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让孩子必须「趁热吃」
往后这几个月,气温会越来越低,估计不少家庭里,「趁热吃」这 3 个字出现的频率也会越来越高。
尤其对孩子,吃饭要趁热、喝水要趁热,似乎只有热气腾腾吃下去是好的。
但你可能不知道,「趁热吃」的做法并不科学,甚至会伤害孩子。
01
经常让孩子「趁热吃」
有致癌风险
有研究发现,趁热吃可能增加食管癌风险!
来源:科技日报
尤其是超过 65°C 的过烫食物,最好不要长期吃。
我们都知道,食物经过嘴巴、食道,最终进入胃里被消化。
口腔和食管的表面,是一层娇嫩的黏膜,食物的硬度、温度,都会对它造成伤害。
其中,温度对它的影响特别明显:
10~40℃ 最合适,50℃~60℃ 还能勉强能耐受,65℃ 以上会造成烫伤。
不要觉得 65℃ 温度很高哦,一口热粥的温度就能超过它。刚出锅的食物,一定要多晾晾再吃。
食道黏膜非常娇嫩,偶尔烫伤,黏膜倒是还可以自行修复。但若是长时间进食过热食物,长期喝滚烫的热水,损伤的食道黏膜坏死后,形成假膜,脱落后就成为溃疡。
这种溃疡愈合后,若形成瘢痕,有可能造成食管狭窄,会让人常感觉胸骨后面疼痛和有灼热感,有时还会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还可能引起急性单纯性胃炎
而且口腔及食道黏膜在长期反反复复「损伤 - 修复 - 损伤 - 修复」的过程中,发生不良修复的几率增加,可能导致不正常的「异型性」细胞越来越多,癌变就可能发生了。
2016 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 65℃ 以上的热饮列入了「2A 类致癌物」。
像我国潮汕、闽南等地区人们爱喝滚烫的工夫茶,认为趁热喝才能品出茶香,长年如此,就导致这些地区成为我国食道癌的高发地区。
此外,如果食物太烫,在口腔存在时间就会偏短,咀嚼、刺激唾液分泌及与之混合的过程都不充分,还不利于饮食的消化吸收,而且高温的刺激往往掩盖了味觉的充分体验,常常难以细细品尝食物的美味,长此以往,会对其它食品食之不香,嚼之无味,饮食会越发单一
02
你觉得刚刚好的温度,
对孩子来说未必
再者,孩子和大人对温度的耐受程度是不一样的。
以水为例,我们用手测试水温的时候,当水温超过 36℃ ,就会有温觉,随着温度的升高,大人和孩子的感受是明显不同的。
不难发现,虽然每次只有 5℃ 的差距,可对孩子的伤害,是一次比一次严重啊! 
林医生之前就接诊过这样的病例,宝宝跟妈妈一起泡浴缸,妈妈安然无恙,宝宝却被一度烫伤。
孩子吃饭,也是同样的道理。大人吃着不烫或者感觉不烫的食物,对孩子来说,可能就要烫着了。
即使没有形成烫伤,养成吃烫的食物的习惯也有风险。
说到这,有家长朋友该问了,怎么知道孩子吃的食物,温度是适宜的呢?总不能还拿着温度计挨个测量吧?
进食食物适宜的温度是 10~40℃ ,我们可以盛一些到手腕内侧试试温度,如果感觉到烫,就说明温度高了,要晾一晾再吃。
03
吃凉的会拉肚子?
人是恒温动物,是有调节温度的能力的。
凉水、凉食经过口腔和食道,到胃里时已经不冷了,不会对孩子肠胃造成伤害。
但如果是不干净的东西,比如被细菌病毒污染过的,就算是热的,也可能会拉肚子。
不过,如果孩子平时不怎么吃凉的,突然吃很多凉的,可能会因为不习惯而感到不舒服。另外对于患有肠应激综合征的孩子来说,可能遇到低温就会拉肚子。
还有,如果孩子对某种食物过敏或不耐受,又或者吃了太多,同样也可能引起腹泻。
所以你看,孩子肚子不舒服,不能单纯归咎于「食物凉」,那简直比窦娥还冤。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育学园
最新健康科普,每日更新不错过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