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个新闻还挺有意思的,当时也搬到微博了,今天也想在微信简单聊聊。
这两天,不是《奥本海默》正式推出蓝光版和数字版了么,我看不少网友已经整到高清版本看起来了,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去整一整,算是填补下当初院线版的空白,毕竟,那一版还是有缺憾的。

而《奥本海默》的导演诺兰,大家都知道的,一位胶片原教旨、电影院狂热粉丝,实拍爱好者。
最近在一次《奥本海默》的放映活动中,又一次表达了他的观点。

他说啊,前阵子我们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奥本海默》的蓝光碟制作上了,尤其是为了还原更好的声音效果,也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当然,这也是大家可以用这么久的时间,来等待蓝光碟发布,而不是线上版的原因(蓝光碟在影片上映四个月之后才发布)。
诺兰表示,他作品的家庭版本同样很重要,所以这几个月主要都在忙这个事情。
然后,他还提到:
“我们在《奥本海默》的蓝光版本投入了很多心血和注意力...试图将影像和声音都更好地转化为数字形式。更重要的是,你们可以购买它(蓝光版)、拥有它、把它放在你家里的架子上。这样,任何邪恶的流媒体平台,都无法从你那里把它偷走。”
当然,诺兰后来也表示,这其实就是一句玩笑话。
其实就是讽刺很多流媒体平台,在拥有了某部影片的线上版权之后,就拥有了这部影片的生杀大权,可以无征兆地就将某部影片下线,然后你就再也看不到了。
但如果你有蓝光实体版,就不会有这个困扰。
虽然是个玩笑话,但这个话也不是乱讲的,因为确实有类似的情况发生。
比如《综艺》就补充说,现在确实有流媒体平台从自己的平台上撤下有关版权作品,以便将其授权给其他公司开发,获得潜在收入的情况。比如,Disney+在6月撤下影片《月球奇幻旅》的点播,当时你就无法在任何地方看到这部影片,而9月,该片重新发行数字版。
总之,当影片的家庭播放形式只有流媒体播放的时候,你能不能看到一部影片,就只能是流媒体说了算了。
所以,对诺兰来说,拥有实体版,是对抗这种流媒体趋势的唯一途径。
这才有了他在上面说的那个玩笑话。

而接着他的这个观点,另一位电影院原教旨主义、热衷收藏的宅男大神吉尔莫·德尔·托罗也应和了诺兰的观点。
陀螺在推上回复诺兰的观点,表示非常赞同。
他说:“拥有实体媒体实际是一种《华氏451度》级别的责任(故事中,人们会背诵他们喜欢的书,方便以后传播)。如果你拥有一部或多部你喜爱电影的高清4K、蓝光、DVD等等优质版本,那么你就是这些电影未来几代的保护者。”
他在这里提到了《华氏451度》是一本书,也是特吕弗的一部电影。原书是反乌托邦作品的名作了,估计不少朋友也看过。

华氏451度是纸的燃点,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在一个压制思想自由的世界里,这里所有的书都被禁止,消防员的工作不是灭火,而是焚书。而有一批人悄悄聚在一起,以惊人的记忆力把自己喜欢的书都背下来,然后以这种方式,去保护和传播那些书籍。
很显然,陀螺将拥有实体版等同于华氏451度的行为。等于用观众的个体行为,来对抗大流媒体平台对影像内容的垄断。
也就是说,这个事并不能全由你们这些大型流媒体平台说了算,不能你们想上线就上线,想下线我们就都没得看。我们要收藏一份自己喜欢电影的数字版,想看就看。

大概呢,就是这个意思。

对于陀螺的观点,大多网友也都是表示支持的。他们说,拥有一份实体版本,你就不必害怕大平台对这些电影做任何修改和删除了,因为这个电影只属于你。

同时,也有网友说,现在因为各种敏感的原因,有太多流媒体上的电影被修改,这也是实体版需要存在的原因。

反正都是类似的观点吧。但还是要强调下,这些观点都是海外网友的观点,我是翻译过来的,与我们无关的。

不过呢,倒想说些题外话。当你把所有私人照片、文字、家庭录像都变成数字版甚至放置云端之后,也就意味着他们随时可能消失,其实很多时候,这并不很安全。
以我的亲身经历,我现在还是能找到小时候自己的照片和日记,但几年前旧手机里的照片,十年前写的博客文章,还有那时候存在电子相册里的大量照片,我却完全找不到了。
这就是实体版本区别于数字版本的原因。
哪怕,你搞一块移动硬盘,可能都好过把所有内容存至云端。
对此,你们又是怎么看的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