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新时期飞虎队员的参与和支持,希望飞虎队精神能够在两国人民之间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文 | 晨 沐
深秋的北京八达岭长城,层林尽染。站在“不到长城非好汉”石碑前,103岁的美国飞虎队老兵哈里·莫耶许下心愿:世界和平,两国人民友谊长存。
10月30日,飞虎队老兵哈里·莫耶(中)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向陈纳德将军雕像献花。
前不久,重返中国的莫耶刚在北京庆祝了自己的103岁生日。在中美两国人民的祝福声中,这位见证岁月变迁的百岁老人满怀激动之情。尤其让莫耶感动的,是他收到了习近平主席的复信。
在信中,习近平主席强调,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新时期飞虎队员的参与和支持,希望飞虎队精神能够在两国人民之间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飞虎队”,全称“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1941年由美国陈纳德将军组建,与中国军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习近平主席曾多次提及这段历久弥坚的“飞虎情谊”。就在美国当地时间11月15日晚,在旧金山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开始前,习近平主席会见了美国工商界及社会各界代表,以及飞虎队和史迪威将军后人、“鼓岭之友”、艾奥瓦州、华盛顿州等方面友好人士代表,同他们亲切交谈并合影留念。
习近平指出,中美关系的根基是由人民浇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两国共同为和平和正义而战。中国人民没有忘记飞虎队,美国人民也没有忘记殊死营救美国军人的中国人民。
援华作战期间,飞虎队共摧毁敌机2900余架,击沉击毁总吨位达223万吨的日本商船、日本海军舰艇44艘,击毙日军66700人,2193名美籍飞虎队队员在战斗中献出宝贵生命。
这是中美关系史上的第一次军事合作。正义凛然、英姿飒爽的美国空军大兵们不仅在抗日统一战线上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战后游历到访了中国多地,其中就包括上海。
杭州火车站距离空军基地很近,1945年秋,我们有幸获得批准乘火车到几小时路程以外的上海去做一次旅行。我们饶有兴趣地与站台上卖水果的妇女讲价,好买一些在路上吃。摄/艾伦·拉森
飞虎队员用相机镜头捕捉到了这座城市的日常百态,为美国和世界认识了解中国打开了窗口,也为上海留下了那个时代的珍贵记忆。
2010年,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了一本《飞虎队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China in the Eyes of Flying Tigers, 1944-1945)影集,其中便收录了飞虎队队员艾伦·拉森(H. Allen Larsen)和威廉·迪柏(William L. Dibble)当年拍摄的200多幅彩色照片。
1945年12月4日—15日,21岁的拉森和战友迪柏来到上海。彼时的上海,刚刚告别战火,硝烟尚未散尽,但大都市和人们的生活已恢复秩序。
1945年,上海,飞虎队的科吉斯中士在国际饭店楼顶上眺望上海的城市面貌,“我们有幸得到特许有机会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博大”。摄/艾伦·拉森
拉森和迪柏在一栋大楼上拍到了外滩全景,黄包车和轿车、卡车在同一条道上川流不息,繁忙的黄浦江上,老式帆船、驳船、商船和美国海军舰只共用同一条水路。
繁忙的黄浦江景象——老式帆船、驳船、商船和美国海军舰只共用同一条水路。 摄/艾伦·拉森
从当时最高的国际饭店眺望上海,大新百货公司大楼(今第一百货大楼的前身)门口还挂着大幅的战争海报,2007年拉森故地重游时曾感叹,他想不到国际饭店会在21世纪初在浦江两岸的摩天大楼中“变矮”了。
从国际饭店眺望上海。大新百货公司大楼(今第一百货大楼的前身)曾是当时那一带很突出的建筑。摄/艾伦·拉森
在两名飞虎队员的镜头下,动人的不仅是景,更是人和情,苏州河河道两侧排列了数百艘大小船只,那是船夫的家。
上海,苏州河上的渔民小船。 摄/威廉·迪柏
上海,苏州河,船上的娱乐活动——打麻将。 摄/威廉·迪柏
在提篮桥监狱的红砖房边,拉森听到一群外国孩子的声音,他们是到上海逃生的犹太人。

1945年,上海,从欧洲来上海躲避纳粹德国迫害的犹太孩子。 摄/艾伦·拉森
上海外滩,世界闻名,不仅因为它的名声还有它俯看水陆商贸活动的宏伟建筑物,对第14航空队的士兵有着特殊的吸引力!拉森很幸运地从一栋大楼上拍到了外滩全景。
1945年来,还可以看到一些大楼上飘扬着英国国旗。拉森表示,“自从离开美国后,我们没见过如此高大的商业建筑”。摄/艾伦·拉森
1945年,上海,南京东路上的有轨电车。街边那张巨型广告画,上面分别是中国、苏联、英国和美国的旗帜,以及“庆祝抗战胜利,庆祝世界和平”的标语。 摄/艾伦·拉森
沙逊大厦华懋饭店(今和平饭店)的金属标牌。2007年故地重游,拉森发现这块标牌还留在饭店的墙上。 摄/艾伦·拉森
可以说,珍贵的彩色照片还原了真实的历史画面——
1945年,上海,从美国运输舰上看到的外滩和黄浦江景象。 摄/威廉·迪柏
1945年,上海,黄浦江渡口等待乘船的人。 摄/艾伦·拉森
上海南京路。 摄/威廉·迪柏
投降后日军士兵在拆除街道上的碉堡。 摄/威廉·迪柏
上海南京路跑马厅对面的美国红十字会,美国军人集结准备游览上海市。摄/威廉·迪柏
从上海起航横跨太平洋前往美国西雅图途中的镜头。“永别了,中国。” 摄/威廉·迪柏
最后,希望如习主席信中所言,飞虎队精神可以延续传承,未来能续写更多中美友好故事。
资料来源:新华社、新民晚报、《飞虎队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等
往期推荐
日本跟了,那么韩国呢?
全红婵代言女装,为什么网友看不下去了?
陈若琳离开跳台走上“仕途”?
版权说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