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脆皮先生
来源:脆皮先生(ID:cpxs2009)
1
这两天的新闻,实在让人感慨,造化弄人。
8号,有印尼媒体报道,一名34岁的中国男性在巴厘岛遇难。
其妻子,一名30岁的乌克兰女性被救生员救起。
很快,国内网友扒出去世的男性,疑似中国网红仲尼。
当天晚上,媒体就证实了这一消息。
死的确实是仲尼。
他是在前一天在海边游泳时遇难的。
让人惋惜的是,那一天,原本正是他的生日。
热搜瞬间炸了。
仲尼是谁?
一位拥有500多万粉丝的生活类视频创作者。
而更多人知道他,是因为他的顶流老婆,卡琳娜。
一个身高188的乌克兰美女。
也是cosplay圈子里最炙手可热的coser。
凭借秒杀一众男星的身高和帅气逼人、雌雄难辨的面孔。
卡琳娜一度火出了圈,火爆程度不亚于内娱女星
所以,连带着她的丈夫仲尼,也开始被大众熟知。
然而,当仲尼遇难的消息传回国内。
网上却是一片冷漠的叫好声。
有人说:恭喜卡琳娜,终于单身了。
有人说:这就是因果报应啊,真是罪有应得。
也有人庆祝:大快人心,见到过最快的现世报。
为什么评论区如此诡异?
也和仲尼之前频传的八卦、绯闻有关。
最让人诟病的,是3000 元茅台事件。
在一期视频里,仲尼为生病的卡琳娜用价值3000的茅台做了一碗汤。
镜头下的卡琳娜并没有表现出惊喜。
她不可思议地说到:“你可以用3000块帮我换掉坏了的耳机,或者买一个包。”
而这碗汤,谁能说不是更像一场“爱妻表演”呢?
这一举动,瞬间引发网友心疼。
也让卡琳娜是被仲尼控制的捞金工具这一言论,看似得到证实。
早前,就有人爆出,因为语言不通。
卡琳娜和其他人的所有交流,都要靠仲尼来翻译。
而前期卡琳娜账号所有的运营,也出自仲尼之手。
惹得不少粉丝不满,认为卡琳娜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没有话语权。
更火上浇油的是。
去年8月,有网红爆出仲尼在卡琳娜孕期出轨。
当时的卡琳娜,深陷产后抑郁痛苦不堪。
而她最信任的丈夫,却已经在帮自己的女儿物色后妈了。
同时,仲尼早期的一些辱女言论也被扒出。
甚至,他还会捏着女儿的胸部开不雅玩笑。
以上种种,仲尼可以说是臭名远扬。
但在网上一片“离婚”的呼声中,卡琳娜却一次次地选择了容忍。
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网友,会对仲尼的死如此拍手称快。
在他们看来,仲尼死了,卡琳娜就彻底自由了。
可无论出于什么由头,在网上庆祝一个人的死亡,都让我觉得难以接受。
或许仲尼生前确实私德有亏。
再说得严重一点,或许他就是个渣男。
但,他的恶,有严重到必须以死谢罪了吗?
有严重到让我们能够罔顾他家人正在经历的悲痛,不管他女儿失去父亲的哀伤。
在网上一遍遍地庆祝叫好吗?
这不是给他洗白。
之前他的所作所为,值得人们批判。
但现在他的死,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就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悲剧。
那些庆祝的人,到底是真的在为他的妻子儿女着想,还是单纯地发泄自己的戾气?
我想我们心里都有杆称。
2
如果真的要审判仲尼。
说到底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是没有资格的。
真正能为这一切画上句号的,只有卡琳娜自己。
然而。
网友们一片恭喜她守寡的欢呼声,真的有考虑过卡琳娜的感受吗?
或许在网友眼里,对卡琳娜是有点恨铁不成钢。
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她事业如日中天,却还是不能离开那个人渣。
为什么要一次次容忍仲尼的恶行。
但对卡琳娜自己来说,仲尼是她信任的丈夫,是这个家庭的支柱。
尤其是身患抑郁症之后。
卡琳娜对仲尼是肉眼可见的依赖和仰仗。
如今仲尼离世,难以想象精神本就摇摇欲坠的卡琳娜,会受到什么样的打击。
可“为她好”的网友们呢?
他们不仅仅咒骂仲尼。
还为了证明自己的正义,将仲尼对女儿做的那个不雅动作,一遍遍在网上传播。
只要有人出面制止。
他们就要毫不留情地将对方打成“圣母”,共情“人渣”的混蛋。
谁在乎卡琳娜的感受?
谁在乎她女儿的隐私?
说白了,他们只是为自己扣上了正义的帽子,宣泄着自己的情绪罢了。
中国人常说,死者为大。
这并不是一种和稀泥式的劝告,也不是什么“圣母”。
不是说一个人只要去世,就完全不讨论他生前的功过,甚至美化他的行为。
在我的理解下,它的意思,是在一个生命终结的那一刻。
只有最亲密的人,与他紧密相连的人,才是冷暖自知,无论爱,无论恨。
而作为旁观者,我们要尊重的,只有生命本身。
去世前一天还在笑着和你打招呼的人,突然就意外身故。
我们感慨世事无常。
我们感慨生命的脆弱,难道不对吗?
3
不得不说,现在网上的戾气,实在太重了。
共情与共识都变成了稀有物。
只剩下了无休止的争吵。
客观理性地讨论问题实在罕见。
多的都是发泄私欲,散播戾气的骂声。
从上海给外卖小哥打赏200元的女孩,被网暴跳楼。
武汉丧子妈妈被逼自杀。
再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豆花到底吃甜的还是咸的。
月饼要吃糖的还是肉的。
南方人到底是不是比北方人小气。
男人是不是应该比女人赚更多的钱。
都能轻而易举地挑动网友们敏感的神经,开展一场骂战。
但我们凭心而论。
这些争吵中,有多少是在就事论事,讨论问题本身呢?
大多情况下,人们只顾着自说自话,发泄自己的不满罢了。
罗翔说,我们不要爱抽象的概念,要爱具体的人。
我们期待好人有好报的社会,期待公平正义的实现,嘴里说着与人为善,多给他人一些温暖。
这都是抽象的。
当这些概念,都落到了某一个具体的人身上。
当我们真的面对道德的选择。
当我们真的面对了一个人的逝去。
当我们真的能够对人表达一点善意。
适当的沉默也好,一句安慰也好。
我们又能做到吗?
你说你庆祝仲尼之死,是为了庆祝坏人能够得到惩罚。
可因为他的离开而悲痛欲绝的好人呢?
你的狂欢对一个已经离去的人来说不会有半分伤害,可对于仍然活着的好人来说,却是一把利刃啊。
难道这就是我们眼中的正义了吗?
心理学家马歇尔罗森堡,写过一本书,叫《非暴力沟通》。
他说,人们之间要做到有效沟通,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就是不带评价的观察。
你只需要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客观地表述出来,却不发表个人的主观评价。
只谈感受,不说观点。
比如,仲尼死了,我感觉很震惊,这叫做感受。
而仲尼死了,我觉得他该死,这是观点。
感受可以表达,可观点需要谨慎。
因为你并不知道你的一句话,会改变什么样的想法,带动什么样的风暴。
虽然是老生常谈。
但我还是想说。
人与人之间,多一些相互理解。
少一些情绪的宣泄。
比起正义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每个人由心而发的善良。

本文来源:脆皮先生(ID:cpxs2009),作者:脆皮,一枚新晋奶爸,创业公司高管。曾花3个月时间复习,考上985高校硕士,成绩全国前三。工作13个月,即成集团公司年薪最高员工。去过很多城市,也曾在路边练摊。现在只想和你说最真的话,持续成长,不断精进。
千山万水总是情,给个“好看”行不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