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作者|郭玉洁

编辑|杨杰
大约3年前,我接触了MBTI人格测试,很快被这个测试精准、细微的描述征服,把它发给我所有的朋友。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成了它的痴迷者。
尽管承认“科学至上”,但背地里,每个人都有没那么科学的看世界的方法。在我的朋友中,有人研究命理学,有人热衷星座,有人会查阅今年木星落在哪个宫位判断运势,这些我都不信。我有一个双胞胎姐姐,我们出生于同一个产房,前后只差5分钟,我们有完全相同的星座和生辰八字,性格却截然相反。当我把这个例子摆出,一个信星座的朋友大惊失色。
我不遗余力地为自己的方法论正名,称MBTI是一个心理学测试,是有科学性的。事实也确实如此。MBTI全称为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由美国作家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和她的母亲凯瑟琳·库克·布里格斯共同制定的一种人格类型理论模型。测试由4个维度组成,分别是“外倾/内倾”“实感/直觉”“思维/情感”“判断/知觉”,两两组合后,将人格划分为16型。
但是心理学专家也说明,MBTI测试一直有重测信度不高的问题。在心理学界,大概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MBTI代表的人格类型测验已经逐渐被人格特质测验所取代,人格特质测试不把人格分类,认为人与人的差异不是本质的,而是程度上的。
但MBTI测试对我的重测信度很高,不管怎么测,我的结果都是INFP型人,即内倾、直觉、情感、知觉。百度百科告诉我,INFP型人大概占人口的1%-5%,是人群中的少数。“INFP型人特别敏感,对事物的感受也非常深。有些INFP型人全神贯注于精神世界,对于世俗的一切和那些组成日常生活的要素关心程度不高。”
这只是MBTI世界的冰山一角。当我去知乎、豆瓣搜索,发现了一群把MBTI玩得出神入化的人。他们创作了各种段子、梗图,演绎不同人格之间碰撞的场景与瞬间。李安被称为典型的INFP型人,他在一个采访里说,“生活上的事我一直不是很灵光”“不是做了大导演才这样,一直是这样,我好像一直生活在另一个世界”。我截图发了朋友圈,说“狠狠共情了”,这天,我刚刚把一个喝完了的奶茶瓶一路从学校门口拿到了位于5楼的宿舍,在被提醒“你怎么把垃圾又拿回来”时才恍然大悟。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被理解,以前的人生中,这类事件常被人看作“笨”“反应慢”“心不在焉”。
这套测试很快成了我认识自我与他人的工具,我不断打磨“模型”、细化“指标”,以至于,我能够在认识不久后就判断出这个人的MBTI类型。我认识的几乎所有INFP型人都喜欢一个歪头笑的动作,遇到另一个总做出这个动作的人,我问他,你是INFP型人吗?嘿,果然。我又增加了A型和T型的维度(网络流传的MBTI测试加强版,从外在表现看,A型人相对更自信,更有攻击性;T型更易被外界影响,更温柔)。我也很快把N和S作为交友的重要分界线,我和S型人的对话常驴唇不对马嘴,无法产生精神共鸣。我甚至进入了豆瓣的NF型人小组,在知乎上关注了专门研究MBTI的博主。我研究出了一套交友规律,4个字母一半一致的人,是最容易合得来的,其中“N/S”必须一致。在这个过程中,我发展出了一套隐形鄙视链,NF型人是我欣赏的,EN型人会是我喜欢的,IS型人是可以一起玩的,而ES型人则是我要敬而远之的。
这个看似严密的体系曾让我找到归属感、掌控感,似乎我的所有感受都可以找到归处。但它很快出现了毛刺:我高中时最好的朋友被测为ESTJ型人,我们已经认识10年,网络解读告诉我,这是我这型人最需要远离的人。我当然没把这句话当真,但也暗自为我们交往中的压力感、隔膜感找到了出口:我们看不同的电影,有不同的圈子,后来一次见面时,我们大吵一架,我说她太强势,她说我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最后,她说,你为什么总是提那4个字母的东西?为什么总是揪住这个不放?你是想证明我就是理解不了你,我们就是合不来吗?
那天我们聊了很久,互相反思。把种种分歧像石头一样搬开,看到的只是两个互相在乎的人,她们陪伴彼此度过了青春期最灰暗的时光,在学校的楼道里分享所有秘密。或许MBTI认为她们本“不应”合得来,但这又怎样呢。
这是MBTI无法触及的角落,是人际关系中的褶皱和复杂之处。如果说我所知的MBTI体系是一个看似严密的系统,可以帮我理解人,但它存在一些好笑的偏差:发现一个我曾经很讨厌的人也是INFP型人,发现我的一个INFP型人朋友竟然喜欢去酒吧蹦迪,发现一个和我有精神共鸣的人是S型人。更多的bug(缺陷)来自这个系统本身,读书期间我受伤骨折,一个和我MBTI不太合的朋友成了我最可靠的拐杖,他扶着我上下6楼,推着轮椅带我去打石膏,在除夕中午带着同学来给我做饭。我们的思维方式、爱好甚至人生观有很多不同,但我们确实是真正的朋友。
这不只是MBTI的问题,人类有太多这类“工具”,辅助我们认识自我与他人。但是或许,在自我和关系的深处,有一些角落,未曾被任何理论、玄学、定律抵达过。就像摄像机照出了人像,却描绘不出真正的“人”。
有趣的是,包括我在内的这么多人依然被MBTI深深吸引了。在与之相关的评论里,人们只批评这个测试的刻板之处,说这是“贴标签”的幼稚行为,“人不只有16种”,人不能轻易被装进16个“抽屉”中的一个。但是现实中,更多情况下,16个“抽屉”太奢侈了,我们会被装进两个“抽屉”中的一个:好和坏、男和女、穷和富、城里人和农村人、学霸和学渣、某某主义者和非某某主义者。16种人的划分,让很多人感受到的不是被冒犯,而竟然是被理解,这是否是因为在现实社会里,人被贴标签的程度,比这更武断、更甚呢?
- END -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出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