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村子2020》海报,设计:郝永博)
预告
草场地周末放映第16场→邵玉珍
《我的村子2020》
“草场地周末放映”,2021草场地工作站开始的新动作,放映民间记忆计划创作影片。
今年继续,从放映民间记忆计划2022完成新片开始,并延续至今年及往年完成影片。时间是每周六晚8点,腾讯会议室线上放映,并有映后讨论,作者在场。
简言之,我们是创作耕种者,也是创作结果播撒者。始端独自出发,终端与你相遇。
放映讯息
我的村子2020
作者:邵玉珍
放映时间:10月14日(周六)晚8点
线上直播&映后谈:腾讯会议室(ID:4084685267)
映后谈主持:胡涛
有关影片
我的村子2020
作者:邵玉珍
片长:85分钟
制作:2021
邵玉珍影片放映档案
北京草场地工作站:2006,2007,2008,2009,2010,2011
云之南影展:2009
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2009
深圳何香凝美术馆:2008,2009
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云南大学:2008,2009,2010
安徽碧山艺术节:2008
安徽阜阳南塘大地民谣音乐节:2019
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2010
布鲁塞尔ZART艺术中心:2009
巴黎第七大学:2009
瑞士尼翁真实影展:2010
草场地周末放映2021,2023

(村口关卡看守,片截图
作者的话
2020年是个特殊之年,这一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中国武汉首当其冲。春节期间没有了往年的过年气氛。我和我的家人作为普通的中国百姓,也只有老老实实的窝家,不出门,不走动。这就是我的行动。
我自从2005年参加草场地工作站组织的村民影像计划,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停止对我的村子、我的家人还有我自己的纪录。这个非常时期,我一样纪录了我、我的家人以及我村子的人和发生的事情。
我的这部片子在拍摄和剪辑制作过程中,得到草场地工作站民间记忆计划年轻作者的支持,他们通过网络远程帮助我解决剪辑中碰到的问题,同时还帮助我完成字幕制作及英文字幕翻译。郝永博、杨媛媛、高昂是我特别要感谢的人。
和草场地这些年轻人走过这么些年,我感动我遇到了我的人生知己,我有一种人到晚年依然可以追逐新鲜,依然可以去行动,而且还被认可,获得心里的踏实,这就是我死心塌地跟着这个群体走下去的心路历程。我晚年遇到了理解我,包容我,为我卖力气的可爱的孩子们,生活在这个群体里真是幸福。我觉得我是老年人里最幸福的人。
(邵玉珍和外孙女果果,片截图
作者简介
邵玉珍,女,1950年出生,一直生活和务农在北京市顺义区杨镇沙子营村。自2005年参与村民影像计划,开始使用DV摄像机,以自己的方式,拍摄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村子里的人和事。2005年完成了第一个短片《我拍我的村子》,之后她依然保持着这种方式持续拍摄。至今已经完成《我的村子2006》、《我的村子2007》、《我的村子2008》、《我的村子2009》、《我的村子2010》、《我的村子2017》、《我的村子2020》、《我的村子2021》八部纪录片长片。
(邵玉珍,北京顺义沙子营村,2020)
疫情下沙子营的温暖
文:高昂
邵阿姨的片子让我体验“邵氏风格”。跟着邵阿姨的镜头,我进入对沙子营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了解。邵阿姨的身体,具身的,隐身的,存在于片子的每一帧画面里。伴随画面嘟嘟囔囔的自白,热烈的北京大娘聊天,就是邵阿姨的对这个世界的即时回应。
有关邵氏风格的话大家都说了很多。但我更想说的是另一个感受。大家仿佛都在批判疫情期间“关卡”对自由的侵略。但邵阿姨的片子里,在我看来,关成了沙子营的守护者。他的抱怨,埋怨,窃喜,小骄傲,小傲娇,认真,拿着鸡毛当令箭,在一小段一小段的影相里,渐渐流露出来。这个人,饱满的人,成了沙子营的看门人,守护者。有点不知变通的冷漠,但冷漠中又透着点小可爱。
沙子营的2020,隔绝了在外面的冰冷和恐惧。那些墙根卖东西的,晒暖的老太太们,闲聊的男人们,温暖的家庭生活等等的被呈现出来。有了发酵的味道。跨过关卡,还是那个19年,18年,17年……的沙子营。
我想我有的这种感觉,是邵阿姨带给我的。邵阿姨是一个平和的人,她用自己的感受,在十五年的时间里记录着沙子营的生活。她不是要批判什么,斗争什么,而是朴实的记录。于是,即便在很多其他人的影像里,我会联想到自己的2020,2020这个大坏境。但邵阿姨的片子,竟让我有了些喘息。虽然里面也有不少关于疫情的消息,只有疫情下会出现的场景。但我还是看到了祥和和温暖。
村子关值班人关大爷展开旗帜。影片截图
草场地周末放映2023
🦶🏻感谢大家持续关注「草场地工作站」!
🔌8月16日“草场地工作B站”恢复使用,我们将继续在此发布「草场地工作站」的日更文章、现场、抄录、笔记、消息等。
🙌🏻我们邀请您,点击关注“草场地工作C站”,以防失联。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