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研和SCI论文成为临床工作的副产品。
关键词:STING;免疫疗法;基金;临床科研
导言
我们启动了2024年国自然申请的系列推文。
备战2024年医学基金申请,这里是规划和资源
前几天,我们发布了关于cGAS-STING的推文,很多朋友关注并期待解读“STING”相关的研究大数据分析。
Nature子刊:第一个 cGAS-STING 抑制剂进入到临床试验阶段,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
Synthase-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 (STING)基因编码一种五次跨膜蛋白,编码的是病毒和细菌感染先天免疫反应的主要调节因子,促进先天免疫信号,作为细菌和病毒细胞溶质DNA的传感器,促进I型干扰素(IFN-α和IFN-β)的产生;该蛋白质是一种模式识别受体,可检测胞质核酸并传递激活I型干扰素反应的信号;该蛋白质通过与II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结合在细胞凋亡信号传导中发挥作用;该基因的突变是婴儿发病的STING相关血管病变的原因,在调节体内自发性抗肿瘤免疫反应产生过程发挥重要功能。
点击▲,关注STING专辑;获得最高效阅读
在过去的一年里,STING的研究热度持续攀升,成基金资助和SCI期刊的宠儿;研究的突出成果包括:

1,STING在多种疾病的免疫信号转导中的机制研究进展;

2,STING在肿瘤、药物副作用、病毒感染研究中的进展

3,PD-1/PD-(L)1 在多种实体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包括肝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肾细胞癌、黑色素瘤)
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资助
美国目前专门用于STING研究的课题有1,204项(检索关键词:STING)。从2012的8项,一直到2023年的290项。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资助的时间分布和项目数量
2,论文质量和增速
到2023年11月15日,STING研究领域已经发表了7,561篇PubMed收录的论文。从2012年161篇论文,2023年到目前已经发表了1,223篇论文;论文发表数量增速堪比火箭。

STING研究成果16.5%发表在12分+期刊
(STING研究发表的期刊分布及时间分布)
为了解目前在STING领域的研究进展,我们对发表的论文做了全面解读,以找到这方面的研究热点、及哪些期刊喜欢铁死亡研究,目前最活跃的研究机构、最有影响力研究人员、最重要的研究论文等。
精选文献思路速览:
1)STING相关炎症疾病的进展(衰老炎症、神经退行病变);2)STING在肿瘤、药物副作用、病毒感染研究中的进展; 3)相关综述:
1)STING相关炎症疾病的进展(衰老炎症、神经退行病变)
■ cGAS-STING通路作为炎症性疾病的治疗靶点[1]
■ cGAS-STING驱动与
衰老
相关的
炎症
神经退行性变 [9]
■ 与
年龄相关的炎症
中的
DNA损伤和修复
[3]
■ 人TREX1 DNA降解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结构基础
[13]
■ STING信号转导介导C型
尼曼-匹克病
的强直初免-增强
[20]
■ 高尔基体STING后运输的中断激活了
强直干扰素
信号转导
[18]
脂质代谢
可消除cGAS-STING诱导的炎症。
[4]
■ 分子胶状
STING活化剂
[2]
2)STING在肿瘤、药物副作用、病毒感染研究中的进展
■ 吉西他滨加顺铂治疗后
鼻咽癌
的肿瘤免疫微环境。
[5]
■ STING抑制
肺腺癌
休眠转移的再激活
[7]
■ ZBP1 和 cGAS 对线粒体 DNA 的协同感应促进
心脏毒性 [8]
■ cGAS-STING 通路驱动
COVID-19
的 I 型 IFN
[6]
3)相关综述:
大脑
中的STING信号传导:分子威胁、信号传导活动和治疗挑战
[16]
STING运输
作为
免疫信号转导
的新维度
[17]
■ 不再只有三板斧:超越干扰素的
STING信号传导
活动
[19]
■ cGLRs是
先天免疫
中模式识别受体的一个多样化家族
[10]
■ 活性细菌TIR-STING丝复合物的
冷冻电镜结构[14]
■ CBASS到cGAS-STING:核苷酸第二信使免疫信号传导的起源和机制
[11]
■ CBASS噬菌体防御和抗病毒核苷酸信号转导的进化
[15]
■ 噬菌体病毒粒子组装蛋白的收敛突变能够
逃避
I 型 CBASS 免疫
[12]
检索数据库:
Medline

检索工具:Healsan™
医学大数据

检索时间:November 16, 2023检索及分析机构:Healsan Consulting LLC(美国恒祥咨询)


一,STING研究论文大数据分析
STING研究
论文发表的时间和国家分布
全球已经在STING
领域发表了7,561篇Medline收录的文献;检索最近三年的数据,得到3,004篇,对其中的2,998篇进行分析。

时间分布显示,可以看到针对STING的研究论文数量,2021年仅有2,393篇,2023年至今为4,135篇。国家分布可以看到,中国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为1,430篇,占47.7%,位居第一
美国发表的文章数占28.6%,排在第二位;国、意大利法国分列第三到五位。

(SCI论文的时间和国家分布)
学术机构排名
浙江大学、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所在大学发表的论文最多。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中山大学肿瘤中心、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等是发表论文最多的医院。
(全球发表论文的机构排名)
研究热点基因相关疾病
如下图所示,显示CGAS、TBK1、IRF3、NLRP3、TREX1等是STING
研究中最受关注的基因。

乳腺癌、压力应激、肺癌、SARS-CoV-2型、结直肠癌等是STING研究中最关注的疾病。
1)cGAS(环状GMP-AMP合成酶):
cGAS是外源性和内源性DNA先天免疫应答的关键调节因子,通过识别细胞质中的异常DNA并激活干扰素基因刺激物(STING)信号通路,在免疫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
2)TBK1(TANK-binding kinase 1):
TBK1基因编码的蛋白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属于蛋白激酶IKK家族,可使核因子kB(NFkB)磷酸化,这种激酶在所有组织中广泛表达,主要以其在先天免疫抗病毒反应中的作用而闻名,也参与调节细胞增殖、细胞凋亡、自噬和抗肿瘤免疫,在维持细胞生存中有重要作用,TBK1蛋白突变或活性失调与许多疾病发生有关,包括肿瘤及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狼疮)、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抑制IKK和相关激酶,即IKKε和TBK1,已成为治疗自免炎症性疾病和癌症的一种治疗方案,也是克服癌症免疫疗法抵抗的一种可能方法。
3)IRF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干扰素调节因子3):
IRF3是干扰素调节因子家族成员之一 ,与病毒感染时干扰素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IRF-3组成性表达在多种细胞中,主要存在于细胞浆中,病毒感染等因素可诱导IRF-3 12C端磷酸化,使IRF-3形成二聚体并移位至细胞核,并与其他转录因子如CBP/p300结合诱导IFNα/β和IFN刺激基因的表达,在抗感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4)NLRP3:
NLRP3是一种炎症小体传感器蛋白,激活NLRP3会产生包括ASC与Caspase-1等在内的寡聚体复合物。通过激活其它炎症小体传感器蛋白可触发炎症小体的形成,某些炎症小体传感器可直接识别损伤相关分子模式或病原相关分子模式。NLRP3依赖于细胞内第二信使,而不是直接检测外部刺激。NLRP3的激活可由多种细胞内信号触发。钾外流是NLRP3炎症小体激活最具代表性的触发因素之一。NLRP3还对其它细胞内信号应答,例如活性氧和细胞质组织蛋白酶活性。将多种不同的炎症小体触发因素整合到第二信使信号(如钾外流)中,可以解释为什么NLRP3在如此众多的炎症疾病中显得至关重要。炎症小体激活受炎症小体传感器蛋白以外的复杂分子相互作用调控。了解该通路及其分子间相互作用可以勾勒出炎症小体药物开发的其他潜在途径。
5)TREX1
该基因编码具有3'核酸外切酶活性的核蛋白,编码的蛋白质可能在DNA修复中发挥作用,并作为DNA聚合酶的校对功能;与TREX1相关的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视网膜血管病变、脑白质脑病;其相关途径包括病原体相关DNA的胞质传感器和先天免疫系统。
从这五个方向入手,会建立起一个长期可持续且层层深入的系列研究。

STING研究也涉及
放疗、过敏反应、胰腺癌、中风、黑色素瘤、过敏、接种疫苗、卵巢癌、流感、败血症、红斑狼疮、肝病、脑损伤、肾病、结肠炎、膀胱癌等治疗方案与疾病。
(STING研究相关的基因和疾病)
哪些期刊喜欢STING研究?
可以看到发表STING相关研究最多的五个杂志是Front Immunol(IF=7.3)、Nat Commun(IF=16.6)、Int J Mol Sci(IF=5.6)、Cancers Basel(IF=5.2)、Cell Rep (IF=8.8)等。
(发表论文的杂志分布)
我们也附上部分期刊的影响因子、分区、从投稿到接受的天数等,对于投稿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最有影响力学者及其关系网。
(学术大咖及其关系网。)
国际STING
研究论文中最有影响力的学者。

其中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Ablasser, Andrea;哈佛医学院的Kranzusch, Philip J;比利时鲁汶大学医院的Robberecht, Wim    和 的    Van Damme, Philip;武汉大学中南医院Shu, Hongbing;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Ting, Jenny Py;浙江大学Zhao, Yang;罗切斯特大学的Gorbunova, Vera;马萨诸塞州大学医学院的Fitzgerald, Katherine A;北京大学Jiang, ZhengfanSTING研究领域最为活跃的学者
二,STING研究领域的经典论文
除了发表论文的数量和研究者论文影响力之外(数量+质量),单篇论文被引用次数是评价其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
所以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到高引用论文,即领域内的经典论文。

高影响力的5篇SCI论文依次为

• Decout et al. The cGAS-STING pathway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in inflammatory diseases.
Nat Rev Immunol
; 2021. PubMed ID: 33833439
[1]
• Crunkhorn et al. Molecular glue-like STING activator.
Nat Rev Drug Discov
; 2023. PubMed ID: 37907755
[2]
• Zhao et al. DNA damage and repair in age-related inflammation.
Nat Rev Immunol
; 2023. PubMed ID: 35831609
[3]
• Minton et al. Lipid metabolism extinguishes cGAS-STING-induced inflammation.
Nat Rev Immunol
; 2023. PubMed ID: 37923849
[4]
• Lv et al. The 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fter gemcitabine plus cisplatin treatment.
Nat Med
; 2023. PubMed ID: 37280275
[5]
近2年最高引用的5篇论文依次为(删除了与上一部分重复的五篇)
• Domizio et al. The cGAS-STING pathway drives type I IFN immunopathology in COVID-19;
Nature
. 2022. PubMed ID: 35045565
[6]
• Hu et al. STING inhibits the reactivation of dormant metastasis in lung adenocarcinoma;
Nature
. 2023. PubMed ID: 36991128
[7]
• Lei et al. Cooperative sensing of mitochondrial DNA by ZBP1 and cGAS promotes cardiotoxicity; Cell. 2023. PubMed ID: 37352855
[8]
• Gulen et al. cGAS-STING drives ageing-related inflammation and neurodegeneration;
Nature
. 2023. PubMed ID: 37532932
[9]
• Li et al. cGLRs are a diverse family of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in innate immunity;
Cell
. 2023. PubMed ID: 37379839
[10]
三,如何开启自己的STING研究
看了前面内容,您已经深信不疑的是:STING研究很值得做。尤其是研究生选题,可能这是一辈子课题的好起点。
问题是:如何开始呢?
最简单的方法:从模仿,到超越。
在研基金
比如DANA-FARBER CANCER INST
Kranzusch, Philip J目前在研的课题,研究方向包括了
GAS样信号转导酶在先天免疫和疾病中的机制

发表的论文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的Curiel, Tyler J
  1. (2023) CBASS to cGAS-STING: The Origins and Mechanisms of Nucleotide Second Messenger Immune Signaling Annual review of virology[11]
  2. (2023) cGLRs are a diverse family of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in innate immunity
    Cell[10]
  3. (2023) Convergent mutations in phage virion assembly proteins enable evasion of Type I CBASS immunity bioRxiv : the preprint server for biology[12]
  4. (2022) Structural basis of human TREX1 DNA degradation and autoimmune disease
    Nature communications [13]
  5. (2022) Cryo-EM structure of an active bacterial TIR-STING filament complex
    Nature[14]
  6. (2022) CBASS phage defense and evolution of antiviral nucleotide signaling
    Current opinion in immunology [15]
B,转化医学:
在研基金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的Yan, Nan目前在研的课题,主要专注于神经疾病中STING轴相关机制,举例有:
发表的论文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的Yan, Nan
  1. (2023) STING signaling in the brain: Molecular threats, signaling activities, and therapeutic challenges Neuron[16]
  2. (2023) STING trafficking as a new dimension of immune signaling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17]
  3. (2022) Interruption of post-Golgi STING trafficking activates tonic interferon signaling
    Nature communications [18]
  4. (2022) No Longer A One-Trick Pony: STING Signaling Activity Beyond Interferon
    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19]
  5. (2021) Tonic prime-boost of STING signalling mediates Niemann-Pick disease type C
    Nature [20]
C,美国在研基金的方向
(美国目前在研的STING方向)
美国的部分在研STING课题
更多大数据分析报告,在本公众号主页面下回复“大数据”查看;如回复“肿瘤科”或“STING”,获得对应研究领域推送资料。

编辑:Henry,微信号:Healsan;加好友请注明理由。
助理:ChatGPT;封面:Hanson设计、GPT 4制图
美国Healsan Consulting(恒祥咨询),专长于Healsan医学大数据分析、及基于大数据的Hanson临床科研支持。主要为医院科研处、生物制药公司和医生科学家提供分析和报告,成为诸多机构的“临床科研外挂”。
点击👆;From Bench to Bedside, Healsan Paves the Path.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