎也显得创作群体和观众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说到底,电影是文艺创作,也是商业行为。

创作者应该审视自己的局限性,要真的去体验生活,去写贴近生活的故事,而不是凭借着自己片面的理解和想象就开始创作。
尤其是涉及到类似《我本是高山》这种更受大众关注的故事时,不能只想着吃到题材的红利,而不愿意承担相应的社会期待。
更不要该艺术和审查机制当做自己的挡箭牌,觉得口碑不过硬就是观众没有判断力、乱带节奏,票房不理想就是观众不会欣赏。
既然是要上映的作品,就该直面大众评价,总不能只想被夸奖,却受不得批评。
反过来,观众也一样,就算批评也该言之有物、有理有据,没必要对文艺作品上纲上线。
否则只会让我们离好的作品越来越远。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