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三五更新」
撰文:陆彦君、裘欢欣
编辑:吴洋洋
Key Points
美国更新「芯片禁令」, A800和H800都被涉及
华为手机单周销量3年来重回第一
蚂蚁集团入股智谱AI
百川智能获阿里巴巴、腾讯、小米等3亿美元投资
小米发布物联网操作系统「澎湃OS」
英伟达与鸿海集团合建数据中心
美国更新「芯片禁令」, A800和H800都被涉及
10月17日,美国政府更新「芯片禁令」,由英伟达等公司设计的AI芯片(比如A800和H800)将被禁止进口到中国。
新规将于30天内生效,
并且可能「至少每年更新一次」。

先进AI芯片被禁止向中国出口
修改后的出口管制将禁止向中国出售运行速度为「300万亿次浮点运算/秒」及以上的数据中心芯片,以及性能密度为「370亿次浮点运算/每平方毫米」及以上的数据中心芯片。
根据新规,英伟达旗下的A800和H800芯片、英特尔的Gaudi 2芯片、AMD的MI250和即将推出的MI300芯片都将在禁止范围内。
受影响的公司将是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字节跳动、华为等运营数据中心(即云计算业务)的中国公司,并进一步影响有大模型训练需求的下游公司。英伟达数据中心芯片收入中有多达25%来自中国。
美国商务部部长称,用于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游戏等消费领域的芯片可以豁免。
壁仞科技、摩尔科技被制裁
在新的芯片规定中,美国商务部将13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其中包括两家GPU设计公司壁仞科技、摩尔科技及其子公司。
这两家芯片设计公司都由英伟达前员工创立。其中,壁仞科技成立于2019年,于2022年8月发布通用GPU芯片「BR100」;摩尔科技成立于2020,于2022年3月发布GPU芯片「苏堤」和三款桌面级显卡MTT S60、MTT S70和MTT S80。
对于壁仞科技和摩尔线程来说,被制裁意味着无法进口美国技术或产品,同时也无法使用基于美国技术或设备的晶圆厂为其代工芯片。
2019年以来诞生的芯片管制
2019年5月,美国商务部将华为及70家关联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如果没有美国政府批准,华为将无法向美国企业购买元器件。
2020年1月,美国成功说服荷兰政府,禁止光刻机设备供应商阿斯麦尔(ASML)向中国出口极紫外光刻机(extreme ultraviolet, EUV)。
2022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芯片和科学法案》(the Chips and Science Act),为美国半导体生产、研究和劳动力发展提供527亿美元,以将半导体制造业引回美国。
2022年10月,美国发布第一版「芯片出口管制」,针对半导体制造和先进芯片生产的对华出口,并将科大讯飞、大华技术和旷视科技等中国公司列入「实体清单」。
2022年11月,英伟达推出A100(7nm)和H100(4nm)的较低带宽版本——A800和H800,专供中国市场。
2023年6月,荷兰出台《先进半导体制造设备法规》,要求半导体厂商在出口先进的DUV设备时需申请出口许可。
2023年10月芯片出口管制更新,限制英伟达、英特尔、AMD芯片向中国出口人工智能芯片。
参考链接:
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nvidia-may-be-forced-shift-out-some-countries-after-new-us-export-curbs-2023-10-17/
华为手机单周销量重回第一
10月17日,据BCI统计数据,2023年第40周(10月2日至8日)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中,华为单周销量达110.4万台,以19.4%的销售市占率位居榜首,高于苹果的17.4%。
第40周,唯一单周销量超百万的品牌
BCI数据显示,自8月29日发布Mate 60系列新机后,华为已成为销量增长最快的手机厂商,近4周(W37-W40)的同比增速分别达到91%、46%、83%和95%,市场份额也由Mate60系列发布前的10%左右增长至19.4%,位居市场第一。在第40周,华为单周销量达110.4万台,为唯一销量超越百万台的智能手机品牌。
Counterpoint Research预计,Mate 60 Pro的销量今年就能达到500万至600万部。目前该系列手机在大部分线下门店处于无现货状态,在第三方平台出现10%至60%不等的溢价。此外,华为也在积极采购各类零部件,业内预测2024年华为零组件采购量为3000万台至4000万台。
传华为上调2024年手机出货量至6000万台起
据接近华为人士消息,华为已大幅上调2023年手机整体出货量目标,将2024年出货量目标定为6000万至7000万台。此外,华为将Mate 60系列手机下半年目标提升超20%。
苹果iPhone 15销售不及iPhone 14
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与iPhone14相比,苹果iPhone 15在发布后的前17天内销量同比下降4.5%。
Jefferies的分析报告显示,得益于以华为、小米和荣耀为代表的设备,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出现正增长,但苹果iPhone则出现了两位数的大幅下降,而且自iPhone15系列上市以来,其销量同比增长一直为负。Jefferies分析师称,苹果在中国市场销量增长下滑将导致2023年iPhone 15的全球出货量低于预期,并且在明年会「输给」华为。
关心中国市场状况,苹果CEO库克已访华三天,10月16日出现在成都太古里苹果专卖店,10月18日又出现在立讯精密浙江工厂。
参考链接:
https://www.cnbc.com/2023/10/16/apples-iphone-loses-top-spot-in-china-to-huawei-analysts.html
蚂蚁集团入股智谱AI
天眼查显示,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智谱AI」)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蚂蚁集团的子公司上海云玡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股东。
在蚂蚁集团的投资被披露之前,智谱此前已获得美团小米腾讯阿里巴巴等大公司的投资。
智谱AI的背景
智谱AI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唐杰教授于2019年创立的大模型公司,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知识工程实验室的技术成果转化而来。
智谱是国内少数几个已成功开发出大模型的初创公司。目前已通过网信办备案审批的模型中,仅有百川智能的「百川大模型」、智谱的「智谱清言」、Minimax的「ABAB大模型」等3家初创公司的模型获批
智谱融资历程
2019年8月完成战略投资,由清华控股和中科量创投资;
2021年9月完成A轮融资,金额1亿元,由达晨财智、华控基金、将门创投、南京图灵、北京达凡等9家公司出资;
2022年9月完成B轮融资,金额为1亿元,由君联资本、启明创投、华控基金出资;
2023年7月完成B-2轮融资,由美团战投领投,金额达到上亿美元,投后估值为5亿美元。 
2023年9月完成B-4轮融资,腾讯战投、阿里巴巴战投等多家机构参与投资。该轮融资完成后,智谱AI估值达到约10亿美元。
蚂蚁集团在生成式AI方面的进展
6月21日蚂蚁集团确认,该公司的技术研发团队正在自研语言和多模态大模型,内部代号「贞仪」。此前有消息称,该项目获得了蚂蚁集团管理层高度重视,已启动数月。
9月8日蚂蚁集团发布生成式「蚂蚁基础大模型」和基于该基础模型的「蚂蚁金融大模型」。同时,蚂蚁集团还发布了两款基于该金融大模型的AI助手:「支小宝2.0」和「支小助」,分别服务普通投资者和金融专业人士。
百川智能获阿里、腾讯、小米等3亿美元投资
10月17日,百川智能宣布已完成A1轮战略融资,融资金额3亿美元,投资方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小米等。
目前,百川估值超过10亿美元,为国内晋升生成式AI独角兽用时最短的初创公司。
百川智能团队规模170余人
百川智能成立于今年4月10日,由搜狗创始人王小川创立。其核心团队由来自搜狗、Google、腾讯、百度、华为、微软、字节等科技公司的AI人才组成,目前团队规模170余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超80%。
已发布两代大模型
6月15日,百川智能发布第一代大模型Baichuan-7B,拥有70亿参数,该模型在大约1.2万亿tokens上训练,支持中英双语,上下文窗口长度为4096;7月11日,拥有130亿参数的模型Baichuan-13B(即130亿参数)发布。
9月6日,百川智能发布第二代大模型Baichuan2(同样有7B和13B两个版本),该模型使用2.6 万亿tokens训练。
以上这些模型(70亿参数和130亿参数)目前均已开源。
另外,百川智能还拥有两个参数规模更大的闭源模型Baichuan-53B和Baichuan2-53B,两个模型都拥有530亿参数,为该公司目前规模最大的模型。
小米发布物联网操作系统「澎湃OS」
10月17日,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宣布小米自研的全新操作系统「小米澎湃OS」(XiaomiHyperOS)正式版已完成封包,未来将逐步取代旧系统MIUI。
该操作系统与鸿蒙类似,都面向物联网
雷军称,小米澎湃OS为未来百亿设备、百亿连接做好了万物互联的公有底座。这一点与华为的鸿蒙系统(HarmonyOS)类似。用户使用一个超级终端,就可以连接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冰箱、彩电、洗衣机等一系列智能设备。
小米14系列将会是第一款搭载新系统的手机,已交付工厂开始生产。未来,澎湃OS也会被应用到小米汽车。小米目前还没有获得工信部的造车牌照,但仍在积极推进造车,并已在与华晨汽车、奇瑞汽车等多家汽车制造商接洽,讨论汽车生产方面的议题。
但它并非全自研,仍然基于Android
与鸿蒙全自研不同,小米澎湃OS基于Android研发,在底层机构中做了部分重写,并与小米自研的Vela系统做了融合。Vela(Xiaomi Vela)是小米在2020年发布的一款操作系统,主打轻量、高效,面向物联网硬件开发,比如智能音箱、智能灯泡、水表、电表等。
小米自2010年开始研发适合小米手机的操作系统,当年推出基于Android开发的MIUI;2014年,小米IoT(物联网)业务初具规模时,开始探索可以支持物联网的操作系统;2017年,全新系统研发工作正式开启,小米追求以一套融合的系统框架统一支持全生态设备与应用。
参考链接: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4029166283677813402
英伟达与鸿海集团合建数据中心
10月18日的鸿海科技日活动上,英伟达和鸿海集团宣布,两家公司将共建「AI工厂」(即新型数据中心),以训练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和大语言模型。
英伟达意在扩大云计算业务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称,作为一种新型数据中心,该「AI工厂」将能够实现「输入数据、输出智能」的作用,在强大的硬件支撑下,利用计算机来编写人类无法编写的软件。他声称,AI工厂的理念可以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包括AI电动车工厂、AI城市和AI平台,「在未来,每个公司、每个行业都会有AI工厂」。
「AI工厂」目前仍然是个内涵不明的概念,与之最接近的是英伟达具有野心的云计算业务。今年3月,英伟达就面向市场推出了一项名为「DGX Cloud」的AI云计算服务。该服务提供英伟达AI芯片和英伟达AI软件,使企业不需要部署成本昂贵的设备,仅通过浏览器就可以访问自己的AI超级计算机。
为落实该「DGX Cloud」服务,英伟达已向微软、Google、甲骨文、亚马逊等云计算公司提出合作,要求租用它们数据中心内的服务器,由英伟达提供芯片,然后由英伟达负责将服务器租给AI开发者。微软、Google和甲骨文迫于芯片需求,都同意了此计划。亚马逊AWS却拒绝了,它不想变成英伟达的房东。
鸿海集团也想多元化发展
亚马逊不愿沦落为房东,在云计算领域从零开始的鸿海集团没有这种顾虑。作为iPhone制造商,它需要的正是业务的多元化。
鸿海集团正在从制造电子产品转向建设支持自动驾驶技术的计算基础设施。目前,鸿海是汽车发动机综合控制装置电控单元(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的主要供应商,该电控单元采用英伟达的芯片构建,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支持自动驾驶功能的超级计算平台。
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称,鸿海集团将使用英伟达的最新芯片和企业软件,构建「为广泛应用提供支持的新型数据中心」。言下之意,其服务对象将不只是自动驾驶。刘扬伟称,公司目标是通过在各个行业扩展AI工厂,「从制造服务公司转变为平台解决方案公司」,起步目标是三个平台:智能电动汽车、智能城市和智能制造。
在传统的制造领域,富士康面临立讯精密的激烈竞争,后者一直在稳步拓展与苹果的业务,拿下了苹果新款头显Vision Pro的制造订单。本周三,苹果公司CEO库克访华期间还参观了立讯精密位于浙江省的工厂。
参考链接:
https://techcrunch.com/2023/10/17/foxconn-and-nvidia-are-building-ai-factories-to-accelerate-self-driving-cars/
Bonus
逐际动力获联想创投等近2亿元投资
10月17日,通用足式机器人公司逐际动力宣布,公司已完成天使轮和Pre-A轮融资,总金额近2亿元。2022年,南方科技大学长聘教授、机器人和自动化领域学者张巍博士创办逐际动力,借助南方科技大学的孵化器融到第一笔天使轮资金。其中,天使轮出资方包括峰瑞资本、智数资本、明势资本和昆仲资本;Pre-A轮领投为绿洲资本,联想创投也参与了本轮投资,将在机器人与AI的结合、关键产业资源等方面大力支持逐际动力的创新和落地。
参考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ge99KurLfn2TCFYMjDXb9A
Claude 2进入95个国家/地区
10月17日,AI明星独角兽Anthropic宣布,即日起,旗下的聊天机器人Claude 2可以供95个国家/地区的用户使用,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美国等。目前,Claude 2尚不能在欧盟使用,因为欧盟有更加严格的隐私政策。
中国境内也不在Claude 2的开放名单上。
完整名单:
https://www.anthropic.com/claude-ai-locations
-END-
若想了解更多当日资讯,请点击阅读往期智能晚报
若想了解更多当日头条,请点击阅读往期头条新闻

我们是一个诞生于GPT浪潮、由《第一财经》YiMagazine孵化的全新内容IP。 
和每一位关心技术、关注人类命运的读者一样,我们希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更好地理解快速变化的科技世界,也更好地理解生而为「高级智能」的我们自己。
在这个目标下,我们计划从学术、商业、伦理、监管等多个角度报道和讨论与「智能」相关的议题。请注意,我们说的智能,不只是 AI。
与记者交流,可添加微信(请备注公司名称和姓名):
王杰夫 微信号: wjfsty
张司钰 微信号: helianthus351
吴洋洋 微信号: qitianjiuye
喜欢就关注我们吧,记得设为星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