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某天下班的路上,在拐角处,我见到一个孩子,看样子是一名小学生,他背着巨大的书包,那轮廓远超过我日常工作的电脑包,正默默地低头走路……
这个背影在我脑海里始终挥之不去。
不禁让我想起,地铁里常见的画面,即便已经挤的人满为患,但很多孩子们仍打开书本来写作业的场景。还有我那远在东北的小外甥和外甥女们,在每日家庭和学校10多公里的路上,是否也在如此沉重地前行?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要这么累?
最近,也有些孩子和家长向我诉苦:
才上小学不久,作业写到10点、11点还是写不完,周末还有大量的卷子要做,怎么办?
在我们的课堂上,有些孩子将作业比喻成精卫要填的大海、西西弗斯永远推不完的石头。
作为一名教育从业者,每次听到这种事情,我内心既心疼又苦闷。
面对浩瀚的作业,我们的孩子到底该怎么办?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我分享一些自己的思考,开始前先做一个小调查:
方法之前,观念先行:
我们真的爱孩子吗?
为什么不先说方法?因为我相信作为一名真心疼爱孩子的家长,面对这一问题时,应该已经尝试寻找了很多很多的方法。
但扪心自问,当我们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真的有了“方法”就能有效解决对应的问题吗?小心掉入“方法主义”的陷阱!(即认为只要找到确当的方法,便能够发现和解析一切现实经验及其历史过程)
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言,人类文明的进步,并非直接产生于跨地域的社会行动的结果,而是源自于普遍观念的形成。
反观我们教育,也是如此,只有观念才是根植于意识深处的源动力。
我们每位家长都有很多无奈,面对教育内卷、功绩主义的浪潮,我们仿佛不知不觉地与他人、与我们自身经历捆绑在了一起。
我们担心孩子被他人落下,我们担心自己从小镇努力拼搏出来的基业再次回流,我们担心自己的孩子沦为一个“普通人”。
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很多年前,我们为“生存恐惧”所担忧,怕孩子日后没有谋生的能力,无法立足社会,为此寄希望于知识改变命运,并为之奋斗。
但今天,大部分家长担心的早已不是“生存恐惧”,而是“平庸恐惧”,这成为了内卷的主要动力。
但总有卷不动的一天。如何真正治愈“平庸恐惧”?
通过与哲人探讨,我发现治愈“平庸恐惧”的唯一方式就是——平庸本身。也就是说接纳平庸,接纳孩子成为一名普通人。
这是最为根本的一个观念改变,于家长而言就是接纳平庸,对孩子而言就是培养一种心安理得的能力,也是内心深处的一种正面的“自我流放”,这样后续的方法和行动才能更加自洽和真实。
进一步追问,对于所有的内卷,由于前提的不同,结论可以一概而论吗?应该如何理性地面对“内卷”?
毫不避讳地讲,我们之所以厌恶今天的内卷,是因为其方向是错误的。
真正以兴趣为前提的内卷是“能人所不能”(即对某件事情感兴趣,所以愿意努力付出去超越自己和他人),这是比较健康的内卷方向;而今天的“忍人所不忍”(如通过最大忍耐度来提升成绩)是明显错误的,这是目前主要内卷方向,是悲剧的!
我称之为,积极内卷消极内卷。
所以,由于前提的不同,内卷类型的不同,我们可用两种态度来面对:
● 摆脱消极内卷,接纳平庸
● 直面积极内卷,保持兴趣
/Joey Guidone/
有哪些方法能够
缓解孩子的“作业”困境?
在“作业”这个家庭教育场域中,家长是可以主导和操作方向的角色,也是这条大船上的掌舵者。在这个意义上,只有家长改变,孩子才能真正改变。
最近,一份《关于青少年心理焦虑、抑郁的问卷调查报告》新鲜出炉。调查全国2万多名青少年的数据显示,一周出现一次以上焦虑的人,高达41.1%。在导致焦虑、抑郁的因素中,“升学压力”排名第一,占比54.66%。
但更令人心疼的是,“抑郁的青少年背后,可能是撑不住的成年人。”许多被工作、家庭、升学等焦虑压垮的家长,正在逐渐失去承接孩子情绪的能力,甚至回避、打压和苛责。
焦虑也让家长没有勇气和耐心关注长期教育目标,只能不断用简化、量化的指标来衡量投入产出。最终导致家庭教育的悲剧。
所以,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发挥家庭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在面对孩子的一些诉求和问题时,不要烦躁,积极寻找解决方案
那么,如何解决作业写不完的问题呢?有些时候家长会把作业写不完归因于孩子的效率问题,可如何有效解决却无从下手,但问题真的如此吗?
我们可以使用C计划课堂上的知能愿思维技巧来剖析,问自己和孩子三个问题:
1.  孩子是不知道还有这个作业?(知)
2.  作业过难、量过大,孩子不具备完成的能力。(能)
3.  各种原因导致,孩子并不想做某科/全部作业?(愿)
当我们真正理清孩子出现的具体问题,才好“对症下药”。
首先,在”知“的层面,通常情况下,孩子只要认真听课就会知道老师留作业的情况,反之则不同,很容易排查解决。
其次,在”能“的层面,在客观层面分析孩子的作业难度是真的否过大?作业量是否真的过多?如果的确超过孩子能力上限,在保证效率的情况下仍需要牺牲健康睡眠时间去完成,我们则需要“权衡利弊”,在“孩子长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短期作业完成度”之间做取舍,排除是孩子自身问题,给予他信心和态度上的肯定。
如果是这个层面的问题,家长或许尝试去与学校、老师反馈,协商沟通。比如探讨共建一种责任机制,家长可以在家庭教育场景中,进行判断和取舍,并不影响孩子日常校园中的学习等等。
最后,在”愿“的层面,如果是孩子不愿意写作业,存在一些拖拉、排斥情绪,我们可以用“目标-手段”的思维方法,让孩子明白作业只是手段,明确最终的目标是什么,提升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进而解决意愿上的问题。
上面提到的知能愿”“权衡利弊”“目标-手段”等便是C计划批判性思维中的技能点。这些能力不仅仅是家长朋友们的育儿知识,也是孩子面对未来社会时最重要的底层能力。
/Jiro Miyata/

回归初心,

让孩子更好地长大、做自己

作为家长,我们有时难免被社会、经济、家庭等各种浪潮裹挟,走着走着,渐行渐远。
其实,再多的道理,都不及坚守初心。
我们不妨坐下来,安静地回想一下,孩子刚出生时的本心。面对一个崭新的生命,那一刻我们是想让ta快乐、健康、幸福的成长,就知足了。还是已经想着让ta赢过别人?
应该绝大部分家长是前者吧!那种焦急等待后的喜悦,怎还会奢求太多?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长大就非常满足了。
所以,请不要把家长的执念,附加到孩子身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见过很多“无法长大”的孩子,他们很难独立步入社会,很难在社会上安身立命。
如一篇心理学研究指出:“从人格发展阶段来说,十八九岁就进入成年早期,但现在一些人三十岁了,关注的还是青春期晚期的议题,还在寻求家里的支持,不能充分承担成家立业的责任。”
归根到底,这些问题都和家长让孩子在原生家庭“做自己”息息相关。
让孩子能够做自己,用本性来健康、快乐地成长,掌握好安身立命的能力(如批判性思维),依然能收获自主、美好的人生。
本文特别感谢作者朋友圈宋老师的对话启发
参考文献:
● 渠敬东《破除方法主义迷信》
● 金观涛《观念史研究》
撰文|袁振
排版|番茄
编辑、校对|袁振、许栩

最新课程
C计划思辨阅读课,可以引领孩子从阅读、思辨中逐渐掌握思考工具,拥有批判性思维,让他们能更好应对未来的挑战
如果想让孩子——
懂阅读,爱思考,善沟通,
会选择,负责任
  点击下方图片,来体验我们课程吧!
更多信息请扫右下方二维码
添加客服
微信咨询

回复[独立思考]可领取礼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