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最新动态,只在值得关注时更新」
记者 | 王杰夫、裘欢欣
表格整理 | 裘欢欣
编辑 | 吴洋洋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落寞的百度将生成式AI视为翻身机会,这从它今年的高调和产品更新节奏中就可以看出:在BAT中,百度不仅第一个推出对标ChatGPT的产品「文心一言」,也第一个推出可以文生图的多模态模型。
10月17日,百度再次推进了国内的生成式AI进程。它不仅效仿微软,将生成式AI一次性加载到多款产品中,同时,它还推出了号称对标GPT-4的新模型。
那么,曾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失意的百度,能够在「百模大战」中胜出吗?
北京首钢园曾经是首钢工厂的所在地,2010年首钢整体搬迁到河北唐山后,这里的工厂遗址就被改造成类似798那样有着商业、办公、景区等多重属性的复合空间,此外,它还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比赛场地之一。
10月17日,百度在这里举行了「百度世界大会2023」。
首钢园广场上,有人围着几辆「极越」智能汽车拍照,这是吉利与百度合资成立的汽车品牌,你可以用语音呼唤它打开车门和车窗;还有人选择试试搭乘「萝卜快跑」,2021年5月起这个由百度运营的打车平台就一直在首钢园内提供服务,特点是每辆车都没有司机,在手机上选择目的地后,AI司机会负责操控油门、刹车和方向盘。
同样有着新鲜感的,还有今年的大会标语——「生成未来PROMPT THE WORLD」。回看过去几年百度世界大会的标语,AI一直是其中的必备词,哪怕用上谐音梗也在所不惜,如2018年的「Yes,AI Do」、2021年的「AI这时代」再到2022年的「AI深耕,万物生长」。但今年,AI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关键词是会场中随处可见的「Prompt」(提示词)。
Prompt是随着生成式AI爆发在最近一年中被高频使用的新词汇,无论是要生成一句话、一段代码,还是一张图片,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向AI提出要求,这就是Prompt。它直接体现了生成式AI与过去所有AI的不同之处:曾经的AI都藏在幕后,在你支付时扫描你的面容,或是在你刷短视频时安排好接下来你会看到的内容;生成式AI主动要求与你互动,响应你的提问,创造新的内容。
用生成式AI重构所有应用
百度世界大会的开场一如既往由CEO李彦宏主持,今年的主题是「手把手教你做AI原生应用」。他首先发布了文心大模型4.0,这是百度自研的大语言模型,综合水平号称「与GPT4相比毫不逊色」。
接下来,也是演讲的重头戏,就是展示百度的「AI原生应用」——这是一个李彦宏在今年5月的中关村论坛上提出来的新名词,他当时宣称「要用AI原生思维重构我们所有的产品、服务和工作流程」。
在他看来,这种思维下设计出来的应用就是AI原生应用。为此在过去5个月中,百度各个产品团队都在思考如何将自研的生成式AI的能力添加到百度各个产品中。如今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候,从搜索引擎、百度文库,到网盘、地图,这些用户最熟悉的百度应用都已经植入了生成式AI的能力。
● 百度新搜索
一直以来,无论你使用的是Google还是百度,产品呈现都是非常相似的。我们在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搜素引擎反馈给我们的都是罗列出来的一条条网页链接,这些链接会按照与我们问题的相关性由高到低排列。然而随着生成式AI被结合到搜索引擎中,你未来的搜索体验可能会大变样。
在李彦宏展示的百度新搜索中,当你向百度搜索提出诸如「过去20年各国工业增加值排名」这样的问题时,出现在搜索结果最前面的不再是某个网页的链接,而是生成式AI专门为你的问题生成的答案。
背后的原理并不复杂,当你输入问题后,生成式AI就会学习排名靠前的网页链接里的相关内容,在理解这些内容后,总结出一篇答案回复你。这一切都在几秒的时间内完成,如果不是答案右上角特别标注的AI图标,用户很难察觉到他其实已经使用了一次生成式AI技术。百度称这个理解提炼最优答案的新功能为「极致满足」。
除了提供答案,百度新搜索还会猜测你可能感兴趣的其他问题,并且在答案尾部生成对应的问题,当你点击这些问题时,生成式AI会继续生成新的答案,百度称之为「推荐激发」和「多轮交互」。
「极致满足」「推荐激发」「多轮交互」就是百度搜索在结合了生成式AI后推出的最重要的3项新功能。其实无论是过去的搜索引擎,还是现在的生成式AI,它们本质上都是在满足人类的好奇心,只不过过去我们用「关键词」来提出问题,现在则是用「Prompt」(提示词其实就是一种更接近于人与人之间提问时问问题的方式,而不是人与机器交互时的那种关键词式交互)。从用户角度来看,搜索引擎和生成式AI这两种交互体验几乎是无缝切换的,难怪李彦宏称它们为天作之合。
百度推出文心大模型4.0版本
● 百度文库AI助手:「文档助手」
如果说生成式AI对百度搜索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那么它对百度文库的改变则翻天覆地,让百度文库从「内容平台」变成了「生产力工具」。
从使用目的来看,过去很多用户使用百度文库都是为了寻找写作素材或是范文样本。搜索下载相关文档后,用户需要将这些文档的内容学习消化,最后基于相关素材完成写作。但现在,结合生成式AI的能力,以上这些步骤将会大大缩短。
在百度新文库中,页面右侧会出现一个名为「文档助手」的功能,你可以直接向它提出最终需求,例如你需要制作一份关于「人工智能在心理领域应用」的PPT。在收到需求后,「文档助手」会优先在百度文库中寻找相关性最高的文档,这个时候你还可以选择搜索范围,比如希望PPT更加严谨一些,文档助手就会优先寻找学术论文。
搜索完成后,文档助手会基于所有文档资料生成一篇大纲。此时你可以在这个大纲上修改、补充、优化,这个过程中你随时可以调用文档助手生成更具体的子标题内容。大纲完成后,你可以让「文档助手」基于这个大纲生成PPT,文档助手不仅会将内容挪到PPT中,还会基于对应内容生成插图,以及与每一页对应的演讲稿。
百度文库的这个「文档助手」很像微软推出的Microsoft 365 Copilot,核心功能都是辅助用户撰写文档、分析数据以及制作PPT。不同的是,微软并没有一个像百度文库这样的资料库。李彦宏表示,百度文库目前已经有10亿份文档。在用户写作新文档时,这些资料会成为一个相当靠谱的素材库。
不过在演讲中,李彦宏并没有提及百度要如何应对潜在的版权风险。要知道,美国已经有很多起知名作家、编剧针对技术公司使用版权内容训练生成式AI的诉讼。而百度新文库的文档助手似乎更进一步——训练AI算是间接使用版权内容,文档助手则是直接利用文库文档生成内容,潜在的侵权风险更大。
● 百度网盘AI助手:「云一朵」
对百度网盘来说,生成式AI带来的改变没有搜索引擎和文库那么巨大,但它试图解决一个每位网盘重度用户都有的需求:在茫茫文件中找到需要的内容。为此,百度网盘推出了拟人化AI助手——云一朵。
在李彦宏的演示中,用户希望「云一朵」寻找Ilya Sutskever(OpenAI首席科学家)的相关访谈视频,这个AI助手很快就从用户的网盘中定位到了两个视频。当用户继续追问,希望找到视频中某个具体片段时,「云一朵」不仅可以快速定位到对应的视频片段,还实时生成了中文字幕,用户甚至可以要求这位AI助手将这个片段的内容总结成一段文稿。
李彦宏表示,目前百度网盘有9亿用户,其中已经有2000万使用过「云一朵」智能助手,它将帮助用户更有效率地利用百度网盘内的4万亿份文件——这是一项强大的能力,不过与同样加载了AI助手的百度文库类似,使用用户个人网盘中的数据同样可能涉及侵权问题。
● 百度地图中的AI
在百度地图中,生成式AI的主要能力在于实现一些不那么标准化的查找地点的需求。
李彦宏以寻找聚会地点为例展示了百度地图的AI能力。他提出这样一个需求:查找一家和百度大厦、中国美术馆和望京SOHO的距离都差不多的餐厅。AI助手理解这个问题的需求后,框定了一个合适的聚会区域,之后就在这个区域内加上聚会关键词去寻找餐厅。确定餐厅后,AI助手基于用户位置和出行时间,推荐了合适的出行方式。如果用户最终决定打车过去,它还会记录用户的预约打车需求。
以上4个应用是百度目前在C端市场用户量最多的产品。生成式AI或多或少能让这些产品变得更加好用,它们或者提供了一个更快捷的入口,省去了用户寻找目标信息花费的时间,比如加载到百度网盘和百度地图中的AI助手;或者,这些AI干脆基于已有内容直接生成一个更好的答案让用户一步到位,比如百度搜索和百度文库。
然而,这些产品虽然更好用,本质上仍是在满足已经被满足的需求。再好用的百度搜索也无法像微信或者抖音那样让用户每天用上几个小时,产品形态对于用户注意力的吸引力是有上限的。而互联网本质上就是一门抢夺注意力的生意,只有吸引了用户的注意力,后续才能通过广告、卖货、游戏等手段变现。
这意味着,即使百度用生成式AI将应用全部改造一遍,依然难以延长百度产品在用户那里的使用时长。换句话说,生成式AI无法帮助百度夺回失去的注意力。
不过,虽然生成式AI带来的效率与体验的提升很难改变百度在C端的市场地位,这些提升本身仍然具有价值,那就是向B端用户展示生成式AI的可能性,从云计算市场夺回一些份额。
云计算被百度视为未来
百度云此前在中国云计算市场的份额并不高。IDC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前四大云计算品牌分别为阿里云、华为云、中国电信天翼云和腾讯云,分别占据31.9%、12.1%、10.3%和9.9%的份额。百度云的市场份额通常被包含在「其他」中。
百度将生成式AI视为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
2018年12月,百度宣布智能云事业部升级为智能云事业群组(ACG);2022年5月,百度移动生态事业群组原负责人沈抖转岗负责百度智能云事业群组,CTO王海峰不再兼任ACG负责人。
李彦宏在内部信上对调动作出解释:「期待沈抖能带领ACG团队,实现规模和健康度的量变到质变,为百度第二曲线的发展建立新的功勋」。同年,百度实现营收1236.75亿元,其中百度智能云全年总营收177亿,同比增长23%。智能云已经是除百度在线营销业务外增长最快速的业务。
10月17日的百度世界大会上,沈抖的演讲主题为「从千行百业,到千家万户」。前半段主要谈百度智能云作为「生成式AI超级工厂」的能力;后半段则宣布推出「智能云千帆AI原生应用商店」。
生成式AI超级工厂指的是百度可以提供从最底层的GPU算力到模型层开发,再到最顶层的AI原生应用开发等不同层级的服务。
这一部分,智能云侧重于与各行业的头部企业合作,例如沈抖演示的帮助三一重工设计网站文档问答应用,以及为中天钢铁开发生产调度助手。百度智能云渠道生态部总经理陈之若称:「头部财力雄厚、有前瞻性的企业愿意做吃螃蟹的人,试用了大模型后看到降本增效的价值,就会带动腰部客户尝试,慢慢形成滚雪球效应」。
而千帆AI原生应用商店的推出,主要目的是依靠合作伙伴的能力,覆盖更广泛的中长尾客户。
「因为本身这些合作伙伴可以把产品做得很细分。就像没有人不知道HR SaaS是干嘛用的,因为市场已经教育得很好了。所以在这个时代,我们也需要像金蝶、用友、北森这样做非常细分领域的功能模块去教育客户。」陈之若说。目前,百度平台已经拥有100多个应用合作伙伴,上线了WPS 365、金蝶等AI应用产品。
在生成式AI浪潮中,阿里云等公司苦心经营的重资产护城河或许没有那么管用了,AI才是关键词。
「生成式AI出现后,云计算来到2.0时代,如果说过去云计算像水电一样,我们还可以衡量它有多少吨、多少度,那么现在我们很难再用固定的单位衡量它的价值。」百度智能云产业发展部总经理段永华说,「这就导致云厂商不能再像过去卖服务器的思路,而是要和应用伙伴一起,去交付智能化的应用,用户也只会为AI产生的实际价值买单,整个业务范畴已经扁平化。」
虽然在整体云计算市场份额不高,在云计算中的「AI公有云」这一细分市场,百度的市占率却不错。IDC的数据显示,2022年,百度智能云在这一细分市场的份额为28.9%,位列第一。当然,这个赛道的成长才刚刚开始。2022年,中国公有云市场整体规模2592亿元,其中AI公有云市场规模为79.7亿元,只有前者的零头。
而李彦宏的「重构所有百度产品」是一次对B端客户最好的产品宣传。百度之前就已经尝过甜头,聊天机器人产品「文心一言」于3月上线后,短时间内百度的智能云销售线索同比增长超过400%。
-END-
我们是一个诞生于GPT浪潮、由《第一财经》YiMagazine孵化的全新内容IP。
和每一位关心技术、关注人类命运的读者一样,我们希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更好地理解快速变化的科技世界,也更好地理解生而为「高级智能」的我们自己。
在这个目标下,我们计划从学术、商业、伦理、监管等多个角度报道和讨论与“智能”相关的议题。请注意,我们说的智能,不只是 AI。
若想了解更多资讯,请点击阅读往期智能晚报:
若想了解更多AI初创公司,请点击阅读往期AI独角兽:
与记者交流,可添加微信(请备注公司名称和姓名):
王杰夫 微信号: wjfsty
张司钰 微信号: helianthus351
吴洋洋 微信号: qitianjiuye
喜欢就关注我们吧,记得「设为星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