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SNELSE
聊两个社会热点。
统计局今天公布了房价
有点没眼看了。
70个大中城市,二手房价比下降的居然高达67个。
表格中环比数值普遍小于100,这意味着房价比上月要便宜:
如果政策力的话,更多地是等市场自己慢慢寻底了。
现在房产买卖很赤裸。
业主要是着急,想快点儿卖房的话,最有效策略就是
直接挂到小区最低价。
买房人的出价,要么是盯着最低价,要么比最低价更低。预期早就焊死了。
昨天有位读者问:
我们原本买一期二期现在也在出售。二期现在卖的很便宜,基本就是精装+车位,等于我们一期的毛胚房价格...该怎么维权呢?
怎么办呢?
只能是放平点儿心态。要是房子降价而权的话,一大波人有得忙了
...

也有很多纯正的刚需,确实要买房子,现在也犯上纠结症了。
怕自己现在买房,是踩坑了。
我自己是觉得,不用太过于患得患失。
因为买房这个事,不能光看房价。也要看房贷成本。
现在房贷处于历史低位水准,以100万三十年期等额本息房贷为例。果未来房贷涨了,比如加点多0.5%,那会多掏10万块利息。
那现在卡住低息贷款,间接上也算是省钱。
可以慢慢挑,多多看。
出现了合适的意向,再下手的。
刷到一个狗血的帖子。

一个北京的妹子,帮前男友做担保,担保金额将近200万。
结果前男友搞人间蒸发了。
债权人找不到前男友,只有找担保人追债,也就是这位妹子。
结果没协商好,妹子被强制关进拘留所,关了15天。公司担心有人上公司找她闹事,也把她劝退了。
@美羊羊
这经历也太噩梦了
所以么,不要替他人做担保
因为对方还不起债的话,你真真切切会连带扛上相关债务。
这道理大伙都懂——
但是为啥现实中,还有这么多人,愿意替他人做担保呢?
原因很简单:亲情
银行在发放大额贷款时,硬性要求就是:必须要有担保人
普通朋友肯定不乐意亲人成了最合适的选择。
像前面那位女生给前男友做保,还是很少见的。
更常见的是亲人互保。比如,姐姐给弟弟做担保,儿子给父亲做担保等等...
我认识的一位女士,就是因为给自己的哥哥做保。
最后哥哥投资失败,偿还不起100万贷款,又为生病失去了收入来源,这位女士就不得不帮着还钱。
亲人要么风险意识不强,彼此不设防;
要么,哪怕知道风险,也出于亲情而选择了共同进退。
所以一旦出现了糟糕结果,就连带被“坑”了。
我有娃了之后,还经常看到一种贴子:
很多宝妈全职带娃,也不上班;然后糊里糊涂地,因为老公的关系背上了一大笔债。
一看描述大体相似:
老公的生意,因为疫情搞不下去,必须得贷款。
怎么办?
那自己也跟着签字,承担起共同还款的义务。
其实,即便是亲人,也要给家庭做好债务隔离。
慎重做担保人,共债人。
作为贷款的一方,与其把自己的家人当成“担保人”“共同债务人”
不如认真思考——
这样的贷款有无必要?
要不要干脆就放弃这样的贷款?
很多财务教训明明白白:收入是不确定的,但债务是刚性的。适时放弃,也是一种明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