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旅客带了核辐射超标1050倍的“保健石”,一天辐射量相当于做近百次胸片!
据海关发布10月22日消息,近日,大连海关所属大连周水子机场海关在监管进境航班时,1名入境旅客在通过海关固定式核辐射监测门时引发报警,经现场关员复查,该旅客携带的一袋“保健石”核辐射超标,辐射量达105微西弗每小时,超出现场本底值1050倍。
而且,仪器分析结果显示为放射性物质钍-232,该物质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1类致癌物清单。

海关发布图
海关发布的视频显示,这些“保健石”看上去就是不同的圆石头,但检测仪器靠近这些石头后,会发出刺耳的“呲呲”声。
一般来说,普通的胸片的辐射剂量是0.02个毫西弗(20微西弗),可以说把这袋石头带在身上一天,辐射总量与做近百次胸部X线检查相当。
国内多次发现
带有强辐射的石头、吊坠等
近年来,国内海关已多次在检查中发现带有强辐射的石头、吊坠、“保健镭石”“保健腰带和手串”“放射性超标节油卡”“放射性超标能量石”等物品。
对来源不明,信息不全的所谓的“能量物质”,消费者还需要擦亮眼睛,谨慎提防。
今年7月,海关总署曾通报称,沈阳海关所属沈阳桃仙机场海关在监管进境航班时,发现一名旅客通过海关固定式核辐射检测门时引发报警,现场关员对其拦截后进行复查。经查,该旅客携带的15条“保健石”项链核辐射超标,辐射量超现场本底值468倍,经放射性核素分析,该保健石中含钡-133、钍-232两种放射性核素。
有人佩戴“能量石”后
经常流鼻血
海关总署此前发布的信息显示,2019年12月在大连周水子机场,一名自日本入境大连的旅客在入境时触发海关核辐射报警。经海关排查,该旅客的随身行李物品中有一枚名为“五行质子量子能量共振器”的物品。旅客自述,该“能量石”是可保平安的“风水石”。
现场的海关人员立刻对其进行检测,现场初步检测核辐射值是现场本底值的1000多倍。工作人员立刻着铅防护服,进行进一步检测,据核素分析仪数据显示,核素为钍-232等,超标约112倍。
得知这一情况,旅客说其女儿佩戴该“能量石”三个月以来,经常无故流鼻血,怀疑与该物品有关,表示希望海关能妥善处置,避免危害他人健康。
所谓“保健”效果无科学依据
物理学专家黄晓菁教授10月24日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时表示,自然界里存在一些物质会自发产生辐射,比如海关部门提到的放射性物质钍-232,这类辐射的能量比较高,人在一般情况下要尽可能避免接触。“此类辐射实际上是一种电磁波,只不过它的波长很短,能量很高,可能对我们生物体造成一定的破坏,可能会使生物体内的DNA发生微观结构的改变。”
黄晓菁表示,实际上在医学中,确实有应用辐射为人类造福的例子,比如我们熟知的X射线照片,其实就是此类辐射的一种应用。除此之外,人类也可以利用辐射的破坏性去定向破坏有害的病灶,达到治疗的目的。但黄教授同时表示,此类运用辐射能量来对人体发挥有益的作用,需要严格的条件和专业的方法,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比如人体上有一个病灶,用辐射去打病灶,如果没操作好,也可能伤害到有益的细胞。由于辐射看不见摸不着,医学上运用辐射都需要科学设备才可以进行。”
近年来海关查出了不少核辐射严重超标的饰品、石头,它们具有所谓“保健”效果的说法从物理学角度看并没有相应的科学依据。“保健石”不但难以真正起到保健的效果,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这5种首饰尽量别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生徐昊2023年在个人微信号刊文表示,所谓的“能量石”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有些还有很强的辐射。另外,以下这些首饰也尽量别戴,可能会伤身。
1. 鸡母珠
有些商家把鸡母珠当相思豆卖。鸡母珠中含有鸡母珠毒蛋白,人在吸入鸡母珠粉尘后会引发中毒。鸡母珠毒性极强,一般3微克就能致命。而一颗鸡母珠的含毒量大于3毫克。虽说完整的鸡母珠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毕竟是戴在手上的,一旦破损或者误食后果可以想象。
2. 染色玛瑙
各种花花绿绿、色泽夺目的玛瑙首饰,基本上都是用廉价的灰白玛瑙原料加工染色而成。这种染色玛瑙中铅、铬、汞等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如果佩戴在身上,被人体长期吸收,可能会对肝肾、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伤,甚至诱发癌症。
3. 仿真金银首饰
市面上仿真金银首饰很多,一般是由合金制成的,并且为了色泽更好看,部分商家还会加入铅、镉等危害人体健康的元素。如果条件允许,尽量不要购买仿真金银首饰,如果购买也要认准合格证和正规厂家。
4. 核桃手串
不少人喜欢拿着核桃手串把玩,需要明确的是,核桃很容易发霉,发霉后产生黄曲霉毒素。这种毒素作为剧毒物,毒性高于氰化物、有机农药和砷化物。如果拿着发霉手串长期把玩或者佩戴,可能导致慢性中毒。
5. 朱砂
朱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可以通过皮肤吸收,长期佩戴会损害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肾。相关研究指出,血液里汞含量增加可能会导致皮肤癌风险上升。来源:健康时报
最后还想提醒大家:健康人生拒绝悲剧,请长按下方二维码,点击关注龙域小卫,每天锁定这里从阅读一篇有温度的医学科普开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