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后才发现,这道坎才是拉开差距的关键!

作者:小媛老师
关于作者:
美国硅谷公立小学老师
美国双语教育学硕士
分享美式教育经验谈
坐标加州,10年教学经验
英文学习有两大坎,阅读+写作。虽然关于刷分级的话题我在公众号和直播间都谈过很多次,但是关于阅读的另外一大维度–––理解力的问题,我在直播间只能泛泛而谈,所以今天想通过文章的方式,跟大家静下心来说说“阅读理解力”培养这件事!
阅读反馈的
英文是Reading Response,顾名思义,就是把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进行反馈和输出。
这里的输出呢,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口头的输出,比如我们来做故事的复述,还有一种就是笔头的输出,很像我们小时候写的“读后感”。
阅读反馈的形式
有
迷你小册子式的
。我们看到每个小册子代表了一种阅读的技巧和策略。,
把对自己对故事的2个预测画下来并且写下来,读完整本书看看我的预测对不对呢?比如读完这本Horrible Harry的桥梁书,小朋友就可以写一写:这本书的主旨是什么?并且画出一幅图来描绘书中的主人公。
还不够过瘾?我们还可以加入手工的元素,将阅读反馈制作成一个个互动的手工书!
比如用花朵的形式,提炼书中的“因果关系”,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思维的培养。
今年的新高考英语试卷
中,也有一道题是专门考察学生提炼文章因果关系的:
都说得阅读者得天下,这里的阅读不仅仅是阅读的内容体裁要广,更重要的是要注重阅读的理解能力,尤其是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的系统训练,这才是阅读能力的体现!
于是下课后,我立即找到身边一位有着10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跟她分享了我我在课堂中的观察,这位老师一下子就get到了问题,立马拿给我一摞她上课时常用的阅读反馈的模板,让我在课堂教学中尝试着用起来!
我一看,这套模板可真丰富,里面的图表很像是“思维导图”,但却比思维导图更加丰富!这套模板,我一用就是10年,今天跟大家展示一下我上课经常会用到的图表。
01
KWL图表法
KWL是个非常有效的阅读工具。K代表What I know已经知道的信息;W代表What I want to know想要通过阅读知道的信息;L代表What I learned我学到的信息。
在阅读前,跟孩子一起来讨论K和W,已经知道的和想要知道的,然后读完书,再来讨论L学到了什么。这样会大大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并激发孩子们已有的知识起到1+1>2的效果。
02
5W要素法
这里的5W其实是故事中的5个元素,我们还可以用它来做故事的复述。
03
单词归纳法
这个模板不仅能够调动孩子认识新单词的积极性,还能增加阅读的乐趣,逐步形成自己的小词库!
04
故事线梳理
随着分级阅读数量的增加,简单的绘本已经无法满足孩子的阅读需求,他们开始渴求一些较长篇幅并具有丰富情节的书了。
05
人物描写法
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的外貌是怎么样的;人物个性如何;书中人物关系是怎么样的;主人公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书中其他人物是如何看待主人公的。
06
对比和联系法
对比和比较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思维,也是咱们中高考的阅读理解题常见考点。
有时候,孩子们阅读到的内容会在其他地方接触过,比如说这本书介绍到的动物,他在电视或者电影里见过,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鼓励他把从书上读到的内容和电影里见到的进行对比联系,找出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还可以让孩子思考给出自己的观点。
07
主题分析法
08
语言描写法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作者会使用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令文章赏心悦目。
09
问题剖析法
故事中一定有遇到各种各样问题的主人公吧,无论是令人捧腹大笑的问题,还是引人深思的问题,小朋友在现实生活中说不定也会遇到呢!
那就请孩子们找出故事人物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吧,也可以引导他想想别的好主意,写在表里。
10
画图法
然后找出书中的单词,一种是不知道意思的单词,一种是不会读的单词,而且要圈起来那些不会读的单词,来做专项拼读的训练。
这下小朋友不仅仅是泛泛而读,而是对整本书的信息进行了梳理,同时还积累了大量的阅读词汇和拼读技能,你说是不是一本书读出了10本书的效果!
本期福利:为大家分享故事类+科普类阅读反馈图Reading Response,请点击下文章底部的“在看”,然后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Read”,就可以获取啦!
End
正在团
1.SSS儿歌竟然出配套绘本啦,看得我热泪盈眶!还赠送小小优趣月卡!
招 人 啦
💛 点下方“阅读原文”,了解在线课程
阅读原文 最新评论
推荐文章
作者最新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email protected]. For more detail of the source, please click on the button "Read Original Post" below. For other communications, please send to [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CareerEngine平台,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email protected]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CareerEngine平台,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email protected]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